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飞行高度偏差的人为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飞行高度是维护正常飞行秩序、保证飞行安全的一个重要因素。飞行高度出现偏差可能导致飞行冲突、危险接近的事故征候 ,严重时甚至可能造成空中相撞、可控飞行撞地事故。 1995~ 1999年 ,我国民航发生的飞行冲突、危险接近的飞行事故征候超过 6 0起 ,这些事故征候都和飞行高度出现偏差有关。纵观这些事故征候 ,可以发现人为因素是导致飞行高度偏差的最主要原因 ,如飞行员和管制员的高度通信、注意力管理、工作负荷管理、情绪状态及个人因素等。本文在对导致飞行高度偏差的人为差错进行归类的基础上 ,探讨“飞行高度偏差”这一外在现象的内在…  相似文献   

2.
首先对2006年大连机场重要天气做一概述,之后分别分析了2006年大连机场影响飞行的大雾、低云、雷暴、雪或雨夹雪和大风等重要天气的天气背景,归纳了其预报思路和方法,以便今后更好地提高航空气象服务。同时让相关人员了解大连机场的天气特征,以便能够有效地趋利弊害,将因天气原因造成的飞行损失降低到最低限度。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SHEL模型为人误分类依据,用收集的2000—2017年的民航飞行事故及事故征候作为数据源,采用具有概率性模式特性的贝叶斯网络方法对影响飞行安全的危险因素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SHEL模型的4个界面和人本身的问题中,操作不当、SOP不当、机组配合/沟通不当、不利的天气和违章是影响飞行安全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4.
雷暴是危及飞行安全最危险的天气之一,也是目前航空预报的难点所在。因此,提高准确预报雷暴的能力,更好地为飞行服务,对机场气象人员显得越来越重要。本文对1991~1995年5年间每日08~20点(因无夜间资料)绵阳机场的雷暴资料进行了统计分析,得出了绵阳机场雷暴天气的一些特征,并从天气学的角度对不同雷暴过程作了初步分析,得到了一些预报思路。  相似文献   

5.
一、飞机可控飞行撞地的概念飞机可控飞行撞地是指机械功能正常的飞机无意中碰撞地面、水面或障碍物而发生的事故。分析表明,超过60%的事故原因是由于操纵飞机的驾驶员引起的,而不是由于机械故障或天气。因此,减少或杜绝飞机可控飞行撞地事故就成为保证飞行安全的主要矛盾。航空公司的高层领导要对航空安全负责,他们必须对减少飞机可控飞行撞地事故承担义务,并由此建立航空公司内部的安全文化,设法消除诸多引发飞机可控飞行撞地事故的要素;要使所有运行人员都知道飞机可控飞行撞地问题,并且在全体运行人员中进行飞机可控飞行撞地事故的预防…  相似文献   

6.
观察与避让     
民用飞机空中危险接近的事故征候大致可分为三类:空中交通管制错误导致的冲突——通常在终端管制区域内;仪表飞行和目视飞行(通常是军事飞行)飞机之间的冲突;以及意外闯入管制区的飞行造成的冲突(通常是通用航空飞行).当第一类冲突发生时,机组人员很可能有所察觉;而且,尽管他们的工作负荷也许较高,但是他们仍然会恰当地分配部分注意力关注驾驶舱以外的空间;他们或许也能够通过监听空中交通管制  相似文献   

7.
在航空飞行和运营中,各个机场地区及飞行航路上常常有严重威胁航空器安全飞行的危险天气。目前航空气象部门采取实时信息传递方式报告天气情况,如周边机场的重要天气情报由情报值班人员获知后,打印转交给预报员处理;本场及管区发布重要天气警报时,由预报和实况值班人员用电话一一通报给各个空管、航务部门等等。这就使信息不能直接到达最终用户。并且运用电话传递容易产生口误,使信息本身传达不准确或用户对信息的理解不完全。另外,电话繁忙接不通时,还会耽误和干扰预报员进行客观预报的思路。本文主要介绍了民航北京气象中心利用现…  相似文献   

8.
人为因素分析与分类系统(HFACS)及事故个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在JAMES REASON的"SWISS CHEESE"模型基础上开发的人为因素分析与分类系统(HFACS),探讨了HFACS的功能及其应用于通用航空事故的人为差错分析方法.HFACS描述了四个层次的人为因素,不安全行为是导致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不安全行为的前提条件是导致不安全行为发生的主客观条件,不安全的监督和组织影响则是致使事故发生的隐藏的、潜在的根源.结合1993年在新疆乌鲁木齐发生的一次MD-82型飞机坠毁事故案例,本文应用HFACS分析了该次飞行事故各层次原因的多种人为因素,得出了有益的、具有参考性的结论:该次飞行事故在很多层次上可以进行预防,尤其是在不安全的监督与组织影响上.这对今后国内民航飞行人员及事故调查人员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9.
积雨云产生的雷暴作为航空安全最重要的天气之一,对它及时的从航空气象资料中获取,识别和分析,对保障飞行安全具有重要意义.从雷暴天气产生的机理讨论雷暴在卫星云图上的识别与分析,阐述雷暴天气对航班飞行过程中的影响及处置办法.  相似文献   

