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论述了在飞机型号研制过程中开展并行工程的现实意义,提出了产品联合工作组IPT的组织结构、工作规范,协同工作环境以及并行设计的过程定义及过程控制。  相似文献   

2.
波音IPT的人员组成运用IPT方法进行飞机研制管理,对波音的员工来说也是一次深刻的观念转变。过去员工习惯于在自己的专业或部门圈子里工作,从不关心圈子外面的人在干什么,也很少为后续工作着想。波音777总工程师罗纳德·奥斯特罗夫斯基曾对此发过感叹,他说:“以前每个设计部门只管自己专业的设计任务,然后将结果扔给下一个部门了事。这种做法使设计掺杂许多错误,并导致了设计上的片面性”,最后“造成惊人的浪费”。777的研制管理采用  相似文献   

3.
为了建立一个大型飞机基础性的项目范围管理工具,清晰地描述大型飞机项目的工作范围,为研制计划、经费、组织管理奠定基础,对大型飞机产品分解结构和工作分解结构的内涵进行了分析,对工作分解结构的建立模式进行了比较分析,提出了基于产品分解结构的工作分解结构框架构建、编码规则、单元明细表、工作单元说明建立和编制的方法和流程,分析了工作分解结构在研制计划编制和组织分解结构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4.
针对军用飞机数字化设计手段变革带来方法和手段不足问题,对数字化设计环境下维修性同步设计技术进行了探讨,给出了在军用飞机研制各阶段,相应开展产品维修性设计要求确定,产品维修性设计约束确定,基于IPT工作模式的维修性协调、分析,基于电子样机维修性设计核查的流程和方法。结合飞机的数字化研制,对研究成果进行了广泛的工程应用,实践结果表明建立的流程和评价方法是适用的、合理的、可行的。  相似文献   

5.
在查阅、对比和分析国内大量飞机型号研制工作I、II级网络图的基础上,对我国航空主机厂飞机型号研制工作网络图的沿革轨迹进行了归纳和分析。根据国家有关飞机型号研制工作网络图的标准,结合现代项目管理形势发展需求,对飞机型号研制工作网络图提出了进一步完善和规范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飞机简化构型管理关键技术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在传统的飞机制造业中,序列化飞机的研制是按照技术状态的方法管理,对于不同的客户需求,按照不同型号的管理模式,组织和管理飞机研制过程以及相应的产品数据,是一种基于纸质说明性文件的,需要手工追溯的管理办法,这种方法限制了飞机的多样化发展.  相似文献   

7.
新一代Boeing 737飞机为适应新的市场要求,使用了新的研制模式,如图1所示。CPD和IPT象征着车轮的轮毂,是研制模式的核心。它们的目的在于保证零件的产品定义、工艺和工装在发图前是完整的,以避免今后较大的改动。DTD、HVC/AQS和ETM等象征着轮辐,用来支持整个飞机研制项目集成产品定义的任务完成。人员和程序有机结合的研制模式体现了高质量、低成本并具有强大竞争性的优点。下面简要介绍这种研制模式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8.
任何新款的飞机研发,从第一个零件开始生产到飞机进入批量生产,都不可避免地会经过研制阶段和批生产两个阶段。数字化环境下,飞机生产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和情况,针对发生的变化,对飞机研制和批生产的共同规律进行一些新的探索,对数字化飞机产品在研制批所发生的问题和批产阶段所发生的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从工程设计问题、工艺制造问题、质量控制问题以及适航或军品合格证等方面指出在飞机制造的不同阶段问题关注的重点和解决问题的侧重点存在差异。特别是飞机在数字量传递的新环境中,对IPT的组建和工作机制的形成、成熟度的定义、综合协调数据集、模拟仿真、验证数据集、数字平台下的构型更改等大量新技术、新概念对两个阶段的影响给出了评价。  相似文献   

9.
通过分析在飞机研制过程中的系统工程模型,以面向多专业耦合协同仿真及设计、仿真、验证一体化,实现飞机研制的多学科优化设计为目标,研究系统工程方法对研制过程中仿真生命周期的有效管理。并在该理论基础上,实施构建基于系统工程的仿真生命周期管理系统,从而确保研制过程中仿真的可靠性、可控性及协同性,以达到缩短研制周期、控制研制成本及保证研制质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当前国内商用飞机研制和制造技术快速发展,在探索实施分阶段管控的背景下,国内商用飞机研制程序有待进一步细化和统一认识。制造技术、信息技术和管理的全面发展改变了原有的商用飞机研制模式,归纳梳理了商用飞机研制原则,分析了国际主流商用飞机制造商的研制阶段划分原则和先进方法在商用飞机研制中的应用情况,首次对商用飞机研制分阶段管控进行了定义,并结合现有型号研制经验和实际需求,初步提出了基于门禁管控实施并行工程的商用飞机研制过程模式和模型,对需求确认、方案设计、生产制造、集成验证、运行支持等研制活动的实施时机进行了初步研究,分析了门禁评审和研制过程的逻辑关系,希望对商用飞机研制程序细化和实际工作安排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航空企业工装管理分层计划方法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魏法杰  周艳  邢军 《航空学报》2001,22(1):78-82
对飞机制造企业的工装计划管理方法进行探讨,提出工装计划管理的一种新模式,即运用分层计划的方法将工装生产与产品的需求联系起来,目的是保证工装的准时交付,改变目前生产与需求相脱节的矛盾。同时通过对工装生产的资源状况的分析,找出薄弱环节,制定出与之相适应的计划安排,既满足工装的使用要求,又能保证有足够的资源以支持计划的执行。该方法的实施已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有效性控制是飞机设计和生产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也是将设计更改动态、实时地落实到生产中的重要途径。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构型管理的产品有效性控制算法,可用于飞机工程数据的动态管理系统设计中。  相似文献   

