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直升机技术》创刊三十年来,大力传播直升机知识,推介交流直升机科研成果,促进科技人员知识更新,为推动我国直升机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望你们继续努力,与时俱进,密切跟踪直升机技术的发展趋势,紧密联系直升机市场的发展需求,进一步提高办刊水平,为我国直升机技术进步  相似文献   

2.
1982年第五期《航空知识》上刊登了我的一篇《直升机和“直升飞机”》。文章说:直升机和飞机不同,直升机不是一种飞机,把直升机叫“直升飞机”是错误的。文章又说了直升机名词的历史和“直升飞机”这不正确名词的泛滥情况。  相似文献   

3.
早在1982年,我就在《航空知识》上提出直升机不是飞机,不该把直升机叫成直升飞机。我又在1987年的《直升机和“直升飞机”的问题》特刊上,说直升飞机  相似文献   

4.
直升机机身温度场的工程计算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传热学的相关知识,提出一种计算直升机机身温度场的方法。首先对直升机外形三维建模,编写接口程序导出模型数据。在考虑旋翼洗流作用的前提下,利用热源法计算由发动机喷流影响的直升机机身温度场。最后分析所得结果,绘制直升机机身温度分布图。用热源法计算直升机机身温度场可以为直升机红外隐身设计和结构优化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在汶川的抗震救灾中,直升机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也引起了很多读者的兴趣,不少读者来信寻问直升机的相关知识。总体来说,直升机还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航空器,用一句话两句话很难概括所有直升机的性能和特点。但是从外观上看,现役所有的直升机还是有很多共同特点的。下面我们就从外形上来观察直升机,欣赏一下直升机的四道风景线。第一道风景:胖瘦不一说机身直升机的机身和运输机的机身有一个明显的不同,这就是直升机的旋翼要安装在直升机的机身顶部,发动机和传动系统  相似文献   

6.
提出了基于知识的直升机数字化设计框架和基于特征的参数化关联设计方法,并以某直升机零件设计为例,定义了相应的工程设计和校验规则,形成了简单的设计知识库,提高了直升机型号的设计效率。  相似文献   

7.
1982年第5期《航空知识》上有一篇《直升机和“直升飞机”》。此文反对把直升飞机一词代替直升机。如把这两个名词等同起来,就把什么是飞机也弄胡涂了。但是直升飞机还是一个有用的名词。它代表既是飞机又是直升机的一种航空器。 1994年第7期《航空知识》上有一篇《飞机、直升机、直升飞机》。此文说明了这三个名词的区别,并说明了直升飞机可以分为多少种类。  相似文献   

8.
读《航空知识》上的《直升机和“直升飞机”》和《江苏航空》上的《飞机和“直升飞机”》等专文,大有教益。笔者虽然从事飞机设计和教学工作多年,并直接参加过多种飞机和直升机的试制,明知二者有很大不同,但却不加以区别,常将“直升机”与“直升飞机”二词混用。将“飞机”与“直升机”误为一类,实属失职。飞机和直升机  相似文献   

9.
物换星移,时光倏忽,在祖国直升机事业繁花似锦,万紫千红之际,《直升机技术》期刊迎来了她的而立之年。作为中国直升机行业唯一获得国家统一刊号的技术期刊,在其三十年的成长历程中,为新中国直升机技术的发展,为祖国的直升机科研的进步,为我国直升机事业的繁荣做出了她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10.
美国是世界上航空技术最发达的国家,他们在直升机领域也不例外,虽然很多性能参数并不比苏联直升机高,但美国人的研制系统非常完善,生产出来的直升机性能稳定,目前也占领了大部分世界市场,在重型直升机领域也不例外。 美国陆军是最早将直升机用子实战的军队,他们在二战时期就开始使用直升机完成通信联络、要员运输和搭载伤员等任务;在朝鲜战争中,美国人逐步扩展直升机的用途,并且不断探索新的战术和研究对未来直升机的要求。根据陆军要求完成的新型直升机服役之后就完成了对新战术的探讨,并且在越南战场上验证了各种可行性,积累…  相似文献   

