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针对某型汽车手动液压调平系统在使用过程中暴露出的调平精度不足、展开/撤收时间偏长的问题,进行液压调平系统的全自动改进。试验表明,改进后系统的调平精度及调平时间完全满足要求,且性能稳定,工作可靠。  相似文献   

2.
无人机的探测与避让(Detect and Avoid, DAA)系统是无人机防撞的重要保证,监视跟踪算法对于DAA系统的可靠工作至关重要。基于DAA最低性能标准的描述,以雷达跟踪器、广播式自动相关监视和主动监视应答器监视跟踪入侵飞机的航迹信息,先用α-β滤波保证稳定跟踪,然后再用扩展卡尔曼滤波(Extended Kalman Filter, EKF)进行航迹估计,通过航迹管理算法计算出中心航迹,以供DAA系统作出警报和导引。通过基于ARM的嵌入式Linux平台设计的仿真验证系统和实验平台,验证了设计的DAA系统监视跟踪算法具有良好的监视跟踪性能。  相似文献   

3.
本文介绍了FL-2风洞攻角控制系统改造的必要性,改造的方案,以及软件的设计。从而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提出了实验的精度,为风洞实验提供了可靠的设备保证。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扩散炉的温度测量方法,并对扩散炉进行现场测量,通过测量结果对扩散炉温度控制系统进行修正,从而保证了扩散炉性能的稳定可靠。  相似文献   

5.
固体火箭发动机0.5%高精度测试系统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张方余  罗竹根 《推进技术》1990,11(3):68-73,84,85
本文论述了固体火箭发动机0.5%高精度测试系统的设计原则、结构特点和精度分析方法.经长期静态调试和发动机试车考核,航天部正式鉴定,认可系统设计合理,工作运行稳定可靠,稳态推力静标精度达到0.2%,原位校准力值精度达到0.05%,推力相对总不确定度优于0.3%,三年长期稳定性达到0.01%.文中所述机电系统一综合设计思想,AD-1精密数据放大器、模拟信号发生器的研制和应用,人机对话等编程方法的巧妙配合,为建稳定立可靠的高精度测试系统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6.
刘勇 《民航科技》2007,(2):34-35
航空导航设备是现代航空飞行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提供的无线电导航信号为飞机的准确抵达和降落到目的地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地面导航设备稳定可靠地工作是保证飞机安全的基本条件之一。但地面导航设备本身也会因为各种环境因素对其产生不利影响,如地形条件不佳、不稳定的电源、环境温度等等,[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低速风洞模型自由飞试验技术具有试验成本低、风险低、试验条件可控、试验数据精度高等优点,是支撑新型飞行器研制和新技术验证的重要试验技术。飞行控制系统作为风洞模型自由飞试验平台的核心系统,与原型机的系统相似是保证试验结果反映原型机稳定与控制特性的关键。从试验相似准则出发,针对飞行控制系统的相似要求进行分析和仿真,研究了其需要满足的相似关系及其模拟方法,分析了飞行控制律相似性转换的方法、系统采样频率的确定以及飞控系统部件动态特性对飞机响应的影响等问题,最后开展了试验验证,验证了飞行控制系统实现以及试验结果应用于原型机飞行稳定与控制响应特性预测的可行性,为低速风洞模型自由飞试验技术的发展与完善提供依据,为其工程化应用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8.
气动减速系统是保证飞机正常飞行的关键,如何高效、可靠地实现阻力伞锁机构的打开是影响气动减速系统的关键。本文以气动减速系统阻力伞锁机构为研究对象,通过对阻力伞锁机构运动特性的分析建立了刚柔耦合仿真模型并开展动力学仿真。针对其复杂的工作特点,提出了阻力伞锁机构卡滞与精度失效两种关键失效模式。针对关键失效模式分别建立了可靠性分析模型,采用AK-MCS法计算阻力伞锁机构可靠性。通过本文研究,得到了阻力伞锁机构在不确定性环境下可靠性水平,可以为今后阻力伞锁可靠性设计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统计分析了国内某航空公司三年内与波音737NG用CFM56-7B滑油系统故障相关的信息数据,总结了滑油系统主要故障类型,找出了引发故障的主要部件,对快速找出故障应对措施、保证其稳定可靠运营具有较大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质量计量是保证国内质量量值在元宝的精度范围内以一定的比例与国家公斤原器所具有的质量的对应值而进行的系列试验工作。在质量计量中目前国内外都是用砝码作为“实物”标准,因此,保证质量量值在传递过程中的准确、可靠、统一,对于减少由于质量标准传递过程中计量不准确而给国家经济造成的损失.提高经济效益,具有很重要的意义。[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燃油测量系统是燃油系统的重要子系统之一,其精度、可靠性和维护性对飞机整体性能都有很大的影响。实时、精确地测量油箱内的剩余油量对于保证飞机安全飞行,实现重心控制、燃油管理、耗油顺序优化等功能有重要意义。同时,对于民用飞机而言,燃油测量系统精度的提高将直接影响飞机的经济性。从常见的燃油测量系统误差入手,分析了各个因素对测量...  相似文献   

12.
对PDPA移测架系统的组成、功能及特点作了简要的介绍。通过应用表明:该系统的研制是成功的,系统运行稳定、可靠,激光测速系统可与移测架系统配合使用。  相似文献   

