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随着中原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以及《中原经济区规划》开始编制,中原经济区区域一体化的过程开始加速,而区域一体化反过来也是加快该区域发展的必要措施.文章详细分析了中原经济区区域一体化的可能性以及迫切性,指出目前中原经济区区域内存在着产业结构不合理、行政壁垒、污染严重等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各方要加强合作、打破行政壁垒、转变发展思路、探索各方面合作等建议.  相似文献   

2.
中国区域机场体系的规划布局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的宏观背景下,机场的服务范围已经得以拓展,一些大型机场的服务范围甚至覆盖了整个经济区,这样,依托经济区制定区域机场体系规划显得尤为迫切,再者,在机场属地化的背景下,我国机场规划布局也面临新的发展思路。区域机场规划布局的主要指标体系就区域机  相似文献   

3.
2012年11月国务院正式同意规划建设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2013年国家4月国家发改委正式印发《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发展规划(2013-2025年)》。本文在分析临空经济、临空产业的基础上,总结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的建设现状,借鉴国内临空经济区建设经验,探讨了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临空经济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4.
在区域经济一体化、“中原经济区规划”和“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发展规划”实施的大背景下,针对河南城镇体系空间布局的基本特征和面临的问题,提出以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建设为契机,构建郑汴大都市圈;充分发挥交通网络优势,推进城镇轴带扩展;着力培育城镇新“网结”,不断完善城镇网络;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不断完善城镇体系规模结构等优化河南城镇体系空间布局的建议,以促进河南省城镇地域空间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5.
区域经济联动发展是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背景下的大势所趋,是立足全球发展、顺应世界经济潮流的必然选择.通过不同角度分析了区域经济联动发展的意义与内涵,概括了区域经济联动发展的主要特征,并就如何促进区域经济联动发展提出了策略和主张.  相似文献   

6.
河南区域经济差异及协调发展的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改革开放以来,河南省的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与此同时,省内经济发展区域差异也在日趋扩大,如何缩小差异以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当前的重要任务。通过经济总量、人均水平、经济增长速度和产业结构等指标,对河南省四大经济区区域差异现状和发展趋势进行了综合分析,认为资源禀赋、区位条件、社会经济基础、区域经济发展政策是河南省区域经济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河南省应该积极培育各区域经济增长极,加快城市化进程,尽快出台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相关政策,制定科学的产业规化,促进产业转移与整合,逐步缩小区域经济差异,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7.
区域物流系统内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目前的研究文献中,有关区域物流系统含义的论述尚不多见。从区域经济和系统工程的角度,结合物流本身的含义,试图对区域物流系统的基本内涵、特征及其运行机理进行分析,以求对区域物流系统的规划、建设和调控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8.
区域经济差异是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一种普遍现象,作为中部重要的经济强省,河南省在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区域经济发展差异问题。运用计量经济学工具,对1997~2006年的河南区域差异状况做了重点分析,认为河南省各地市经济的绝对差异呈扩大趋势,相对差异和变异系数呈波浪式发展,总体差异水平在不断扩大。利用SPSS11.5软件把河南各地区分为经济发达区、发展区和欠发达区三类,区域发展战略、资源条件、投资政策、区位优势等因素是导致河南省区域经济差异的主要原因。促进河南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应重点解决好以下几个问题:(1)加大对欠发达地区的扶持力度。(2)促进区域产业协调发展。(3)推动地方政府间区域经济合作。(4)促进区域市场统一。  相似文献   

9.
2009年12月12日,国务院正式批复《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标志着江西省生态区域经济发展已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必将对江西的经济社会发展产生深远而重大的影响。围绕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江西省正举全省之力,动员和调动一切积极因素,科学规划、全方位展开,  相似文献   

10.
通过比较中外区域发展中经济活动空间的集聚和分散、人口迁移和城市化、老工业区的改造和区域政策等方面,发现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和区域政策与其他国家相比,既遵循共同的区域集聚分散发展规律也具有自身的特点."地区竞争制度"和城乡二元结构是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典型特征,"强政府"和"全国一盘棋"的区域协调发展机制是区域政策的典型特征....  相似文献   

11.
在去年的航空产业园专辑中,开锐咨询和读者讨论了临空经济区的生命周期理论、临空性产业链的选择和构建、如何在临空经济区建设中建立政府与机场的良好合作模式、临空经济区的投融资模式及适用性、临空经济区的收入来源等5个专题。时隔一年多,开锐咨询对临空经济区的规划和建设有了进一步的分析和建议。临空经济区归根结底还是城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撬动城市经济升级的功能。那么,临空经济区应怎样去实现其“城市”的功能7怎样更好地启发并契合城市的发展规划?  相似文献   

