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跷振(POGO)稳定性算法与估计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本文扼要介绍跷振(POGO)不稳定性机理,用矩阵法求解闭环、开环特征方程和开环传递函数的过程及判别跷振稳定性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直升机双线摆式吸振器的动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双线摆式吸振器是位于直升机旋翼旋转平面内用来吸收该平面内桨毂纵、横向激振力的动力吸振器,能随旋翼转速而调谐。本文以桨毂安装多个相同的双线摆构成双线摆式吸振器为研究对象,从阻抗角度导出了机身/旋翼/双线摆式吸振器耦合系统的时域与频域运动方程,可求得在旋翼旋转平面内桨毂中心与双线摆质量块对桨毂中心外激振力的响应,并在其基础上重点研究了旋翼旋转平面内桨毂中心纵、横向所受激振力及加速度阻抗、吸振器结构设计参数和调谐等对吸振器减振性能影响的规律。本文结论对这类吸振器的设计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多点正弦模态试验技术的注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了多点稳态正弦激振模态试验技术的几个问题,利用离散傅立叶变换的正弦信号数据处理方法和实现,多点稳态正弦激振频响函数估计方法,利用测试频响函数确定多点正弦相位共振试验的适调激振力分布的奇异值分解方法,给出了两咎利用相位共振试验确定结构参数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4.
撬式起落架动刚度及阻尼特性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起落架动刚度及阻尼特性是研究直升机“地面共振”问题两个重要参数。刚进入国产化阶段的橇式起落架迄今尚无靠的理论计算方法来确定这两个参数。本试验研究利用某型直升机真实的橇式起落架为试件,采用机械阻抗测量法来研究该起落架的动刚度及阻尼特性。试验使用电液伺用激振设备,对橇式起落架进行不同频率的激振,实时测量相应的载荷及位移响应,从而得出了橇式起落激振设备,对橇式起落架进行不同频率的激振,实时测量相应的载荷  相似文献   

5.
JDZ-3型电涡流激振是研究外覆纤维合材料薄壁金属圆管振动特性的激振源,本文阐述了电涡流激振的工作原理,性能特征及其在研制过程中所进行的各种试验,如涡流感应头结构型,恒磁路系统,激振器与试件之间的间隙,交流激磁强度和感应头激磁线圈的设计等。还介绍了激振器与功效的阻抗匹配,最后,用该设备对六种不同圆管进行激振试验,取得了良好的结果。  相似文献   

6.
基于含间隙吸振器的半主动振动控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提出一种基于刚度分段线性动力吸振器的半主动振动控制策略,通过调节弹性元件的间隙实现吸振器工作频率连续跟踪外激励频率的变化。文中根据基波平衡导出了使主系统近似完全消振所需的弹性元件间隙控制律。数值仿真表明:这种半主动控制策略对于单自由度主系统和多自由度主系统均有很好的消振效果和相当宽的工作频带  相似文献   

7.
为了准确描述随机性对声振系统响应的影响,本文基于单位分解有限元/有限元法和直接概率积分法实现了精确高效的随机声振分析。本文首先通过在声振耦合界面划分虚拟单元、实施坐标变换和引入精确积分方法,发展了新型单位分解有限元/有限元方法。然后将新方法的单元内捕捉波形信息的能力强、系统矩阵规模小、易于处理复数矩阵等优势和直接概率积分法需要重复计算的特点相结合,构建了精确高效的随机声振分析方案。数值算例分析表明,所提方案得到的统计特性均和蒙特卡洛模拟吻合很好,其能够进行可靠的随机响应分析。  相似文献   

8.
从理论分析和仿真计算两个角度,研究对比了典型空间管路结构在单、多轴随机振动载荷下的动强度特性。确定了线性结构模态振型主振方向的评定方法,得到了管路结构模态振型主振方向与随机激振方式和方向、动应力响应之间的规律特性。不仅能够为管路结构随机振动响应试验系统设计提供指导,而且能够为其动强度考核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9.
详细介绍了旋翼桨叶气弹稳定性试验采用的试验模型,试验设备,试验状态和试验方法。重点论述了先进旋翼的结构形式,以及简单可靠的周期变矩激振方法。试验用液压作动简对自动倾斜器的不动环激振,共进行46种状态结果,其结果符合要求,与理论分析结果有较好的一致性。该项试验的激振方法和数据采集处理技术可直接用于直升机型号研制中的旋翼气弹稳定性试验,为进一步发展我国旋翼气弹稳定性试验技术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0.
为了抑制刚性旋翼桨叶的二阶挥舞交变载荷,在桨叶内部挥舞方向嵌入动力吸振器。为探究动力吸振器抑制旋翼桨根处二阶挥舞载荷的效果,通过建立旋翼桨叶与挥舞动力吸振器二自由度耦合系统模型,推导出嵌有挥舞吸振器的耦合系统的运动微分方程,比较液弹吸振器与弹性吸振器抑制挥舞方向载荷的效果,并对影响吸振器吸振性能和挥舞吸振器的动态特性的结构参数进行分析。研究表明,挥舞吸振器在旋转和不旋转时,其固有频率并未发生改变;液弹吸振器和弹性吸振器都能达到良好的降低桨叶挥舞方向低阶载荷的效果,但液弹吸振器所需行程明显小于弹性吸振器。  相似文献   

