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继北京、上海、广州等大都市积极发展临空经济之后,目前全国规划建设的临空经济区多达70多个。毋庸置疑,发展临空经济已成为许多地区和城市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拓展城市发展空间、提升城市竞争力的基本趋势,但如何因地制宜的规划引导临空经济发展,避免临空经济盲目发展急需我们认真考虑。一、案例分享(一)阿姆斯特丹史基浦机场航空城1.基本情况阿姆斯特丹史基浦机场航空城是全球航空城建设的典范。史基浦机场是重要的北欧  相似文献   

2.
临空经济是具有典型航空枢纽指向性的经济形态,其源起及发展均离不开机场的建设发展。在临空经济规划发展热潮中,机场当局应当扮演何种角色?在推动临空经济与机场可持续发展良性循环中又应当如何作为?本文就相关问题进行进一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3.
正近年来,我国临空经济区得到了较快发展,这一方面是航空大都市概念的引入,另一方面和目前盛行的地产经济有直接的关系。笔者通过仔细研究,分析得出了国内临空经济发展的七大特点:(1)已形成不同等级临空经济区体系。20世纪90年代我国临空经济区开始萌芽,2004年机场属地化改革之后,全国各地开始了临空经济区的规划浪潮,临空经济区进入快速发展期。截至2014年底,全国有62个城市依托54个机场规划或建设了63个临空经济区,初步形成了以  相似文献   

4.
正"航空大都市"模型创立者——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教授约翰.卡萨达表示,"最快速、最便捷、最具有连通性的地方,将会在未来胜出,这样一个地方,将会在未来的经济发展当中取胜。这是经济规律,也就是未来的航空大都市"。随着机场客货吞吐量的迅猛发展以及高速铁路、城际轨道等在机场集疏运体系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越来越多的机场开始构建以大型空港为核心的综合交通枢纽。在近年临空经济规划当中,空港综合交通枢纽的规划  相似文献   

5.
<正>临空经济的发展从聚焦空港及航空指向性产业,逐渐扩大范围并升级内涵,演变至今,空港枢纽化、产业体系化、区域城市化的港产城融合发展成为主要特征与趋势。截至2020年底,我国先后批复建设的包括广州在内的国家级临空经济区已达17个。根据《广州临空经济发展“十四五”规划》,将全力建设广州国际航空枢纽和临空经济示范区,推动空铁融合经济发展,构建具有国内示范效应和国际影响力的现代化、高质量临空经济体系。为促进广州临空经济实现港产城融合发展,本文通过总结国内外先进经验,对比分析广州临空经济发展优劣势,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在临空经济区设立综合保税区(综保区),可便利地聚集国内外的资金、技术等生产资源,促进国际贸易等外向型经济的发展,从而带动地区经济发展。这种外向特质与航空运输天然契合,是有条件的地方政府规划临空经济区时的重要机遇。  相似文献   

7.
在去年的航空产业园专辑中,开锐咨询和读者讨论了临空经济区的生命周期理论、临空性产业链的选择和构建、如何在临空经济区建设中建立政府与机场的良好合作模式、临空经济区的投融资模式及适用性、临空经济区的收入来源等5个专题。时隔一年多,开锐咨询对临空经济区的规划和建设有了进一步的分析和建议。临空经济区归根结底还是城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撬动城市经济升级的功能。那么,临空经济区应怎样去实现其“城市”的功能7怎样更好地启发并契合城市的发展规划?  相似文献   

8.
当前我国城镇化进程中出现了人口城镇化滞后、土地城镇化蔓延、城镇化发展动力不足等症结。郑州航空港区建设作为河南推动新型城镇化模式的新尝试,具有极大的开拓价值。国外临空经济区的发展启示我们:便捷的综合交通枢纽是临空经济发展的基石,创新型发展模式是实现区域经济腾飞的法宝,强有力的产业支撑是临空经济发展的动力之源。郑州航空港区将港区建设与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区域经济的发展紧密结合,以临空经济区发展引领中原城市群建设,走出了一条高效、集约和生态城镇化的新路子,对我国新型城镇化的建设具有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9.
临空经济是随着航空运输方式的发展而出现的新兴经济发展模式.临空经济最早在国外兴起,近年在我国迅速发展.发展临空经济对于湖南提升区域地位、促使产业转型升级以及两型社会建设具有重要的价值.湖南发展临空经济需要明确自身的定位,发挥优势避免不足,选择正确的发展路径.重点是发展航空服务业,现代物流业,装备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航天航空产业以及现代服务业.  相似文献   

10.
2012年11月国务院正式同意规划建设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2013年国家4月国家发改委正式印发《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发展规划(2013-2025年)》。本文在分析临空经济、临空产业的基础上,总结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的建设现状,借鉴国内临空经济区建设经验,探讨了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临空经济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1.
<正>临空经济区一般由地方政府或政府派出机构负责招商、规划和建设,但机场的规划和建设是由企业来主导的,所以机场如何与临空经济区共生共赢已经成为双方规划管理者首先要考虑和解决的问题。本文试图分析临空经济背景下机场和城市的规划管理如何应对,如何实现双赢。20世纪的机场在城市规划和建设中只是对外交通的一个节点,同时航空出行的比重远远小于公路、铁路,机场及周边地区的开发往往被政府和公众忽略。随着国内  相似文献   

