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舰载机机舰适配性体系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固定翼舰载机和采用弹射装置的大型航母,分析了舰载机与航母之间的约束接口关系,提出了较为完整的舰载机机舰适配性研究框架。该体系框架涵盖了量化的机舰适配性设计要素,为舰载机的全程研制提供了指导和依据。  相似文献   

2.
为了对机舰适配性提供技术支持,文章研究了舰载机暖机对航母舰岛的热作用影响。首先,采用CATIA软件,建立航母与舰载机的3D数字样机;其次,采用Fluent软件,基于标准k-ε方程的湍流模型和三维N-S方程的控制理论,对航母与舰载机系统的数字样机进行CFD数值模拟,数值模拟了甲板风和燃气流相互作用和热交换作用下对舰岛的影响,并得出航母流场流线图、速度云图、动压云图和温度云图。数值模拟结果表明:暖机时,舰载机发动机的燃气流对舰岛及周边设备影响很大;最后,提出参考建议:舰岛及附近设备应进行抗热性能改进以满足暖机要求,人员禁止进入燃气流影响到的高温区域。  相似文献   

3.
随着航空技术的高速发展,舰载机设计制造的技术集成度和复杂度不断提高,与此同时,技术的可靠性和安全性也面临新的挑战,需要通过严密的试验来发现。与陆基飞机不同,舰载机主要以航母为平台遂行各项任务,其舰机适配能力直接影响战斗力生成,因此列装前要进行严格的舰机适配试验。由于舰载机着舰面临的难度和风险最大,着舰试验便成为舰机适配试验的核心环节。本文以美军F-35C舰载机着舰试验为例,分析了F-35C和“尼米兹”级航母的结构特点,从地面试验、陆基模拟着舰试验和舰基实际着舰试验三个方面分析了着舰试验各阶段的实施内容和过程方法,结合舰载机着舰训练实践总结其主要做法和成功经验,并对未来舰载机着舰试验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以期为我国开展同类试验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4.
面向机舰适配的舰载飞机起降特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机舰适配性是舰载飞机总体设计的核心内容之一,通常包括性能适配和保障适配两部分,是舰载飞机总体设计特有的阶段;其内涵是指舰载飞机充分、高效利用航母的特性,使用其设备和装置的固有能力。以舰载飞机的使用环境为切入点,定义了有人驾驶陆基飞机改舰载机设计所需考虑的机舰适配的诸多方面;以滑跃起飞/拦阻着舰型舰载机为实例,突出性能适配,对滑跃起飞和拦阻着舰的过程进行物理分解,探求舰机以及环境参数对其性能的影响,建立了相关性能的计算方法,并结合国外典型航母的数据进行了计算分析,定量评估了甲板风对滑跃起飞和拦阻着舰的作用。同时,从保证着舰安全性的角度给出了建议的着舰方式、标准拦阻程序和安全逃逸的最短甲板长度需求。最后,给出了滑跃起飞/拦阻着舰飞机设计的关注点。  相似文献   

5.
航母甲板运动对舰载机着舰影响仿真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航母运动的主要模式;建立了甲板运动相关模型;分别仿真了在不同海况条件下,航母横摇、纵摇、垂荡运动对舰载机着舰的主要影响;基于仿真结果,分析了影响舰载机着舰安全的主要因素,为改进进舰和着舰操纵方法和引导技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战斗机空战效能评估在武器装备研制采购、对比敌我双方作战实力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传统评估 模型只能在宏观上对空战效能进行评估,无法通过对比不同战机的优劣指标来进行微观评估。借鉴双基点法 改进多指标评估模型,构建空战效能评估模型;针对超视距空战和视距内空战,分别建立不同的指标体系;根据 评估指标赋权时主观法与客观法存在的缺陷,利用最小信息熵原理综合结构熵和信息熵两种不同类型的赋权 技术,构造组合赋权法。算法验证表明:组合赋权法不仅可以反映两种视距条件下指标重要程度的不同特点, 而且改进模型能纠正传统模型的评估错误,可以对空战效能进行有效评估。  相似文献   

