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超燃冲压发动机燃烧室的燃烧特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一种低内阻光滑通道煤油超燃冲压发动机燃烧室为应用背景,采用有限差分法对燃烧室超声速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对流项采用3阶WENO(weighted essentially non-oscillatory)格式,湍流模型为SST(shear stress transport) k-ω模型,煤油(C12H23)/空气反应模型采用单步化学动力学模型.将燃烧室中沿侧壁的壁面静压的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符合良好,说明该算法适用于煤油超燃燃烧室计算. 研究了燃烧室来流静温、燃料/空气当量比和射流位置对煤油超声速流动与燃烧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燃烧集中在安装喷嘴一侧的壁面边界层附近,点火位置对当地静温非常敏感.随着来流静温降低、燃料/空气当量比减小和燃烧室扩张角增大,燃烧效率降低,燃烧性能下降,点火位置逐渐向燃烧室出口移动,燃烧放热形成的激波串结构消失.在燃烧室上、下壁面交错布置燃料喷嘴有利于提高燃烧效率.基于此,初步获得了光滑通道燃烧室内煤油点火燃烧的临界条件.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在燃烧室入口马赫数为2的超音速燃烧中,液体射流所产生的振荡激波对强化超音速燃烧的作用。经过一维分析,证明了在离燃料喷嘴适当位置上喷射液体,所产生的振荡激波能强化超音速燃烧,提高燃烧效率。   相似文献   

3.
台阶后横喷氢气超音速燃烧流场数值模拟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McCormack格式、代数涡粘性湍流模型及有限速率化学动力学模型,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台阶后横喷氢气二元燃烧流场。数值计算结果表明:台阶的作用不仅能扩大火焰稳定性,而且增加氢射流对主流的穿透深度,提高燃烧效率;当进口气流M数越高,进口温度越高,油气当量比越接近于恰当比,壁面温度对流场的影响越大。还提出了在超音速气流中,横喷氢自动着火时滞的火焰稳定机理新观点,由此可更准确地预估自动着火点的位置及火焰稳定性。  相似文献   

4.
煤油超声速燃烧的数值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计算流体力学软件对煤油在所设计的双模态超声速燃烧室内的超声速喷雾燃烧进行了数值模拟。采用离散液滴模型、概率密度函数紊流扩散燃烧模型和紊流k ω模型计算了在飞行马赫数为5,煤油与空气的当量比为0 551时的情况。数值结果得到的壁面静压分布与实验数据基本一致;计算所得到的总压损失系数是0 696,非常接近实验测量值0 707,但计算得到的燃烧室燃烧效率远比实验值高。  相似文献   

5.
以柴油为燃料的燃烧室燃烧效率实验及分析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地面动力常常需要改进利用航空燃气轮机技术,为了研究燃气轮机燃烧室在低工况下使用柴油燃料的燃烧效率问题,采用燃气分析试验方法,对燃气轮机燃烧室在不同进口总温、空气流量和油气比等工况下的燃烧效率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油气比较低时,燃烧区温度低,燃烧不完全导致燃烧效率急剧下降,随着燃烧室油气比的增加,燃烧效率逐渐接近100%;进口空气流量以及进口总温的增加会提高空气雾化喷嘴的雾化能力以及燃烧温度,燃烧更加充分完全,燃烧效率由96%左右提高至99%以上;总结归纳得到了适用于柴油燃料的燃烧效率预估经验关系式。  相似文献   

6.
结合对应的数值计算,对一种带亚声速预燃室和流向涡掺混器的超声速燃烧模型燃烧室实验台,在其进口马赫数为2.5的来流条件下,进行了冷态流场的实验研究.实验测得其壁面静压分布和激波系结构与流场的CFD计算结果基本一致.实验结果表明,模型燃烧室全流场超声速,达到设计状态.马赫数2.5下的冷态实验数据和CFD计算数据为进行点火实验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7.
用有限差分法求二维N-S方程和组分守恒方程,使用代数涡粘性湍流模型,两步化学反应模型和MacCormack时间分裂法,模拟超音速气汉中横喷氢气自动着火及火焰传播过程,清晰地描述了喷氢、火焰传播到主流、稳定燃烧过程中,温度、压力、速度和油气当量比的变化。计算结果表明,高温附面层和喷嘴和回流区能促使氢气自动着火,进口气流的静温是火焰向主流传播的重要影响因素。计算还证明了喷嘴后氢与空气两股流呈现平行流动  相似文献   