13.
将ZigBee无线通信技术引入到切削力数据采集系统中,组成一个车间机床切削力管理网络.该系统以SOC射频芯片CC2531为核心,利用其内部集成的A/D转换器实现数据的数模转换,并由其RF收发器来完成数据的无线发送和接收.从硬件和软件上设计了测力仪和整个网络系统,通过车削棒料对该系统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数据稳定可靠,三个方向的切削力精度也较高.  相似文献   

14.
易彬  秦显平  谷德峰  鞠冰 《航空学报》2018,39(1):321187-321187
星间基线高精度确定是分布式干涉合成孔径雷达(InSAR)系统完成科学任务的重要保证,受星载全球定位系统(GPS)接收机连续跟踪弧段短、个别弧段共视GPS卫星个数少或模糊度固定成功率低、频繁轨道机动等因素影响,分布式InSAR高精度基线确定仍有不可靠的风险。通过多机构产品互比来识别基线精度较差的时间段,降低不可靠风险,并通过多机构产品融合进一步提高基线精度。选用重力反演与气候实验(GRACE)卫星数据进行实验,国防科技大学(NDT)和西安测绘研究所(CHS)采用不同的基线处理软件和简化动力学策略,保证了各自的基线产品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实验表明,多机构互比对可以有效识别基线精度较差的时间段,NDT和CHS的基线产品之间具有很好的一致性,互比对残差的均方根(RMS)在R、T、N方向分别为0.7、0.9、0.7 mm,二者之间没发现明显系统偏差,大约97.86%的基线三维互比对残差量级在2 mm以内。两个机构基线产品融合后发现可进一步降低基线产品中的随机波动误差,K/Ka波段测距(KBR)系统校核结果表明融合基线产品精度较NDT基线产品提高8.97%,较CHS基线产品提高29.21%。  相似文献   

15.
为了实时掌握某型教练机的飞行状态,在其上加装了飞参数据实时回传系统。分析了机上加装的设计原则,论述了交联设计、总体布置设计、供电设计等设计方案,最后对电磁兼容进行了分析。实际应用表明,该系统工作稳定可靠,不影响原机的正常工作,为监控飞行状态提供了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6.
武装直升机瞄准线粗/精组合二级稳定技术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纪明 《航空学报》1997,18(3):289-293
提出并采用一种粗/精组合二级稳定的新方案,用于对武装直升机多传感器光电综合制导系统瞄准线(LOS)及图象进行高精度稳定与跟踪。该技术的重要特征是采用挠性支承精稳反射镜组件以及粗/精多回路复合控制技术以获得高回路带宽和对扰动的大幅度衰减。用一个双自由度陀螺进行稳定及跟踪,有效地解决了粗/精通道的匹配与耦合。与传统的LOS稳定系统相比较,稳定精度提高近一个数量级。根据某型直升机振动频谱进行定频振动测试,目前的原理样机在35kg稳定负载下其稳定精度优于14微弧(RMS),粗、精振幅衰减比大于8倍。  相似文献   

17.
<正>精密灵活的自动钻孔系统,高性价比的装配线自动钻孔解决方案。Lübbering ADU高精度的自动进给钻系统,主要解决传统手工制孔常出现的质量不稳定、精度不高、效率低下的飞机装配工艺问题。Lübbering ADU高级钻孔设备高具有精密的机械性,可保证制孔精度;完全由机器控制RPM和进给,能保证可持续性的稳定。高效钻孔,能大幅度提升生产效率,尤其针对复合材料、钛合金及多种夹层材料的制  相似文献   

18.
平台系统稳定回路依靠对外环、内环和台体的控制使平台台体在各种干扰力矩作用下都能提供精确的惯性导航基准,保证平台系统精度。针对目前回路控制超调量较大的问题,提出一种模糊PI参数在线调整的抗干扰控制方法,经过仿真表明在保证稳定回路快速调节的基础上,稳定回路动态特性得到了改善。该方法对今后新型平台系统伺服回路控制系统设计的进一步提高提供了一定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9.
看重介绍了微机控制的LED发光二极管大屏幕阵列显示屏的设计思想:给出了系统的显示原理、扫描时序电路、数据存储及显示驱动电路。为保证屏幕数据传输更加可靠。图形稳定清晰、动画效果逼真,而有升对性地采取了多种抗干扰措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复杂动态场景下高精度导航定位是自主无人系统决策规划与控制执行的基础。在城市峡谷、隧道、地下或室内停车场等场景下,卫星信号弱甚至丢失,严重影响了惯性/卫星/视觉等多源融合导航的精度和可靠性。为主动适应动态场景变化,迫切需要设计一种适用于跨场景的多源融合导航系统。基于动态时变系统的可观测度分析,在线度量惯性/卫星、惯性/视觉等组合导航因子的可信程度,进而采用因子图融合导航框架,根据各组合导航因子的可信程度,主动优化因子构建和增量平滑过程,以实现多传感器自适应融合导航与可靠定位。实验仿真表明:基于可观测度分析方法,能够在线优化因子图计算过程,提升了多源融合导航系统的环境适应性和跨场景能力,保证了复杂动态场景下自主无人系统跨场景导航模式切换和连续可靠的导航定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