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基于LDRA Testbed的飞机中央维护系统覆盖测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测试工具LDRA Testbed实现了飞机中央维护系统的覆盖测试工作。以飞机中央维护系统的主界面源程序为例,通过测试过程说明了工具在飞机中央维护系统测试中的成功应用,并达到了一定的语句覆盖分析和分支覆盖测试率。给出了软件的测试流程和测试结果。测试结果表明,使用LDRA Testbed工具,可以大大提高飞机中央维护系统的软件测试效率,同时也能够满足航空业界的软件标准DO-178B,并获得了规定的语句覆盖和分支覆盖测试率。  相似文献   

2.
卫星通用测控仿真平台是为了提高测控支持效率和能力而提出的。根据航天测控任务需要以及测控设备的特点,设计了基于半实物的卫星通用测控仿真平台硬件环境。采用面向对象技术,结合喷泉模型进行了软件开发。通过抽象以及采取“穷举覆盖、描述文件、参数表、动态连接库、分支语句”等方法,建立了卫星通用测控仿真平台数学模型。通过与真星比对,该平台在信道的电气性能和数据层与真星具有等价性,并成功地应用于近地和同步卫星的系统联试和任务实施中。  相似文献   

3.
传统的射线照相检测技术仍是铝合金熔焊缝缺陷的主要检测方式,由于传统射线照相检测无法测量缺陷在焊缝高度方向上的尺寸和位置,在缺陷的定位和排除方面存在不足,从而加大缺陷排除的工作量,甚至由于缺陷排除方向错误造成焊缝挖穿,影响补焊质量.相控阵超声检测技术通过接收缺陷回波来实现缺陷检测,可以反映缺陷的尺寸和位置信息.本文采用Omni Scan MX相控阵超声检测仪和5L64-A2相控阵探头针对对比试块、铝合金熔焊缝缺陷进行了定位技术研究,并与缺陷微观测量、宏观测量的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基于相控阵超声检测的铝合金熔焊缝缺陷深度定位检测结果与微观检测结果基本一致,可以采用相控阵超声检测技术进行铝合金熔焊缝缺陷深度定位.  相似文献   

4.
对北斗导航定位系统、使用三星定位技术及伪卫星技术的定位误差进行了仿真分析.通过仿真和分析表明,三星定位技术虽然解决了原有系统的缺陷,但存在定位精度的问题;而伪卫星技术不仅解决了原有系统的缺陷,同时提高了定位精度.  相似文献   

