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关于发展民用飞机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1年4月17日中国航空工业迎来了成立50周年。航空工业创建50年来,走过了从弱到强,从修理、仿制到自行研制,从单一军用产品到军民结合的艰苦奋斗、发展壮大的道路。 目前,我国航空工业已经形成门类比较齐全、专业基本配套、具有相当规模和一定技术基础的高科技工业体系。50年来中国航空工业的发展是有目共睹的,但是也应该看到中国航空工业与当今世界航空工业的差距,特别在民用飞机方面的差距又是十分明显的。现在我们已经站在新世纪的门口,面对经济全球化和世界科技革命,需要认真研究和着力解决民用飞机发展中的一些重大问题,使民用飞机在新的历史时期有一个新的、更大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刊刊互动     
《国际航空》2011,(4):62-62
《航空世界》自1951年4月17日创建以来.肩负航空报国、强军富民历史使命的中国航空工业已经走过了60年的发展历程。60年里.中国航空工业从小到大.由弱到强.逐渐形成了融科研、试验.生产为一体.专业门类齐全.具备研制生产当代先进航空装备的完善工业体系。航空工业.是一个国家的战略产业.它不但关系着军队装备能力建设.更关系着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科技的进步.  相似文献   

3.
航空技术创新:推动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之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航空工业走过了近50年的历程,已初步建立了立足自己的航空科技和工业体系,为我国国防建设和国民经济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然而,它的基础还比较薄弱,在世界航空科技和工业的发展速度加快、竞争日趋激烈、全球化和集约化的趋势愈加明显的今天,我国航空工业正面临着十分严峻的巨大挑战和难得的发展机遇。面对挑战和机遇,我们应当把航空工业作为一种战略性产业加以发展;加紧结构调整,实现体制创新和技术创新。只有这样,我国航空工业才能实现跨跃式和可持续发展,才能有力地推动我国社会和经济的发展。本刊刊登中国航空工业第一集团公司副总经理杨育中同志的这篇文章,阐述航空科技与工业的发展特点以及技术创新对发展我国工业的作用和意义,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4.
[编者按]2006年是中国航空工业成立55周年,同时,也是中国直升机工业创建50周年.50年来的中国直升机产业实现了从无到有、由小到大、从弱到强的转变,形成了完整的科研生产体系.2006年,我国自主研发的"猎鹰"(L15)新型高级教练机首飞成功,是中国航空工业发展史上自主开发教练机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在2007年刚刚来临之际,本刊记者就业界所关注的问题采访了中航二集团党组书记、总经理张洪飚.  相似文献   

5.
新中国航空工业经过40多年的建设,现已形成军民结合,科研、生产、教育结合,专业比较齐全,具有相当规模的科技工业体系。全行业现有员工56万人,其中工程技术人员10万人,拥有130余家大中型企业,34个科研所,7所大专院校。先后制造军、民用飞机27种60个型号,共计14000余架,并生产了大批配套的发动机和机载设备。改革开放后,中国航空工业开始“军转民”、  相似文献   

6.
在原独联体各国的航空工业中,乌克兰的实力仅次于俄罗斯,对世界航空航天事业的发展做出过巨大贡献。20世纪90年代初前苏联解体后,乌克兰与俄罗斯共同构筑的完整的航空工业体系已不复存在,乌克兰航空工业一度陷入十分困难的境地。近年来,乌克兰依靠原有的航空工业基础,正在重整旗鼓,振兴航空工业  相似文献   

7.
四川航空工业川西机器有限责任公司,前身系四川航空工业川西机器厂,经国资委批准实施债转股,于2007年12月29日改制为四川航空工业川西机器有限责任公司。经过40多年的拼搏,已发展成军民结合、科研生产并重、综合生产能力强的企业,是中国最大的等静压装备科研生产基地。公司以市场为导向,实施"科技强企"战略,走"产、学、研"相结合的发展道路,形成了独特的产品研发模式。公司自主  相似文献   

8.
《国际航空》2009,(3):80-80
《中国航空工业改革开放三十年》以航空工业的典型事例,强调时代、背景,突出发展变化,从体制创新.民用飞机、科技创新三个方面回顾了中国航空工业改革开放30年的历程。  相似文献   

9.
正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作为支撑中国航空工业发展的核心力量,履行国家使命,大力推进自主创新,力求在科技创新和知识创新上有所作为,"知识管理"理念在航空工业也快速推广和应用。从2009年开始,中国航空工业按照航空技术体系,在科研一线技术人才中陆续遴选出近百位集团公司级"首席技术专家"。将基本覆盖了航空工  相似文献   

10.
21世纪将是世界航空工业迅速发展的时代。中国航空工业起步较晚,与先进国家相比,还有一定差距,要在21世纪赶上和超过世界先进水平,现在就必须注重人才培养,并不断提高科研实验手段和制造水平,其中科研实验手段是航空工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基础。“八五”以来,中国航空工业开始建设一批航空科技重点实验室,以提高我国航空科研实验水平,并将为21世纪我国航空工业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这些重点实验室已相继建成,并陆续验收。本刊分两期刊登中国航空工业总公司副总经理张彦仲同志在两个重点实验室验收会上的讲话,介绍建设航空科技重点实验室的目的、意义、原则及其未来发展,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1.
在您打开这期刊物的时候,人类已经完成了一次伟大的跨越———进入了新的千年、新的世纪。在新世纪的第一期里,首先祝各位读者新世纪好!2001年是中国航空工业迎来50周年大庆的一年。回顾航空工业50年发展的风雨历程,我们可以自豪地说航空工业与新中国共同成长,有开拓的艰辛,有成功的喜悦,也有失败的警醒。航空工业为新中国的国防安全、经济建设和技术创新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航空标准化与质量技术的发展也经历了同样的过程,航空标准化从消化50年代前苏联的标准开始,到逐渐引进其他国家先进的标准与国际接轨;从借鉴别国经验开始,到逐渐形成中…  相似文献   