11.
汽车空气动力学涉及到绕流湍流、流动稳定性、流动分离与控制、流固耦合及噪声等复杂且基础的流体力学问题。本文梳理了国内外学者基于汽车物理模型的空气动力学研究进展,介绍了前人在气动力、流场研究、流动控制、计算和实验的对标、多车空气动力学、污染、风噪等方面取得的研究成果,分析了研究存在的不足,并对未来汽车空气动力学研究方向进行了探讨和展望。  相似文献   

12.
诠释高职校园文化的内涵,从文化存在的形态着眼,将高职校园文化划分为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四个层面;分析高职校园文化的特征,包括稳定性、应用性、时代性、实践性、技术独特性;指出建设高品质高职校园文化应该坚持时代性与独特性相结合、开放性与封闭性相结合、创新性与继承性相结合的原则。  相似文献   

13.
NHMDB是基于扩充关系数据模型的多媒介数据库系统,它以扩充关系为基础支持面向对象的主要特性。数据字典在格式化数据的管理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在非格式化数据诸如图形、图像、语音等形式的数据管理方面的应用尚未得到很好的研究。本文主要讨论把传统的数据字典技术加以扩充使其支持多媒介数据对象的管理,支持复杂对象的描述,支持抽象数据类型,对象类、超类、子类和继承性的概念。  相似文献   

14.
开关磁阻发电机   总被引:24,自引:3,他引:24  
从描述开关磁阻电机的电磁特性、相电流波形解析、机电能量转换关系等方面讲述了开关磁阻电机作为发电运行的机理;阐述了角度控制、斩波控制、脉宽调制控制和直接励磁电压控制等四种调控发电机输出的控制方案;文中最后给出了6/4,6/6和8/8三种结构开关磁阻发电机样机的特性试验结果。研究表明,开关磁阻发电机具有结构简单、能量密度高、过载能力强、容错性好、动静态性能好、效率高等特色,在许多场合有开发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教师任职年度考核是对教师在任职年度内的政治表现、工作表现、科研成果、附加工作等四方面进行考核.本系统共设有数据录入、数据管理、统计处理、数据查询、打印输出、系统维护等六大功能模块和一个考核数据库,具有良好的人机交互界面.  相似文献   

16.
飞机连接耳片故障诊断疲劳损伤评估专家系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连续耳片是飞机上的重要部件,其使用环境恶劣,极易出现故障引起失效。本文根据大量的数据、表格和曲线,用Delphi程序设计构造了专家系统的知识库及推理机,从静强度、疲劳强度、疲劳寿命、断裂损伤、临界裂纹及裂纹扩展寿命等方面,结合材料性能、表面加工、干涉配合、大气环境及表面强化等因素,对飞机连接耳片进行疲劳损伤容限的评估。提出了用剩余强度裕度、疲劳裕度、断裂判据、临界裂纹长度、挤压系数、耳片疲劳额定许用基准值、耳片孔边单裂纹综合构形因子、耳片几何因子、耳片试验试件系数、试验可靠性系数、置信系数和特征寿命等参数进行评估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现代飞行模拟机技术发展概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自20世纪中期第一台飞行模拟机投入运行以来,模拟机的设计理念、加工工艺、制造手段、电子系统的技术不断进步.特别是近十年来,更多的生产厂商参与到模拟机的研发和生产中,大量的新技术、新理念在新型号模拟机上采用,其进步和发展是计算机系统、视景系统、运动系统、飞行操纵系统、接口系统、仪表系统和软件开发模式等多方面、全方位的整体...  相似文献   

18.
认知心理涉及到心理过程的许有领域,从感觉到知觉、模式识别、注意、意识、学习、记忆、概念形成、思维、回忆、语言、情绪、发展过程等。认知心理可以理解为对感觉输入加以转换、简化、细化、存储、恢复和利用所依赖的所有加工过程。交替传译人员足具备良好认知心理素质和心理调适能力的特殊群体,分析他们的认知心理成分对培养口译人员教学和他们对自身认知心理的了解、把握、提升和应变等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声信标为某飞行器锥段壳体的重要设备,针对安装位置与理论位置存在较大偏差,导致切削轨迹无法精确生成,对此,本文提出集测量、编程、切削、检测为一体的切削轨迹设计方案。首先在锥段壳体设定某基准位置与声信标特征相同,然后对声信标空间位置进行测量,将锥段壳体基准位置与声信标测量位置切削轨迹通过坐标系建立联系,为此设计出声信标空间位置控制点和方向矢量计算方法;为验证切削轨迹的正确性,提出优化后处理,约束设备旋转角度,校验切削轨迹特性。最后,经试验验证,声信标空间位置控制点与方向矢量和测量数据一一对应,切削轨迹与声信标特征大小相符,该方法合理、可靠、有效。  相似文献   

20.
基于协同创新中的三螺旋理论,分析高校通过“政产学研用资”协同创新建设打造办学特色的模式与路径,探索了双三螺旋构成、协同模式及动力机理,设计基于航空特色六联驱动模式的协同创新机理。以郑州航院物联网专业为例,对“航空+”六联驱动双三螺旋模型进行验证,构建郑州航院案例实践平台及课程共享资源库。通过实践分析,基于产学研内外驱动力融合,更好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有机衔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同时为双三螺旋理论相关研究完善和发展提供新的思路,为地方行业特色高校进一步建设特色骨干大学助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