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值此大会之际,首先热烈祝贺大会召开并预祝大会取得圆满成功!热烈庆贺姜老九十大寿和从事航空史研究,航空教育六十周年,衷心祝愿姜老健康长寿。 尊敬的姜长英教授是中国航空界德高望重的老前辈、老专家。他志存高远,惠及后人。早在留美期间,就以满腔的爱国热忱投身航空之门,在古老而新生的中国,从事航空史研究者寥若晨星,他却毅然把全部的心血都泼在祖国航空史研究和航空教育上,数十年如一日,忠贞不渝、矢志不移、思想精湛、成就卓著,为航空史学研究树起一座高  相似文献   

2.
姜老师:新年/新春好!刚刚收到您亲自寄来的历经磨难的大作《中国古代航空史话》,此书出版,值得祝贺.我立即拜读——“自序”写得极好,它让读者知道《中国古代航空史话》与中国航空一样,经历了许多许多曲折……;“自序”也是一篇带刺刀的檄文,声讨为数不少的大大小小崇洋媚外者!  相似文献   

3.
黄老师 :《航空史研究》2 0 0 0年第 2期 (即 6 9期 )已收到 ,这期内容很丰富 ,上面有一篇张汝火英同志的“回忆交通大学航空模型研讨会 (ASC)”一文 ,因我当年也是该会会员 ,故倍感亲切。详阅该文后 ,本着为史实负责的态度 ,对有一处提出疑问 ,即 :第 30页左栏第 1 8行起的一段中舱身橡筋动力模型第一名究竟是谁 (张汝火英 Vs王学让 ) ?创记录的留空时间究竟是多少 (1 1分 45秒 Vs1 1分 5 2秒 ) ?我当时在现场与王学让在一起 ,目睹他的舱身橡筋动力航模起飞、盘旋上升、滑翔、遇上升气液、再缓慢盘旋、在高空滑翔、远飞出视界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4.
阿部达也先生是日本的一位集邮家,他看了西北工业大学航空史研究室主任姜长英编著的《中国航空史》(1984年大陆版)一书后,向姜老提出三个有关五、六十年前中国航空邮政的问题。姜老将阿部达也先生的信寄给民航史料编辑部,请我们帮助他答复。我部胡平同志查阅和参考了有关史料,作了考订,并整理出《对阿部达也先生所提中国航空史几点疑问的考证》,由姜老转寄阿部先生。 现将阿部达也先生的信及《考证》的材料刊出,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5.
姜老 :给您拜寿 !今天我们西北工业大学航空史研究室给姜老祝寿 ,我认为有特别重大的意义。姜老从事航空教育 66年 ,桃李满天下 ,姜老从事航空史研究 66年 ,那部享誉国内外的名著《中国航空史》,最近又要出“三册一套”的新版本了。姜老当年以八十高龄开始创办的《航空史研究》杂志 ,现在已经开始编辑 68期了 ,姜老倡议带头组织的“中国航空史研究会”,已经十年了 ,正式会员发展到 360多人 ,遍布全国各地和海内外 ,团结了国内国际上炎黄子孙的航空界和航空史爱好者。所以中国航空博物馆焦政委说“中国航空史研究会在国内国际享有极高的声誉 …  相似文献   

6.
大概是在1980年或1981年,我写了几十篇有关航空的短文,每篇有500字左右,总名为“航空杂谈”。我把篇名目录寄给《航空知识》编辑部。他们只选用了4篇:吴有如的《名胜画集》。黑旋风飞上天,长翅膀的人及《推背图》和航空,合为一篇《航空杂谈》发表在1981年9月的《航空知识》上。 1982年春,有十多位航空史研究者和爱好者,想组织一个航空史学会并出版会刊。后来,学会组织不成,会刊自然也出不成。不过我还想自办一个航空史刊物。这个刊物就在1002教研室主任黄尧民同志的支持下,在1983年办起来了。由黄提名为  相似文献   

7.
西北工业大学老教授姜长英是航空史专家,他极力主张“直升飞机”应当称为“直升机”。他寄赠了一册油印资料《直升机和“直升飞机”的问题》,内中收入他的  相似文献   

