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舰载机智能复飞决策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进一步改进复飞技术,针对复飞环境,提出了一种在原军用推力操纵的基础上,加入具有保持迎角恒定的升降舵模糊控制的复飞系统,从而有效地增强了低动压状态下飞机的机动能力。给出了复飞决策准则,设计了基于模糊控制的复飞决策系统,并对具有该复飞决策系统的舰载机自动着舰导引系统进行了仿真验证。结果表明,该复飞决策系统明显地缩小了复飞边界区,大大提高了着舰和复飞的安全性,可实现自动复飞,减轻了飞行员的负担。  相似文献   

2.
由于现有民用航空规章并不要求航空公司对飞机一发失效后复飞的安全越障问题进行评估,这使得飞行员不能确定飞机一发失效后复飞能否达到传统仪表飞行程序公布的复飞爬升梯度要求。探讨飞机在该条件下的安全越障,特别是在高原及环境复杂机场复飞的安全越障问题,寻找解决方案,是确保飞机安全飞行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余勇  杨一栋  代世俊 《飞行力学》2002,20(2):31-34,38
以准确进行舰载飞机复飞决策为目标,开发了基于飞机小扰动动力学模型及简化的终端飞行状态预估方程的两种复飞决策系统,并对两种复飞决策系统进行了性能比较,仿真结果表明,所研究的复飞决策系统可及时提供指令,有效地引导飞机复飞,保障了着舰导引的安全,此外,还从工程应用的角度出发,开发了具有复飞决策功能的自动航母着舰系统的实时可视化仿真平台。  相似文献   

4.
对舰载机复飞特性进行了研究。在建立舰载机着舰复飞非线性飞行动力学模型以及舰尾气流模型的基础上,分析了下滑角变化和舰尾气流对舰载机复飞特性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下滑角变化和舰尾气流对舰载机的迎角、俯仰角和飞行轨迹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5.
舰载机综合复飞决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舰载机在着舰过程中,由于种种干扰偏离理想下滑轨迹后,飞行员必须及时准确地作出复飞决策并采取相应的动作。针对这一问题,对已有的复飞下边界准则进行了进一步的完善,并推导和确定了复飞上边界准则。然后首次将基于小扰动动力学模型的着舰系统与基于终端预估方程的复飞决策系统相结合,设计了基于改进型复飞边界准则的综合复飞决策系统,得到了相应的综合复飞区及复飞边界,并针对不同着舰情况对综合复飞决策系统进行了仿真验证。结果表明,该系统能够及时判断出舰载机是否进入复飞区,复飞是否安全,从而大大提高了舰载机的着舰效率和着舰安全性。  相似文献   

6.
针对H-5飞机在高度低于50m复飞时,由于高度低,发动机加速性差,绕横轴转动大,只能采取边拉杆边加油门,其拉杆速率一般为正常着陆下滑拉杆速率的1-4倍,退出下滑后注意保持飞机姿态,使之逐渐增速,经研究探讨,认为复飞最低安全高度为8-10m,在此高度复飞时,对飞行员的心理素质和驾驶技术要求较高。  相似文献   

7.
针对H-5飞机在高度低于50m复飞时,由于高度低,发动机加速性差,绕横轴转动惯量大,只能采取边拉杆边加油门,其拉杆速率一般为正常着陆下滑拉杆速率的1~4倍。退出下滑后注意保持飞机姿态,使之逐渐增速。经研究探讨,认为复飞最低安全高度为8~10m,在此高度复飞时,对飞行员的心理素质和驾驶技术要求较高。  相似文献   

8.
在管制工作和飞行工作中,不论是正常情况还是不正常情况,管制·员和飞行员都要根据不同的情况在不断的选择、判断和决断,这是一个动态的循环过程,而情景意识(Situational awareness)和决断能力(decision—makjng)是这个循环过程中保证飞行安全的一种特别重要的能力,它不同于管制技能和飞行技术。  相似文献   

9.
舰载预警机复飞时,需要通过加大发动机推力提高飞行速度,从而增加其升力以使航迹下沉量减少,避免与舰尾相撞。在分析舰载预警机复飞准则的基础上,通过建立舰载预警机着舰复飞时的非线性动力学方程,计算分析了不同速度、不同下沉率时舰载预警机的复飞轨迹和复飞边界。仿真结果表明:适当的复飞决策距离和较大的发动机推力,可保证舰载预警机安全复飞。  相似文献   

10.
为保证舰载机着舰安全,下滑过程中复飞决策系统应能自动、及时进行复飞决策,发出复飞信号,实施复飞操纵。文中针对舰载机自动复飞决策技术进行了研究。主要研究了复飞决策判别准则和复飞决策技术的策略,并在Mallab/Simulink环境下建立了仿真模型,进行了仿真验证。仿真结果表明:复飞决策系统能够替代LSO,具有及时发出复飞告警、抑制着舰事故发生的能力。  相似文献   

