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5年12月,民航局发布了《中国民航安全生产“十一五”规划》(2006—2010)。在《规划》中,中国民航实施的重大项目第一项就是安全管理体系(SMS)建设工程。北京首都国际机场股份公司在2006年正式开始了安全管理体系的建设工作。  相似文献   

2.
对民航企事业单位实施安全审计(CASAP,China Aviation Safety AuditProgram),是中国民航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安全工作的重点之一。本文概要介绍中国民航安全审计的背景、程序、内容和安排。一、中国民航实施安全审计的背景(一)中国民航安全发展状况民航是中国的朝阳行业。自新中  相似文献   

3.
安全是民航永恒的主题,中国民航始终坚持"安全第一"的原则。早在2005年,民航局在民航航空安全工作会议上,就明确提出了"推进目标管理,建立和完善企业自我监督、自我审核、自我约束和自我完善的安全管理体系和机制"的要求。推行安全管理系统  相似文献   

4.
CCA新中国民航安全文化与新中国民航相伴而生、相伴而行。对我国民航安全文化的起源与发生机制进行研究,更好地把握民航安全文化建设的脉络与规律,对民航安全文化建设大有裨益。一、新中国民航安全文化的起源与萌发新中国民航于1949年11月2日成立后,伴随着民航安全生产的启航,民航安全文化起源并萌发。新中国民航成立初始,底子薄,设备紧缺,物质条件很差,"两航"起义提供了几架活塞式螺旋桨飞机,旧中国遗留下几个设施简陋的机场,欧美国家的经济封锁导致飞机零配件缺乏、油料供给不足,机务维护、交通管制条件也很差。面对落后的物质条件,新中国民航正视困难的客观条件,充分发挥主观可能,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不断加强安全生产的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安全工作的物质条件,民航安全物质文化由此发端。  相似文献   

5.
在今年1月召开的全国民航航空安全工作会议上,民航总局副局长王昌顺在工作报告中宣布了中国民航安全学院的计划。时过4个多月,5月24日,由民航总局局长杨元元任名誉院长、副局长王昌顺兼任院长的中国民航安全学院在中国民航管理干部学院正式挂牌。之所以在中国民航管理干部学院成立中国民航安全学院,据笔者分析,是因为中国民航管理干部学院是民航总局进行干部管理培训的专业培训机构,也是中国民航党校的所在地,有着良好的教育培训的基础设施和多年培训的经验,还有着地处北京的地利优势。可以说,它比较类似美国的FAA大学(F A A Academy),而安全学院的成立更加强化了它的这一身份。谈到中国民航管理干部学院和中国民航安全学院的机构关系时,王昌顺副局长简洁地概括说:“这是两块牌子,一个实体。”  相似文献   

6.
《中国民用航空》2007,(2):M0004-M0004
2007年全国民航航空安全工作会议于1月11日举行,会议传递了很多可喜的消息,如中国民航运输航空创造了连续安全飞行613万小时的新记录;飞行事故征候万时率和万架次率分别比上年下降0.06和0.09:中国民航安全审计试点工作启动;中国民航安全学院成立,等等。然而,一个众所周知的道理是:抓安全永远只有开始,没有结束。在欣慰于已经取得的成绩的同时,我们更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影响安全的不利因素,围绕民航总局提出的2007年民航安全工作基本思路,全行业需更加努力地做好今年的安全工作,使中国民航的安全水平迈上新的台阶。  相似文献   

7.
简讯     
《中国民用航空》2009,(10):12-13
李家祥央视纵论民航战略地位和作用;IATA向各国首脑提交气候变化建议书;民航将改革创新反腐倡廉建设;IATA:8月全球运输量下降趋缓;民航局举办空管安全管理培训班;“飞越时空——新中国民航成立60周年档案展”在京举办;  相似文献   

8.
2007年中国民航连续第三年实现了航空运输安全年,航空运输已连续安全飞行37个月、993万小时,创下了自2004年“11.21”事故以来最长的安全纪录。时至今日,中国民航安全纪录已经超过了1000万小时。2005年,中国民航运输飞行事故征候万时率为0.40,比上年下降0.02:2006年的飞行事故征候万时率为0.34,比上年下降0.06;2007年这个数字为031,比上年下降0.03,飞行事故征候万时率的连续下降也反映出中国民航的安全水平在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9.
系统科学与民航安全文化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现代系统理论观战,审视了中国民航安全文化建设的历史经验,得出了有益于安全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首先,通过对安全文化与民航系统的协同问题的分析,探讨了对”安全第一“原则的深层次理解及在实际工作中的把握;其次,研究了系统的运动与安全文化发展的内在关系,提出了保证安全文化建设健康发展的思路。  相似文献   

