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陈光建 《西南航空》2012,(8):110-113
画在金笺纸上的达摩尊者,显得有些寂寞。印象中,这位禅宗祖师的话很少。以至于后来传其衣钵之一的云门宗竟然不说话了。有诗云:万般巧说争如是,输却云门总不言。不说话,不等于没有话说。南北朝年间从天竺西来的达摩,做梦也不会想到,他所开创的中国佛教禅宗,如此深厚地影响了其后的中国哲学和思想。这种影响,正像他登岸的西来第一寺——广州华林寺内的古榕树,根深叶茂。禅宗的要旨是观心,以心为镜。画画的台湾僧人释见澈说,"每个人的心就如一  相似文献   

2.
诗歌是语言的艺术。诗歌以凝练精粹的语言抒发作者内心的情感。含混美是诗歌的理想艺术形态。含混既是一种艺术创作手法,又是一条美学原则。含混不是意象重叠,晦涩难懂。含混美与诗歌的含蓄美和朦胧美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本文从哲学向度分析中国哲学对诗歌含混美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包力达  祝游 《西南航空》2010,147(5):22-22
3月27日,成都电视台演播厅内灯光灿烂。在激扬的音乐和诗歌声中,国航西南分公司副总经理刘政走上奖台.代表国航领取了“榜样中国2009十大慈善企业”奖项。  相似文献   

4.
1964年1月27日,中国和法国正式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50多年来,中法两国关系历经温暖晴好,也难避阴霾风雨,但两国人民相互吸引、相互尊重、相互欣赏,不断拉近距离,使两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众多领域的合作逐步深化、持续创新,创造出了很多佳话。中国和法国同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大国和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都拥有令世人瞩目的灿烂文化和悠久历史,跨越东西半球的遥远距离,使得两国间发展多方面关系,很大程度上有赖于两国航空关系的发展。整整50年的发展实践也证明了这一点。1966年6月1日,法国与中国正式签署《航空交通协定》,继在西方大国中第一个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之后,成为首个实现与中国通航的西方大国。中法两国对开航线,不仅让中国民航完成洲际飞行、真正"飞出去",搭建起了高效便捷的空中通道,也成为中法两国发展和巩固双边关系以及人民友谊的见证。  相似文献   

5.
中国新诗经历了一百多年的风雨,在这风云突变的历史中出现了许多杰出的诗人。在推动新诗特别是自由体诗歌发展的诸多诗人中,牛汉是一位具有独特气质和贡献的诗人。牛汉诗歌前后两个时期的创作中展现出来的主体转变和诗艺特点,对当代的诗歌创作仍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牛汉诗歌创作的路径证明了诗歌核心力量在于诗就是"生命"。  相似文献   

6.
中法两国于20世纪60年代开始的航空工业合作,在两国各领域务实合作中具有示范和支柱作用。从早期的产品买卖,到现在的转包生产、工业合作,方式的转变和水平的提高,有效助推了中国航空工业的起步与发展,也让中国广泛参与国际航空业分工合作,不断向航空强国迈进。  相似文献   

7.
黄圆圆  羌岚 《西南航空》2012,(10):20-20,22
2012年是中德建交40周年。德国将确定为“中国文化年”,这将极大地拉动两国之间航空运输需求的增长。国航全面加大了中德航线的投入力度,以更好地满足两国民众日益增长的航空出行需求。  相似文献   

8.
1966年,中国和法国签订航空交通协定,两国正式建立航空关系。历经50年发展,本着互利共赢的原则,两国在民航众多领域开展了务实、高效的合作。中法两国政治互信和民航关系不断加深,为提升两国民航合作水平、拓展合作宽度和深度,提供了重要支撑和保障。在航空运输之外,中法双方在民航技术领域开展的合作堪称两国民航合作的表率,合作业务范畴涵盖空中交通管理、航空安全、适航与飞行标准、法律法规、人员教育与培训等,促进了中国民航安全监管水平和运营保障能力的有效提升,为法国及欧洲先进的民航产品和技术进入中国市场创造了机遇,也为两国共同致力于民航技术创新、开发新市场提供了基础和平台。其中,空中交通管理、航空安全以及人员教育与培训,是中法两国在民航技术领域有历史、有深度、有成效的合作项目。无论是中法两国民航管理部门,还是两国相关业务领域的航空企业和航空院校,都开展了多层次、多形式的国际交流与合作。从最初的产品技术引进、"送出去"培训,到现在的合资生产、合作办学,合作方式的变化以及合作水平的提升,体现出中法两国面对变化着的市场环境和市场需求,不断扩大在民航技术领域的合作意愿和开放程度,向着越来越密切、越来越频繁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9.
法国皮诺家族4月26日宣布,将向中国无偿捐赠流失海外的圆明园青铜鼠首和兔首。消息一经传开,便在两国引发热议,捐赠动机是人们议论最多的话题。这两尊兽首将于今年九十月份归国,很有可能入藏中国国家博物馆。连同之前回归的五尊兽首,当年圆明园海晏堂十二生肖兽首中的七尊已经回家,但龙首、蛇首、羊首、鸡首和狗首至今依旧下落不明。  相似文献   