8.
周建兴  朴英 《推进技术》2008,29(2):129-134
采用有限体积法求解可压缩N-S方程及组分方程,对直壁扩张燃烧室内二次喷氢补燃进行系统的数值模拟,对燃烧室内冷热态流场以及二次氢气的喷射角度、压力和温度等因素的影响进行了系统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喷入二次氢气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只喷一次氢气带来的问题,二次氢气的参数变化影响到燃烧室内的波系结构,能够使得氢-空气混合更加充分,更利于氢-空气的完全燃烧。  相似文献   

9.
王钰涵  王江峰  赵法明 《推进技术》2019,40(8):1807-1816
为了研究横向脉冲喷流对燃烧室流场结构及燃烧特性的影响,对带后台阶的超燃冲压发动机燃烧室横向氢气喷流超声速燃烧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采用有限体积法求解多组元Navier-Stokes (NS)方程,分别对定常喷流与两种脉冲喷流超声速燃烧流场进行了数值计算,对比分析了三种氢气喷注方案下的流场结构、氢气掺混燃烧特性及燃烧室总压恢复特性。研究表明:脉冲干扰仅对燃烧室内局部流场产生周期性影响,且有利于氢气的横向扩散;采用与定常喷注喷流参数相同的脉冲喷注方案时,可在脉冲干扰区内保持氢气掺混量与定常喷注基本相同,氢气燃烧量与总压恢复系数整体上与定常喷注基本一致;采用特征时间内喷出氢气质量流量与定常喷注相同的脉冲喷注方案时,在燃烧室出口处氢气掺混量和燃烧量较定常喷注分别提高了21.94%和32.24%,总压恢复系数仅减小4.17%。采用脉冲喷注方案增加了燃料与空气接触面面积,对燃料掺混及燃烧起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0.
超燃冲压发动机内外流场三维燃烧数值模拟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以某型煤油燃料超燃冲压发动机整机模型为研究对象,对发动机外流场的流动与发动机内的流动燃烧过程开展了耦合三维数值模拟研究.燃烧室壁面静压计算结果与实验数据吻合良好,平均相对误差为4.9%,验证了数值方法的有效性.结果表明:内流场的流动燃烧状况既受到外流场捕获空气流量的限制,又会反过来影响着外流场的激波结构;泄压孔对保持发动机中各部件流量匹配起到关键作用;由于进气道内激波与边界层的相互作用以及泄压孔诱发的斜激波的影响,流场在第1处燃油喷射孔附近呈现出燃烧流场不对称特征.   相似文献   

11.
贾真 《航空发动机》2014,40(4):61-68
针对壁面喷射方式,分别在冷态喷流和燃烧工况下探讨了喷射角的变化对超声速流场中的燃料掺混效果及燃烧效率的影响。研究表明:采用带角度喷射能明显减弱壁面垂直喷射导致的强激波,减小激波/边界层干扰带来的总压损失,在燃料掺混特性方面,减小喷射角会降低近场穿透距离,减弱近场的掺混效果,而对中场的穿透深度及掺混效果影响不大,但带角度喷射的远场的穿透深度及掺混不如垂直喷射。所以垂直喷射时,虽然更多的燃料和空气发生掺混,燃烧效率要高于带角度喷射的,但会以牺牲很大的总压为代价,所以在工程中建议采用带角度喷射配合其他喷射方式。  相似文献   

12.
发展了一种考虑激波串结构的超声速燃烧流场分析模型,以应用于吸气式高超声速飞行器的设计优化过程。模型通过求解耦合有限速率化学反应的刚性常微分控制方程组来描述燃烧室内点火、燃烧等气动热力现象,采用Billig激波串模型模拟燃烧高压前传过程。采用该模型对"等直段+扩张段"、"后向台阶"和"支板喷射"三种典型构型燃烧室流场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所建模型正确地反映了超声速燃烧室流动中的物理化学过程;与实验数据比较,模型计算出的壁面压力分布比没有考虑激波串结构的模型符合的更好。  相似文献   

