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研究的主要目标是建立起落架虚拟仿真分析系统,包括起落架机构、液压回路等主要模型。该系统充分考虑模拟起落架收放过程中的运行环境,完成以起落架收放系统正常收放功能、收放时间计算为检测指标的多系统耦合仿真分析,用以验证起落架收放系统的设计方案和关键参数,支持后续优化设计。  相似文献   

2.
以飞机起落架系统为对象,通过建立起落架系统动力学模型,分析起落架系统工作过程中各零组件应力响应,通过起落架故障树分析,利用关键零组件故障物理模型分析各零组件在不同运动条件下的失效率,确定影响起落架安全的主要因素和薄弱环节,最终实现起落架系统安全性评估和设计优化。  相似文献   

3.
为了检验起落架系统的稳定性,国内首次在真实飞机上进行起落架摆振试验,通过在跑道上加装激励板,有效激起起落架摆振相关模态;采用模态单峰隔离结合最小二乘算法,通过模态参数识别进行试验数据分析;通过仿真数据验证该方法的正确性,并将其应用到某实测摆振试验数据分析。结果表明:飞行试验中起落架未发生摆振,本次试验中起落架是稳定的。  相似文献   

4.
某型飞机起落架收放系统仿真与性能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起落架收放系统的性能对整机的安全性和舒适性具有直接影响。以国产在研某型飞机起落架收放系统为研究对象,利用该型飞机起落架收放机构的数学模型,采用LMS Virtual.Lab Rev的Motion模块和LMS Imagine.Lab AMESim软件进行起落架机构3D和起落架液压控制系统1D联合仿真,利用该联合仿真模型研究气动载荷对起落架收放系统的影响和上位锁阻尼参数对起落架收放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理论计算数值能够实现起落架在有限时间里的收放任务,考虑了气动载荷情况的仿真结果符合实际趋势;上位锁阻尼可作为优化设计的优先选取参数。  相似文献   

5.
起落架系统技术体系是航空技术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起落架系统专业化厂家进行技术发展布局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对起落架系统全生命周期过程、专业划分、产品组成等进行分析,初步构建了考虑起落架系统专业组成、产品分解结构、研发流程活动等因素的多维度立体结构的起落架系统技术体系总体架构,对起落架系统技术体系进行逐级衍生,形成了具体的起落架系统五级技术条目,并提出了以关键技术项为核心的企业技术发展布局,规划了起落架系统技术体系使能文件。对于起落架系统供应商研发体系建设具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6.
通过分析赛斯纳525飞机起落架收放系统的组成和工作原理,总结归纳了该系统常见的故障,并对一起收放系统典型故障进行分析探讨,并给出了起落架收放系统的优化、机务维护及飞行操纵方面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虚拟仪器技术的基本概念,并结合具体的起落架落震试验要求,利用VXI/VEE虚拟仪器软件开发平台,构建了一套包括七个功能子模块的起落架落震试验测试分析系统。通过试验证明,该系统有效地改善和提高了起落架落震试验的测试精度和自动化程度。  相似文献   

8.
现代起落架缓冲系统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起落架缓冲系统是起落架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性能的优劣直接影响到飞机结构强度、飞行安全和乘坐舒适性.本文主要针对基于流体阻尼原理工作的起落架缓冲系统,首先回顾了传统缓冲器即被动型缓冲器,然后讨论主动及半主动控制技术的国内外发展情况;分析了该领域存在的若干问题;介绍了作者近期所进行的相关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9.
飞机起落架仿真数学模型建立方法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6  
袁东 《飞行力学》2002,20(4):44-47
阐述了以大系统理论部件建模为基础的轮式起落架仿真建模方法,通过分析机轮的运动特点,介绍了轮胎、减震支柱、前轮转向操纵系统和刹车系统的模型,研究了作用于起落架上的力、力矩及其传递过程,最后,通过计算和结果分析,证明该模型是正确的。  相似文献   

