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本文通过理论分析和计算,分析了H5飞机为何要避免单发复飞,讨论其能否单发复飞的两个根据,即方向舵效率和单发上升可能性,然后,就该机单发复飞问题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
为了在单发试验架上模拟单发停车与双发正常工作情况下的进/发匹配安全性,提出了一种进气道/发动机地面匹配试 验方法。结果表明:在单发试验台架上,通过在进气道入口前飞机对称面位置加装隔板及取消隔板实现单发停车及双发工作状态 的模拟,并根据对地面抽吸试验与缩比模型风洞试验进气道出口性能及总压恢复系数图谱的对比,证明加装隔板及取消隔板模拟 双发工作与单发停车状态的合理性;根据流量标定试验结果,对抽吸试验进气道出口参数进行修正,获取全尺寸进气道更加精确 的性能,并与缩比模型风洞试验结果对比,全尺寸进气道性能优于缩比模型风洞试验结果;通过发动机地面开车,有效模拟了双发 工作与单发停车条件下发动机不同转速及加减速过程中的进发匹配特性,确保了飞机滑行及试飞安全。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直升机单发编队飞行执行某任务的基本条件,不同重量时单发飞行的飞行速度范围,特定重量的性能估算进行了简单的分析。通过分析对编队飞行提出了两点有益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2000年9月11日上9:00,一架波音737-700飞机载着50名乘客和机组人员从成都双流机场起飞,穿越了雪域高原后,于11:00抵达拉萨机场。这不仅是波音737~700飞机首次执飞成都一拉萨航线,也是737-700在同市场级别的飞机中首次成功飞越雪域高原的机型。在飞行途中,这架飞机不仅成功地模拟了一台发动机失效,单发飞行至拉萨机场,并在拉萨机场进行单发进近、单发复飞、单发降落、单发起飞、单发爬升等性能演示,显示了737-700飞机优秀的性能。9月12日上午,这架737—700飞机还在邦达机场上空进行了单发进近、单发复飞、单发降落、单发起飞、…  相似文献   

5.
赵凤德  秦中树 《飞行力学》1994,12(2):80-86,90
对Y-12(II)型飞机的单发机理和对飞机操纵及性能影响因素进行了理论分析和试飞探讨,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平、加、调、转”四步的单发故障处理程序,并对“Y-12(II)型飞机飞行手册”上的相应程序提出修改建议,最后讨论了起飞,着陆飞行中的单发理特点。  相似文献   

6.
对Y-12(Ⅱ)型飞机的单发机理和对飞机操纵及性能影响因素进行了理论分析和试飞探讨,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平、加、调、转”四步的单发故障处理程序,并对“Y-12(Ⅱ)型飞机飞行手册”上的相应程序提出修改建议,最后讨论了起飞、着陆飞行中的单发处置特点。  相似文献   

7.
本文介绍新机在试飞时两种特殊情况处理方法。一是对于装有双发动机的歼击机,起飞时由双发转单发的应急处理;二是飞机在发动机停车故障状态下返场着陆的停车迫降应急处理。文中在由双发转单发的应急处理中着重计算和研究了最大终止起飞速度和最小单发起飞速度及其关系。在停车迫降应急处理中着重研究了实施停车迫降的条件并对几个参数的选择作了分析。  相似文献   

8.
70年业绩辉煌的美国塞斯纳(Cessna)飞机公司,90年代以奖状(Citation)系列喷气公务机和单发涡桨“大篷车”(Caravan)通用型飞机继续雄居世界轻型飞机市场之首,其销售份额分别为60%以上和4O%以上,大大改变了人们对单发涡奖飞机的一些传统观念。本文将对“大蓬车”作重点介绍。一、单发涡染飞机可靠性正冲击国际民航界传统观念单发涡桨飞机数百万飞行小时的记录所表明的安全可靠性日益受到各国民航管理部门的刮目相看。“单发飞机不准载客运营”的限制正受到实践的冲击。在巴西等南美洲国家,早已开始用大篷车飞客运航班。除了实…  相似文献   

9.
近几年,单发喷气式飞机是通航领域一个非常热门的话题。支持者认为单发喷气式飞机是填补高性能活塞式飞机和轻型双发喷气式飞机之间市场空白的最佳选择;而怀疑者认为单发喷气式飞机在技术上难以实现,且需要巨大投资。本文重点探讨了单发喷气式飞机研发在技术上所面临的一些挑战。  相似文献   

10.
黄文静  吴密翠等 《飞行试验》2002,18(3):12-14,19,41
首先介绍了中国民用航空条例(CCAR-25)单发停车爬升的相关条款,并对民用运输类飞机瑾合格审定执行该条款时可能遇到的问题进行了说明,随后着重分析了单发失效时飞机的动态特性。在此基础上,针对瑾合格审定及航线飞行的不同特点,对单发停车爬升时飞行员所采取的操作要求提出了建议。对民用运输类飞机瑾合格取证及航线飞行具有直接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1.
大攻角下前机身-进气道组合体的流场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小清  沈慧俐 《航空学报》1990,11(3):161-168
 本文发展了一种飞机前机身-进气道组合体非粘性流场的多区域数值模拟方法。通过求解三维欧拉方程来模拟不同飞机速度(亚、跨、超音速),攻角(<15°)和发动机流量条件下的进气道性能,并给出了一种新的进气道出口边界条件处理办法。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 B737—300为例介绍了根据飞机及发动机的极曲线、最大爬升推力和燃油流量等原始数据及给定的爬升规律(如表速250KT/280KT/M0.74)计算在标准大气和非标准大气中航路爬升性能的方法及程序,计算结果与该机型使用手册中给出的 ISA—10,ISA,…,ISA 20的爬升数值表非常吻合。本文所述的方法及程序是通用的,对大爬升角的情况亦适用。  相似文献   

