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研究软件缺陷正交分类方法的基础上,针对航天测控软件特点,构造其正交分类框架,建立航天测控软件缺陷信息数据库,实现基于Web的航天测控软件缺陷管理与分析系统,对某测控软件系统的部分缺陷信息数据开展分析,得出一定的分析结果。  相似文献   

2.
航天器发射前,航天飞行控制中心需要对相关测控方案和软件进行验证。利用仿真系统验证测控方案和软件是一种行之有效的途径。航天器测量数据、轨道和姿态控制仿真是航天飞行控制中心仿真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分别讨论了航天器测量数据、轨道控制和姿态控制仿真方法,分析了航天器测控仿真系统的建立,通过仿真结果说明了仿真方法的合理可行。  相似文献   

3.
测试复用技术是提高软件测试效率和质量的重要技术手段,在分析航天测控软件行为模式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数据操作的航天测控软件测试复用模型,给出了测试用例搜索和匹配算法;以航天测控外测数据处理软件的可靠性测试为例给出了模型的具体应用。结果表明,基于给定模型的测试复用方法可提供该软件约65%的测试用例,有效提高了测试效率,所提出的模型和方法对专业领域软件测试效率和质量的提高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针对小型软件和型号任务软件需求分析效果欠佳的问题,在分析目前航天测控软件需求分析制度、需求分析成本和效果不成比例等因素的基础上,提出结合敏捷需求分析方法和传统需求分析方法对航天测控软件需求分析进行改进。根据航天测控任务软件的特点,针对不同需求类型,分别吸取2种需求分析方法的优势,进行需求分析,以快速适应任务联调和实施。通过在三维实时显示软件项目试点,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降低了需求分析成本,实现了对用户快速反馈,提高了开发人员积极性和用户满意度,可以在航天测控任务软件及其他类似软件中全面推广。  相似文献   

5.
为确保载人航天上升段测控实时外弹道跟踪的精度和可靠性,针对目前测控资源冗余、测量信息利用率低的缺点,结合航天测控的特点提出基于联邦UKF(无迹卡尔曼滤波)的测控数据融合处理方法,并对需要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进行了分析。仿真结果表明:采用基于联邦UKF的数据融合方法,外弹道实时跟踪精度提高约30%,解决了弹道优选方法存在阶跳的问题,算法的收敛速度可以满足实时导引的要求。  相似文献   

6.
航天测控通信网自建成以来,整体运行较为稳定,但在网络安全方面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为研究和解决目前航天测控通信网中存在的网络安全问题, 在分析TCP/IP (Transmission ControlProtocol/Internet Protocol,传输控制协议/互联网协议)分层协议基本原理的基础上,研究了IP网数据链路层、网络层和传输层的协议漏洞及常见攻击方法,详细介绍了当前航天测控通信网的网络安全部署情况,根据网络现状分别对航天测控通信网上数据链路层、网络层和传输层存在的安全问题进行了纵向分析,针对分析出的各类安全问题,进一步给出了有效的防御措施和防护方法。最后,探讨提出了一套航天测控通信网配置维护管理系统的设计方案,通过建立设备配置信息库、检查信息记录库及网络故障库等,实现了对航天测控通信网安全稳定运行的有效管理。  相似文献   

7.
航天测控通信网自建成以来,整体运行较为稳定,但在网络安全方面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为研究和解决目前航天测控通信网中存在的网络安全问题,在分析TCP/IP(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Internet Protocol,传输控制协议/互联网协议)分层协议基本原理的基础上,研究了IP网数据链路层、网络层和传输层的协议漏洞及常见攻击方法,详细介绍了当前航天测控通信网的网络安全部署情况,根据网络现状分别对航天测控通信网上数据链路层、网络层和传输层存在的安全问题进行了纵向分析,针对分析出的各类安全问题,进一步给出了有效的防御措施和防护方法。最后,探讨提出了一套航天测控通信网配置维护管理系统的设计方案,通过建立设备配置信息库、检查信息记录库及网络故障库等,实现了对航天测控通信网安全稳定运行的有效管理。  相似文献   

8.
软件配置管理是CMM的一个关键过程域,是软件开发过程的重要过程之一,是一套按规则管理软件生命周期全过程中各种中间软件产品和最终软件产品的方法和技术。随着我国航天事业的飞速发展,对航天测控软件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为此,我们开发了针对航天测控软件系统的软件配置管理工具(SCMT)。本文介绍了软件配置管理的基本概念和SCMT中的数据库系统的设计和实现思想。  相似文献   

9.
本文针对航天测控软件测试的特点,提出了研制综合性的航天测控软件测试用例设计与辅助分析系统的设想,给出了系统结构,简要论述了数据生成方法和技术途径。该系统能够多方面满足测控通信软件评测的需要。  相似文献   

10.
首先分析了数据驱动实时软件自动化测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基于数据操作的改进关键字驱动脚本自动化测试方法,并在此基础上实现了航天测控软件系统的自动化测试平台。  相似文献   

