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为了更精确地测试星上功率放大器的饱和点,研究分析了TWTA(Travelling-Wave Tube Amplifier,行波管放大器)的非线性特性对AM(Amplitude Modulation,调幅)信号的边带压缩影响。文中基于Saleh模型描述TWTA,分析其在AM信号放大过程中的非线性特性,研究表明:随着输入AM信号的功率不断增大,放大后的输出信号畸变越来越严重;该变化主要体现在AM信号的边带上,与线性工作区相比,在TWTA的饱和点处,经放大后的AM信号的边带压缩程度达到最大。实验结果与理论分析结果完全一致。该研究为通信卫星星上功放饱和点测试提供了一种可行方法。  相似文献   

2.
同步轨道通信卫星天线覆盖图在轨测试的目的是检验卫星入轨后上下行覆盖图与设计覆盖区域的一致性,以及太阳照射产生的天线热变形等因素对覆盖特性的影响。针对卫星上常用的固定赋形波束天线、区域波束天线和可移动点波束天线等类型的星载天线在轨测试问题,分析了几种在轨测试方法的原理,包括偏置卫星姿态法、转动天线平台法以及使用移动测量站的方法,提出了偏置卫星姿态法中融合转发器遥测参数判决和多站联合在轨测试的解决方案,有效解决了既要节省宝贵的燃料又要尽可能测量多条切线方向图的工程难题。对真星的固定赋形波束天线和可移动点波束天线进行了在轨测试,测试结果与实际特性吻合很好,验证了方法的可行性。最后,针对融合遥测参数判决的多站联合偏置卫星姿态法的测量不确定度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3.
提出了一种基于时间分辨的脉冲式半导体激光器特性测试新方法,并研制了相应的测试系统。该方法根据脉冲驱动源的时序,同步产生采样窗口信号,然后根据采样窗采集半导体激光器的注入电流、端电压和输出光功率等数据,进而获得表征器件特性的曲线和参数。该方法解决了半导体激光器特性测试中的2个关键问题:一是现有的连续测试方法造成的器件温升,影响测试准确性和安全性;二是解决了脉冲驱动源与测试的同步问题。文中给出了最小脉冲宽度达100 ns的窄脉冲驱动的L-I-V测试曲线和测试参数。  相似文献   

4.
针对水声测量中换能器阻抗和功率放大器的匹配问题,以及换能器老化状况诊断的实际问题,利用DDS(直接数字合成)和DFT(离散傅里叶变换)技术,研究了使用小信号下换能器在不同频率点上的频率响应情况,通过执行多次测量,确定换能器的幅频响应特性曲线,以此分析换能器的老化情况,同时可以对功率放大器输出匹配电路设计提供参考.通过相...  相似文献   

5.
在通信卫星自动化在轨测试系统中,影响软件通用性的因素很多,其中之一是由于射频链路系统的复杂性和多样性。针对这个问题,具体地描述了在轨测试软件与射频链路紧耦合的原因,分析了在轨测试系统对射频链路的接口需求及系统的数据处理特点。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与测量频段无关的统一射频链路模型,有效地屏蔽了实际测试链路的个性特征。最后给出了采用.Net技术构建射频链路组件的方法。实践表明,利用该组件开发的在轨测试软件通用性良好。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决高均匀扫描电机转动轴位置未知时与反射镜面不平行度的测量问题,提出了一种动态的光电测量方法;在激光测量光路中,利用扫描电机在位置敏感传感器(PSD)上的扫描曲线,并根据光学成像原理和扫描曲线的外形特征,设计了一个光学实验系统;利用实验方法建立了轴面俯仰角度与扫描曲线形状的关系式,最后对扫描电机轴面不平行度的特性进行了测试分析。实验表明,此种测量方法能够很好地解决动态测量扫描电机轴面不平行度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基于交会对接成像敏感器在轨成像目标相对距离变化较大的特性,分析了敏感器嵌入式软件对曝光积分时间、激光发光功率等各项成像参数配置的方法。针对有先验数据、无先验数据初始捕获、跟踪模式等三个不同的工作模式特性与模式切换逻辑,设计了一种初始捕获参数试配方法,并将其与跟踪模式下的最优化参数实时计算相结合,形成了完整的交会对接成像敏感器成像参数设计方案,并进行了仿真测试,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确保在轨实时图像清晰度满足位姿测算要求,可为交会对接末段制导相对位姿测算提供保障。该方法拟应用于我国后续交会对接任务中。  相似文献   

8.
空载流量特性具有负载压降为零的阀流量特性包括如下:流量增益、流量直线性和流量对称性,阀的磁滞和分辨力。这些特性曲线最好用连续流量曲线仪测量,但是可以用描点法确定。百分之百产品的试验,常常保证空载流量特性曲线的一致性,以实现阀的技术条件。  相似文献   

9.
针对压气机特性曲线中未知转速数据难以精确计算问题,提出了基于样条曲线的内插算法。在分析压气机性能曲线特点基础上,通过制作压比/效率-流量、流量-转速2组辅助线,并使用样条曲线对其进行拟合,基于拟合结果计算测试转速下的特性数据,进而完成了对某型压气机压比/效率特性的内插计算。结果表明:基于样条曲线的内插算法比RBF神经网络算法准确性更高,并具有良好的工程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提出了基于多卫星、多测站、多天线、多频率配置和单测控中心的在轨测试和通信业务监视系统,分析了该系统的功能特点,并介绍了其硬件组成和系统软件所包含的内容.随着航天测控网的不断发展,实际工程应用中对卫星的测量要求也越来越高,该技术在对卫星的在轨测量中将会被广泛使用.  相似文献   

