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民用飞机内部航空电子通信技术由无线通信部分替代有线通信,可进一步降低飞机自重,增强飞机安全性,提升民用飞机运营经济性,将成为下一代民用飞机发展的重要技术。目前,该技术尚处于研究起步阶段,为了促进该技术的发展,本文在研究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对当前的研究进行概括和总结,明确民用飞机无线航空电子内部通信( WAIC )网络的定义,概括了 WAIC 网络在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分析了 WAIC 网络的特点,介绍了 WAIC 网络架构、时间同步、网络管理及网络安全等关键技术,提出了基于软件无线电平台技术开展4.2~4.4GHz 无线通信节点硬件设计的技术路径,为后续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
在现代大型民用飞机的研发过程中,为了保证飞机的飞行安全,开展民用飞机地面模拟试验是飞机成功研制的重要保证。通过对飞机的试验需求进行分析,指出了全机级集成验证试验平台建设的原则,对铁鸟综合试验台、航电综合试验台和电源综合试验台的规划进行了说明。通过试验件互联、试验设备互联及试验接地技术,将不同的综合试验台连接起来,形成了全机级集成验证试验平台架构。  相似文献   

3.
空间互联网将是由各种区域网构成的复杂异构网络,为了使其能够逐步实现自动化运行,网络效益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须做好网络互联的顶层规划与设计,并开发具体的标准技术.根据近年CCSDS (Consultative Committee for Space Data Systems,空间数据系统咨询委员会)发布的建议书,以及相关工作组的项目规划情况,介绍了SSI(Solar System Internetwork,太阳系互联网)体系结构、IPoC(IP over CCSDS space links,在CCSDS空间链路之上承载IP),以及DTN(Delay Tolerant Networking,容延迟网络)等标准项目.从CCSDS空间网络互联技术的发展历程不难得出结论:我国未来空间网络互联应注重区域网之间互联的顶层设计;区域网内部各子网之间的互联技术应选择以航天任务需求牵引为主;DTN将在区域网之间互联以及区域网从简单到复杂发展中都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文章根据未来战争的作战环境,分析与之相对应的攻击型飞机的发展趋势,认为对未来攻击型飞机影响最大的几个发展趋势为常规作战飞机对地攻击能力的大幅提升、高超音速空天轰炸机的出现以及无人攻击机发展,并对此进行了具体的阐述。  相似文献   

5.
李慧颖  吴华  熊俊  孟旭 《航空工程进展》2023,14(3):132-137,156
民用飞机承载的零部件种类繁多、数量庞大,需要对飞机产品进行明确的分类,才能建立高效的飞机产品全生命周期技术管控机制。采用系统工程方法识别飞机产品分类相关利益攸关方,在分析总结关键利益攸关方需求的基础上,提出一种适用于民用飞机领域的基于产品来源的产品分类方案以及用以区分定制件和设备的判定准则,实现对民用飞机产品进行统一、规范及多维度的分类和定义,对某型号飞机产品分类案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基于产品来源的民用飞机分类方案,便于设计人员在实际工作中快速判定产品类别,保证产品分类的准确性和有效性,为民用飞机产品设计和技术管理提供了基础,较好地满足了民用飞机项目应用需求。  相似文献   

