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夏广庆  鹿畅  孙斌  韩亚杰 《宇航学报》2022,43(2):143-157
概述了各类电推进的加速技术及基本原理,总结了现有加速技术的优缺点,介绍了加速技术的发展趋势或国内外最新加速技术.在此基础上,对电推进加速技术的下一步发展进行了展望,以期为中国电推进的发展、新型电推进技术的研发提供参考,促进空间推进技术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2.
国外空间推进技术现状和发展趋势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空间推进技术通常可分为常规化学推进、电推进、微推进和新型推进4大类。常规化学推进是目前航天器的主要推进方式,性能继续提升。电推进已成功证明其优势和可靠性,在各种卫星和深空探测器上大量应用,且朝更宽泛功率的方向发展。蓬勃发展的微小卫星对微小推力、小质量、低功耗的微推进提出了迫切需求。无毒化学推进、太阳帆推进、核推进等新型推进技术正在加紧研制或进行空间飞行试验。首先综述国外卫星和深空探测器等航天器的各类空间推进技术应用和研究现状,然后分析其发展趋势,最后提出对我国空间推进技术的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3.
我国空间推进技术研究现状及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空间推进是航天器实现轨道机动和姿态控制的动力源。经过60多年的发展,我国在空间推进方面逐步掌握了化学推进、电推进、在轨补加等一系列关键技术,实现了从常规有毒向新型无毒的转变,以及从化学能推进向更高能量密度推进的升级,形成了型谱化空间推进产品,并成功应用于我国运载火箭、载人航天、人造卫星、深空探测、空间防务等领域,支撑了国家航天重大型号任务,促进了空间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本文首先总结了我国空间推进取得的成绩,然后对化学推进、电推进的发展历程、关键技术攻关进行了综合分析,最后提出了空间推进技术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4.
在法国凡尔塞举行的第六届国际空间会议上,欧洲航天比较详尽地向世界展示了其航天动力技术的过去、现在和未来.本文记录了本次会议的情况,分析了当前国内外航天动力的发展趋势和我国空间推进技术现状,提出了我国空间推进技术的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小卫星的发展特点及目前小卫星的市场需求。在分析卫星设计思想变化的基础上,对近期小卫星技术在遥感、通信、军事、科学实验和技术论证以及空间探测领域的发展进行了介绍。最后,提出了小卫星技术今后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6.
对机器人发展历史、智能机器人技术发展应用现状以及世界范围内空间机器人应用现状与发展趋势进行了综述和分析,并对未来空间机器人技术与应用发展趋势做出预测。  相似文献   

7.
本文在对空间遥感技术对人类社会发展中所起的重要作用进行论述了基础上,根据空间遥感应用的需要,对于遥感卫星及星载遥感探测器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并对卫星遥感应用领域中技术发展的共性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激光烧蚀微推力器技术是激光推进技术最有可能率先实现工程应用的技术研究方向。作为一种新型的空间推进领域电推进推力器技术,以其系统集成度较高、电功耗较低、冲量元精准等优势特性,在推进性能和系统集成等方面形成鲜明的特色,对于多种空间推进任务具备潜在的应用价值。以激光烧蚀微推力器发展历程为背景,总结提炼当前推力器技术发展趋势,提出了激光烧蚀微推力器目前最具研究价值的两种工作模式,分别对高低比冲两种不同工作模式进行了性能分析和比对,对激光烧蚀微推力器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最后给出了进一步研究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在阐述氙气供给系统组成与分类基础上,将传统氙气供给系统和先进氙气供给系统按照机械减压型、开关控制型和比例控制型三种类型进行梳理,提炼了氙气供给系统中涉及到的关键技术,如建模与仿真技术、流体控制部件技术及系统集成技术,并对其研究现状进行了概述。对氙气供给系统的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进行了总结,重点对国内外氙气供给技术的差距进行分析,给出了我国电推进氙气供给系统的发展建议。首次全面、系统地对面向空间电推力器的氙气供给系统进行综述、总结和展望,对于氙气供给技术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面对地面3G演进和NGN(Next Generation Network)的发展趋势,以空间段为基础的3G卫星通信系统与技术应该扮演怎样的重要角色、如何进一步发展,已成为一个紧迫的研究课题。文章在分析NGN对于卫星通信发展影响的基础上,介绍了目前IPv6技术的空间应用以及3G业务在卫星中的应用模式,并对IPv6技术在3G卫星通信系统中的发展模式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1.
航天动力系统未来需求方向及发展建议的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随着航天运输领域的发展对航天动力系统的需求不断提升,总结国外航天动力系统的发展趋势,分析内在启示;根据我国航天运输系统未来发展,提出我国航天动力系统的发展需求,并进一步结合多方约束阐述对解决方案的思考。  相似文献   

