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研究了当飞机常规操纵舵面失效时 ,通过调节飞机发动机推力大小来操纵飞机的飞行问题。采用 H∞ 模型匹配的方法 ,设计动态补偿器 ,使只调节发动机推力的飞机所表现的特性与在常规舵面操纵下的飞机所表现的特性相近似 ,从而使飞行员能在操纵舵面失效的情况下 ,按常规操纵的方法通过控制飞机发动机推力来操纵飞机 ,实现应急控制。仿真验证了这种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
研究并开发仅调节发动机推力大小来控制飞机航迹的增强控制模态,有效地抑制了飞机纵向的沉浮运动,侧向的荷兰滚运动,从而当飞机舵操纵系统失灵后,只调节发动机油门,使飞机安全着陆。  相似文献   

3.
推力调节(Propulsion Controlled Aircraft,以下简称PCA)应急飞行控制作为一种替代的控制策略,能够通过仅调节发动机推力,对常规操纵舵面失效的飞机提供一定的控制能力。首先从动力学角度对推力调节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PCA 总体方案,然后采用内环增稳、外环设计PID 控制器的方法,完成了PCA 纵向航迹倾斜角控制器、横航向滚转角控制器的设计,仿真结果表明利用推力调节实现航迹控制是可行的。最后将所设计的控制器应用于自动着陆系统,飞机能够准确跟踪航迹,满足性能要求。  相似文献   

4.
基于反作用发动机推力的空天飞行器再入姿态飞行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空天飞行器(ASV)再入跨大气层飞行时的姿态控制问题。在ASV跨大气层再入飞行时,通过反作用控制系统(RCS)中的反作用发动机推力产生控制力矩来控制ASV的姿态,以补偿气动舵面操纵失效或者部分失效而引起的控制力矩不足;随着空气密度的增加,气动舵面逐步介入控制系统,RCS随之逐步退出.由于快回路控制器产生进行姿态控制所需要的控制力矩,其通过相应的控制分配将控制力矩映射到作动器,为了减轻作动器的抖振,提出了利用基于区域模型的T-S模糊多模型控制方法设计快回路控制器,在跟踪期望角速度的同时,柔化控制信号.最后通过仿真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5.
苏浩秦  邓建华 《航空学报》2004,25(2):165-167
现代飞机为满足先进控制技术实现和满足一定的可靠性和机动性,要求安装较多的控制舵面,为了使飞机安装舵面之间产生的操纵效能达到最佳,需要对舵面的位置、附体安装角等因素进行配置。借用飞机重构控制方法,采用Moore Penrose逆法,对飞机的操纵效能提出了一套直接控制冗余算法,使操纵舵面之间达到最佳配置。结合国内某型号飞机含有V型垂尾在配平时的数据验证算法正确性。  相似文献   

6.
基于非线性逆变换的控制选择器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健  郭锁凤 《飞行力学》2000,18(2):77-80,84
提出一种非线性逆变换控制选择器的设计方法,并成功地应用于先进短距起飞/垂直着陆(AS-TOVL)技术的战斗机控制系统。该方法基于非线性逆变换原理,对飞机进行多气幼舵面和多推力矢量舵面的融合控制,合理地分配飞机上的力和力矩,克服了传统设计方法的不足,使设计简单化。最后通过ASTOVL飞机减速过渡的仿真计算与分析,证明了所设计的控制选择器,能够使飞机在低速飞行包线内具有良好的飞行品质。  相似文献   

7.
将飞机的重构控制问题转化为H∞控制问题,并运用H∞方法对故障时的飞行控制系统进行了重构,运用残差方法实现了故障的检测、隔离。仿真结果表明,所设计的重构控制律在舵面受损的情况下能够使飞机保持良好的飞行性能。  相似文献   