10.
意象和意境是传统中国诗歌理论中重要的概念,是实现诗歌情感功能的重要手段。汉诗英译过程,就是尽可能保留或再现这种意象美、意境美的过程。本文对比分析李白的《清平调》三个版本的英文译本,为汉诗英译过程中意象的缺省及补偿处理提供一些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11.
在新课程背景之下,古诗词阅读鉴赏教学也有了新的要求,其主要目标是要对学生的鉴赏能力以及审美能力进行培养,从而使学生能够在学习中逐渐形成独立阅读古诗词的能力,并从中培养语文素养。以《梦游天姥吟留别》为例,主要从诵读、回味、评析以及感悟这四方面来分析诗歌的阅读和鉴赏,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鲁迅先生的《野草》是1924年至1926年的心灵咏叹,也是世界散文诗三大里程碑之一,它以其深刻独异的风格享誉世界,又因其含蓄、怪丽令人难以透彻理解。本文试从美学的悲剧美的角度探讨诗集的主要精神及其意义。文章从反抗绝望、孤独的心灵、严格的自我解剖三个方面阐明了鲁迅先生对生命的思考、对历史责任的认识、对人生的反省,从而揭示了《野草》中蕴含的崇高美。  相似文献   

13.
课程体系改革是高校日语教学改革的切人点,也是高校教育改革中全局性、系统性的工作,直接关系到整体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通过走访调查、问卷调查、数据分析等方法,从高校商务日语专业学生、教师、毕业生和用人单位等四个方面进行需求分析研究,为进一步对高校商务日语课程体系构建的研究提供数据支持和参考。  相似文献   

14.
寻求何种途径培养具有较强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成为各个高校FI语教学研究和改革的重点。文章分析了学生日语实践能力培养体系构建的原则,提出了地方高校日语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策略,即重视具有较强的双师型日语实践教学教育团队的培养.构建以能力培养为主线的日语实践教学内容体系,建立多元化的日语实践能力评价机制以及整合校内实践资源并积极稳妥开拓校外日语实践基地等。  相似文献   

15.
介绍FANUC系统的中断型宏指令功能,提出利用该功能实现加工中心刀具破损在线监控的处理方法。通过实践应用证明,该方法简单实用,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6.
立足于唯物史观的高度来探究中国梦的实现路径与现实意义,揭示中国梦的历史进步内涵和发展动力,尤其是深度探究中国梦同中国道路、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社会基本矛盾、历史唯物主义的改革动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之间的关联。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中国梦的根本路径遵循,不断推进改革开放是实现中国梦的关键一招,人民群众的广泛参与是实现中国梦的强大力量源泉和不竭动力,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是实现中国梦的强大物质基础,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实现中国梦的根本价值遵循,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中国梦与世界梦的内在融合。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介绍了两种微型铅酸蓄电池的开发研究工作。研究结果表明,这两种电池的容量、密封反应效率、高率放电性能、过放电特性、过充电特性、贮存性能及循环寿命等各项指标均达到日本标准JIS8702-1988的要求。  相似文献   

18.
汉字属性的标准化是中文信息处理急需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南京航空学院是国家标准《办公室自动化用汉字基本属性表》起草小组的成员单位。借此机会提出自己的一些看法和意见。 本文采用层次生成切分的方法,细致地分析了汉字系统,为确定汉字字形属性提供了一些依据。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汉字演变的轨迹为依据,对汉字的字元构成进行了一些分析,讨论了古汉字与现代汉字中字元的关系以及字元的产生、字元的变异、字元的信息量度量,从而对现代汉字字元的切取、归并等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基于这些看法,作者选取了近400个字元对《新华字典)(1981年版)上的近一万个汉字的字元组字频率及字元组成的结构类型作了统计,为汉字识别等技术的研究提供了有益的依据。  相似文献   

20.
"中国英语"融合了中国传统和现代文化元素,是一种以标准英语为基础的特殊英语变体。中国元素体现在英语语言的各个方面及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它对提高中华民族文化软实力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