13.
飞机航路爬升航迹的计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精确的航迹预测能力是空中交通管制软件的开发基础。对飞机航路爬升的飞行轨迹进行了二维模拟,并绘制出了飞机航路爬升时的飞行轨迹曲线和其他分析曲线。用航迹角来代替性能计算中常用的爬升率概念,对飞机爬升各项参数的变化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4.
航空发动机燃油分布器故障分析与参数优化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彭凯  樊丁  卜振鹏  李杰  尹飞佳 《推进技术》2011,32(2):276-281
燃油分布器对供给发动机的燃油流量进行调节,进而改变发动机的转子转速、涡轮前温度等状态参数,它的工作特性也影响着发动机的加速性、稳定性等性能参数。在发动机地面台架试车过程中,发动机出现了转速下掉的故障,初步认为是燃油分布器工作不正常导致的。在对该型燃油分布器工作原理分析的基础上,利用AMESim软件构建相应的仿真模型,再现了工程实践中出现的发动机转速掉转的故障现象,分析并对其结构参数进行了优化。仿真结果为排故、系统的性能了解和改善提供了技术依据,本项研究已经成功应用于工程实践。  相似文献   

15.
张加桢  化凯  黄仙 《航空学报》1992,13(1):101-105
本文对最大状态下双转子发动机的双变量调节计划进行了讨论,用非线性模拟计算程序对双变量发动机进行性能计算,其结果是双变量涡喷发动机性能大大优于单变量调节计划的涡喷发动机。虽然有不同的二种性能参数组合的计划,但每种计划仅适用发动机的一种情况使用。当釆用具有相同的低压转子转速和相同的涡轮前温度的计划时,高压压气机的喘振边界将缩小,文中的一种复杂调节计划是解决困难的一种好方法。最后对双变量调节计划使用中遇到的问题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6.
某航空涡轴发动机健康状况监视与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李本威  王卫华 《推进技术》2002,23(2):105-108
为了及时掌握某涡轴发动机的健康状况,设计了机载发动机参数监视仪,发动机的热力参数,滑油参数及振动参数进行了监视,编制了地面分析软件,给出了用于诊断发动机单元体故障的测量参数和部件性能评估参数,探讨了利用故障因子概念诊断单元体故障的方法,运用发动机的实际无故障数据和模拟故障数据进行了仿真,结果表明,诊断结论可信,该系统在对役涡轴发动机的健康监视具有实用性。  相似文献   

17.
以某涡轴发动机为例,通过理论公式与数值模拟计算并分析了导叶角度分散度和平均值随联动环偏心和变形的变化,并通过了试验验证,为故障分析提供数据支持,为该涡轴发动机的改进优化提供方向.  相似文献   

18.
塞式喷管主喷管角度特性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覃粒子  刘宇  王一白 《推进技术》2002,23(4):287-291
首先建立了塞式喷管角度特性的研究模型,并运用简化的塞锥设计方法设计塞锥型面,在此基础上,通过连续改变主喷管倾角来研究主喷管倾角对塞式喷管的推力性能的影响,并确定在给定设计条件下的主喷管最佳倾角,还分析研究了底部高度,内膨胀比,总膨胀比,总压和飞行高度与主喷管最佳倾角的关系以及变化规律,针对特定的塞式喷管实验发动机,进行了初步的变角度实验,并与计算结果进行比较和分析。  相似文献   

19.
与传统单级整体叶盘相比,新型整体多级盘毂转子单元体加工技术是将轴颈、盘及毂筒作为一个零件进行单元体整体加工,避免了单个零件安装和焊接结构带来的诸多缺点。具有减重、增效和提高可靠性等优点。本文从工艺路线的安排、工装和刀具的设计、加工变形有限元法预估、高速轻载荷切削四方面入手,总结出一套针对此类零件的加工方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为探明变旋翼转速条件下飞行控制对涡轴发动机输出响应的影响,在变旋翼转速直升机/传动机构/发动机综合仿真平台的基础上,考虑系统不确定因素的存在,提出并设计了增量式非线性动态逆飞行控制器,提高对系统的控制效果,控制器主要包括角速率控制器、姿态角控制器和航迹控制器;由于执行机构的物理限制,引入伪控制模块,以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典型的飞行任务下的仿真结果表明:相对于增量式非线性动态逆飞行控制器而言,伪控制模块不仅可显著提升飞行控制效果,使爬升速度的超调量减小50%以上,还可有效减小动力涡轮转速的超调量9.0%左右,有助于增强发动机的动态控制品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