6.
根据未来飞机航电系统的拓扑结构以及机载各类数据特征,提出了一种高性能、高吞吐量和高可靠性的机载网络存储系统设计方法,从而满足了未来飞机对高性能存储系统的需求,允许机载各个设备客户端对服务器进行透明的文件访问,实现了跨平台的数据共享,为网络存储系统关键技术在航空产品上的进一步应用提供了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7.
民用飞机航电数据网络在设计过程中,通过对带宽资源的合理分配,来满足网络成员系统的数据传输需求。而在设计过程中,存在因网络带宽需求分布的非均匀性等因素造成的局部带宽资源不足的问题,因此需要在初步带宽资源分配结果上进行局部优化设计。提出一种通过网络带宽资源使用率最高的链路和端系统进行识别,以及进行针对性物理链路连接关系调整,从而实现降低交换机之间链路带宽资源使用率的方法。通过网络仿真对该方法的优化效果进行了分析,发现这种方法能够降低网络局部链路的较高带宽资源使用率,单轮优化的有效降幅超过15%。该网络带宽资源分配优化设计方法,一方面能够有效解决因飞机网络局部带宽不足问题,降低由此导致的网络拥堵、排队、丢包等风险,确保网络确定性;另一方面还能尽量保持当前分配结果,减少设计优化变更对网络时延性能和网络布线方面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张凡  赵雪莲 《民航科技》2006,(4):96-100
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无线通信经历了第一代(1G)、第二代(2G)和第三代(3G)系统的发展历程,并朝着无处不在、全IP化的下一代通用无线网络(4G)逐步演进。本文通过分析无线网络安全的发展历程,结合当前无线通信安全的需求,提出了未来无线网络的安全策略,并对4G无线网络的安全性进行了分析与研究,具体分析了4G的安全特性和所采用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9.
随着飞机性能的提高,航空电子设备功能的日益复杂,航电系统产生的数据量在呈指数增长。现有航电存储系统已很难满足未来先进航电系统必须具备多平台网络互联能力和数据共享能力。为更好地存储、管理飞机飞行过程产生的数据,本文提出了基于HDFS和NVME固态盘的航电云存储系统设计,充分体现了航电云存储系统的高性能、高可靠性以及海量数据的管理能力,且能满足未来航电大数据的存储和管理要求。  相似文献   

10.
民用飞机航材支援网络作为主制造商为客户提供航材的必要媒介,合理地搭建该航材支援网络有利于提高主制造商的服务品质和客户运营能力。基于Kriging 方法,提出一种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民用飞机航材支援网络选址因素权衡方法,对选址因素进行梳理和分类,获取选址定量分析数据需求,并运用所提方法进行民用飞机航材支援网络选址因素权衡,...  相似文献   

11.
民用飞机甚高频通信系统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民用飞机进行可靠的空地、空空通信,对飞行安全尤为重要。甚高频(very high frequency,简称VHF)通信系统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航空通信方式,VHF通信系统通过与机上音频系统交联实现飞机与外部的语音通信,通过与机上数据链系统交联实现飞机与地面的数据链通信。如何确保民用飞机VHF通信系统可靠、稳定地工作,一直是型号设计和适航部门关注的重点,也是型号设计的难点。首先从VHF通信系统的功能定义出发,提出了VHF通信系统的设计方案,进而提出了VHF通信系统的性能要求,最后重点阐述了VHF通信系统的机上设计要求以及系统功能验证过程,对型号设计和工程排故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民机乘员的应急撤离是人-机-环境多系统耦合作用过程,涉及人员行为、客舱环境、灾害情况等复 杂因素,客舱布局、人员属性、应急措施等均对应急撤离过程及结果有显著影响。由于应急撤离与民机安全性 直接相关,运输类飞机适航标准规定44座以上的民用飞机需进行全尺寸应急撤离适航符合性演示试验,要求 在指定环境条件下于90s内完成撤离过程。本文梳理了适航标准对民机应急撤离的要求,对应急撤离实验研 究方法和数值仿真方法进行了总结归纳,并结合未来民机安全设计需求和相关技术的发展对应急撤离问题研 究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3.
Operations within civil airspace will transition from traditional ground-based air traffic control (ATC) to air traffic management (ATM), a concept that requires aircrews and ground managers to share responsibility of aircraft separation assurance. Increased levels of information exchange will be necessary for this concept to work safely; therefore, air-ground communications will transition from voice to data link communications. The nature of data link communications procurement requires that avionics suppliers not only verify their products meet contractual performance requirements, but also demonstrate that their products are compatible with civil communication networks and ATC. In addition, the USAF needs to demonstrate that their crew-training program is adequate to maintain the required level of aircrew proficiency and equipment can be maintained for the required level of system performance, integrity, and interoperability with the civil environment. This paper outlines some of the certification issues facing the USAF with respect to the "Approval for Use" of data link equipment to be used for communication with ATC. It will also suggest a methodology for the avionics supplier and USAF to obtain the approvals required to ensure the installation of data link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on military aircraft will remain interoperable with civil ATC.  相似文献   