11.
敏捷制造是一门先进制造技术。本文综述了敏捷制造的由来、内涵及定义、研究内容、三大支柱、实施和关键技术、发展现状以及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2.
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为出发点,着重分析了DVOR信号副载波上存在着的60Hz调幅现象,指出边带天线间的“寄生辐射效应”是危及DVOR信号质量的主嵰蛩兀⒁源宋行钠饰隽耍粒祝粒担保男停模郑希以谏杓萍鞍沧暗魇怨讨形跽庵窒窒蠖扇〉氖侄渭霸怼  相似文献   

13.
传统方法测量调幅失真都是用失真度仪或频谱分析仪,本文介绍了1种新方法,即用调制线性进行调幅失真的测试。  相似文献   

14.
针对靶场安全控制系统主字母体制中主字母信号的调制系数选取范围问题,对主字母信号经FM (Fre-quency Modulation,调频)调制后的功率进行理论分析,选取一组频率组成主字母信号调制到中频.通过仿真得到数据曲线.同时将仿真参数移植到与工程设备相似的实验设备上,使用频谱仪进行实际测试,以测试数据拟合出曲线,该曲线符合理论分析及仿真曲线,即理论分析、仿真与设备测试结果一致.可以得出结论,在主字母体制信号可解调的条件下,调制系数与主字母信号经FM调制后的功率的关系函数为对数函数,从而可为工程参数的选择提供参考范围,有利于工程应用.  相似文献   

15.
物联网操作系统是物联网信息技术的重要组成部位,其特点是规模小,占用资源非常少,且功耗极低.其主要适用于内存空间极小、功耗极低且效率较高的资源受限应用场景.如以往的非智能手机,存储空间小,需要待机时间长,对通话要求快速响应.物联网操作系统还应用于传感器采集数据.随着物联网技术发展,各种需要联网的物件中嵌入微型计算机设备.物联网操作系统运行于微型计算机设备上,负责管理硬件软件并接入到互联网中.在航空领域,飞机上部署了数量众多的微型计算机设备,它们大都是体积小、存储空间小、功耗低.这些微型计算机设备上运行着数据采集任务、数据传输任务及设备控制任务.物联网操作系统能够解决微型计算机设备上硬件软件管理问题,并且能够做到资源占用少、功耗低.通过分析物联网操作系统Contiki研究物联网操作系统相关技术.  相似文献   

16.
噪声调幅干扰是一种有效的压制性干扰,可压制近炸无线电引信对目标信息的获取。为提高线性调频无线电引信抗噪声调幅干扰的能力,将单频率自适应陷波器应用到线性调频引信中,对噪声调幅干扰进行抑制。分析了噪声调幅干扰抑制原理,并对噪声调幅干扰抑制效果进行了仿真。仿真结果表明:SJB=-10 d B时,仍然能达到很好的噪声调幅干扰抑制效果。  相似文献   

17.
电分相电弧对全向信标电磁辐射特性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梁飞  効迎春  鲁楠  朱峰 《航空学报》2020,41(8):323705-323705
为了分析电气化铁路高速列车电分相电弧对机场全向信标(VOR)的影响,研究其电磁发射特性。利用电磁干扰接收机与频谱仪,分别以点频和扫频方式,对电气化铁路电分相点和普通点进行了大量辐射测试。分析测试数据的异方差性,改进回归分析方法,拟合出电弧在全向信标频段的幅频特性曲线,分析弓网电弧电磁辐射对机场全向信标的影响。结果表明:电分相电磁辐射是随机的,在电分相处比普通点大;现代电气化铁路高速列车经过电分相的测试数据异方差性比较明显,普通的最小二乘估计方法不适用;当电气化铁路电分相点与飞机距离小于4.944 km时,可能会对VOR信号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8.
《中国航空学报》2021,34(12):28-38
Electron beam melting (EBM), as an excellent Additive Manufacturing (AM) technology, enables the printing of Ti-6Al-4 V alloy for a wide range of applications such as aerospace and biomechanical industries. It improves functionality and integrity of components and negates complexities in assembly processes. However, due to the poor surface and sub-surface integrity represented by the rough surface finish and low dimensional accuracy, achieving a favorable surface condition is quite challenging. Therefore, post processing becomes essential for these electron beam melted (EBM-ed) Ti-6Al-4 V alloys. Being the most common technique to improve such parts, milling of Ti-6Al-4 V alloy is very challenging and resulting tool wear issues, due to its unique material properties. Thus, this paper presents a comprehensive study on the surface integrity of EBM-ed Ti-6Al-4 V parts processed by precision grinding and electropolishing, aiming to qualitatively and quantitatively clarify the interrelation between process parameters and processed surface quality. The surface and subsurface characteristics such as profile accuracy, surface roughness, microstructure, defective layer and residual stress before and after post processing were compared and evaluat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by precision grinding, the profile accuracy was improved from over 300 µm PV to 7 µm PV, while surface roughness (Ra) was reduced from 30 µm to about 2 µm. The layer with partially melt particles was removed, but introduced a deformed subsurface layer with more residual stress. Then by applying electropolishing, the residual stress was released and the deformed layer was removed. In addition, Ra was further reduced to 0.65 µm. The research can serve as a reference for the integration of post machining processes with AM.  相似文献   

19.
噪声调幅干扰是一种有效的压制性干扰,可压制近炸无线电引信对目标信息的获取。为提高连续波多普勒无线电引信抗噪声调幅干扰的能力,将单频率自适应陷波器应用到连续波多普勒引信中,对噪声调幅干扰进行抑制。分析了噪声干扰抑制原理,并对噪声干扰抑制效果进行了仿真。仿真结果表明:SJR=-10dB时,仍然能达到很好的噪声调幅干扰抑制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