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部标准《飞机直线电动机构试验方法》是根据我部多年的生产实践经验,参照MIL-A-23622《飞机直流直线式电动机构》制订的。在制订过程中还参考了MIL-STD-810C(810D)、MIL-STD-202F、MIL-E-5272C和JISW7002等标准,引用了我部《机载设备环境条件及试验方法》系列标准。该标准已于1986年4月14日发布,1986年10月1日开始实施。为使从事飞机电机电器的同志对本标准的内容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并能正确地贯彻应用,现对该标准的主要内容作一介绍。  相似文献   

2.
回顾了MIL-STD-810环境试验标准的演变历史及各版本的主要特点,重点分析了最新版810G标准的主要变化和特点,并对810G新增试验项目进行了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3.
我国第一个军用设备环境试验方法标准已于1986年正式发布。该系列标准是军用标准化中心研究室组织航空部、航天部、电子部和中船总公司等部门的许多专家,遵循“……以美国军用标准MIL-STD-810C(空间及陆用设备环境试验方法》为基础,结合我国实际情况,适当考虑其他国内外有关标准,但不打破原标准的  相似文献   

4.
本文拟通过对美国军用标准MIL-STD-810C《空间及陆用设备环境试验方法 515·2噪声》(1975年3月)、国际标准化组织的国际标准草案ISO/DIS 2671·2《飞机设备环境试验 3.4部分:声振》(1979年3月)、国  相似文献   

5.
对英国国防部标准DEF STAN 00-35《国防装备环境手册》第3部分“环境试验方法”中与温度有关的6个试验方法与MIL-STD-810F中相应的试验方法或程序进行了对比分析,归纳了它们的特点,并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6.
GJB150《军用设备环境试验方法》实施10周年研讨会今天在这里召开。会前我读了会议准备的材料和一部分论文,这对我来说是一次很好的学习机会。12年前,我参与了编制GJB150扣的讨论和协调工作,那时大家对环境工作的认识是非常初步、浮浅的,只是感到需要有一个高层次的、各类武器装备通用的环境试验标准,而不必各自抄用美国MIL—STD—810标准。标准发布、实施10年过去了,取得了很大成效,随之而来大家对环境试验以至环境工程的认识也逐步深化、提高了。这次提交会议的材料和论文就充分说明这一点。共90篇论文,许多文章水平是很高的…  相似文献   

7.
C919 试验环境设计为C919 主飞控电子鉴定试验提供工具和手段,为机载设备适航检查提供支撑数据和证明材料。介绍C919 飞控系统鉴定试验的必要性以及主要的试验类型,对C919 飞控系统鉴定试验环境进行设计,包括试验环境的主要组成、功能以及测试时序和监控逻辑的设计等,并对民用飞机飞控系统鉴定试验环境的设计结果进行测试和评定。结果表明:该设计能够满足民用飞机鉴定试验要求,易于工程实现,过程数据处理算法以及鉴定试验结论报告能够支持适航符合性要求。  相似文献   

8.
关于振动耐久试验量值和持续时间方法的讨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GJB150.16中振动耐久试验条件确定方法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MIL-STD-810振动耐久试验条件确定方法的基础上,应用疲劳损伤理论,提出了按装备寿命期环境剖面和振动损伤等效关系确定振动耐久试验条件的方法,提出了确定电子设备振动耐久试验正弦和随机振动损伤的等效关系式,并列举了应用该方法的实例。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810标准湿热试验的发展过程和主要特点;分析了试验循环剖面低温段温度循环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结合复合材料结构设计对环境条件的考虑,建议用于湿热力学性能试验试验件的吸湿状态为85%RH下达到平衡,讨论了影响吸湿的因素,指出应采用平衡浸润的吸湿方法,不应采用固定时间浸润方法.最后讨论了有效吸湿平衡的定义和采用不同定义引起的差别以及修订或制订吸湿方法试验标准的需求.  相似文献   

11.
为研究高温氧化环境单向C/C复合材料力学特性,对C/C复合材料单向板开展了700 ℃和900 ℃的氧化试验以及室温、700 ℃和900 ℃的拉伸试验。结果表明:无涂层单向C/C复合材料在相同温度下,失重率随着氧化时间的增加而增大,在相同氧化时间内,温度越高,氧化失重率越大;无涂层单向C/C复合材料在700 ℃氧化4 h后失重率为83.78%,有涂层单向C/C复合材料700 ℃氧化4 h后的氧化失重率为1.17%;有涂层单向C/C复合材料在700 ℃的力学性能高于室温,室温和700 ℃的应力应变曲线均呈线性;氧化后的试验件的应力/应变曲线呈明显非线性;相同温度下,材料的力学性能随着氧化时间的增加而降低;相同时间内,温度越高,材料的拉伸强度退化的越剧烈。建立了一种考虑氧化速率的C/C复合材料高温氧化环境力学性能退化模型,拟合得到了无涂层单向C/C复合材料700 ℃和900 ℃拉伸强度随氧化时间的变化曲线,并外推计算得到了无氧化时的单向C/C复合材料700 ℃的拉伸强度,得到了良好的预测效果。   相似文献   

12.
通过分析液压脉冲试验相关国外标准,结合国内开展液压脉冲试验经验,提出了编制和修订国内液压脉冲试验标准的主要内容,主要包括液压脉冲试验的系统原理、试验波形、脉冲压力的升率、循环次数以及试验油液的温度等,这些内容对国内标准制修订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3.
国外环境工程发展综述(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研究80年代以来国外环境工程专家有关环境工作现点和分析美军杯MIL-STD—810系列标准的产生与发展的基础上,介绍了国外军用装备(以下称产品)环境工程概念建立和发展过程。重点介绍了810F(草案)环境工程的要点和方法,同时也介绍了瑞典、以色列等西方国家在重点型号项目研制中应用环境工程的情况和效果。最后,强调必须把环境工作作为系统工程的一部分纳入到产品研制和生产的各个阶段的工作计划并切实贯彻实施,才能确保以较高的费效比得到环境适应性高的产品。  相似文献   