13.
刘陵  唐明  张榛  刘敬华 《推进技术》1996,17(3):1-5,15
用有限差分法求解二维N-S方程和组分守恒方程,使用代数涡粘性湍流模型,两步化学反应模型和MacCormack时间分裂法,模拟超音速气流中横喷氢气自动着火及火焰传播过程,清晰地描述了喷氢、火焰传播到主流、稳定燃烧过程中,温度、压力、速度和油气当量比的变化。计算结果表明,高温附面层和喷嘴前回流区能促使氢气自动着火,进口气流的静温是火焰向主流传播的重要影响因素。计算还证明了喷嘴后氢与空气两股流呈现平行流动,其间存在着强烈的湍流交换和化学反应边界层,超音速燃烧效率则主要取决于两股气流的混合速率。  相似文献   

14.
为了研究湍流的可压缩性效应对超声速燃烧的影响,对复杂的超声速横侧射流氢气/空气燃烧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采用修正的k-ε湍流模型(包括膨胀可压缩性和激波不稳定性两部分修正),考虑H2/Air详细化学反应机理(GRI-Mech2.11机理,10组分,28基元反应)。结果表明,可压缩性修正k-ε湍流模型能够预测复杂的超声速横侧射流流场结构。可压缩性使流体分离增强,湍流混合受到抑制,从而显著影响了超声速燃烧过程,数值模拟中需要考虑可压缩性效应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煤油在超声速气流中非定常横向喷射的实验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目的是研究煤油在超声速气流中非定常横向喷射问题,并与静止和亚声速气流中的结果进行对比。改造普通油嘴并采用单次高压燃油喷射系统,得到不同延时的流场阴影照片。结果表明:在超声速气流中,射流柱破碎是由迎风面的表面波引起的,破碎点位于表面波的波谷。雾化过程过分四个区域。射流激波由近射流柱的迎风面,并在人壁反射,非定常喷射的波系演化复杂。煤油在亚声速气流中喷射,不存在射流激波,破碎点沿射流柱上移,穿透深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介绍超音速燃烧冲压发动机燃烧室实验研究,模型燃烧室呈突扩台阶和扩张形,用电弧加热空气。燃烧室入口Ma =2 1,总温 12 0 0K,总压 7× 105Pa。   相似文献   

17.
吴里银  孔小平  李贤  吴锦水  张扣立  柳森 《推进技术》2021,42(12):2818-2825
基于室温氢气驱动激波风洞实现总压28MPa、总焓4.7MJ/kg、名义马赫数10超声速空气自由来流模拟,开展二维超燃冲压发动机自由射流点火实验,实现稳定燃烧,燃烧持续时间5ms。通过此次试验,探索尝试了马赫数10超燃冲压发动机地面点火燃烧试验技术,初步获得了高马赫超燃冲压发动机点火/燃烧过程参数和基本现象规律。试验中,采用高速相机完整记录了氢气喷注、着火、燃烧现象和燃烧持续过程,采用高频压力传感器和热电偶进行沿程壁面压力和热流测量。研究结果表明,马赫数10自由来流条件下,气态氢燃料垂直喷入超声速来流能够实现自点火,并发生剧烈燃烧,燃烧区域压力上升幅度40%,壁面热流上升幅度达100%。  相似文献   

18.
杨爱国  刘陵  唐明  刘敬华 《推进技术》1996,17(6):1-5,32
研究了简化模型超音速燃烧室流场和性能的数值模拟方法,该燃烧室在支板后缘设置一缝隙式喷嘴,平行于超音速空气流喷射氢气。用椭圆型偏微分方程数学模型,MacCormack差分格式成功地计算了两种不同后绿尺寸的流场及其性能,为了对照比较,还计算了另外两种流场。计算结果表明,支板后的流场存在回流区,因喷氢的压力高于超音速空气流的压力和壁面附面层的影响,燃烧室内将出现斜冲波和膨胀波,压力沿横向变化明显,由此证明流场与“边界层流动”有性质上区别。提出了全流场按性质不同分段进行数值模拟的方法,利用计算得到的流场节点状态参数(如温度、压力等),积分获得燃烧室的性能参数,和文献的实验数据对比,计算结果合理、可靠。  相似文献   

19.
超燃发动机燃烧室三维化学反应流场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剑寒  王承尧 《航空学报》1998,19(3):269-274
采用LU隐式方法强耦合求解有限体积法离散的完全N-S方程及组份方程,数值模拟超燃发动机燃烧室内的化学反应流场。计算中采用了AUSM通量分裂格式,两方程及八方程的化学反应模型。计算得到了流场的结构与组份分布,并对两种化学反应模型的结果进行了比较与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