5.
为提高航天测控软件的质量与可靠性,提出一种基于改进的PSO-SVM(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Support Vector Machine,粒子群优化支持向量机)方法的航天测控软件缺陷预测模型。针对航天测控软件领域特征,构造了基于软件生命周期的软件度量集,并收集了实际航天测控软件的度量和缺陷数据,通过对软件历史版本数据的学习,在软件当前版本的生命周期早期数据的基础上进行缺陷预测。实例应用结果表明,采用历史版本软件数据对当前软件版本进行缺陷预测,从全局来看可达90%的预测准确度。因此,该方法可用于对航天测控软件的缺陷预测。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对作战飞机的航空火力控制系统进行智能自动化检测的方法,设计了一种基于虚拟仪器技术的微机数据采集与控制系统,详细介绍了系统的组成,说明了硬件、软件的结构和功能,并讨论了应用超文本技术定义被测设备的数学模型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针对长航时惯导传统定位误差评估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惯导误差传播函数拟合的定位误差评价新方法。基于长航时惯导系统定位误差传播模型的特点,采用三角函数建立了误差传播拟合函数,主要包含舒拉周期、地球周期和傅科周期,反映了惯导的长期误差特性。提出了惯导误差契合度的定义和计算方法,实现了对长航时惯导系统定位误差的量化评估。对两套精度大致相同的长航时惯导舰载实验数据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新的评估方法能够给出更合理的定位性能优劣判断。最后,针对长航时自主导航需求提出了综合导航技术的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无人机在控制稳定性、传感器精度和载荷智能化等方面进步显著,被普遍应用于情报侦察、打击引导、安防巡逻、应急救援、森林巡检等军事和民用领域。无人机及其载荷主要承担发现和定位目标的任务,利用相机对地面目标地理定位(简称对地视觉定位)是最为普及的低成本手段,属于航空摄影测量技术分支。基于深度学习的计算机视觉浪潮促进了各类无人系统视觉感知能力的智能化发展,对于搭载光电载荷的无人机而言,对地目标智能识别和定位是重要的能力增长点。鉴于此,系统总结了无人机对地视觉定位技术的研究现状,全面细致地探究了定位过程涉及的各类坐标系定义与相互转换关系,指出了关键原理问题和技术途径。无人机视觉地理定位可分为单机定位和多机协同定位两种方式,主要通过基于辅助地理信息的定位、已知目标距离的定位、三角定位和纯角度滤波定位四种途径实现。同时,预测了未来无人机视觉地理定位技术的研究趋势,力求为无人机系统智能化发展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9.
北斗是我国自主研制的卫星导航定位系统,当前北斗的单点定位精度优于10m。为提高该系统的定位精度,必须对由其误差源引起的定位误差进行修正。基于对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组成、定位算法及定位误差的认识,对导航系统定位中星历误差、电离层误差和对流层误差进行了深入分析,提出了减小星历误差的曲面模型、减小电离层误差的双频组合消电离层模型和减小对流层误差的高精度区域融合模型的单点定位误差补偿方法,并应用Matlab软件对修正模型方法进行仿真计算。对比修正前后的定位结果,修正后的定位误差更小,证明了所提出的修正模型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0.
基于数据融合技术的多导航传感器性能评价系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睿  赵伟  边德飞  刘建业 《航空计算技术》2007,37(1):102-105,110
试飞是对导航传感器性能进行评价的有效手段.为克服仅采用单一导航传感器作为评价基准的缺陷,提出了基于数据融合技术的多导航传感器性能评价方法及其系统实现.设计的多导航传感器性能评价系统融合了卡尔曼滤波、最优固定区间平滑滤波、最小二乘加权等多导航传感器数据融合算法,在分析上述融合算法特点及使用的基础上,从信息流的角度出发,设计并实现了相应的多导航传感器性能评价系统.给出了评价系统的主要功能模块的设计与实现.还通过仿真数据对评价系统的功能和性能进行了测试,测试结果表明评价系统能准确地实现对导航传感器性能的评价.  相似文献   

11.
采用自动纤维铺放技术生产变角度铺丝构件时,在通过平移参考路径方法获得完整铺层过程中剪丝操作将导致构件中产生间隙、重叠形式的内嵌缺陷。将参考路径设计为更具通用性和设计自由度的B样条曲线。针对开边柱面铺丝构件,通过延长参考路径、丝束等距、丝带平移、丝束剪断、缺陷定位步骤,提出了不同剪断策略下的内嵌缺陷精确定位算法,该算法适用于任意覆盖参数。最后开发了相应Matlab程序验证算法的有效性,并可视化铺丝构件中内嵌缺陷的分布情况。结果表明算法可以精确确定不同覆盖参数下内嵌缺陷的位置,可为后续有限元精细模型建立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康硕  柯臻铮  王璇  朱伟东 《航空学报》2022,43(3):564-576
为提高纤维自动铺放(AFP)的质量,分析了目前视觉检测技术中单光谱检测技术成像的局限性,提出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红外与可见光联合检测缺陷手段以实现对铺放缺陷的检测、定位和分类。利用热红外图像与可见光图像中易检缺陷种类不同的特点,采用特征融合网络将两种光谱信息融合从而改善检测效果。考虑在线检测对实时性要求较高,为提高检测速度,采用单阶段检测网络作为检测框架,并依据纤维缺陷的长宽比分布严重不均的特点分析了单阶段检测网络中基于锚框方法的不足,提出采用无锚框的检测框架,增加改进的特征金字塔网络结构进行多尺度预测。以全类平均正确率(mAP)为衡量指标,实验结果相比单光谱检测方法、基于锚框检测方法和未使用改进特征金字塔结构分别提升了6.30%、6.64%和1.02%。通过Tensor RT加速后检测网络对每张608像素×608像素图像的检测时间小于20 ms,满足实时检测的需求,检测平均召回率超过88%,平均精确率超过82%,满足生产准确度需求。数据在试验台进行离线检测验证得出,并在大型龙门铺丝机上进行了在线测试。  相似文献   

