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8 毫秒
1.
根据近年红外材料在空间生长的研究概况,分析了涵盖熔体、气相、液相外延和分子束外延等生长方法及各个方法生长红外材料的基本原理,在地面生长遇到的问题,以及在空间微重力环境中进行红外材料生长的优势.同时基于中国利用熔体法在天宫二号上已经进行的ZnTe:Cu晶体的空间生长科学实验及地基实验结果,通过对空间和地面实验结果进行对比,提出了在超高真空环境下,利用分子束外延方式生长高性能、大尺寸红外材料的可能性,以及未来在空间微重力条件下进行红外材料生长的研究方向及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2.
针对无人机传统外挂式光电载荷吊舱窗口尺寸大、无法实现大视场扫描需求的现状,提出了一种基于旋转双光楔的像方扫描红外大视场成像光学系统设计。该系统在传统像方扫描光学镜组基础上引入了双光楔扫描器,以增大系统的扫描视场角,解决了高速无人机目前面临的红外窗口有限且成像视场角小的问题。采用光学设计软件进行了仿真,设计后的光学系统物方视场范围为±21.665°,满足了大视场范围的工作要求。设计结果表明,在工作波段(3.7μm ~4.8μm)范围内,该系统的成像质量高,中心视场调制传递函数在33(lp/mm)空间频率下可达0.45,全视场范围内的调制传递函数>0.42@33(lp/mm),像点能量集中度较好,接近衍射极限。与传统扫描光学系统相比,采用基于旋转双光楔的新型像方扫描成像光学系统设计,在保证各项设计指标不变的前提下,能够将光学系统的径向尺寸减少20%以上,可满足未来无人机实现轻量化和小型化的应用需求,拥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飞行器在大气层内高超声速飞行时,高温窗口迅速成为气动热辐射效应的主要因素,气动热辐射效应会降低甚至破坏红外(IR)探测系统的性能.通过分析红外探测窗口热辐射传输特性,提出一种红外窗口材料的热辐射特性测量方法,并测量了应用于中波红外(MWIR)探测系统的某蓝宝石红外窗口材料在高温状态下的透过率和自身辐射等热辐射数据.结果表明:在100~350℃范围内,0.1mm厚蓝宝石材料薄层在中波红外3.7~4.8μm波段的热辐射特性与温度近似呈3次方关系,温度越高,蓝宝石透过率越小,自身辐射越大.强烈的自身辐射极易导致红外探测器局部饱和现象,对探测系统造成的影响比透过率引起的信噪比(SNR)下降要大得多.   相似文献   

4.
通过共混制备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羟基磷灰石(HAP)和PDMS/生物玻璃复合材料作为生长基板,研究了静止条件下不同基板上HAP的生长.设计了一套流速加载装置,观察模拟体液流速对生物玻璃基板上HAP晶体生长的影响.研究发现在静止条件下,HAP晶体在PDMS复合材料上比在生物玻璃上生长更快,尺寸更大;随着流速的增加,HAP晶体尺寸更大而且无定形沉淀数量减少.   相似文献   

5.
用SIMOX(Separationby Implanted Oxygen,即氧注入隔离)技术制备SOI-CMOS用的SOI(Silicon OnInsu lator,即绝缘体上长单晶硅膜)样品;对SOI样品红外吸收光谱的分析,从而计算了SOI结构材料中SiO2埋层的厚度;测试样品不同点的红外吸收光谱,可考察样品SiO2埋层厚度的不均匀性,据此,并可分析与之相关的SOI样品的质量参数.这种分析方法,是一种无损的检测手段,具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根据载人航天器热钢化舷窗玻璃中应力分布的特点,导出了钢化玻璃应力强度因子的计算模型,并分析了玻璃热钢化的强化特点。通过该模型,对钢化程度、玻璃厚度以及裂纹尺寸对玻璃强度和裂纹扩展的影响进行了讨论。指出在相同的钢化程度下,热钢化玻璃的断裂应力随玻璃厚度的增加而提高,而非钢化玻璃的断裂应力并不受玻璃厚度的影响。还针对钢化玻璃临界应力强度因子问题进行了讨论,指出由于KIC+Kr不是材料的物性参数,不能作为钢化玻璃临界应力强度因子。  相似文献   