8.
《航空史研究》的主要宗旨应是研究。 1 998年第 4期 (6 3)“航空史话”栏目中《惨痛的教训》——对彭谦同志“回忆人民空军第一次战斗起飞”的补充和商榷一文算是应宗旨进行的研究。我觉得应向姜长英教授学习 ,过去他办杂志很注意刊登持不同意见的航空史研究文章 ,如对直升机和直升飞机的争论意见 ,他谦虚 ,不以权威自居 ,反对他的观点文章他照样刊登。他就很注意提倡民主研究 ,提倡争议 ,提倡民主辩论 ,“百家争鸣”嘛 !我认为越辩越明 ,越辩越正确、准确 ,对航空史史料的正确、全面有好处。学术研究应是民主、平等 ,畅所欲言 ,不论职位高…  相似文献   

9.
由我国著名航空史专家姜长英教授耗时半个多世纪编著的《中国航空史》最新版在历时近三年的精心编辑、整理后 ,由清华大学出版社于2 0 0 0年 1 0月正式出版。新版《中国航空史》首次把姜老著的《中国古代航空史话》、《中国航空史料》和《中国近代航空史稿》汇集出版 ,这不仅了却了姜老多年的心愿 ,而且也是中国航空史上的一件喜事。姜长英教授 1 92 6年毕业于天津南开大学 ,同年赴美留学 ,1 92 9年 ,在美国底特律大学获航空工程学士学位。1 936年起从教 ,他是我国早期从事航空工程教育的教育家 ,6 0余年辛勤耕耘 ,桃李满天下。他是中国第一…  相似文献   

10.
郑泽尧同志现在西安航空航天博物馆筹备处工作,无精力再参加“航空史研究”季刊的编辑工作,他在给各副理事长和编辑的信中,已宣布今后不再参加“航空史研究”季刊的编辑工作。鉴于郑泽尧同志今后不再参加编辑“航空史研究”季刊的工作,编辑部只好再次进行调整:仍由航空史研究会第一副理事长黄尧民同志任主编,并兼任航空史研究室主任;由刘保卫、傅正阳同志担任副主编,协助黄尧民主编“航空史研究”季刊;鲁克成和许荃明两同志仍任副主编;徐澄、梁三星、蔡星光、李邦淑任编辑。工作任务也重新进行了安排。我们敬爱的姜长英教授继续担任我刊编辑顾问,指导我们的编辑工作。  相似文献   

11.
本期全文刊登我们创始人、前主编、现编辑顾问姜长英老教授最近给江泽民主席的一封信。姜老年愈九旬,是海内外知名的航空史专家,现仍任中国航空史研究会名誉理事长。 细细奉读姜老的信,我们深为他的拳拳爱国之心、殷殷报国之情所感动,他在垂暮之年,仍关心国内外大事,关注一切有关航空的事。过去姜老也多次上书中央领导同志,因为当他感到凡是对国家、民族有利的事时,都能尽一严肃的学者之责任而畅所欲言。 此信发出五天后,即于11月29日,中央信访局就给姜老回了信。说明了题词(题字),需按一定手续进行办理,中央机关的迅速处理,认真负责的作风是值得赞扬的。 我们希望通过这封信的发表,学习姜老的这种爱国精神,把我们国家的事情办得更好,为国家的蓬勃发展贡献全部力量。  相似文献   

12.
旗手 ,按《现代汉语小词典》的解释 ,就是“在行列前打旗子的人 ,比喻领导人或先行者。”据此而论 ,姜长英先生确实无可置疑地是“当代中国航空史研究的旗手”(韩明阳语 )。这样的一位旗手 ,是用实践历史验证出来的 ,所以 ,说也罢 ,不说也罢 ,旗手就是旗手 ,弃不得 ,当然也窃不得。严重的问题是有人要诋毁旗手姜长英 ,而问题则是由有人立心要否认姜著《中国航空史》的历史存在而出现的。所说其“立心”,因它至少已是十年的露布彻行。先是“檄”定 ,“姜……的书 ,只是史料 ,不是航空史”,要“早日实现‘由中国人编写中国自己的航空史’”。…  相似文献   

