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压气机风扇叶片颤振预测和抑制的工程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通过能量法对某压气机风扇试验件叶片原型方案进行气弹稳定性预测,计算出该方案的颤振边界点.对其中气弹不稳定叶片的几何造型进行修改以提高气弹稳定性.通过原型和改型方案的叶片几何造型、气动性能、振动特性以及气弹稳定性的对比,从气动角度分析了压气机风扇叶片颤振的机理.获得了工程上抑制压气机风扇叶片颤振的有效手段,如增大叶片弦长、降低展弦比,增大叶片厚度、增强叶片刚性,减小攻角、改善流动状况.   相似文献   

2.
将基于部件匹配技术的涡扇发动机非设计点性能计算模型和基于李亚普诺夫稳定性理论的压缩部件气动稳定性评定模型有机地耦合,实现了发动机整机环境下的压缩部件气动稳定性评定,使得该模型成为一种实用的涡扇发动机压缩部件气动稳定性分析模型。以某型涡扇发动机为例,计算比较了畸变进气时发动机整机环境和单独部件评定时风扇和压气机稳定工作边界的异同,从计算结果可以看到,对于风扇,畸变进气条件下,无论在高转速,还是低转速时,同样的进口畸变度,发动机环境下风扇的稳定裕度损失比单独部件下风扇的稳定裕度损失都小,即在发动机环境下评定风扇稳定性时,风扇对进气温度畸变不敏感,而在单独部件环境下评定时,风扇对进气畸变比较敏感。对于压气机,进口气流存在压力畸变时,采用高压涡轮导向器变化对压气机逼喘过程中,风扇的共同工作线向喘振边界靠近,而进口气流存在温度畸变时,逼喘过程中,风扇的共同工作线基本不变。  相似文献   

3.
某航空发动机全包线气动稳定性设计方法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刘永泉  施磊  梁彩云 《航空动力学报》2012,27(11):2462-2467
根据稳定性基础理论及工程经验,以某型航空发动机为例,按GJB/Z 224-2005进行了全包线气动稳定性设计,并进行了试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发动机在高空小表速节流状态下风扇和高压压气机的需用稳定裕度均较大;在发动机包线右边界,风扇需用稳定裕度较大,且基本一致;着陆过程受喷管亚临界影响,风扇需用稳定裕度较大.因此,这些工况在发动机设计和使用中应重点关注.在发动机气动稳定性设计时应保证风扇和高压压气机可用稳定裕度大于需用稳定裕度,并留有一定余量.采用的设计方法可以有效地满足复杂工程研制需求.   相似文献   

4.
曹人靖  周盛 《航空动力学报》1997,12(1):13-16,104
给出了考虑压气机径向扰动对失速影响的轴流压气机三维气动稳定性模型。计算结果表明压气机的失速特性与压气机基元叶栅特性密切相关。在轴流压气机三维气动稳定性模型的基础上,给出了考虑轴流压气机三维效应的主动控制模型及其传递函数。   相似文献   

5.
吴虎  廉小纯  崔建勇 《推进技术》1997,18(3):56-58,91
基于多级轴流压气机的逐级特性详细研究了跨音多级轴流压气机对突变型温度扰动、突变型压力-温度联合扰动的动态响应和气动稳定性。同时还给出了动态扰动下多级轴流压气机失稳识别的新的预估方法。  相似文献   

6.
毛智明  胡骏  张环  严伟 《航空动力学报》2015,30(9):2261-2270
利用旋转扰动波发生器在一台低速二级轴流压气机上开展实验,研究其旋转频率、扰动扇区角度以及产生的低压区个数对压气机气动稳定性的影响,发现不同的扰动扇区角度和低压区个数下对压气机稳定裕度影响最大的“危险频率”不变.基于M-G模型发展出考虑旋转扰动波影响的二维不可压缩模型,该模型可计算不同扰动扇区角度及低压区个数的旋转扰动波对压缩系统稳定性及动态失速特性的影响,对实验压气机进行建模分析,发现旋转扰动波会诱发模态波的产生,且频率越接近旋转失速团的传播频率对压缩系统稳定裕度的影响越大.   相似文献   

7.
综述了国内外对压气机三维气动稳定性模型的分析研究 ,并在以往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从理论上分析了三维轴流压气机气动稳定性模型 ,讨论了压气机三维波动方程的解析解 ,以及数值求解三维扰动波的边界条件问题  相似文献   

8.
基于多子区平行压气机彻体力模型,就某风扇特性和S2流面计算结果进行了气动稳定性的评估与分析.介绍了进口流场畸变对风扇稳定性影响的数学模型,并阐述了该模型的求解方法;计算和分析了压力畸变对风扇稳定性影响的结果,并讨论了压力畸变在风扇系统中的传递和分布情况.计算结果表明:风扇在相对换算转速75%下稳定裕度储备可能不足;中低...  相似文献   

9.
旋转总压畸变对压气机稳定性影响的三维非定常模型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基于三维非定常激盘模型,发展了一个可用于预测压气机动态失速特性及旋转总压畸变对压气机气动稳定性影响的三维非定常计算模型,并利用该模型计算分析了旋转总压畸变的幅值和旋转频率变化对一台双级低速轴流压气机性能和气动稳定性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旋转总压畸变的幅值和旋转频率对压气机的性能、动态失速过程特性和失速边界有强烈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平面波压力扰动下压气机逐级动态响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应用轴流压缩系统的逐级动态响应模型对平面波型压力扰动下的多级压气机瞬态响应及气动稳定性进行了较详细的数值分析。对- 8级跨声压气机的数值模拟结果表明, 基于流动阻塞机理建立的压缩系统稳定性判别准则是合理和可靠的。结果还进一步建立进口扰动频率与压气机瞬态响应间的关联关系  相似文献   