7.
航母舰载机装备体系及指标论证方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屈也频  金惠明  何肇雄 《航空学报》2018,39(5):221675-221675
针对航母舰载机装备体系及指标论证的强体系和强舰载约束特征,以及多机种一体化保障要求高等特点,提出了基于模糊关系变换理论的体系论证方法,建立各型舰载机装备需求与任务需求之间的关系,结合航母编队作战使用特点以及航母甲板/机库空间尺寸约束进行迭代优化,构建舰载机体系结构和典型配置方案。同时,提出了基于舰载机作业流程仿真和舰载约束条件下的指标论证与优化方法,凸显编队体系作战、舰机适配性、海洋环境适应等特殊约束要素,形成系统科学的舰载机战术技术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构建了面向专家群决策的论证支持系统,并介绍了该系统的基本框架和运用流程。  相似文献   

8.
为了研究着陆冲出跑道事故的影响因素,在综合分析事故案例及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建立了着陆冲出跑道事故影响因素的指标体系,其中包括“人、机、环、管”为主的4个一级指标和14个二级指标,运用组合赋权法构建着陆冲出跑道事故影响因素的评估模型.采用该模型对近几年官方发布的完整的43起着陆冲出跑道事故调查报告进行评估,分别运用熵权法和层次分析法计算评价指标的客观及主观权重,之后利用组合赋权法得到组合权重并对评估结果进行对比分析.评估结果表明,引入组合赋权法可以得到着陆冲出跑道事故影响因素的科学的权重大小,对防范着陆冲出跑道事故的发生以及改善民航安全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针对导弹状态评估过程主观性强、结论简单粗放等问题,提出1种基于组合赋权-改进理想解法(TOPSIS)的导弹状态评估方法.首先,深入分析导弹状态影响因素,构建导弹状态评估指标体系;然后,综合运用模糊层次分析法与熵权法计算各指标的组合权重,提出通过导弹状态标准参数来确定TOPSIS模型的正、负理想解,并将正、负理想解的距离...  相似文献   

10.
针对不同舰-机适配条件下舰载机起飞安全性的问题,建立了飞机滑跃起飞动力学分析模型,用数值方法分析了飞机起飞质量、甲板参数、舰船航行速度等因素对飞机滑跃起飞性能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舰载机起飞质量增大会减小其离舰爬升率;平直甲板越长或斜甲板出口倾角越大,离舰爬升率越大;但是出口倾角太大时,会使飞机离舰迎角超出限制;增大舰船的行驶速度,可以缩短舰载机起飞所需甲板的长度。  相似文献   

11.
舰载机全机落震试验是在实验室环境下测试舰载机着舰时结构动态载荷、动态响应以及机载设备冲击环境下功能可靠性的重要试验手段。本文提出了舰载机全机落震试验的试验方法,并对试验过程中机翼升力模拟、试验件下沉速度控制、试验件航向速度模拟及机体动态载荷测试等试验过程中的关键技术问题提出了解决方案,并通过试验对技术方案进行了验证。最后通过全机落震试验系统验证了试验方法的可行性及有效性,为舰载机着舰动态载荷及响应的测试提供了可行的试验方法,并为舰载机研制提供可靠的试验数据。  相似文献   

