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对高温合金涡轮盘的锤锻工艺进行的数值模拟结果显示,原工艺设计可能导致某些成形缺陷。为此对原工艺参数、锻件图、模具形状和坯料形状进行了修改和优化。锻造实验证实,使用数值模拟方法进行的工艺优化是成功的。  相似文献   

2.
设计了一种计算机实时金相定量分析系统(简称:计算机分析系统),该系统采用先进的图像处理技术实现定量金相测量.利用该系统对Cr12型钢进行了定量金相分析,完成对模具失效形式的分析,并提出了解决模具寿命短的锻造方法.在保证锻件质量前提下,对锻后热处理工艺的主要特性和某些现象的可行性作了探讨性研究.提出了掌握Cr12型钢热加工关键技术是保证模具质量,提高模具寿命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3.
本成果设计并研制了一整套超塑性等温锻装置,该装置适在高温下长时间工作的等温锻的模具结构,解决了国外普遍存在润滑剂积存于型腔而影响精度问题。研制了适合钛合金等温锻用润滑剂,改善了TC--4高温时防氧化、润滑性和脱模性,使膜腔内残余物明显减少。润滑剂涂层在零件上呈均匀致密薄层,喷沙清理后尺寸精度、表面粗糙度均能满足设计要求。可连续生产20件以上而不需清理模具。本成果可推广应用于钛合金超塑性等温锻,对于形状复杂,无斜度、无余量精密等温锻造中也可应用。经济效益显著,可节约大量投资。TC─-4涡轮盘超塑性等温锻…  相似文献   

4.
生产实践表明:为碳钢、合金结构钢锻件设计的模具,可用来生产同一形状的不锈钢锻件。这就是说,在锻模型槽设计方面,它们是相同的。但是,由于材料性质上的差异,不锈钢的可锻性及其锻造工艺具有自己的特点。锻造不锈钢时,遇到的主要是有关工艺方面的问题。为此,本文对它进行比较全面的探讨。  相似文献   

5.
万众一心航空报国中国第二重型机械集团德阳万航模锻有限责任公司是中国重要的专业化航空锻件生产基地,拥有800MN、200MN大型模锻压机、1MJ对击锤、45MN、16MN快锻机等航空模锻件装备。具有完善的航空锻件设计制造能力,在产品锻造设计、技术工艺、热处理、理化检验及模具加工制造等方面,处于国内领先优势。优秀的研发团队、完善的质量保证体系以及40多年的航空锻件专业化制造经验,能够为航空、航天、能源、舰  相似文献   

6.
锻造模具在热处理时由于氧化与脱碳,大量损耗金属材料,严重影响模具性能和使用寿命。特别是五吨锤以上的大型模具,加热温度高、保温时间长,加之长期沿用模具装钢包填木炭、铁屑保护的旧工艺,造成氧化与脱碳特别严重。工人劳动强度大,环境污染及能源设备利用率低。我们厂是专业化锻铸件生产厂,模具需用量大,种类繁多,急需革新锻模热处理保护工艺。我们先后采用了控制炉内气氛、模具表面涂制耐高温漆及涂刷硼酸涂料等方案,经过较长时间对比试验,实践证明,耐高  相似文献   

7.
正中国第二重型机械集团德阳万航模锻有限责任公司是中国重要的专业化航空锻件生产基地,拥有800MN、200MN大型模锻压机、1MJ对击锤、45MN、16MN块锻机等航空模锻件装备。具有完善的航空锻件设计制造能力,在产品锻造设计、技术工艺、热处理、理化检验及模具加工制造等方面,处于国内领先优势。优秀的研发团队、完善的质量保证体系以及40多年的航空锻件专业化制造经验,能够为航空、航天、能源、舰船动力等行业提供优质模锻件。立信共荣,厚德载物,我们期待与您携手共进。  相似文献   

8.
外购锻铸件标准化是企业外购器材标准化的一项重要内容;是直接关系到设计、工艺、检验、供应、财务等部门的一项基础工作;也是开展厂际协作、协调供需双方关系、保证外购锻铸件按时、按质、按量、按价地供应和企业生产经营活动顺利地进行的一个重要条件。但是,目前对外购锻铸件标准化尚无人间津。本文就外购锻铸件的标准化工作作一粗略介绍。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近等温锻的关键技术及其优点,以及该技术在航空航天领域和国防工业中的应用,并与常规模锻、等温锻工艺进行了对比,指出了该工艺的技术先进性.  相似文献   

10.
某产品用2A12铝合金锻坯在生产过程中发生开裂故障。本文对开裂锻坯进行了形貌观察与断口分析,并对比研究了热处理后开裂锻坯、未热处理锻坯和原材料铝棒。结果表明:开裂锻坯上的开裂模式为脆性开裂;开裂锻坯上的裂纹形成于热处理过程,形成原因应与锻造工艺控制不当导致锻坯在热处理过程中形成的粗晶有关。  相似文献   