11.
某风扇/增压级非设计点性能计算及进气畸变影响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勇  胡骏 《航空动力学报》2007,22(7):1087-1092
在原流线曲率法程序的基础上, 增加了适用于高速风扇/压气机的双激波损失模型.真实地反映了高速风扇/压气机的实际工作状况, 提高了预测高速风扇/压气机非设计点性能的准确性, 完善了分析进气畸变对风扇/压气机性能及稳定性影响的准三维计算模型.针对一台外涵转子叶尖马赫数大于1.4的大涵道比风扇/增压级, 计算分析了其非设计点性能以及进气畸变的影响.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 精度可靠, 可应用于工程实际.   相似文献   

12.
多级轴流风扇/压气机非设计点性能计算方法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赵勇  胡骏  屠宝锋  王志强 《推进技术》2008,29(2):219-224
为更好反映现代轴流风扇内部流动特征,将适合于高马赫数来流的双激波模型引入基元叶栅法,发展了一种多级轴流风扇、压气机非设计点性能计算方法。该方法通过引入雷诺数修正,考虑了雷诺数对风扇/压气机性能的影响,并使最大静压升系数法可在宽广雷诺数变化范围内预测风扇/压气机稳定边界。该方法灵活、可靠,并经过高压压气机、跨声速风扇及大涵道比风扇/增压级等典型的压气机试验结果验证,既可用于多级轴流风扇/压气机非设计点性能计算,又可发展成为高空低雷诺数条件下高性能风扇/压气机设计和研究的重要工具,有着广泛的工程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3.
黄顺洲  胡骏 《航空动力学报》2006,21(6):1085-1091
压力和温度组合畸变对某涡轮风扇发动机稳定性影响的数值研究表明,该发动机的进口临界压力畸变强度和临界温度畸变强度分别为8.82%和8.60%,风扇的压力畸变敏感系数为2.608,高压压气机的温度畸变敏感系数为2.442.压力畸变和温度畸变的相对大小,决定了组合畸变对风扇或压气机稳定性影响的严重程度.压力畸变的相对最大强度峰值出现在风扇截面时,风扇首先失稳,反之则高压压气机首先失稳.组合畸变对发动机稳定性的影响,不是压力畸变和温度畸变单独影响的简单相加,而是一种非常复杂的非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14.
将基于部件匹配技术的涡扇发动机非设计点性能计算模型和基于李亚普诺夫稳定性理论的压缩部件气动稳定性评定模型有机的耦合, 实现了发动机整机环境下的压缩部件气动稳定性评定, 使得该模型成为一种实用的涡扇发动机压缩部件气动稳定性分析模型.以某型涡扇发动机为例, 计算比较了均匀进气和畸变进气时发动机整机环境和单独部件评定时风扇部件稳定工作边界的异同, 从计算结果可以看到, 均匀进气条件下, 在发动机环境下和单独部件环境下所得到的风扇部件稳定工作边界变化不大;而畸变进气条件下, 同样的进口畸变度, 发动机环境下风扇的稳定裕度损失比单独部件下风扇的稳定裕度损失都小, 即在发动机环境下评定风扇稳定性时, 风扇对进气温度畸变不敏感, 而在单独部件环境下评定时, 风扇对进气畸变比较敏感.   相似文献   

15.
中国压气机基础研究及工程研制的一些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介绍了在湍流近壁区拟序结构及其建模、压气机内部三维复杂流动实验研究及湍流模型校验等压气机基础研究方面取得的一些新成果,以及在高负荷风扇与大小叶片压气机工程研制的进展,旨在说明压气机研究的某些发展趋势,以及基础研究与工程研制相辅相成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6.
单级跨声速压气机进气畸变数值模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基于彻体力模型的基本思想,发展了一套能够反映进气畸变对风扇/压气机气动性能影响的三维数值计算程序CSAC.首先详细研究了彻体力模型的具体建模方法,然后发展了相应的三维数值计算程序.利用该程序针对某单级跨声速压气机在均匀进气下的流场进行了计算验证,计算结果与雷诺平均Navier-Stokes(RANS)计算吻合得很好,流场主要参数分布与相关实验数据也有很好的一致性.利用该程序分别计算分析了进口存在稳态周向总压畸变及周向总温畸变的全环三维畸变流场,结果表明:压气机进口畸变流场存在大尺度、强三维特征,将导致压气机总压比及稳定裕度下降.所有计算结果均显示该模型能够在降低对计算资源和工程经验依赖的同时,有效分析进气畸变对压气机特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发动机压缩系统稳定工作边界的预测方法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本文介绍一种模拟发动机(涡喷、涡扇)压缩系统气动稳定性的数值模型和数值方法,并给出3 个算例及其分析。它可用以预计部件台或双轴涡喷、涡扇发动机环境中风扇和高压压气机的稳定工作边界。发动机的主调节规律可以是nf=常数或nh=常数。初步结果表明,描述气动稳定性的数学模型和稳定性判别方法是可行的。级特性(级性能模型)对稳定性预算结果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