12.
舰载飞机着舰拦阻动力学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拦阻着舰过程通常被认为是舰载飞机事故率最高的阶段,因此,自从有了航空母舰和舰载飞机,拦阻着舰动力学就一直是国内外相关研究人员的研究热点。本文从拦阻钩、拦阻装置和起落架3个关键部件着手,比较详细地论述了舰载飞机着舰拦阻涉及到的关键动力学问题及其研究现状,重点对拦阻钩弹跳动力学及其载荷分析、拦阻索动力学及其载荷分析、下沉速度、非对称拦阻对起落架载荷的影响、拦阻系统动力学等方面进行了综述。最后,对着舰拦阻动力学研究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3.
舰载飞机着舰拦阻动力学研究综述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拦阻着舰过程通常被认为是舰载飞机事故率最高的阶段,因此,自从有了航空母舰和舰载飞机,拦阻着舰动力学就一直是国内外相关研究人员的研究热点。本文从拦阻钩、拦阻装置和起落架3个关键部件着手,比较详细地论述了舰载飞机着舰拦阻涉及到的关键动力学问题及其研究现状,重点对拦阻钩弹跳动力学及其载荷分析、拦阻索动力学及其载荷分析、下沉速度、非对称拦阻对起落架载荷的影响、拦阻系统动力学等方面进行了综述。最后,对着舰拦阻动力学研究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4.
应用电磁弹射器的舰载机起飞性能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应用电磁弹射器的舰载机弹射起飞过程,综合考虑了电磁弹射器的推力、舰载机前起落架突伸力和载舰的运动,建立了舰载机弹射起飞的数学模型,并据此,分析了上述各种因素对舰载机弹射起飞安全性的影响,计算得到在满足舰载机弹射起飞安全准则的条件下,各种起飞因素应该满足的适应范围。研究分析表明:在风浪较大的恶劣天气条件下,通过适当地增加电磁弹射器的电磁推力和前起落架的突伸力,可以有效抑制舰载机的航迹下沉现象,确保舰载机的安全起飞过程。  相似文献   

15.
This paper deals with the multi-index assessment method for evaluating coverage effectiveness of remote sensing satellite. Because a series of satellite activities such as imaging, moving target observation, and environment investigation need to know the coverage characteristics, the coverage capability of the remote sensing satellite is the most important index. Thus, it is very important to establish the method of effectiveness evaluation of coverage characteristics.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assessment of coverage effectiveness of remote sensing satellite, and proposes and designs a multi-index evaluation method based on index weight using entropy weight method and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With a simulation case, the effectiveness evaluation results of single satellite coverage and multi-satellite coverage performance are given for the proposed assessment.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established coverage characteristic model and the proposed assessment method are effective and right.  相似文献   

16.
基于模糊推理的舰载机进舰过程安全性仿真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晓磊  赵廷弟 《航空学报》2013,34(2):325-333
 舰载机进舰过程复杂,驾驶员对舰载机的控制是影响进舰安全的重要因素,驾驶员操作的偏差受到人员自身状态、环境状态以及设备(舰载机)状态的综合影响。以国外某型舰载机为例,提出了基于模糊推理的舰载机进舰过程安全性建模与仿真方法。考虑舰载机进舰过程中驾驶员控制的不确定性,分析了引起驾驶员不确定性的人-机-环因素,基于模糊推理建立不确定因素引起的驾驶员控制偏差模型,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舰载机进舰过程安全性仿真模型。通过仿真分析明确危险模式、危险程度以及危险发生的时刻点等关键因素的影响程度,为进一步保证舰载机进舰安全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17.
闵强  王斌团  王亚芳  雷晓欣 《航空学报》2019,40(4):622284-622284
舰载机舰面载荷谱是航母服役环境下飞机结构长寿命和耐久性设计的关键。依据舰载机在拦阻着舰过程中的舰面载荷特点,论述了现有编制方法的局限性,结合多体动力学仿真模型探讨了载荷谱编制的方案和流程,建立了拦阻着舰多体动力学运动方程和仿真模型,并进行了仿真计算。通过对舰载机飞行剖面以及拦阻着舰任务剖面特点分析,确定了飞机拦阻着舰任务段载荷谱的主要工况以及比例关系,编制出飞机拦阻着舰过程的重心谱,绘制出载荷谱超越曲线,为舰载机的设计载荷谱编制提供依据,具有较高的工程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梁磊  肖静  詹光  苏大林 《航空学报》2021,42(8):525841-525841
联合精确进近和着陆系统(JPALS)舰载组件旨在为最终进近阶段的舰载机提供自动着舰能力。针对由于舰船杆臂效应与挠曲变形的存在导致舰载机着舰定位精度下降的问题,开发了一种基于卫星引导的全自动着舰非线性化参数误差模型,结合舰船甲板运动及舰载机纵向飞行控制模型,评估舰船结构挠曲和姿态不确定性对着舰落点精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杆臂效应与挠曲变形对着舰落点精度有显著影响,利用建立的误差模型以及飞行控制模型,能够将着舰落点精度有效控制在着舰标准之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