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文章主要介绍了回收系统工作过程仿真软件系统。通过运用基元模型和分层建模的思想以及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方法,ARLSSS(Aerocraft Recovery and Landing Simulation Software System)构建了一个开放的回收系统仿真平台。在此基础上,分别构建了神舟(SZ)飞船和某型号卫星回收过程两套仿真系统,较好地实现了用户界面前后处理关系和逼真的可视化模块。ARLSSS已经在几个回收系统的仿真中得到了成功地应用。  相似文献   

2.
再入与返回技术年 -期 -页充气展开式新型空间回收技术展望 2 0 0 4 - 0 1- 0 1先进的精确空投系统 2 0 0 4 - 0 1- 0 6可控翼伞的飞行控制程序设计与运动仿真 2 0 0 4 - 0 1- 11降落伞充气时间的计算方法 2 0 0 4 - 0 1- 17基于预处理方法的冲压式翼伞非定常气动特性数值研究 2 0 0 4 - 0 2 - 0 1降落伞稳定下降阶段流场的数值模拟 2 0 0 4 - 0 2 - 0 1翼伞系统两体相对运动分析 2 0 0 4 - 0 2 - 10神舟号载人飞船回收着陆分系统设计与性能评估 2 0 0 4 - 0 3- 0 1航天器回收着陆仿真软件系统 (ARLSSS)简介 2 0 0 4 - 0 3- 0 7翼伞系统…  相似文献   

3.
月球取样返回器回收半实物仿真系统是通过模拟返回器取压孔附近压力环境,将回收程控装置硬件实物接入仿真系统并构成实时仿真回路的半实物仿真平台。文章介绍了月球取样返回器回收半实物仿真系统的研制意义,对系统总体结构和设计方案、网络环境、运行流程和新的设计特点进行概括,在面向对象的基础上建立了分阶段的月球取样返回器降落伞回收系统整个工作过程的动力学模型,利用空投试验测量数据对模型的仿真精度进行验证分析,并对半实物仿真系统的实时性和压力模拟精度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半实物仿真系统的各项技术参数均达到设计指标,可为中国探月工程三期中月球取样返回器回收分系统的可靠性评估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4.
王航宇 《航天控制》2012,30(4):13-17
在具备多传感器条件下,借助多传感器信息融合算法可以实现小型无人机的自主回收任务,如何采用少量传感器完成任务是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本文给出一种仅利用单GPS辅以高度表的组合方式来完成小型无人机的自主回收任务.文中以该传感器组合为基础,设计了回收过程中各阶段的控制器结构,并利用序列二次规划(SQP)算法选择了控制律参数,最后利用在Simulink环境下建立的系统数字仿真模型对所设计的控制器结构和控制律参数进行了仿真验 证.仿真结果表明可以完成小型无人机的自主回收任务.  相似文献   

5.
文章以无人机的降落伞回收系统为研究对象,通过对伞降回收过程中各阶段动力学特性的分析,推导了便于编程实现的矢量形式降落伞-飞行器二体系统动力学模型。在此基础上,给出了利用MAT-LAB环境的面向对象和并行计算特性搭建无人机回收过程蒙特卡罗仿真环境的一种实现方案。最后,根据仿真计算的结果对某无人机在不同条件下的回收安全性、落点散布特性等进行了计算分析,为后续总体设计方案的验证、改进和优化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可控翼伞回收系统运动特性仿真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扼要地介绍了近年来我国航天科技工作者在翼伞回收系统运动仿真研究方面所做的工作。内容涉及翼伞系统的建模、滑翔转弯与雀降性能仿真研究以及相应的稳定性分析。研究结果对翼伞回收系统的设计和试验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为了满足某无人机拦阻网回收系统的研制需求,文章建立了拦阻回收过程的动力学模型,并进行仿真计算和数值分析,结果表明无人机的质量和撞网速度、涡轮阻尼器转子半径是影响拦阻过程的关键参’数,通过调节系统设计参数可实现不同质量的无人机在不同拦停距离内的安全拦阻回收。将仿真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仿真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表现出较好的一致性,从而验证了拦阻回收动力学模型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8.
空间碎片捕获过程动力学建模综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文章分析了绳系捕获系统建模及精细化、捕获系统低阶鲁棒控制器和捕获过程半物理仿真的研究现状,并提出了有关空间碎片捕获过程动力学建模及仿真验证领域待解决的一些基本问题,为研制空间碎片回收系统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9.
文章描述了回收着陆半实物仿真系统的整个框架,针对整个半实物仿真系统的设计需要和回收程控装置的特点,设计了回收程控装置模拟程序。在程序中所选择的定时方法既满足实时仿真的需要,保证了定时的精度又提高了程序的效率。该程序和半实物仿真系统为回收程控装置设计人员提供了一个快捷的平台来修改程控装置的设计时序。  相似文献   