14.
为了解高温工作环境下激光冲击强化工艺(LSP)对钛合金材料微动疲劳寿命的影响,开展了强化前后TC11钛合金在室温、300°C和500°C下的微动疲劳试验并测试了试验件表层的残余应力及硬度。结果表明:随着温度的升高,激光冲击强化对TC11钛合金微动疲劳寿命的提高倍数逐渐减小。在轴向载荷为400MPa,法向载荷为65.5MPa时,经激光冲击强化后TC11钛合金试验件在室温、300°C和500°C下的微动疲劳寿命分别为强化前的5.5倍、3.5倍和1.7倍;强化后试验件表层的残余应力会在高温下发生松弛,且松弛程度会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这是激光冲击强化效果随温度升高而逐渐弱化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5.
为使军用设备实现预定的目的,必须按照该设备将要经受的自然环境极值进行设计和试验。以美国空军地球物理实验室为首的三军委员会修订了MIL—STD—210B《军用设备的气候极值》。MIL—STD—210C的第一稿现正接受三军和工业界的审查。  相似文献   

16.
为考察在轨温度环境对J-47C结构胶黏剂粘接性能的影响,利用动态热机械分析和热重分析方法,对其Tg、热分解温度进行了测试,掌握了胶黏剂的耐热指标。通过不同温度下力学性能测试,温度冲击及真空热循环试验研究了卫星特殊的温度环境对胶黏剂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J-47C胶黏剂在高温以及真空热循环和温度冲击后其仍具有较高的力学强度保持率,满足卫星的温度环境对胶黏剂性能的需求。  相似文献   

17.
建立了C/SiC材料的热化学平衡烧蚀模型,进行了C/SiC材料烧蚀机理的计算研究和试验验证,理论计算结果和试验数据符合良好。计算结果表明,在高温空气环境下,C/SiC材料的无因次质量烧蚀率B与材料中C元素、Si元素的质量分数及温度、压力有关。在同样条件下,C/SiC材料主动氧化烧蚀速率大于C/C复合材料烧蚀速率。  相似文献   

18.
在细观尺度下,基于逐渐损伤理论,建立了一种三维四向C/C复合材料高温强度预测模型。模型考虑了纤维束挤压后的截面形状、单胞的周期性以及纤维束和基体的脱黏等因素,引入考虑温度的三维Hashin失效准则进行单元的失效判定,预测了三维四向C/C复合材料室温和有防氧化保护700 ℃的拉伸强度。为了将模型发展到高温氧化环境,建立了考虑氧化速率的纤维束高温氧化环境力学性能退化模型,结合纤维束和单向板力学性能等价性原理,实现了无防氧化保护下三维四向C/C复合材料700 ℃拉伸强度的预测。研究了切边加工对三维四向复合材料强度的影响,建立了考虑切边宽度的切边三维四向复合材料强度预测模型,预测了有、无防氧化保护切边宽度为18 mm的三维四向C/C复合材料拉伸强度。结果表明:对非切边试验件在室温、有防氧化涂层700 ℃和无防氧化涂层700 ℃的预测误差分别为5.51%、7.20%和7.13%,拉伸过程的应力-应变曲线与试验结果吻合度较好;对切边试验件在室温和有防氧化涂层700 ℃的预测误差分别为0.88%和4.53%。多种类的算例表明预测模型合理、可靠。   相似文献   

19.
基于对中国民用航空局(CAAC)运输类飞机适航标准和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FAA)咨询通告的分析、解读,分别从工程试验与适航验证两个方面,研究了溅水试验程序、试验水池方案设计与滑行速度测量与控制技术,制定了符合适航标准体系的运输类飞机动力装置溅水试验审定程序,以ARJ21-700型支线飞机合格审定试飞为平台,完整进行了相关试验验证。结果表明:所设计的溅水试验程序合理可行,能够完整地验证运输类飞机在机场跑道积水环境下动力装置对适航标准体系的符合性;试飞结果表明CF34-10A发动机配装ARJ21-700型飞机在机场积水环境下起飞构型临界滑行速度为166.6 km/h,发动机风扇、压气机及动力涡轮前温度最大波动值分别为5.1%、1.7%和39 ℃;在飞机着陆构型下,发动机慢车状态相对于最大反推力状态工作稳定性较好,能够满足适航标准规定;项目形成溅水试验程序和技术为后续C919、C929等运输类飞机动力装置相关试验提供了直接的支持。   相似文献   

20.
三维四向C/C复合材料高温氧化环境力学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研究三维编织C/C复合材料高温氧化环境下的力学性能,在大气环境下开展了有、无抗氧化涂层三维四向C/C复合材料平板试验件700℃时的拉伸试验和拉/拉疲劳试验。拉伸试验结果表明:无涂层三维四向C/C复合材料在700℃保温1h和2h后,强度分别下降至有涂层的70.33%和44.57%,弹性模量分别下降至有涂层的58.57%和38.99%,氧化后的总拉伸应变比有涂层的大幅度提升,材料破坏时无刚度突降现象。疲劳试验结果表明:有涂层三维四向C/C复合材料的剩余刚度先增加,而后保持,最后突降,应力水平为83%经10~5循环后剩余强度比初始强度提高了19.75%;无涂层三维四向C/C复合材料的剩余刚度先增加后降低,直至材料完全破坏,应力水平为75%经10~5循环后剩余强度比初始强度降低了20.4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