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正从2017年《航天政策1号令》(SPD-1)提出要让美国在2028年重返月球,到2018年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发布《国家太空探索活动报告》规划出具体登月步骤,再到2019年提出要在2024年前登上月球并发布了最新的《NASA月球探索战略计划》。尽管质疑的声音不绝于耳,美国依然不断地加快着登月的步伐。本文概述了几次政策变化中登月计划的推进和调整,以及NASA联合各方力量为此做出的努力,并阐述了作为  相似文献   

2.
韩淋 《空间科学学报》2019,39(4):413-413
<正>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网站2019年5月23日发布《前往月球:NASA月球探索战略规划》报告,介绍了NASA目前制定的阿特密斯(Artemis,意为月神)载人月球探索计划框架及主要内容。规划指出,美国载人探月计划旨在确立美国的领导地位和战略价值,验证将人类送往火星的技术和能力,激励下一代投身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事业,扩大美国对全球经济的影响力,拓展美国在深空领域的产  相似文献   

3.
正继2018年2月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发布《NASA战略规划2018》后,9月NASA发布《国际太空探索战略报告》,其中包括了2019年至2024年未来6年的深空发射任务表。报告列举的11次任务清单中,与月球相关的任务为8次,占72.7%。这些任务的实施,将建成月球轨道空间站(LOP-G),支撑美国航天员2030年前重返月球、飞向火星乃至太阳系更深远的空间,为以美国为核心的西方航天强国抢  相似文献   

4.
2014年,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发布了《2014年战略规划》(Strategic Plan 2014),制定了NASA包括深空探测在内的各大领域的战略方向、战略目的和优先级。作为对《2014年战略规划》的响应,并参考美国国家科学研究委员会(NRC)2011年发布的《行星科学10年调查报告:2013-2022行星科学的愿景和航程》的建议,NASA科学任务部发布《2014年科学计划》(Science Plan 2014),进一步明确了NASA未来科学探测包括深空探测的方向、目的和具体目标。  相似文献   

5.
<正>2014年,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发布了《2014年战略规划》(Strategic Plan 2014),制定了NASA包括深空探测在内的各大领域的战略方向、战略目的和优先级。作为对《2014年战略规划》的响应,并参考美国国家科学研究委员会(NRC)2011年发布的《行星科学10年调查报告:2013-2022行星科学的愿景和航程》的建议,NASA科学任务部发布《2014年科学计划》(Science Plan 2014),进一步明确了NASA未来科学探测包括深空探测的方向、目的和具体目标。  相似文献   

6.
<正>1引言2014年,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发布了《2014年战略规划》(Strategic Plan 2014),制定了美国航空航天局包括深空探测在内的各大领域的战略方向、战略目的和优先级。作为对《2014年战略规划》的响应,并参考美国国家科学研究委员会(NRC)2011年发布的《行星科学10年调查报告:2013-2022行星科学的愿景和航程》的建议,美国航空航天局科学任务部发布《2014年科学计划》(Science Plan 2014),进一步明确了美国航空航天局未来科学探测包括深空探测的方向、目的和具体目标。  相似文献   

7.
<正>2019年6月7日,NASA发布了《NASA近地轨道商业开发计划》(下称开发计划),旨在扩大对国际空间站(ISS)的商业应用,将国际空间站更多地向企业开放,让美国的工业创新性和独创性加速近地轨道上蓬勃发展的商业经济。开发计划包含五个主要部分,每部分都对应同期发布的征集公告或白皮书文件。根据开发计划,NASA将继续在近地轨道上开展研究和试验以引导其月球探索计划,同时与私营部门合作测试技术、训练航天员,并巩固太空经济。  相似文献   

8.
<正>NASA网站2017年3月11日报道,俄美金星-D(Venera-D)任务联合科学定义小组(JSDT)举行工作会议,讨论金星探测任务的科学目标、有效载荷和飞行方案,并发布《Venera-D:通过开展金星综合探测拓展行星气候与地质学认知》科学评估报告。报告明确了Venera-D任务包含1个轨道器和1个着陆器。轨道器将在轨运行3年,主要科学目标  相似文献   

9.
正近期美国国家科学院发布《行星保护的目标、理由和定义:中期报告》。应NASA科学任务部的要求,针对美国政府资助的无人科学探测任务,提出了行星保护政策的目标、理由以及行星保护的定义。美国科学院下一步将针对商业探测和载人探测等涉及的行星保护问题开展进一步研究,并发布最终报告。一、政策目标行星保护政策的两个目标包括控制前向污染和后向污染。在无人地外探测任务中,前向污染是指携带来自地球的微生物的无人航天器由于着陆、环  相似文献   