13.
飞机研发是一项大型的系统性工程,传统的飞机产品结构由于零组件数据集包含有二维图纸、三维模型、临时更改单等大量文档且更改较频繁,同时制造、维修等部门在工程数据重构中存在工作量大和转换易脱节等特点,导致产品数据管理异常复杂和困难,效率也较低。为了简化飞机产品结构管理方式,在借鉴国际主流飞机制造商经验的基础上,通过结合模块化理论和全三维设计手段。以某一型号的民用飞机为例,重点从产品结构的组织模式、数据集的构成、产品数据的更改规则对该管理方案进行了阐述。从而保证了构型数据管理的便捷性和准确性,也符合未来飞机产品研发全数字化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4.
针对航空发动机研发项目技术高、周期长、投入大的特点,提出了1种面向全生命周期产品研制的航空发动机工作分解结构构建方法。该方法依据系统工程的理念,充分考虑了航空发动机研究所的管理模式特点,给出了航空发动机工作分解结构的构建原则、架构、工作类型和单元说明等相关内容。通过在实际发动机研制项目中的应用,证明该方法合理、有效,提高了工作分解的完整性、合理性,增强了计划管理的可执行性,能够为项目管理提供相应的信息支撑。  相似文献   

15.
飞机设计中发动机转子碎片非包容性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一种双发常规布局飞机进行飞机设计中发动机转子碎片非包容失效设计的研究,通过研究相关适航规章,以及相关咨询通告等文件,得出第3节到第7节所描述的对咨询通告AC20-128A适当裁剪的工程方法和步骤,并在实例机型设计中进行验证,缩短了飞机研制周期的同时,也表明在发动机转子碎片非包容失效事故发生后,飞机系统及机体结构等采取的设计措施、防范措施符合相关适航条例要求,也即结构剩余的强度、灾难性事件发生概率等满足AC20-128A第10条c中的定性和定量要求,表明该型实例飞机完全满足相关适航条例的要求,并获得中国民用航空局(CAAC)和美国联邦航空局(FAA)的认可。  相似文献   

16.
倾转旋翼无人机飞行力学模型是设计飞行控制律和分析飞行特性的基础。从一款在研的新构型倾转旋翼无人机工程实际出发,建立该无人机非线性飞行力学模型;分析新构型倾转旋翼机相比常规倾转旋翼机的特点和优势,建立直升机模式、倾转过渡模式和固定翼模式下各部件飞行力学模型;并针对直升机模式,对不同飞行速度进行配平及稳定性分析。结果表明:该构型倾转旋翼无人机直升机模式横航向模态具有很好的稳定性,直升机模式悬停状态横纵向模态基本没有耦合。  相似文献   

17.
数字孪生模型在产品构型管理中应用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MBD技术的深层次应用,论述了数字线和数字孪生定义的概念和应用,指出数字线和数字孪生模型技术实施的重点和核心问题。指明全三维产品研制模式下对产品构型管理的新需求,探讨了基于数字孪生模型的产品构型管理方法和包含产品构型信息的产品数字孪生模型本体表达,为全三维研制模式下的产品构型管理提供了可行的技术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8.
面向民机复杂系统需求管理过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需求是商用飞机研制的基础,并贯穿于整个飞机研制的生命周期。在需求研发团队中建立一套有效的需求管理流程,使捕获、传递和更改需求的过程更规范高效。在飞机研制早期就保证需求的正确性和完整性,这样最终达到节约成本和优化进度的目的,设计出客户想要的飞机。  相似文献   

19.
非正常操作程序是指在飞机或系统功能非正常情况下,飞行机组安全操作飞机的重要依据,是保证飞行安全最重要的因素之一.非正常操作程序的编制耗时长且涉及多个技术领域,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通过研究国外相关资料,结合成熟机型程序的编制经验,提出非正常操作程序编制流程.首先,系统地介绍非正常操作程序的组成和功能、程序项目的确定方法以及程序格式;然后,定义非正常操作程序编制过程的四个阶段、各阶段的工作内容以及人员资质;最后,结合国产新支线客机实例证明所提非正常操作程序编制流程的有效性.本文提出的非正常操作程序编制流程对民用飞机主制造商非正常操作程序的编制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直升机产品研制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得到了进一步规范和固化,数字化手段对产品研制数据进行自顶向下有效地管控,同时自底向上高效地反馈。在系统工程及并行工程思想的影响下,结合元模型建模理论,对直升机产品全生命周期研制流程及管理体系进行梳理,阐述了直升机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业务逻辑结构和集成技术架构,并分析了全生命周期管理系统集成技术,为直升机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与集成提出了一种有效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