11.
根据某无人直升机可靠性数据,基于AMSAA模型,对该型无人直升机可靠性进行了评估,得到该无人直升机系统可靠性指标,评判该无人直升机现阶段可靠性水平增长的趋势。该方法可以为其它型号的无人直升机的可靠性评估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冷战结束前,俄罗斯直升机业是有一定缺憾的,因为在它众多的直升机产品系列中,轻型直升机系列几乎还是一个空白点。也即,俄罗斯直升机业尚没有形成一个像美国和欧洲一样完善的由轻、中、重型直升机构成的成龙配套的产品系列。今天,俄罗斯直升机界正在努力填补他们的空白  相似文献   

13.
中国直升机业经过45年坎坷历程,发展到今天的规模,已经引起了国内外有关人士的普遍关注。新年伊始,在中航第二集团直升机部于北京召开的2001年度直升机主要厂所领导干部座谈会上,直升机部部长兼中国直升机公司总经理王建秋作了题为《总结过去,认清形势,抓住机遇,加速直升机产业发展》的中心发言。本文以王总的发言为背景,概述了中国直升机业的发展现状,未来发展机遇和它所面对的激烈竞争和挑战,以及中国直升机业未来的发展方针和需要解决的一些问题,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4.
本文简要介绍了直升机的发展情况。提出了竹蜻蜓在直升机发展历史中的作用,介绍了直升机诞生前的探索工作,着重介绍了直升机进入实用阶段的发展情况,至今直升机在实用阶段又经历了4个发展时期。  相似文献   

15.
我国直升机产业的现状与发展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直升机是依靠发动机驱动旋翼产生升力和纵、横向拉力及操纵力矩,能垂直起降的航空器。与其他航空器相比,直升机有如下一些特点:一是既能垂直起降、空中悬停,又能向前后左右任一方向飞行;二是当发动机在空中停车时,直升机可利用旋翼自转下滑,安全着陆;三是直升机不需要专用机场和跑道,可在陆上、水上、舰船上、房顶上等仅能容纳直升机的地方起降;四是直升机可以通过外挂的方式吊运货物或抢救遇险人员;五是直升机军民通用.陛很强,除了专用武装直升机外,几乎所有的直升机既可军用又可民用;  相似文献   

16.
以SH-2G直升机辨识模型为对象,采用天并作用函数的多层感知器网络,建立了直升机的动态逆神经网络模型,在直升机越障机动飞行仿真的同时,利用直升机操纵信号和对应的状态作为网络的训练样本,对直升机逆模型进行在线辨识,并给出了仿真结果及其分析。结果表明,该网络对直升机动力学逆模型具有良好的在线辨识效果。  相似文献   

17.
直升机具备其他飞行器无法实现的垂直起降、空中悬停和低速机动能力,能够在地形复杂的环境进行起降和低空飞行,独特的飞行特点决定了其不可替代的作用。作为军民通用的航空器,直升机在军事和民用领域具有广泛的用途,是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之一,直升机产业是事关国家安全、经济建设和科技发展的高科技战略产业,具有知识密集、产业关联性强、高投入、高产出、高风险、周期长的特点。本文对国内直升机技术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指出了国内直升机技术水平与国际一流水平的差距,结合国际直升机技术发展趋势,提出了我国直升机技术的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18.
征稿启事     
《直升机技术》是中国直升机设计研究所与中国航空学会直升机专业分会合办的技术类期刊,它遵循理论与实践统一,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办刊方针,主要刊载直升机行业的科研、设计、试验、制造和使用等方面的论文,亦登载国内外直升机领域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以及科研动态信息等文章。主要读者对象为从事直升机科研、设计、生产、使用和教学等方面的技术人员和使用人员及直升机爱好者。经《直升机技术》编委会讨论,从2006年第一期起进行改版。为提高期刊的学术水乎,加强本刊在国内外的辐射和影响,特向国内外公开征稿。欢迎直升机界及…  相似文献   

19.
尾桨故障是直升机飞行中最难处置的特情之一,在国内外所发生的直升机飞行事故中,有很多是因尾桨故障造成的。本文通过分析斯瓦泽直升机尾桨的工作原理、故障类型,结合理论与实际,论述了直升机在尾桨故障后的处置,供广大斯瓦泽直升机飞行员参考。  相似文献   

20.
直升机     
《国际航空》2014,(4):12-12
未来5年全球直升机需求稳定 霍尼韦尔航空航天集团在美国直升机展上发布第16期民用涡轴直升机的采购展望报告。据报告预测,在2014—2018年期间,全球民用直升机交付量将达到4800~5500架。全球整体直升机需求量保持稳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