10.
本文利用高空及地面常规观测资料、NECP 1°×1°再分析资料、多普勒天气雷达数据、闪电定位系统数据等,对2016年10月30日沈阳桃仙机场进近区域航班雷击事件,从天气形势、物理量诊断、触发机制等方面进行分析,揭示飞机遭遇雷击的原因。分析得出:30日沈阳地区上空具有产生雷暴的不稳定层结、水汽和抬升条件。结合雷达资料、闪电定位资料及飞行员报告对飞机遭遇雷击个例进行了拟合分析,为闪电定位资料在飞行安全方面有效利用提供参考,并提出了建立基于闪电定位资料的雷电预警系统方案设计。  相似文献   

11.
建立我国航空安全事故征候报告系统的设想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事故征候导致事故的发生 ,对事故征候进行研究可提高航空安全水平。本文对世界各国在飞行事故征候数据收集的报告系统方面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分析 ,并对在我国建立类似系统的方式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2.
从组织因素的角度出发,对导致航空事故的因素,采用层次分析法进行评价,计算出各个指标因素的权重:机组、天气、公司管理是事故链居于前三位的因素.因此,针对居于前三位的因素,分别进行分析并提出PACE进谏法和建立过往人为失误记录的数据库、改善气象装备、系统科学的航空安全管理等建议,以供运营人和管理者参考。  相似文献   

13.
低空风切变是造成飞行事故的主要原因之一。在新津机场现有的低空飞行训练中,低空风切变的预警和预报尤为重要。本文对四川新津机场2013年8月19日出现的一次低空风切变天气过程,通过多普勒天气雷达资料、机场及机场附近区域的常规探测资料和地面自动观测数据进行分析,发现此次低空风切变天气过程符合中尺度对流系统产生的阵风锋的结构特点。  相似文献   

14.
人为因素是现代航空事故的主要原因 ,其中违章飞行占了相当大的比例。飞行规章的不完善和飞行人员对自身的技术状况缺乏正确认识是违章飞行的诱因。建立系统的飞行人员技术资料库 ,加强飞行人员的安全意识 ,加强监察 ,合理惩罚 ,将有助于避免违章飞行情况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进近着陆是民用飞机整个飞行过程中飞行事故的高发阶段。本文通过统计分析1996年至2005年国内民机进近着陆阶段飞行事故及事故征候,得出了国内飞行事故及事故征候的发生规律,总结了这两个阶段导致事故及事故征候发生的原因,并给出了机场附近净空保护和机组决断能力训练等建议和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6.
本文利用天气和气候学原理,结合大连空管站的气候统计资料,分别探讨了大连机场冬季对飞行影响较大的几类危险天气的特点及影响情况。气温低,气压高,多晴天,多降雪,多偏北大风,少降水,雷暴、低云、雾、烟都有发生等是大连冬季的基本气候特征。各类危险天气的出现都严重威胁着航空安全。  相似文献   

17.
给出了发动机故障危险等级划分 、危险系数确定、风险因子与飞行风险的计算方法,建立了基于蒙特卡罗仿真的发动机多故 障模式风险评估流程,预测发动机故障发生情况,评估发动机使用阶段的故障风险。在已有 航空发动机历史故障数据的基础上,对多种故障模式进行了风险预测,制定了两种可降低风 险的方案,分析了维修周期对风险因子的影响,给出了合理的降低风险方案。  相似文献   

18.
飞机进近着陆阶段是安全飞行的重要环节,进近着陆阶段的失误直接危及着飞行安全.从我国这几年的飞行事故和事故征候来看,在进近着陆阶段,由于飞行员的操纵失误所造成的事故和事故征候占的比例相当大.下面就在天气适航的正常飞行情况下,对进近着陆中的几个问题谈点个人看法.  相似文献   

19.
皮托管故障是威胁航空飞行安全的重要来源之一。通过对相关的全静压系统、空速表和皮托管的原理分析,并结合维修工程中的实践经验,找出了皮托管的常见故障类型。通过对伯根航空301号航班空难进行分析研究,找出事故的原因,并提出瓣膜式皮托防堵设计和压缩空气吹扫的堵塞物清除设计;提出空速系统的自检概念,增加对出现不同空速指示的告警。最后为达到可接受的飞行安全性水平,建议修改关于空速指示异常的飞行操作手册及维修实践中维修程序要求。  相似文献   

20.
终端区结构复杂、飞机事故多,其中危险天气对航空器的安全运行影响极大,因此有必要对危险天气下终端区管制风险进行评估。针对终端区管制系统运行风险性大、易发不安全事件的问题,提出基于风险信息熵的危险天气条件下终端区管制系统风险评估模型。首先,通过分析危险天气条件下管制系统的运行过程,建立管制系统运行中的熵流模型,然后建立危险天气下终端区管制风险评估指标体系,给出评估指标灰色关联度属性的计算方法,利用其反映出的信息熵确定指标权重,最终建立危险天气下终端区管制风险评估模型,并通过算例验证了模型的可用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