10.
建立了起落架系统的数学模型,导出了系统的动力学方程;并应用ADAMS/Aircraft模块建立了双三轮车式起落架的动态仿真模型。对其着陆动态响应进行仿真,最后计算了漂浮性能,并与普通六轮式起落架模型进行对比。从仿真结果可以看出,所建立的双三轮车式起落架模型是可靠的。双三轮车式起落架能最大程度地增大飞机的漂浮性,延长跑道的使用寿命,因此该研究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起落架电传前轮转弯仿真与性能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起落架的性能对整机的安全性和舒适性具有真接的影响。以国产在研某型飞机转弯系统为研究对象,通过Virtual.lab和Imagine.lab联合仿真的分析方法对前起落架转弯系统进行仿真与分析,并通过敏感性分析确定起落架前倾角、轮间距、稳定距和轮胎垂直刚度等参数对起落架最大静转弯力矩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起落架前倾角对前轮最大静转弯力矩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12.
现代民用飞机起落架收放包括正常收放和应急释放两套系统。通过分析民用飞机起落架应急释放系统的构成原理,对比不同机种应急释放系统中操纵组件是否据有增力的功能及其在驾驶舱内的布置,提出了起落架应急释放系统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某型民用飞机起落滑跑情况下的受力分析,获得了各起落架所受的载荷。结合相关标准文件及该飞机起落架轮毂轴承本身参数,计算出了各轴承的额定动载荷及当量动载荷。而后通过滚动轴承寿命计算及修正公式计算出了各轴承的使用寿命。研究发现,该系列轴承的使用寿命完全满足某型飞机对于起落架系统的性能要求。  相似文献   

14.
针对某型飞机主起落架可折撑杆挠度缺少装配调整量计算方法的情况,结合三维模型与机构运动学分析原理,建立了一套反映主起落架真实装机环境的数字样机系统,该系统能根据零件测量尺寸自动计算可折撑杆的向上挠度,并反求满足装配要求的调节量。该方法有效解决了主起落架不便于装配前计算、装配过程中反复调试等问题,保证了装配质量,提高了装配效率。  相似文献   

15.
王鑫涛  杜星 《航空学报》2020,41(2):223332-223332
多轮多支柱起落架飞机主起落架数量较多,试验机及试验设备重量大。试验应急卸载时,试验件和设备重量、以及加载过程中试验件变形所聚集能量快速释放的不协调性易对支持点结构产生较大冲击载荷,且该载荷不可控,影响试验的考核,存在安全隐患。针对多轮多支柱起落架飞机的强度试验要求,设计一种载荷限定系统。在应急卸载或者试验停试情况下,能够为非支持点起落架输出设定载荷,保证应急瞬间所产生的所有载荷按要求分配到所有起落架上,从而防止支持点起落架超载;试验过程中,能够对非支持点起落架施加试验主动载荷。利用仿真软件验证了系统原理的可行性。依据原理设计载荷限定系统,对其结构和工作性能进行应用验证,并在某型飞机全机疲劳试验中进行应用调试,结果表明,该系统完全能够满足试验要求。  相似文献   

16.
飞机起落架参数化建模的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飞机起落架在传统三维建模中存在的耗费时间长、效率低的问题,利用CATIA软件作为二次开发平台,开发出实用的飞机起落架参数化建模系统,该系统已经在某重点型号飞机起落架参数化建模过程中得到了应用,达到预期效果,并得到了一致好评。  相似文献   

17.
通过建立某飞机起落架机构动力学模型和液压及控制系统模型,构建了完整的起落架收放系统的虚拟样机。基于虚拟样机,进行了起落架收放系统仿真分析,并与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仿真结果与试验结果基本一致,仿真模型可以用于起落架系统收放时间的模拟。  相似文献   

18.
弹性机体起落架的动态性能仿真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建立弹性机体的等效模型,导出了系统的运动微分方程;并在ADAMS/Aircraft环境中建立了虚拟样机,仿真出具有弹性机体的飞机着陆时的动态响应。仿真结果显示出弹性机体能起到吸收和耗散能量的作用,吸收了缓冲器功量的6.5%,并可以适当减轻着陆时的侧滑过载。对考虑弹性机体起落架系统进行了研究分析,得出机体的低阶弹性模态起到提高飞机起落架缓冲器效率的作用。该设计方法能够减小轮胎和缓冲器的受载,延长起落架寿命。此外,对传统起落架缓冲器设计准则进行了完善。  相似文献   

19.
XU Wei  WANG Yue 《飞机工程》2006,(B09):39-41
起落架和液压系统是飞机结构中的关键部件和系统,起落架的收放作动筒和其它液压系统内部有多余物存在,将导致飞机起落架收不上、放不下或放不到位,危及飞行安全,这里对多余物产生的原因进行了系统的分析,提出了控制重点和结构改进方案,并进行了试验验证,使得起落架和液压系统的可靠性有了较大的提高。  相似文献   

20.
在梳理国家适航法规要求、适航管理机制、民机研制过程、适航审定过程的基础上,对民机起落架系统研制过程相关适航工作要求开展分析,明确了民机起落架系统随航空器型号合格审定、生产许可审定和适航合格审定一起批准(随机适航)过程中的适航工作目标和主要适航工作内容,并对起落架系统持续适航工作进行了简要论述。民机起落架系统研制随机适航工作虽然属于航空器适航取证工作的组成部分,但起落架系统研制单位仍承担其产品适航性的“第一责任”,研究内容对民机起落架系统研制单位开展项目策划和研制体系建设具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