10.
AirTransportCostControlSeminarHeldinTianjin为实现民航总局今年提出的行业目标,提高我国航空公司的竞争实力,针对我国航空公司运输成本高、运输价格高而市场需求低的情况,1999年5月11-13日,由总局财务司和中国民航学院在天津共同举办了航空运输成本控制培训班,来自全国直属航空公司的35名有关人员参加了此次培训班。本刊记者借此机会采访了此次培训班的主讲专家和教师,请他们为中国民航界进一步反省自身管理模式、提高管理水平献计献策。中国民航学院吴桐水副院长介绍说,作为中国民航界的高等学府,中国民航学院一直关注如何…  相似文献   

11.
安全是民航的头等大事,如何提高中国民航的安全水平是一个重大课题.介绍了一种近年来兴起的安全评估方法--综合安全评估方法,并就其在空管系统中的应用做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2.
在国际民航经历了“黑色八月”的2005年,中国民航取得了无运输飞行事故和空防安全事故的良好记录。新的一年开始了,中国民航的安全工作又站在了新的起点上,这一年也是“十一五”规划的起始年。1月9日,在全国民航航空安全工作会议召开的间隙,笔者就公众所关心的中国民航安全形势  相似文献   

13.
2003年对于中国民航的安全工作来说是不平凡的一年。在经历了民航改革全面展开,运输生产受到非典疫情的严重冲击等诸多动荡之后,中国民航仍然创造了有史以来最好的安全纪录。但是正如杨局长在安全工作会上所说的:航空安全只有起点没有终点,如何能将安全周期继续延长下去是每一个民航人今后所要面临的更加严峻的任务,为此,记者在中国民航年度安全工作会议上走访了2003年航空安全奖的4家获奖单位的领导,希望能够将他们在安全管理上的先进经验和做法与大家分享。  相似文献   

14.
新中国成立50多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民航事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取得了辉煌的成就,2005年世界排名上升至第2位。与此同时,公众对中国民航发展过程中所出现的各种问题也更加关注,特别是与自身利益密切相关的安全、价格、服务等问题,而这些也恰恰是决定中国民航今后能否进一步增强其竞争实力、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从目前来讲,三个问题里安全工作做得比较好。从1996年到2005年,中国民航每百万飞行小时发生重大事故的次数是0.42,好于世界平均水平的0.7。“十五”期间,中国民航每百万飞行小时重大事故的次数为0.29,与世界航空…  相似文献   

15.
一、3月1日,我国第一部民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法》正式施行,标志着中国民航从此在法制化的轨道上跨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二、经过15万干部职工努力拼搏,中国民航实现了第二个运输飞行安全年。截至1996年12月底,中国民航运输飞行安全持续了29个月,这是自1982年以来最长的一个安全周期,与此同时还实现了30个月的空防安全。三、4月4日,’95民航运输服务质量上台阶活动评比结果正式揭晓。中国国际航空公司和东方航空公司获航空公司组并列第一名,杭州觅桥机场获机场组第一名。至此,历时3年的民航运输服务质量上台阶活动圆满…  相似文献   

16.
2011年1月10日,中国民航第一所综合性科学技术研究院——中国民航科学技术研究院在北京成立。这是中国民航推动科技事业发展的重大举措,是民航系统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17.
民用航空安全文化建设刍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民用航空安全文化建设与安全管理的关系,凸显安全文化建设的重要性。总结中国民航安全文化建设的进程,探讨民用航空安全文化的结构及维度,进而对民用航空安全文化建设的方案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8.
本文回顾了在新中国民航发展壮大的历史过程中,民航"安全文化"形成的历史背景,就民航"安全文化"展开论述;就新时期的历史条件下如何构建"和谐、体系化、人性化"的民航"安全文化"提出一些认识和建议。  相似文献   

19.
1996年12月19日至23日中国航空学会标准化专业分会和三○一所在京联合举办了第一期“航空标准化基础培训班”。参加学习的共有21个企事业单位的26名学员。开课前,总公司质量局陈昌慧处长和三○一所李占魁所长对学员们进行了勉励,并提出了要求。陈处长说:“参加这次培训的学员大多是中青年标准化工作者,是跨世纪人才,你们肩上担负着承上启下的重任。这个学习班就是为你们这些骨干举办的,希望大家要珍惜这个学习机会,因为你们学习后还担负着对本单位人员进行培训的任务。”李占魁所长在讲话中说:“我们办这样的培训班是第一次,这次办班还有两…  相似文献   

20.
2005-2008年中国民航严重事故征候分析及对策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来,中国民航快速发展,在全民航的共同努力下,全行业安全水平有了极大提高,2005—2008年连续4年没有发生运输飞行事故,截止2008年12月31日,航空运输连续安全飞行49个月、1375万小时。但是我们也应看到,虽然近几年安全态势比较平稳,但是各种不安全事件仍然大量存在,特别是严重事故征候还是时有发生,严重影响飞行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