7.
以有机硅氧烷为基料,通过添加羟基氟硅油等成分,制备了一种含氟固体憎水剂.将所制备的固体憎水剂按不同浓度用乙醇溶解后分别涂覆于A3钢材料表面,均获得了厚度小于1 μm的透明憎水膜层.研究了这些膜层的憎水性和耐腐蚀性能,结果表明,憎水剂的浓度对膜层的憎水性、憎水稳定性及耐腐蚀性等都有影响;氟的添加可有效提高膜层的憎水性能,接触角提高约20°左右,膜层的耐腐蚀性能也得到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8.
以成熟的镁铝贫氧推进剂配方为基础选择标准物质的候选物,确定了合理的试样尺寸和制备工艺,制备出均匀性和稳定性良好的镁铝贫氧推进剂燃速标准物质,并分析了影响该燃速标准物质不确定度的因素。结果表明,镁铝贫氧推进剂燃速标准物质可满足燃速特性量值传递的需要,可确保测试结果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9.
对氮化硼纳米片(BNNS)作为填料提高聚合物的抗原子氧腐蚀性能进行了实验研究.利用液相剥离在聚乙烯醇(PVA)水溶液中制备了稳定分散的BNNS,采用基于离心技术的尺寸筛选方法,获得了具有3种不同横向尺寸的BNNS,其平均面积分别约为21.4,4.1, 1.0 μm2.采用浇注法,将PVA/BNNS分散液原位复合成复合薄膜.原子氧腐蚀实验表明:3种 BNNS均能提高PVA的抗原子氧腐蚀性能,添加约1.0 wt%的BNNS(平均面积为21.4 μm2) 可使质量损失降低87%.BNNS对原子氧的成键和壁垒效应,是其提高抗原子氧腐蚀性能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0.
PECVD法生长纳米硅薄膜的压敏特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使用常规的PECVD(等离子体增强化学汽相沉积)沉积技术成功地制备出具有纳米相结构的硅薄膜,并研究了以玻璃和单晶硅为衬底材料的纳米硅薄膜的压阻特性,测得两种衬底材料制备的样品均有很高的压力灵敏度系数K,其值可以达到80,退火后K值会增加,电阻随压力呈良好的线性关系,但有较大滞后,并对样品的受力情况及测试结果进行了简单的分析。本文对nc-Si:H薄膜力敏器件的设计和制造将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1.
为探索大气中的红外干扰材料可否应用于外层空间, 利用原子氧效应地面模拟装置对铜粉和石墨粉两种红外干扰材料样品进行了原子氧暴露实验, 并对样品进行了质量分析、XRD分析和红外透过率测试. 结果表明, 原子氧累积通量达到5.0×1019cm-2时, 铜粉样品质量增加0.004mg•cm-2,石墨粉样品质量损失0.117mg•cm-2; 原子氧暴露后, 铜粉对3~5μm与8~12μm红外质量消光系数由3.64 m2•g-1与2.74 m2•g-1变为3.14 m2•g-1与2.65 m2•g-1, 消光能力降低; 石墨粉对3~5μm和8~12μm红外的质量消光系数由6.54 m2•g-1和5.78 m2•g-1减小为2.38 m2•g-1和2.27 m2•g-1, 消光能力明显减弱.   相似文献   

12.
为了实现更大范围的辐射测量,研制了一套大口径低温黑体标定装置。该装置采用工质制冷技术,避免了大量液氮消耗;采用辐射面竖直放置,有利于红外测量设备标定使用;采取了双参数联动PID控制方案,实现了宽温区辐射体的高稳定性控温。该装置研制中使用了低温黑体的防结霜技术、低温黑体辐射定标温度修正技术、低温黑体校准技术等,为建立低温黑体辐射标准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3.
生物再生生命保障系统(Bioregenerative Life Support System,BLSS)是人类进行深空探测活动,实现长期载人空间飞行必需的关键技术,对于太空的探索开发具有重要意义。在BLSS系统内,航天员尿液废水的处理回收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将尿液中所含有的大量的水分和丰富的营养物质回收用于系统内植物生长所需营养液的配制,既可以保证植物的正常生长,也有助于实现系统内物质的循环利用进而提高BLSS的闭合度。尿液中所含的大量盐分会威胁植物生长,所以需通过一定的技术手段处理尿液废水并回收其中的水分和营养。为了探索适用于BLSS中的尿液处理回收技术,首先分析了几种面向空间站应用的尿液处理技术,如蒸馏技术等;然后基于回收营养物质的需求,分析了面向民用的、发展较为成熟的尿液处理回收技术,如离子交换吸附技术、氨气吹脱技术和鸟粪石沉淀技术,并讨论了这些尿液处理回收技术在BLSS中的应用前景。最后基于BLSS的实际需求,提出了有望用于BLSS中的尿液处理回收技术流程。  相似文献   

