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你吃饭了吗?"的翻译为例,探讨在翻译具有文化内涵的词语或句子时应如何实现功能对等.本文认为,译者应以促进文化间的交流和融合为目标,在翻译具有文化内涵的词语或句子时根据不同读者群的需要选择不同的翻译策略,大胆选择异化翻译法以保留原文的文化特征,这样的翻译策略不仅能实现原文和译文的功能对等,而且能促进不同文化间的沟通和交流.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外国游客选择在中国旅游或居住,如何把饱含"中国元素"和"中华文化"的旅游文本用合理的方法彰显其特色所在,同时规范翻译行为,让更多的外国受众领悟在华旅游的文化积淀,已经成为译界共同努力的方向。本文以翻译目的论为指导,结合亳州市主要旅游景点解说词的英译为例,在深入分析旅游景点解说词文体特点的基础上,探讨英译此类文本的翻译技巧和策略,旨在为旅游文本的英译提供参考,从而更好地宣传国内旅游资源、弘扬祖国的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3.
大学英语教学的改革浪潮极大地推动了翻译教学研究的发展。翻译能力作为翻译研究的核心概念在国内外都备受瞩目。为了促进新形式下翻译教学的更好发展,以翻译能力研究为理论支点,从整体论和系统观出发,根据非英语专业学生的认知特性,以语言、文化、交际与认知风格的多重维度为坐标,探索构建一个动态立体的翻译教学新模式。  相似文献   

4.
本文在讨论文化与翻译的关系、并分析中西文化差异的基础上,归纳总结了在翻译旅游资料时处理文化差异的原则与方法。  相似文献   

5.
如何让中华文化真正走出去,如何实现中国文化在海外实质性的传播与突破一直是困惑我国政府与广大学者的难题。众包翻译在准确选择外译作品、快捷定位译者、高效发行出版等方面明显优于传统的翻译模式,这有助于整个译介工作最高效率的生产、输出、消费最符合自己国家、民族及读者需求的文化信息。  相似文献   

6.
以商务文化语境为研究背景,从商务英语和最大诚信原则的概念入手,论述了两者之间的关系,并以例证的方式阐述了最大诚信原则应是商务英语翻译必须遵守的原则.最后,作者就如何提高译文的诚信度提出了自己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功能学派的翻译目的论出发,探讨翻译过程中的翻译目的、译者翻译观、翻译行为发起人、译文受众等诸多因素对重译的影响。从这一角度探讨重译,有助于我们认识躲在不同译文之后的译者本身和译文赖以生发的社会和文化环境,更加客观全面地评价不同译本,也更深刻地认识重译在推介文化上不可或缺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比、分析中国《翻译服务规范》与欧洲《翻译服务-服务要求》这两种翻译服务标准的异同,发现欧洲翻译服务标准所强调的服务意识、翻译服务标准与翻译质量标准的结合、翻译服务标准所隐含的翻译观念等对完善我国翻译服务标准具有借鉴意义,对更新人们的翻译观念具有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功能学派的翻译目的论出发,探讨翻译过程中的翻译目的、译者翻译观、翻译行为发起人、译文受众等诸多因素对重译的影响。从这一角度探讨重译,有助于我们认识躲在不同译文之后的译者本身和译文赖以生发的社会和文化环境,更加客观全面地评价不同译本,也更深刻地认识重译在推介文化上不可或缺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为开拓翻译研究的新视野,Mona Baker叙事理论开拓了翻译研究的新视野,其注重多学科融合、翻译语境动态性、翻译层面的宏观与微观相结合,及翻译伦理等特点。辩证分析了Mona Baker的叙事+翻译理论的某些不足,如存在过度关注于战争和外交文本、某些概念界定不清、实例运用不足等。指出其理论在中国传播和本土化的过程中,逐步走向成熟和完善。中国译者应能学有所用,用其所长,为中国文化走出去的战略服务,面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  相似文献   

11.
《中国新闻翻译的语篇分析》旨在探讨中国新闻的翻译机制及译者在新闻制作环节中所发挥的作用和扮演的角色,包括其所受的"操控性"影响.梁霞(音译)运用综合分析法,从文本、语篇和社会文化三个层面分析了批评性语篇的原则,从《参考消息》在翻译过程中所涉及的制度背景和人文因素两方面,对选定的英语源新闻和汉语译文进行了文本比较.  相似文献   

12.
语言是人类交流的工具,它能传达人类的思想,所以语言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由于不同的地域起源和风俗习惯,中西方所产生的文化不同,这些文化在各自的语言中就有所体现,例如宗教信仰的不同、历史发展的变迁、逐渐形成的风俗习惯、人们头脑中的思维方式、个人的价值观都不同,所以在翻译中就不得不考虑文化因素对翻译的影响,既要考虑到相似性,又要考虑到差异性,本文主要从中英文化相似和差异入手,来阐述中英文化差异对英汉翻译会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翻译实质上是一种特殊的互文性活动。译者在理解和表达过程中需利用互文性知识,把源语语言文化和目的语语言文化联系起来,从而既保留译文的民族特色,又让读者易于接受。从互文性的角度,以《洗澡》四字格的英译为研究个案,分析其目的语言特性,论证互文性理论对翻译实践的指导作用,探讨翻译策略,以期对翻译实践与教学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随着中原经济区国际化进程的加快,公示语翻译的质量越来越受到关注。以生态翻译学理论为基础,通过分析河南省公示语翻译现状,从语言生态维度和文化生态维度提出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15.
翻译需要克服语言和文化的双重障碍。如果独特的语言形式又表现了民族性极强的思想内容,翻译就更难了,汉语歇后语就是这种类型的代表。歇后语翻译的好坏直接影响到翻译的质量和文化交流的程度。本文初步探讨了歇后语的翻译方法。  相似文献   

16.
提高旅游资料的翻译质量能推进中国旅游业的发展。通过分析中英文旅游资料各自的文本类型特点以及中西文化的差异,本文提出了若干个相应的翻译原则和技巧。这些技巧和原则包括:删减与调整、增词法、类比法、解释法。娴熟地运用这些技巧可以提高翻译质量从而使不同的文化得到更好的交流和沟通。  相似文献   

17.
跨文化的沟通需要跨语言、跨学科的翻译。同时,对中国民间故事跨文化的翻译需要建立在文化互尊为基础的跨文化研究之上。本文以许渊冲先生提出的翻译理论为指导,以笔者对中国民间故事的笔译实践为基础,讨论在中国民间故事英译过程中的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18.
翻译是不同国家民族间进行文化交流的媒介,但由于地理、风俗、历史、宗教不同造成了各国之间的文化差异和语言对同一事物的表达及理解间的差异。本文在归纳总结了中英国家的语言文化差异的基础上,从文化传播的角度讨论了翻译中对文化因素的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9.
本文运用尤金·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分析了仿拟在英语广告中的应用与翻译方法,英语广告的翻译应以汉语受众的接受心理为基础,追求功能对等的翻译效果,为产品赢得更大的效益.  相似文献   

20.
在独立学院转设、部分应用型本科高校职业教育转型的形势下,传统的英语类专业翻译课程教学模式已不能跟上时代步伐,改革势在必行.以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金城学院英语和翻译专业学生为研究对象,掌握学生对目前翻译课程评价及自主学习和就业倾向等情况,从师资培养、翻译教材、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实践平台、考核方式等方面展开调研,探讨构建独立学院英语类专业翻译课程教学新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