12.
围绕航空枢纽发展的临空经济区,正逐步成为高新技术产业和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选址的首选地之一。文章通过对临空高科技产业的系统分析,得出了临空高科技产业入区的影响因素,包括航空依赖属性、高科技产业特点、效率与影响三个方面。通过建立由5个一级指标、10个二级指标和16个三级指标构成的临空高科技产业入区评价指标体系,采用Lasso算法模型对长沙临空经济示范区进行了实证研究。根据评价结果提出了提高机场运输能力和效率、建立开放包容的生态系统、拓展产业链形成高关联度的产业集群、实现产业与生态良性融合发展的针对性建议。  相似文献   

13.
从产业链的视角研究临空经济和航空经济.首先对航空经济、临空经济产业链等概念做了介绍,并简要分析了其异同点;其次借助产业链模型,从产业链的内涵、产业链的形成机制和产业链的发展模式三个方面对二者进行了比较分析,其中,在产业链内涵上又从供需链、企业链、空间链和价值链四个维度进行综合比较.  相似文献   

14.
<正>2013年11月28日,临沂首架公务机开飞启动仪式在山东省临沂机场举行。临沂市相关部门领导与民航院校、飞机制造公司、航空公司、金融公司等代表在参加开飞启动仪式后,一起就公务航空发展与地方经济进行座谈。座谈会上,临沂民航局副局长徐家明介绍临沂市临空经济发展构思;中国民航管理干部学院田建文副教授诠释了临空经济在临沂的发展;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通用航空产业研究中心主任高远洋分析了中国公务机行业的发展状况,并剖析了临沂发展  相似文献   

15.
空港资讯     
《航空港》2013,(6):10+12
<正>A01李德润:开拓临空经济助推城市转型发展5月16日至17日,以"航空经济与环境保护"为主题的2013中国民航发展论坛在京举行。中国民用航空局局长李家祥在论坛上发表主旨演讲,67名各国政府、国际组织和民航企业的重要领袖登台发言。上海机场集团总裁李德润受邀参加  相似文献   

16.
2004年7月8日,随着甘肃省兰州、庆阳、嘉峪关、敦煌等四大机场的顺利移交,标志着历经两年的我国机场属地化改革工作正式完成。自此,属地化后的机场也走上了快速发展的道路。一时间,枢纽机场规划、航空城规划、物流园规划、临空经济区规划等如雨后春笋般涌起,国家门户枢纽、国家商业门户枢纽、地区门户枢纽、物流中心、大通关基地等名词不断涌现,致使有人撰文,大声疾呼,机场应该是航空城。果真如此吗?细数世界各国机场,又有多少枢纽机场?又有多少成为了航空城呢?认真思考属地化后我国机场的发展与建设规划,不难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与矛盾。难怪有媒体质疑,八成亏损的机场,  相似文献   

17.
周荣  王晓华 《国际航空》2014,(10):49-50
航空物流园是空港物流产业链的主要载体,也是临空经济区不可或缺的关键组成部分。如何发展成功高效运作的航空物流园?它的商业模式有哪些?  相似文献   

18.
<正>2019年3月20日—21日,由上海市航空学会主办,中国航发商用航空发动机有限责任公司协办,中国航空航天学会、上海虹桥临空经济示范区、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中国东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中国飞机强度研究所、中国宝钢特钢有限公司支持,上海广尧商务咨询有限公司承办的,第四届商用航空发动机上海国际论坛在上海虹桥临空经济示范区隆重举行。论坛吸引了国内外有关政府机构、行业组织、飞机主机研制单位、航空发动机研制单位、航空发动机零部件提供商、相关高校及企业共计250余位嘉宾参与。  相似文献   

19.
陕西自贸试验区的设立为其临空经济发展提供了重大契机,两者之间是相互促进、协同互补的关系。临空经济具有区域空间再结构、产业结构高级化、外向型经济平台、地区经济新增长极等积极效应,同时自贸区战略从产业链、金融支持、监管体制方面助推临空经济增长。然而陕西临空经济也面临着产业集聚效应不足、高端人才匮乏、投融资机制不够健全、口岸通关功能有待提升等问题,因此要推动临空经济应与自贸区战略深度融合,着力发展枢纽经济、门户经济、流动经济,形成全面对外开放的新格局。  相似文献   

20.
<正>民用机场对人流、物流、资金流具有天然聚集效应,围绕机场打造高质量发展的临空经济区,进一步促进港产城融合,发挥民航产业链的动力源作用,带动区域经济的协同发展,已达成广泛共识。本文通过回顾临空经济区的发展历史,基于港产城一体化的发展理念,阐述构建临空经济新发展格局的相关要素及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