11.
铆模倾角对铆接质量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磁铆接(EMR)作为一种新的铆接工艺方法,可以使铆钉在铆模型腔内一次完成镦头成形。为了研究铆模构型对EMR质量的影响,通过数值模拟和试验对不同倾角铆模铆接的铆钉镦头、干涉量和残余压应力进行了研究分析。设计疲劳试验对不同倾角铆模铆接的试件进行验证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铆模倾角对干涉量有较大影响,倾角越小,干涉量越大;采用66°铆模倾角可以实现较理想的干涉配合,接头疲劳寿命最长。  相似文献   

12.
铝合金厚板时效成形回弹补偿算法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黄霖  万敏 《航空学报》2008,29(5):1406-1410
 时效成形是一种适用于飞机整体壁板零件制造的成形工艺,具有回弹量大的特点,因此需要在准确预测回弹量的基础上对模具型面进行修正,以消除回弹对成形精度的影响。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有限元计算驱动的适用于铝合金时效成形的模具型面迭代修正算法,并应用该算法进行了单曲率的圆柱面零件、双曲率的球面零件及马鞍形零件的修模计算分析。通过4次迭代计算,使圆柱面和球面零件成形误差减小到0.4 mm以内;通过5次迭代,使马鞍形零件除4个角部外,其余部位型面误差小于0.5 mm。证明了该回弹补偿算法具有计算精度高、收敛速度快的优点。  相似文献   

13.
基于修正 Archard 磨损模型,采用数值模拟方法系统分析了 GH4169合金反挤压成形过程中各挤压工艺参数对模具磨损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在选取的参数范围内,挤压凸模最易产生磨损失效的区域为凸模圆角处,模具最大磨损深度随凸模圆角半径及坯料预热温度的增大而降低,随摩擦系数的增大而增大;当挤压速率小于100 mm /s时,模具最大磨损深度随挤压速率的增大而减小,当挤压速率大于100mm /s 时,模具最大磨损深度随挤压速率的增大先增大后减小。最佳工艺参数坯料预热温度1020℃,摩擦系数0.05,变形速率100mm /s,模具预热温度300℃时模具磨损量最小,为9.28×10-3 mm。  相似文献   

14.
复合材料制件成形用模具材料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复合材料以其优良的性能而在航天、航空领域得到日趋广泛的应用。为满足复合材料成形工艺的特定要求,一些新型模具材料及其制模工艺相继出现。本文对复合材料制件成形模具的特点及国外使用的新型模具材料进行了综述,并对其中的可喷镀的低熔点合金-锌基合金的组分及其热膨胀性能作了初步探讨性研究,以期找出一种可喷镀的低熔点、低热膨胀合金用于复合材料制件成形用模具。  相似文献   

15.
低温成型 Nomex蜂窝 U型夹层板研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低温成型U型峰窝夹层板是一种新开发的低成本成型工艺。本文研究了木模成型环氧玻璃钢面板、Nomex峰窝芯U型夹层结构航空制件的三步骤工艺方案,分析解决了板芯粘接性能、抗压强度、重量控制的低温成型工艺难点。  相似文献   

16.
主要介绍了圆锥筒形零件的阻力成形法、辅助套筒成形法和模具成形法,成形工艺具有操作方便,劳动强度低,生产效率高和零件质量好等优点。  相似文献   

17.
针对飞机唇口蒙皮零件的结构特点,着重述拉深成形和爆炸校形的工艺方法,简要分析了制件表面的质量问题。  相似文献   

18.
重点综述了新型增量成形技术中的4类典型成形工艺,即局部不均匀加载下板面内弯曲增量成形、单点增量成形、多点柔模成形、高速冷滚打成形就其成形原理、工艺、设备及研究现状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并提出了这类新型增量成形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9.
对线膨胀系数可控的ZrO2-TiO2陶瓷模具及钛合金高精度超塑成形进行了系统研究。探讨了TiO2体积分数和相对密度对ZrO2-TiO2陶瓷的线膨胀系数的影响规律,并引入相对密度修正模型——Turner模型来准确预测复合陶瓷材料的线膨胀系数。采用压痕法检测了与TC4钛合金等膨胀系数的ZrO2-TiO2陶瓷模具的超塑成形精度。在925℃下,利用ZrO2-TiO2陶瓷模具进行超塑成形,其使用性能良好。结果表明:ZrO2-TiO2陶瓷的线膨胀系数随TiO2体积分数的增加而减小,随相对密度的增加而增加。采用线膨胀系数优化的ZrO2-TiO2陶瓷模具,成形精度误差大幅降低,不超过0.1%,且陶瓷模具具有足够的热机械性能进行超塑成形,使用性能优良。  相似文献   

20.
TC4合金叶片热模锻过程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文摘为了生产出质量合格的叶片,针对TC4合金叶片的成形特点,为其制订了相应的热模锻成形工艺。同时采用基于有限体积的材料成形模拟技术,对TC4合金叶片热模锻过程进行了模拟,分析了坯料成形过程中的充填情况、应变场、应力场及终锻温度场的分布规律。模拟结果表明:锻件轮廓清晰,模具型腔充填完整,未出现充不满或折叠等锻造缺陷。实际生产出来的叶片经理化检测和外观检查,质量符合要求,制定的工艺方案合理,可以满足TC4合金航空风扇转子叶片的成形质量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