8.
推力矢量控制对飞机操稳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斌 《飞行力学》1998,16(2):36-40
结合某典型飞机研究了推力矢量控制对飞机纵向和横航向操纵性、稳定性的改善作用,分别确定了俯仰推力矢量控制和偏航推力矢量控制与常规气动操纵面之间的交联关系,并且利用此关系和推力矢量飞机的动力学模型在过失速区域内进行了仿真计算分析。结果表明,推力矢量控制可使飞机的飞行包线有较大扩展,在大迎角情况下使飞机的操稳特性得到明显的改善;鸭翼与推力矢量控制能够很好地配合对飞机进行有效的控制。  相似文献   

9.
由于常规气动舵面在超高空的操纵效率极低,而超高空长航时无人机的分布式推力矢量控制可提供新的飞行操纵系统,因此进行了这种全新分布式纯推力矢量操纵系统的概念探讨.通过剖析国外无人机并分析推力矢量控制机理,定义了该控制系统的操纵体系,建立了飞行控制结构并设计了控制方案,最后提出了尚需深入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舵面特性对飞翼构型作战飞机短周期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李淼  王立新  黄成涛 《航空学报》2009,30(11):2059-2065
 飞翼构型作战飞机采用无尾翼身融合布局,由于取消了平尾,使其稳定性及阻尼特性下降,需要操纵面具有良好的舵面特性才能保证其获得满意的飞行品质。采用3种不同的短周期飞行品质评定方法,评定小展弦比飞翼构型飞机在不同舵面特性组合情况下的飞行品质,并总结了舵面特性与短周期飞行品质等级间的关系,给出了依据操纵导数和舵面偏转速率大小所划分的品质优劣边界。结果表明,舵面特性变差将导致飞翼构型飞机的短周期飞行品质恶化。研究方法及结果可用于指导此类新布局飞机的初步设计和飞行品质的评定。  相似文献   

11.
左奇  刘慧英 《飞行力学》2001,19(2):45-48
飞机在着陆过程中,极易受到阵风干扰,通过设计H∞状态反馈控制器,来迎制阵风干扰,并解决控制输入过大等问题。仿真结果表明,所设计的飞机H∞状态反馈控制器能满足自动着陆要求,并且能有效地抑制阵风干扰和避免控制输入过大等问题。由于H∞控制理论自身的优点使其在阵风着陆控制中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2.
某大型运输机不对称推力飞行初探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分析了某大型运输机在一侧单发失效后,出现不对称推力飞行时的动态特性,指出在此情况下,由于偏转力矩的作用,飞机会绕y轴和失效发动机一侧偏转,出现侧滑,伴随着侧滑的出现,飞机还会向失效发动机的一侧转滚,并出现机头下沉现象,飞行速度也将随之减小,在此基础上,还分析了保持飞机平衡的三种方案正确的操纵方法。  相似文献   

13.
基于神经网络的超机动飞机自适应重构控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朱家强  郭锁凤 《航空学报》2003,24(3):246-250
 讨论了一种基于神经网络的超机动飞机直接自适应重构控制方法。飞机的基本控制律采用非线性动态逆方法设计,对于模型不准确和舵面故障等因素导致的逆误差采用神经网络进行在线补偿。通过仿真表明,在飞机发生舵面故障时,神经网络通过自适应地补偿逆误差,可以快速在线重构控制律,保持飞机稳定和一定的操纵品质。  相似文献   

14.
飞翼布局飞机开裂式方向舵的作用特性和使用特点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王磊  王立新  贾重任 《航空学报》2011,32(8):1392-1399
大展弦比飞翼布局飞机取消了垂尾和常规方向舵,通常采用大偏角的开裂式方向舵作为偏航操纵面.基于风洞试验数据,研究了开裂式方向舵的偏航操纵非线性、小偏角偏航舵效低、附加力效应显著和3轴操纵耦合等特性,并分析了其偏转对飞机气动特性和稳定特性的影响.总结了开裂式方向舵在各飞行任务阶段下的使用特点,如针对其小偏角偏航舵效低的特性...  相似文献   