11.
天基测控技术是航天测控系统的发展方向,是弥补地基(陆基+海基)测控系统缺陷、缓解地基测控资源紧张的有效办法。本文提出了基于“北斗一号”系统的航天器天基测控技术仿真方法,设计并建立了相应的仿真系统。基于建立的仿真系统、按照设计的仿真方法对航天器天基测控技术进行了全面仿真。仿真结果表明,基于“北斗一号”系统的天基测控技术可行,性能指标可以满足中低轨道航天器实际测控需要。  相似文献   

12.
航天测控系统任务类型多,设备型号复杂,这对测控部指挥所数据监视显示软件的稳定性、适应性和可扩展性提出了极大的挑战。基于组件\控件模型,提出一种支持显示定制的数据显示架构,可以由用户根据不同的任务和设备组织显示内容。在保证软件长期稳定的前提下,兼容各型设备差异,实现适用于不同任务。  相似文献   

13.
地面测控设备在执行测控任务前,需要对和差接收通道的相位差进行标校(简称校相),以满足测角分系统的目标自跟踪要求.针对因标校设备故障而无法进行校相的问题,通过使用数理统计的多元回归分析方法,对积累的历史标校数据进行分析,确定了设备工作的环境温度对跟踪接收机移相值有显著影响.在此基础上,利用滑动窗口多项式拟合方法得到拟合移相值,并与最近一次的标校移相值进行时变加权,可以得到基于历史标校数据的移相值预测方法.仿真试验表明该方法具有较好的预测精度,可将预测移相值作为跟踪接收机参数,提高测控设备应急测控能力.  相似文献   

14.
随着航天测控系统实时软件的规模和复杂度不断增加,对此类软件可信性的评估越来越重要。然而,如何客观合理地给出一个可信性评估结论也成为新的挑战。通过对航天测控系统实时软件质量特性的分析,确定了航天测控系统软件可信性的评估指标。为了对这些指标进行客观评估,将第三方独立测试结果作为专家评判依据,采用二级AHP-Fuzzy模糊综合评判方法,使软件可信性的评估结论更客观合理。  相似文献   

15.
本文引出了软件无线电测控技术的概念,初步提出了软件无线电技术在航天测控领域的应用和总体方案,并对其关键技术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6.
针对测控领域中复用程度低和开发周期长的问题,提出在该领域软件进一步推广和使用设计模式的思路。分析当前测控软件在实际开发过程中遇到的突出症结,并结合具体工程实践描述在测控软件领域引入设计模式的作用和影响,以单态模式为例分析引入设计模式对软件体系架构造成的深刻改变和潜在风险,给出测控软件领域中运用设计模式的建议。通过分析不同应用场景表明,灵活运用设计模式能够解决航天测控软件中常见的突出问题。  相似文献   

17.
随着航天飞控中一心承担的航天测控任务越来越复杂以及新的软件体系结构设计的需要,总结历次航天测控任务中用户对显示的需求以及开发人员以往开发监控显示软件的经验,主要论述原监控显示系统软件存在的问题和在新的监控显示系统中如何针对这些问题进行改进。详细分析了改进的方法、策略和拟采用的实现技术。  相似文献   

18.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提升,航天测控网各系统中的耦合和依赖变得越来越强烈。针对这种具有相依特性的测控网络的稳定性问题,提出借助于相依网络的分析方法,根据信息在测控网中所起的作用,对航天测控网相依特性进行分析、研究,特别是相依网络的级联失效过程进行稳定性分析。将航天测控网划分为具有相依特性的数据信息和控制信息,通过针对单侧网络进行蓄意攻击,研究不同控制信息模式下航天测控系统的稳定性,提出构建稳定、高效的测控网的方法。仿真结果表明,在数据信息遭受攻击时,合理规划控制信息形态并减小控制信息规模,能够有效保障航天测控系统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9.
针对软件因涉及多程序要素间相互作用而来的复杂缺陷,研究了基于信息流的关键软件缺陷定位技术,对现有的信息流进行了扩展,并对经典方法的可疑度度量公式进行了改进,而且将其融入了相关算法;并进行了与语句覆盖、分支覆盖和定义使用对覆盖等缺陷定位技术的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此方法比基于语句覆盖、分支覆盖和定义使用对覆盖的方法更可靠、更精确,能高效率地定位软件中的缺陷。  相似文献   

20.
针对我国航天测控资源存在“条块分割、设备分散”等问题,进行相应分析并提出解决设想,其目的是找到适合我国国情的航天测控资源合理配置,实现测控资源和空间资源充分共享及综合利用。首先对我国地球同步卫星和近地卫星的航天测控资源应用现状进行分析;其次根据不同卫星的测控特点,提出航天测控资源综合利用的设想,并对其利弊进行了详细讨论;最后结合我国航天测控资源实际情况,指出了实现航天测控资源综合利用需要重点解决测控覆盖范围等关键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