14.
以太阳帆深空探测为引子,对以在轨3D打印及装配技术为基础的在轨制造技术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分析,分别阐述了在轨3D打印技术的技术优势、技术可行性以及在轨装配的最新研究进展,并重点研究了美国NASA资助的“蜘蛛制造”在轨制造技术,此项研究成功地将在轨3D打印和空间自主装配有机结合起来,有望突破目前空间可展开机构无法达到万米量级的技术局限性,为中国深空探测的发展提供了一种可供选择的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15.
用加速老化试验的方法,在有氧存在的条件下,研究了TDE-85环氧树脂/E玻璃纤维体系、4501A双马来酰亚胺树脂/D3W玻璃纤维体系2种透波材料介电性能受核辐射影响的规律.用60Co辐射源在辐射量为50~800kGy范围内对样件进行辐射,用波导法测试样件的介电常数和介电损耗,测试频率为10GHz.结果发现2种体系透波材料介电性能受核辐射的影响较小,且后者比前者具有更好的抗辐射稳定性.同时利用IR,TGA等手段研究了材料介电性能变化的原因.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不断升级的各种诱饵干扰技术成为制约红外导引头发展的关键因素,因此,对红外诱饵对抗技术的深入研究具有重要意义。首先研究了红外诱饵干扰的基本类型和干扰机制,针对红外诱饵的技术特点,阐述了红外导引头广泛采用的抗干扰方法。之后,结合点源体制、成像体制导引头各自特点进行了抗红外诱饵技术的对比分析。最后,对未来红外诱饵和相应的导引头抗干扰技术的发展趋势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17.
大尺寸弧长图像测量系统及其图像处理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CCD图像测量技术,提出一种新的非接触大尺寸弧长图像测量系统,该系统可用于测量封闭或非封闭、规则或不规则轮廓的大尺寸弧长。文中给出了系统的结构及原理,并着重讨论了该系统的图像处理方法。最后,利用新系统进行了现场比对实验。  相似文献   

18.
Observations of the prompt afterglow of γ-ray burst events are unanimously considered of paramount importance for GRB science and cosmology. Such observations at NIR wavelengths are even more promising allowing the monitoring of high-z Ly- absorbed bursts as well as events occurring in dusty star-forming regions. In these pages we present rapid eye mount (REM), a fully robotized fast slewing telescope equipped with a high throughput NIR (Z, J, H, K) camera dedicated to detecting the prompt IR afterglow. REM can discover objects at extremely high redshift and trigger large telescopes to observe them. The REM telescope will simultaneously feed REM optical slitless spectrograph (ROSS) via a dichroic. ROSS will intensively monitor the prompt optical continuum of GRB afterglows. The synergy between the REM-IR camera and the ROSS spectrograph makes REM a powerful observing tool for any kind of fast transient phenomena. Beside its ambitious scientific goals, REM is also technically challenging since it represent the first attempt to locate a NIR camera on a small telescope providing, with ROSS, unprecedented simultaneous wavelength coverage on a telescope of this size.  相似文献   

19.
针对传统单晶硅材料热胀系数不稳定引起的硅基环形振动微陀螺的温度漂移问题,开展了玻璃基环形振动微陀螺谐振子的设计,并提出了一种新型的玻璃基准三维微结构制造工艺,借助微型电子机械系统(MEMS)工艺中成熟的深硅刻蚀、阳极键合、化学机械抛光等通用加工技术,融合玻璃熔融工艺,解决了玻璃基准三维微结构的制造工艺难题,同时保证了高的加工精度,实现了玻璃基环形振动微陀螺谐振子的高精度批量制造。  相似文献   

20.
Corrected thermal net radiation measurements from the four Pioneer Venus entry probes at latitudes of 60°N, 31°S, 27°S, and 4°N are presented. Three main conclusions can be drawn from comparisons of the corrected fluxes with radiative transfer calculations: (1) sounder probe net fluxes are consistent with the number density of large cloud particles (mode 3) measured on the same probe, but the IR measurements as a whole are most consistent with a significantly reduced mode 3 contribution to the cloud opacity; (2) at all probe sites, the fluxes imply that the upper cloud contains a yet undetected source of IR opacity; and (3) beneath the clouds the fluxes at a given altitude increase with latitude, suggesting greater IR cooling below the clouds at high latitudes and water vapor mixing ratios of about 2–5×10?5 near 60°, 2–5×10?4 near 30°, and >5×10?4 near the equator.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