14.
飞行器智能柔性工装无线控制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门延武  周凯 《航空学报》2010,31(2):377-387
用于飞行器大型薄壁件加工的智能柔性工装系统由数十个甚至上百个定位/支撑单元构成,每一单元又是复杂的机、电、液、气一体化系统,需在运动中与外界实时通信获取上位机指令同时反馈内部状态信息。对于这种由众多运动子系统构成的复杂大系统的网络化控制需求,若采用传统的有线控制方案不仅成本高而且难以实现,而本文提出的无线通信与有线网络相结合的网络化分布式递阶控制系统却为解决这一难题提供了新的途径。重点介绍了该系统的总体结构和无线主控子系统、网络化协调控制子系统、分布式执行控制子系统等核心环节的硬件电路和软件实现技术,并给出了相关问题的解决方案。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可靠性和鲁棒性,有效解决了大规模运动通信和分布式控制问题,可很好满足项目的总体要求。  相似文献   

15.
民用飞机进行可靠的空地、空空通信,对飞行安全尤为重要。甚高频(very high frequency,简称VHF)通信系统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航空通信方式,VHF通信系统通过与机上音频系统交联实现飞机与外部的语音通信,通过与机上数据链系统交联实现飞机与地面的数据链通信。甚高频通信系统与民用飞机的安全运行密切相关,也是适航规章和运行规章要求的内容。结合甚高频通信系统功能要求和设计架构,针对适用于甚高频通信系统的中国民用航空规章第25部:运输类飞机适航标准(CCAR-25-R4-2011)条款,分析并给出甚高频通信系统可接受的符合性方法,同时根据型号工作经验给出甚高频通信系统在适航审查中的审定要素。针对甚高频通信系统所涉及的各项条款,为局方提供了适航审查工作需要关注的审定要素和评审要求。研究有助于民机甚高频通信系统的安全设计与适航验证。  相似文献   

16.
李伟 《飞机设计》2004,(1):35-37
介绍了目前国内航空发动机参数显示技术的现状及其发展过程,通过分析,阐述了为满足今后使用及飞机座舱显示仪表电子化、综合化的发展要求,应尽快研制并形成相对独立的航空发动机参数综合显示系统。详细叙述了航空发动机参数综合显示系统的基本要求及组成。  相似文献   

17.
维修性设计是民用飞机研制工作中的基础工作之一,维修性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民用飞机的经济性和市场竞争力。我国民用飞机维修性设计工作起步较晚,缺少系统的正向方法和技术指导资料。将系统工程实践应用于民用飞机设计过程中,进行正向设计,可以尽可能减少设计工作量,减少返工。将利益攸关方的维修性需求落实到系统设备的维修性设计中,对于民用飞机的维修性设计至关重要。以民用飞机电子电气舱的维修性设计为例,通过需求识别,以需求权重为基础计算得到维修性设计要求的相对重要度。再用关联矩阵法将维修性设计要求落实到民用飞机系统设备的设计上。该方法采用正向设计,为设计出满足用户需求且易于维修的民用飞机提供了设计思路。  相似文献   

18.
The design of fault-tolerant distributed control systems is discussed. The application described is a generic flight control system (FCS) for a fighter aircraft. The system is designed for high redundancy and expandability to meet various requirements. The communication network is based on the fiber distributed data interface (FDDI), which provides a high level of 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 resistance and reliability. The choice of fiber optic media also provides an extremely high bandwidth and tremendous growth capability for future communications needs. This study is not specific to FDDI or flight control systems. The methods and configurations presented should be applicable to many real-time control implementation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