13.
顾问的意见     
我们尊敬的姜老、“航空史研究”季刊的顾问,对“航空史研究”季刊非常关心,每期出来,他都仔细阅读,并提出宝贵意见。这次姜老又以“顾问的意见”对“航空史研究”季刊提出自己的看法及意见,值得全体编辑好好思考、并在今后工作中加以注意,保持和发扬我们的好传统,改进我们工作中存在的不足,使“航空史研究”季刊办的更好。也希望广大读者能多提宝贵意见,使我们编辑部的工作更前进一步。 姜老为了支持“航空史研究”季刊,多次捐赠,先后已超过伍千多元了,目的是使基金能早日积成可以利用之数。不少航空史研究会的会员也都量力捐赠,使基金总数达近万元。 “航空史研究”季刊存在的最大问题是资金不足,制约着季刊的发展,因而需要大家发挥聪明才智,集思广议,商量出一个妥善解决办法,使我们的“航空史研究”季刊早日摆脱经费的困扰,更健康地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14.
有关《中国航空史》的争论 ,我知之甚少 ,似无发言权。但是 ,建国前的航空史不能与建国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航空史混为一谈 ,也不能抹掉古代及建国前的航空史。建国前的中国航空工业、民用航空、军事航空 ,均有过功不可没的光荣历史 ,这是建国后的航空史不能涵盖的。要以历史唯物史观看建国前及古代航空史 ,它当时也代表了中华文化先进的部分。改革开放以前 ,那些所谓“五代工农”出身的干部、“老革命”,对旧社会的过来人 ,是用“种族歧视”眼光和极“左”思维去看待的。我过去工作积极 ,作出贡献 ,但领导因为“立场”问题 ,把功张冠…  相似文献   

15.
32万字的《中国航空史》已在台湾出版发行了,它是西北工业大学航空史研究室创始人姜长英教授历经数十年收集、提炼出来的一本介绍中国航空发展史实的专著。姜教授年轻时就从事了航空事业,二十年代在美国留学时,曾亲自参与过一些机型的设计、制造事务,回国后又从事了多年的航空教育和生产工作,其本人就是中国航空史的见证人。从三十年代起,姜教授就开始注意收集各种有关中国航空史的资料。从瀚如烟海的古今中外书籍、报刊、杂志中发掘提炼,去伪存真,得出丰富详实的历史精髓,汇集成这本《中国航空史》。  相似文献   

16.
航空史研究必须要解决的一个问题是历史阶段的划分问题.由于中国航空史的复杂性,关于怎样分期,学术界存在不同的观点.著名航空史家姜长英教授在《中国古代航空史话》中把中国航空史分为三个时期:从远古到1840年鸦片战争为中国古代航空史,从1840年到1949年解放为中国近代航空史,从1949年起的新中国的航空历史为中国现代航空史.段子俊主编的《当代中国的航空工业》虽未明确指出怎样划期,但其叙述蕴涵了它的观点,即分为古代航空、始于清末的现代航空和解放以来的当代航空.从第52期《航空史研究》的介绍看,在中国航空博物馆召开的航空史研究会代表大会会议上介绍的《中国航空史》将历史分为古代、近代和现代航空.由于尚未看到该书,故具体起迄年代和理由不详.  相似文献   

17.
我有幸在95年10月被邀参加在北京召开的中国航空史研究会会员代表大会暨第四次学术会议,能和全国各地航空史研究者的专家教授们在一起交流学术研究心得,获益匪浅。 这次大会是在北京郊区昌平县亚洲最大的航空博物馆举行的。我们食宿在这里。航空史研究会的创办人92岁的姜长英教授出席了大会,航空史研究会理事长、西北工业大学副校长刘元镛教授作了开幕词,参加大会的共约九十余人,其中广东的五人,台湾也有六人参加。  相似文献   

18.
今年3月中,中国航空报的副总编王钟强,寄来他在该报发表的大作《圆梦之作》(99年3月26日),对姚峻等人所编写的《中国航空史》一书作了较高的评价,该文本身就是错误的.其实1987年6月西工大出版社就出版了姜长英编著的《中国航空史》一书.我对姚书拜读(粗读)后,发觉问题不少.在文字上我没多大意见,但编写中国航空史应是姜老首创吧,姚书早不是圆梦之作了.  相似文献   

19.
今年是我刊原主编及研究会创始人姜长英教授91寿辰。在此发表此文,一方面祝贺他身体健康,万寿无疆,另一方面是学习姜老的学术品格,使航空史爱好者,均能以姜老为榜样,为航空事业做出更大贡献。  相似文献   

20.
一、总则(一)本学会名称为中国航空史研究会,英文译名为China Aviation History Research Council,简称为航空史研究会CAHRC,是由航空史研究者和爱好者自愿联合组成的学术研究群众团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