12.
深空探测器推进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谢红军  洪鑫 《上海航天》2003,20(2):38-43
以技术较成效的月球探测器、火星探测器推进系统为重点,介绍了国外深空探测活动的情况。简述了深空探测对推进系统的需求、我国航天器液体推进技术的现状。认为我国的推进技术经一些适应性发展,即可满足深空探测的需求,并且设想了我国近期较为可行的深空探测器推进系统方案。  相似文献   

13.
电推进系统空间试验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电推进系统的相容性、空间推力/比冲等是空间应用关注的重要性能指标。根据电推进系统未来空间试验技术发展趋势,调研了国内外离子、霍尔电推进系统的推力、电磁兼容性、对卫星的污染等空间试验情况,结合我国电推进系统首次开展空间试验现状、电推进系统的布局,以及星上配备的卫星污染与电位监测器,对空间环境条件下卫星的污染、电推进自身及卫星设备的电磁兼容性、空间推力标定方法、推进剂剩余量分析方法等进行了研究。通过电推进系统在轨连续试验、电推进羽流影响等分析,得到电推进对卫星周围污染情况、电推进与卫星平台的电磁兼容性等在轨性能参数,可为全面评价电推进系统技术、科学制定电推进空间试验计划及电推进空间应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李文龙  李平  邹宇 《宇航学报》2015,36(3):243-252
为研究烃类推进剂航天动力技术在中国的后续发展和未来应用方向,对比分析煤油、甲烷和丙烷等典型烃类推进剂的物理化学性质和应用特性,简要介绍烃类推进剂航天动力在一次性运载火箭、可重复使用运载器、高性能上面级推进、无毒空间推进和吸气式推进领域的发展动态及应用状况。当前国内外航天动力系统的发展和应用情况表明,以液氧煤油发动机和液氧甲烷发动机为代表的烃类推进剂航天动力将引领未来高性能低成本航天推进系统的发展趋势,依照中国液氧/烃火箭发动机的研制进展和技术水平,以其为核心的新型动力体系在中国未来的天地往返、载人登月和深空探测等多任务适应性方面具有良好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
电推进技术的研究应用现状及其发展趋势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张郁 《火箭推进》2005,31(2):27-36
简述了电推进的工作原理、基本分类以及各形式电推进(电热式、电磁式和静电式)的主要特点;重点论述了世界各国电推进技术的研制和应用现状,以及电推进技术的发展趋势和应用前景;最后简述了我国电推进技术的研究现状,并提出了加快我国电推进技术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关于RBCC动力系统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回顾了RBCC动力系统研发的历程和趋势,分析了RBCC动力系统的速度、高度等基本特性。建议RBCC动力系统研发应致力于火箭发动机与冲压发动机功能的拓展与完善,注重综合性能的提高;加强与飞行器一体化设计,考虑进气道、燃烧室、尾喷管及燃油供应系统的共用;依据具体飞行器方案开展关键技术攻关和基础技术研究;首先开展临近空间高速、机动飞行器动力系统研发,针对两级入轨动力系统之二级开展关键技术攻关。  相似文献   

17.
美国典型高超飞行器项目研发及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蒙正  邹宇 《火箭推进》2012,(2):1-8,37
简要回顾了美国典型高超声速飞行器项目及其动力系统发展的历程,分析了其发展的态势、经验和教训。美国始终将高超声速技术作为航空航天事业发展的重要领域,高超声速飞行器和动力技术方案与国家战略及应用背景密切相关。为了降低技术风险,采取了多方案并行的研发模式。高超声速技术的研发应充分重视顶层设计,注重技术的继承性,发挥不同单位的技术优势,加强基础研究、关键技术攻关和实验设施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