10.
在2011年10月18日于北京举行的月球与火星探测科技高层论坛上,华盛顿大学圣路易斯分校教授布兰德里·乔立夫对美国航宇局(NASA)未来十年行星探测计划作出详细介绍。乔立夫曾参与美国机遇号火星探测登陆车与月球勘测轨道飞行器(LRO)研究项目。  相似文献   

11.
正2018年10月10日,经美国国会授权,美国国家科学院发布《寻找宇宙生命的宇宙生物学战略》报告(以下简称《战略》),建议NASA拓展对宇宙生命的搜索,支持对更广泛的生命信号和生命存在环境的研究,并将宇宙生物学纳入未来探索任务的全部生命周期中。《战略》重点强调2015年宇宙生物学战略发布以来的重大科学发现、概念开发和技术进步,提出了关键的科学问题,确定了可能在未来20年影响该领域  相似文献   

12.
2015年10月8日,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公开发布了《火星之旅:开拓太空探索新篇章》报告(以下简称《火星之旅》报告),全文35页,概要介绍了美国分3个阶段实施载人火星探索系列任务的规划,重申将在21世纪30年代实现载人登陆火星的终极目标。NASA规划载人火星探索活动已有数十年时间,此番报告的发布是最新举措,意在向公众和国际社会“传达其探索策略并分享进展”。  相似文献   

13.
□□2006年12月4-6日,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在休斯顿召开了第2届太空探索大会,公布了全球性太空探索战略和美国月球体系结构,这是美国载人重返月球新设想中的两个关键性问题.  相似文献   

14.
正2018年2月12日,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发布《NASA战略规划2018》(以下简称《规划》)。基于特朗普总统签署的《空间政策1号令》和国家空间委员会的愿景,提出发现-探索-发展-实现四大战略主题,明确NASA在2018-2021年及更长远未来的战略方向、目标和优先事项,为在美国领导下重返月  相似文献   

15.
文青 《国际太空》2005,(1):24-26
经过4个月调研,2004年6月16日一个由美国总统布什授权成立的委员会——美国太空探索政策实施委员会正式发布了研究报告,报告题为《激励、创新和发现的旅程》,就美国如何有效实施载人登月等新太空探索计划提出了一系列建议,要求美国航宇局(NASA)进行大规模的重组。  相似文献   

16.
杨帆 《空间科学学报》2019,39(3):273-273
2019年3月26日,美国白宫全文发布副总统彭斯在国家空间委员会(NSC)的讲话。彭斯表示,根据特朗普总统指令,在未来5年内把美国航天员送回月球是NASA和美国政府的既定政策。美国将自1972年以来首次将美国航天员送回月球,开展长期探索和应用,为火星任务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7.
2008年8月,美国国家研究委员会(NRC)发布了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探索技术研发计划(ETDP)评估报告,报告的题目为<受诸多限制的空间探索技术计划>.  相似文献   

18.
<正>为了给《2020年天文和天体物理学十年调查》中的中型任务概念即"探测器概念研究"(Probe Mission Concept Studies)提供输入,美国NASA征集了相关任务概念建议,即"天体探测器任务概念研究"(Astrophysics Probes Mission Concept Studies)。此次征集作为NASA"空间和地球科学"计划框架下的一个研究机会公告(Research Opportunities in Space and Earth Sciences,ROSES),面向  相似文献   

19.
韩淋 《空间科学学报》2021,41(5):695-695
2021年8月10日,NASA总监察长办公室(OIG)发布《NASA下一代航天服研制》报告,审查了将用于国际空间站(ISS)及阿尔忒弥斯计划(Ar-temis program)的NASA下一代航天服——探索舱外机动系统(xEMU)的研制进展情况,认为NASA很难实现预期的研制进度目标,或将由此导致无法在2024年底如期实施载人登月.  相似文献   

20.
双层结构月球的自由天平动与受迫天平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根据JPL/NASA发布的月球行星历表DE430/LE430提供的月球物理参数,计算了月球主转动惯量;使用刚体月球转动微分方程获得的月球物理天平动解析关系式,计算了不同分层模型的月球自由天平动三个模式的频率及周期,比较并讨论了不同的解析结果;在此基础上,评估了月球受迫天平动一个模式的幅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