10.
文章描述了回收着陆半实物仿真系统的整个框架,针对整个半实物仿真系统的设计需要和回收程控装置的特点,设计了回收程控装置模拟程序。在程序中所选择的定时方法既满足实时仿真的需要,保证了定时的精度又提高了程序的效率。该程序和半实物仿真系统为回收程控装置设计人员提供了一个快捷的平台来修改程控装置的设计时序。  相似文献   

11.
文章介绍了一种用于符号同步的三角函数内插法,给出了该算法的仿真结果,同Farrow结构的内插滤波器相比较,该算法有着简单的实现结构和高的内插精度。文章最后给出了三角函数内插法的一种FPGA实现方法及其综合结果。  相似文献   

12.
基于航天TDICCD相机像移分析的PSF估计及图像复原算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谢冰  焦斌亮 《宇航学报》2010,31(3):936-936
根据时间延迟积分电荷耦合器件(TDICCD)特殊的工作原理,分析了其产生像移的原因 ,基于对TDICCD像移的分析估计出模糊图像的点扩散函数(PSF)。根据TDICCD像移产生的机 理,建立了图像退化的数学模型,并在功率谱均衡复原算法的基础之上提出了像移复原滤波的 数学表达式,对运动模糊图像进行了半盲恢复,通过Matlab仿真证明了图像复原算法的可行 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3.
文章描述了神舟号载人飞船回收着陆分系统的技术设计 ,总结了系统设计的特点及技术进步 ,并对系统的性能进行了评估 ,以期对型号后续研制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4.
文章概述了洲际导弹弹头回收的作用,比较了它与卫星回收的不同特点。介绍了弹头回收减速的几种基本方法和原理。  相似文献   

15.
郑伟  许厚泽  钟敏  员美娟 《宇航学报》2011,32(4):922-932
月球卫星重力测量是21世纪国际开展深空探测的发展趋势和追逐热点。月球重力场的精密测量是国际探月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决定着月球探测器的轨道优化设计和载人登月飞船月面理想着陆点的合适选取。本文首先介绍未来国际GRAIL(Gravity Recovery and Interior Laboratory)月球重力场探测双星计划的总体概述、关键载荷以及科学目标和研究方向。其次,重点阐述月球卫星观测模式可行性论证、月球卫星关键载荷的优化选取、卫星轨道参数的优化设计、仿真模拟研究的先期开展等我国将来月球卫星重力测量计划的实施建议。第一,由于高低/低低卫星跟踪卫星结合多普勒和甚长基线干涉系统观测模式(SST-HL/LL-Doppler-VLBI)对中长波月球重力场的探测精度较高,技术要求相对较低,月球重力场测定速度快、代价低和效益高,可借鉴地球重力卫星GRACE(Gravity Recovery and Climate Experiment)系统的成功经验,对定轨精度的要求较低,而且可有效探测远月面区域的月球重力场信号,因此我国将来首期月球卫星重力测量计划采用SST-HL/LL-Doppler-VLBI观测模式较优。第二,我国应先期开展高精度的月球重力卫星关键载荷(激光干涉星间测距仪、非保守力补偿系统等)和地面Doppler\|VLBI系统的研制工作。第三,月球卫星轨道高度(50~100 km)和星间距离(100±50 km)的优化设计是成功实施将来我国月球卫星重力测量计划的重要保证。第四,建议我国将仿真技术应用于月球重力卫星的方案论证、系统设计、部件研制、产品检验、实际应用、故障分析等研制和运行的全过程。本文的研究不仅对我国将来首期月球卫星重力测量计划的成功实施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同时对未来国际太阳系行星重力探测的发展方向具有广泛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Al_2O_3纤维在空间充气式气动阻尼结构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分析了空间充气式气动阻尼结构(IADS)柔性热防护系统(TPS)的性能、特点和结构,及Al2O3纤维的性能,通过介绍美国充气式气球伞、充气式回收飞行器、充气阻尼式再入飞行器的TPS,对Al2O3纤维在IADS中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7.
The dynamics of detumbling a randomly spinning spacecraft using externally mounted, movable telescoping appendages are studied both analytically and numerically. Two types of telescoping appendages are considered: (a) where an end mass is mounted at the end of an (assumed) massless boom; and (b) where the appendage is assumed to consist of a uniformly distributed homogeneous mass throughout its length. From an application of Lyapunov's second method, boom extension maneuvers can be determined to approach either of two desired final states: close to a zero inertial angular velocity state and a final spin rate about only one of the principal axes. Recovery dynamics are evaluated analytically for the case of symmetrical deployment. Numerical examination of other asymmetrical cases verifies the practicality of using movable appendages to recover a randomly tumbling spacecraft.  相似文献   

18.
1989年7月12日Olympus—1卫星用Ariane—3发射成功。1991年5月29日的事故导致Olympus试验通信卫星失控,结果使卫星漂离定点位置。Olympus调查委员会详细地研究了这些事件。本文综述了由欧洲空间局(ESA)局长主管的Olympus飞行任务营救小组所作的一系列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