12.
高等教育作为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的前沿阵地,对地区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中原经济区建设是对中部崛起战略的深化和拓展,是河南实现全面发展的关键举措.当前河南省高等教育在与中原经济区建设协调发展中还存在许多问题,文章在探讨这些问题的基础上提出相关建议,以期能够为研究者和相关职能部门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3.
论述了东亚经济区域化从市场驱动性一体化向政策导向型一体化的转变过程,分析在这一过程中存在的小国主导与大国推进,功能性一体化成效显著与制度性安排相对滞后,多样性、阶段性与跳跃性明显,松散性与开放性并存等特点,指出自由贸易区模式是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14.
建设华北、华东和中南三大区域管制中心,是民航空管“九五”建设的龙头项目。此项目从1994年开始酝酿,后经总局、管理局反复讨论和协商,正式列入民航空管“九五”建设规划。1997年3月初,由总局空管局组织华北、华东和中南空管局的空管、通信、雷达等专业的技术人员在北京集中,经过一个多月的时间,编制完成了《大区域管制中心需求书》。“九五”民航空域合并、调整的规划,使民航空管迈向了科学化发展的轨道,为中国民航空中交通管制达到国际水平,创造了重要和必备的条件。管制空域的扩大,要求通信手段、雷达布点和自动数据处理系统…  相似文献   

15.
<正>临空经济区一般由地方政府或政府派出机构负责招商、规划和建设,但机场的规划和建设是由企业来主导的,所以机场如何与临空经济区共生共赢已经成为双方规划管理者首先要考虑和解决的问题。本文试图分析临空经济背景下机场和城市的规划管理如何应对,如何实现双赢。20世纪的机场在城市规划和建设中只是对外交通的一个节点,同时航空出行的比重远远小于公路、铁路,机场及周边地区的开发往往被政府和公众忽略。随着国内  相似文献   

16.
中华文化的正根、正统是中原文化,发展文化产业的基础是资源.中原经济区有着明显的文化资源优势,文化产业的振兴是中原崛起的重要支柱,没有文化内涵、文化资源缺乏合理配置的中原经济区不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中原经济区.中原经济区底蕴深厚、内涵丰富的文化具有走向现代、面向全国乃至世界的天然优势,但底蕴的彰显需要现代科学理念和机制构建来推动.因此,在推动中原经济区文化产业发展的进程中,深入探讨如何从激励机制的构建来进一步盘活中原经济区城乡文化资源的配置,是一项有重大意义的课题.激励机制的研究有利于提高城乡文化资源的高效配置,更好地为建设繁荣和富强的中原经济区文化而服务,有利于进一步促进和加快中原经济区城乡文化资源向文化产品和文化产业方向的顺势转型.  相似文献   

17.
湖北省生态文明建设区域差异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以来,全国掀起了生态文明建设理论研究和实践活动的热潮.但是我国幅员辽阔,各地区之间资源环境的区域差异明显,这严重制约了生态文明建设的整体推进.以湖北省生态文明建设的区域差异为研究对象,首先分析了湖北省生态文明建设区域差异的分布特征、结构特征和数量特征;其次从自然地理条件、历史基础、产业结构、政策倾斜等方面分析了区域差异形成的原因;最后利用最近几年的统计数据分析了湖北省生态文明建设区域差异的走向.研究发现,最近几年来,湖北省各地区资源条件、经济效率和人文发展水平的绝对差异在不断扩大,生态环境质量的相对差异也在不断扩大.但是根据不平衡增长理论可以判断,不久的将来湖北生态文明建设的区域差异将逐渐缩小,最终出现生态文明建设区域协调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18.
当前我国城镇化进程中出现了人口城镇化滞后、土地城镇化蔓延、城镇化发展动力不足等症结。郑州航空港区建设作为河南推动新型城镇化模式的新尝试,具有极大的开拓价值。国外临空经济区的发展启示我们:便捷的综合交通枢纽是临空经济发展的基石,创新型发展模式是实现区域经济腾飞的法宝,强有力的产业支撑是临空经济发展的动力之源。郑州航空港区将港区建设与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区域经济的发展紧密结合,以临空经济区发展引领中原城市群建设,走出了一条高效、集约和生态城镇化的新路子,对我国新型城镇化的建设具有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9.
在尝试定义区域经济运行机制内涵的基础上,从区域经济的主体——地方政府、企业和个人出发,着眼于对目标及动力机制、信息传递机制、决策机制、激励及约束等机制的具体解析,以探索区域经济发展新思路。  相似文献   

20.
通过政府公开数据分析发现,企业在河南省的创新投入和产出中所占比重过半,是区域创新主体,但创新的技术含量不高;政府在创新制度供给工作中还有改进的余地;科研机构的创新能力建设在全国排名靠后。因此,河南省区域创新能力建设必须培育企业作为创新主体,政府则需要提供制度保障,加大金融支持,鼓励产学研结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