11.
波音飞机自动飞行的下降方式主要有3类7种,各有其优缺点和限制条件。应把握好各种方式的特点和限制条件,根据飞行员自身的技术素质,结合空中交通管制的指令、飞行计划、天气情况等因素,综合考虑飞行任务的特点,科学地选择和正确地执行自动下降方式,在确保飞行安全的前提下,提高旅客的舒适度、飞行操作的效率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2.
培养合格的飞行员无论对航空公司还是对乘客都至关重要。为了符合航空法规要求和飞行安全,航空公司要定期对所有飞行员进行培训及评测。研究如何通过测试更好地评价飞行员、测评分数,明确能够真实客观反映飞行员水平的能力指标,对航空公司及培训机构都有重大意义。在基于项目反应理论(Item Response Theory,简称IRT)的Rasch数学模型的基础上,通过分析计算试题的难度与质量、试题的鉴别度、人的分数能力等重要参数,建立一套自适应的理论测评方法,进而自动判断试卷的可靠性,同时用真实的测评数据进行回归分析,从而建立一套独特的自适应测评管理方法。在全球范围内首次提出飞行员胜任力三层理论这个重要概念,为飞行员能力评价及试卷可靠性评价提供了可行的实施方案和重要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A systematic methodology including a computational pilot model and a pattern recognition method is presented to identify the boundary of the flight performance margin for quantifying the human factors. The pilot model is proposed to correlate a set of quantitative human factors which represent the attribute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a group of pilots. Three information processing components which are influenced by human factors are modeled: information perception, decision making, and action execution. By treating the human factors as stochastic variables that follow appropriate probability density functions, the effects of human factors on flight performance can be investigated through Monte Carlo(MC) simulation. Kernel density estimation algorithm is selected to find and rank the influential human factors. Subsequently, human factors are quantified through identifying the boundary of the flight performance margin by the k-nearest neighbor(k-NN) classifier. Simulation-based analysis shows that flight performance can be dramatically improved with the quantitative human factors.  相似文献   

14.
自主空战机动决策方法综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自主空战机动决策是基于数学优化、人工智能等方法,模拟飞行员空战决策,自动生成飞行控制指令的过程。它在空战仿真、飞行员辅助决策和无人战斗机自主飞行等领域广泛运用。根据求解思路的不同,综合论述了两类自主空战机动决策方法:针对基于对策的空战决策方法,阐述了从追逃对策到双目标对策的发展脉络和内在联系,并着重分析了两类重要的双目标对策模型——矩阵对策和影响图对策;针对基于人工智能的空战决策方法,系统论述了基于专家系统的机动决策、基于遗传学习系统的机动决策、基于人工免疫系统的机动决策和基于神经网络的机动决策,明确了各种决策的建模方法、适用条件、改进途径等问题。总结了各个空战机动决策方法的优点及不足,指出了自主空战机动决策的进一步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15.
民机飞行机组操作程序设计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飞行机组操作程序是飞行员完成驾驶舱操作任务的基础,对于确保飞机安全飞行具有重要的意义。参考民用航空领域若干典型的驾驶舱操作研究成果,并结合实际工程经验,提出了飞行机组操作程序设计的一般流程、方法,包括制造商在操作程序设计中对适航规章、设计技术和运营经验等方面的内容。提出的设计流程和方法可用于指导民用飞机飞行机组操作程序设计。  相似文献   

16.
为合理地指派民航飞行机组,根据机组所执行的勤务均衡理论,将机组指派分成机组生成和人员指派两部分完成.满足机组要求的飞行员生成一个飞行机组,同时将满足机型要求的机组安排到勤务中,通过多智能体(Multi-agent,MA)协同调度技术构成机组指派系统,实验证明并行调度技术在机组指派问题中能有效解决各个机组的勤务平衡问题,从而合理高效地进行机组指派.  相似文献   

17.
Decision-aid systems, likely to appear in future aircraft generations, could play a central role in the cockpit thanks to the broad spectrum of functionalities and decision support facilities they will offer to the crew. As part of such systems, the exploratory FINDER mock-up is a knowledge-based system (KBS) designed to help crew members continually optimize their flight plan by suggesting solutions considering exhaustive information related to flight context, either on pilot request or upon external information occurrence. The successful evaluation by AIR FRANCE pilots of that first mock-up dedicated to diversion procedure on pilot request has led to the current development of an enhanced system with nominal Enroute operations and real-time capabilities. Nominal Enroute operations concern the optimization with respect to an evolutive constraining or favouring environment (due to weather, traffic or regulated areas, ETOPS constraints). This study paves the way for a future Flight Assistant System concept which is already under investigation and may take place in SEXTANT Avionique's future development steps  相似文献   

18.
民机自动飞行模式设计规范与适航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机自动飞行系统对降低飞行员工作负荷、提高飞行安全性具有重要作用.分析了自动飞行系统飞行模式设计的相关适航规范要求,研究了模式设计的基本方法和软件开发工具,以及适航符合性验证方法.开发了一种飞行模式设计与仿真平台,基于MATLAB/Stateflow设计飞行模式及其切换机制,采用MATLAB/GUI接收驾驶员操作输入,并调用飞行动力学模型进行实时仿真.形成一个集模式设计、仿真和验证一体化的闭环平台,可用于民机飞行模式的设计和适航性分析.  相似文献   

19.
根据无人机空战仿真需要和专家系统原理,建立了一套基于机动动作库的快速响应自主空战机动决策系统模型;根据第三代战斗机空战中典型的机动动作,建立了相应的专家数据库;通过对驾驶员经验的分析,建立了专家知识库,并将整套决策模型应用于空战仿真中.仿真结果表明,应用该模型建立的空战仿真系统,可以使无人机根据实时战场环境,实现快速自主决策空战模拟飞行.  相似文献   

20.
现代战争中,军用飞机需要与外界进行广泛的信息交换,实时的全面掌握战场态势,保证有效完成作战任务。面对日益复杂的作战态势,飞行员难以承担如此繁重的人工管理和决策,由此产生了战术任务飞行管理系统。文章从介绍战术飞行管理技术的发展开始,闸释了战术飞行管理与任务规划系统综合发展的必然趋势,分析了军用飞机战术任务飞行管理系统的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