12.
旭日初升创新之始 1951年4月17日,中央人民政府革命军事委员会和政务院颁发了《关于航空工业建设的决定》,由此,新中国航空工业以航空工业管理局的身份获得了"准生证",并开始了混沌初生的艰苦创业阶段.当时的航空工业全部的"家当"不过是由从空军移交过来的16家设备陈旧、规模偏小、厂房简陋的维修工厂.当年的中国航空工业是依照"边修理、边建设"的战略,从修理飞机和发动机开始起家的.  相似文献   

13.
编者的话     
1951年4月,新中国开始建立自己的航空工业。55年过去了,弹指一挥间。回顾这55年的历程,航空工业所取得的每一项成绩无不包含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给予的极大的支持,无不浸透着航空工业广大科研、试验、制造、维修人员的辛勤劳动和奉献。新中国从1953年开始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始,就把航空工业列为国家重点建设项目。在航空工业走过的55年历程中,我们从只能装配和修理少量飞机到目前已经形成了门类比较齐全,科研、生产、教育都有相当规模和基础的工业体系,为部队提供了歼击机、强击机、轰炸机、直升机、运输机、侦察机、教练机、无人驾驶飞…  相似文献   

14.
<正>2019年10月28~29日.中国航空工业集团与有限公司(简称:航空工业)"标准提升"工程实施宣贯与交流会在北京召开,来自集团公司总体,主机、机载单位、科研院所等65家"标准提升"工程主管领导和标准化部门负责人等共90余人参加会议。集团公功科技发展部副部长陈刚、航空工业综合所副所长任占勇、航空工业一飞院所长张新全、航空工业成都所副总师李刚、航空工业成飞副总冶金师王力强、法国SD咨询公司的Severin Drogoul等出席本次会议。  相似文献   

15.
《国际航空》2006,(5):1
4月17日,中国一航和中航二集团在人民大会堂共同为中国航空工业创建55周年举行了隆重的庆祝活动. 半个多世纪以来,中国几代航空人经过艰苦卓绝的努力,才使中国航空工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由弱变强.如今中国航空工业已经形成了一个具有一定自主研发和生产能力,拥有相当科研生产规模,门类齐全的航空工业体系.  相似文献   

16.
我国航空工业发展历程回顾与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前言1909年,冯如在莱特兄弟发明飞机仅6年后造出了中国的第一架飞机。然而,直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我国的航空工业才有了真正意义上的建立和发展。新中国建立之初,人民空军建设和航空工业建设被提到了重要议事日程。1950年12月,周恩来总理连续召集会议,研究中国航空工业建设问题。1951年4月17日,中央军委和政务院颁布了《关于航空工业建设的决定》,决定成立航空工业管理委员会,同时在重工业部设立航空工业局,标志着中国航空工业正式建立。如今,我国航空工业经过近50年的发展,形成了具有相当规模和基…  相似文献   

17.
2011年5月31日,中国航空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暨庆祝新中国航空工业建立60周年学术报告会在沈阳航空航天大学隆重召开,来自全国的600余位代表参加了会议。本次会议由中国航空学会主办,沈阳航空航天大学承办,辽宁省航空宇航学会协办。会议以"加快推进自主创新,努力建设航空强国"为主题,在新中国航空工业建立60周年之际,邀请院士和著名专家做学术报告,为广大航空科技工  相似文献   

18.
<正>五年来,中航工业按照中央关于推进航空工业改革发展的重大部署,肩负"航空报国、强军富民"的神圣使命,深刻把握世界航空工业发展的科学规律,确立并全面实施"两融、三新、五化、万亿"的发展战略,努力开创建设"新航空、大航空、强航空"的道路,全力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跨国公司。2008年,中央决定对中国航空工业实施战略性重组,新组建的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于2008年11月6日注册成立。五年来,中航工业按照中央关于推进航空工业改革发展的重大部署,肩负"航空报国、强军  相似文献   

19.
50年奋斗 ,50年辉煌 ,迎着新世纪的曙光 ,航空工业已走完了 50年的历程 ,在党和国家的一贯重视和支持下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从修理到制造 ,从仿制到研制 ,逐步形成了门类齐全 ,拥有科研、生产、教育各个方面的工业体系 ,已成为中国国民经济中技术密集、基础雄厚的高科技产业。在这个航空人喜庆的日子里 ,我谨代表航空制造技术杂志社向工作在航空战线上的全体管理人员、科研人员和生产技术人员 ,向关心和支持航空事业的各级领导、专家、学者致以节日的祝贺。在 50年的发展历程中 ,我国航空制造技术水平和科研能力不断得到提高 ,在预先研究、重…  相似文献   

20.
建国以来,航空工业做为国防工业的支柱产业,为国民经济的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特别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的航空工业坚持改革开放,实行“保军转民”、“外引内联”,已经建立起门类比较齐全,基础比较雄厚的航空工业体系,跨进了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航空教育事业是伴随着航空工业的发展而同时发展起来的。她为航空工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各航空厂所的主要技术力量乃至航天系统、中国民航及人民空军的相当部分技术力量都是由航空院校培养的。随着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航空教育将担负起更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