13.
基于民机EWIS设计电气接口定义模型构建,定义基于XML的模式定义和关系型数据库数据模型;同时通过搭建电气接口定义、存储和查询的系统框架,设计基于XML的电气接口定义解析和构建方法,开发相应的功能软件,验证了基于XML的电气接口定义模型对民机EWIS设计领域中统一、完整、结构化、规范化的定义和使用电气接口定义数据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基于中继卫星星间天线对用户航天器的跟踪规律,建立了准确的误差传递模型,并对分析结果进行了仿真验证。文中首先定义了误差传递模型所需的各类坐标系;然后使用微分方法分别建立了中继卫星轨道误差传递模型、中继卫星姿态误差传递模型,分析了滚动角、俯仰角和偏航角与指向精度之间的关系,以及位置保持控制对指向精度的影响;最后借助于STK软件的轨道计算功能,使用蒙特卡罗方法进行数学仿真,仿真结果验证了误差传递模型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5.
定位构建人与万物和网络之间的时空桥梁,具有巨大的经济和社会价值。移动网络具有大带宽、多天线、高覆盖率等特点,在定位领域具备独特的优势,尤其在卫星信号覆盖不足的区域或多径丰富的场景,可以对卫星定位系统提供重要的补充,实现高精度、高可用性定位。从基于非参数估计和参数估计的移动网络定位关键技术、移动网络定位面临的技术挑战和移动网络定位相关标准等几个方面综述了移动网络定位的研究进展,并对移动网络定位技术趋势给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应用于民航航路、铁路、内河水运等领域的分布式卫星导航区域增强系统的定位方法,分析了参考站误差、单参考站电离层和对流层误差,提出了一种基于参考站误差估计的多站差分GNSS区域增强技术。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可减小参考站误差对多站差分的影响,解决现有技术中单差分系统用户与地面站的距离增加定位误差增大的问题,并增加了定位精度,同时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和覆盖效率。  相似文献   

17.
基于VXI总线的自动测试系统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守鹏  崔强  彭刚锋 《航空计算技术》2010,40(4):125-126,130
传统测试系统已难以满足目前复杂多样的航空电子设备的测试要求。使用虚拟仪器技术及LabWindows/CVI开发平台,开发了一种基于VXI总线为核心,GPIB总线为辅助的自动测试系统,并从硬件和软件两个方面说明了系统的设计原理和实现方法。系统具有良好的人机交互界面,在使用过程中运行稳定可靠、测试效率高、故障定位快速准确、使用维护方便。  相似文献   

18.
为了缩短机械产品及其制造工艺装备的研制周期,在其结构中使用了大量的元件,因此元件的自动定位方法是智能CAD技术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结合飞机制造工装智能设计技术的研究,对此开展深入的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和建立元件的自动定位原理、形式化表示方法和实现算法。内容为:(1)定义几个术语及其形式化表示方法,包括工艺条件、定位基准和定位算子等;(2)提出和建立元件自动定位的计算模型和定位变换等数学方法;(3)介绍基准的定义结构及实现自动定位的一些关键算法。这些原理和算法已在"机床夹具智能设计(JigICAD)系统"研究项目中得以开发、应用和验证。  相似文献   

19.
针对PowerPc产品故障诊断中存在的故障定位准确率低、测试难度大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TRACE32的智能系统开发要求软件,该软件嵌入在TRACE32仿真软件中,它既能对PowerPc产品的寄存器、存储器、CACHE、MMU、串口网口等进行自动测试,又可完成高集成度复杂电路板故障的在线检查与自动测试。相比传统的离线测试方法以及普通的在线检测技术,该智能维修技术能够更准确、快速地定位故障。  相似文献   

20.
针对模型开发技术的技术特征,通过对模型开发方法中的模型建模、模型模拟、模型仿真及模型覆盖分析等技术的研究,结合型号软件工程实践,对模型开发在型号软件研制中的应用在体系、过程及文档方面面临的问题进行了分析,从与现有体系规范及研制过程的符合性集成、模型软件测试鉴定以及与其他软件研制方法融合等方面,提出了与型号软件研制要求相符合的基于模型的开发过程方法,并介绍了方法的应用情况和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