15.
带推力矢量飞机的重构飞控系统设计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带推力矢量飞机的重构飞行控制系统是由带推力知量的基本飞行控制系统和重构控制系统两部分组成。前者是加装推力矢量飞机控制的关键。后者是当飞机舵面或作动器发生故障后,利用矢量喷管进行飞控敏理构,可以使推力矢量再次发挥作用。以加装推力矢量喷管的飞机为研究对象,阐述了上述两种控制系统的详细设计方法,此法带有一定的普遍性,为进一步展开这方面的研究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6.
在大迎角非线性气动力模型和推力矢量发动机模型的基础上,结合非线性控制方法和与常规飞行增稳控制模态转换方法,实现飞机常规飞行包线内和过失速区域的全范围飞行模拟,同时提出了过失速机动操纵效能分析方法。通过对推力矢量飞机操纵效能的全面分析,验证了推力矢量控制有效实现和显著提高过失速区的机动能力。飞机全状态范围的过失速机动飞行模拟与操纵效能分析将为现代高机动飞机过失速机动飞行试验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持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张志冰  张秀林  王家兴  史静平 《航空学报》2021,42(8):525840-525840
传统舰载机采用纵杆控制迎角,油门杆控制下滑的着舰控制方式存在着操纵通道功能耦合,航迹与姿态耦合,着舰精度不高等多种不足。受舰尾流扰动、航母甲板运动等不利因素的影响,飞行员需要进行高频次的下滑修正操纵,身心负担极重。针对这一问题,在对美军魔毯技术(MAGIC CARPET)系统构成与着舰过程分析的基础上,针对三翼面布局飞机提出了一种基于多操纵面控制分配的综合直接力控制(IDLC)人工着舰精确控制方法。仿真分析表明:基于特征结构配置(EA)解耦设计直接力着舰控制方法能够实现飞机纵向运动长周期模态与短周期模态的解耦、油门通道与纵杆通道的解耦,具有抑制舰尾流扰动、稳定飞机下滑状态、减小操纵负担的功能;而基于多操纵面控制分配的设计方案通过鸭翼正偏增升,不但充分发挥了三翼面布局飞机气动舵面增升控制的优势,还减小了平尾配平出舵量,在一定程度上减小了平尾上偏所带来的升力损失。  相似文献   

18.
多操纵面飞翼构型飞机舵面故障在线诊断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舵面故障会影响飞机的操纵性,为实现飞机的控制重构需在线诊断出舵面的故障信息.针对多操纵面飞翼构型飞机,提出了一种在线诊断其舵面故障的方法.飞翼构型飞机舵面故障在线诊断需辨识的操纵导数个数较多,直接使用最小二乘法难以精确辨识得到各操纵导数.基于限定记忆最小二乘法,采用分组辨识法对飞机的操纵导数进行辨识,减少了每次辨识操纵...  相似文献   

19.
基于机载自适应模型的航空发动机控制   总被引:4,自引:4,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袁春飞  姚华  刘源 《推进技术》2006,27(4):354-358
航空发动机的性能蜕化会导致其性能变差,传统的控制方法使其不能满足飞机的推力需求。机载的发动机自适应模型利用卡尔曼滤波器,能准确估计发动机的性能蜕化,对机载模型进行修正使其输出与真实发动机保持一致。建立了发动机机载自适应模型,并将其加入控制回路,形成推力闭环控制,消除发动机性能蜕化对飞机性能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机载模型能准确估计发动机额定特性情况以及性能蜕化情况下的推力,对发动机推力的直接控制克服了性能蜕化带来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占正勇  刘林 《飞行力学》2006,24(2):73-76,85
在常规反馈控制设计的基础上,将控制分配技术应用到多操纵面飞控系统的设计中,从而合理、有效地解决多个操纵面的协调操纵和综合分配问题,并应用控制分配算法完成综合飞行/推力矢量控制和操纵面故障重构控制两类应用设计。仿真表明,多操纵面飞控系统设计能够提升飞机机动性和安全可靠性,设计方法具有较好的工程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