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针对事件相机(Event Camera)输出的异步事件流信息不利于人眼观察、难以衔接应用任务且存在大量噪声的问题,介绍一种可视化及降噪算法。结合事件流能够反映场景中物体运动边缘信息的特点,利用物体运动边缘的时间和空间连续性进行降噪处理,进而利用事件数量和时间阈值双限制的方式累积事件得到事件“帧”,达到可视化、便于应用的目的。在真实数据集实验中,降噪算法可以有效处理背景噪声,在运动起始或缓慢时保存更多细节边缘事件信息,提升有效角点检测数量,可视化算法在保证帧率的同时,降低事件数量方差,提高事件“帧”信息的均匀性。实验结果证明了可视化及降噪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
汪领  尹凡 《空间科学学报》2020,40(6):1014-1023
利用Swarm卫星2015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的50Hz高频磁场数据,根据阈值判断垂直于主磁场方向的扰动,对磁纬45°N-45°S之间的小尺度电离层行扰事件进行探测.为避免混淆而产生的干扰,可以根据阈值判断平行于主磁场方向是否发生扰动,从而排除典型的赤道等离子体泡事件.但对于较弱的赤道等离子体泡事件,扰动阈值判断无效.为避免弱赤道等离子体泡事件的污染,根据小尺度电离层行扰事件和赤道等离子体泡事件在不同参数空间中的密度分布差异,利用基于密度的聚类算法将赤道等离子体泡事件进一步甄别提取.结果表明,聚类算法能够有效地将赤道等离子体泡事件从小尺度电离层行扰事件中甄选出来,并使小尺度电离层行扰事件聚类与赤道等离子体泡事件聚类形成清晰的边界.由聚类算法导出的弱赤道等离子体泡事件主要分布在磁纬15°N-15°S,地理经度20°-60°W,月份10至3月之间,并且在20:00MLT-24:00MLT存在高发生率,同时依赖于太阳活动,这也验证了前人的相关研究结果.   相似文献   

3.
围绕UFO坠毁事件,除了1947年众所周知的罗斯韦尔事件外,另一起最让人们津津乐道而又争论不休的,就是1948年发生在新墨西哥州阿兹特克郊外的坠毁事件了。  相似文献   

4.
何语璇  刘勇  张强 《空间科学学报》2020,40(6):1074-1083
基于Polar卫星1996-2008年的表面电压数据,研究了卫星在低轨区域出现正高电位(异常事件)与太阳活动的关系及其发生位置的磁地方时(MLT)分布.研究表明:太阳辐射与异常事件发生次数呈正相关,太阳活动越活跃,异常事件出现次数越多,但不会影响航天器表面电位;异常事件发生占比呈现明显季节性变化,在太阳活动高年,冬季和夏季次数较多,春季和秋季次数较少,在太阳活动低年,每月次数均维持在较低水平,而一个月内异常事件次数没有明显规律;在分布上南北半球表现出相似性,异常事件均不会发生在地磁纬度50°-60°区域,极区和昏侧发生次数较多,而不同的是异常事件在南半球发生得更多更集中;虽然太阳活动与航天器在低高度时表面出现正高电位的次数呈正相关,但即使在太阳活动峰年,航天器异常事件发生率也不超过10%.   相似文献   

5.
发端于国外UFO现象,后流传至中国。当时民众对世界范围内的UFO事件也很关注,所以媒体在报道身边的UFO事件之余,还对国外的UFO事件做了连续报道。  相似文献   

6.
为解决不确定条件下航空不安全事件灵敏度分析的难题,基于Bow-tie模型提出了多模式下航空安全性指标及其灵敏度测度,以轮胎爆破事件为例,采用Monte-Carlo方法计算得到安全性指标、基本事件的全局灵敏度及其分布参数的局部灵敏度。根据轮胎爆破事件仿真结果,两类灵敏度指标均随着飞行时间的增加而发生变化,尤其是在500~600 h时变化最为显著,但灵敏度重要性排序保持不变;基本事件类型是影响灵敏度的一个主要因素,电子类基本事件灵敏度测度远远小于机械类基本事件;同类型基本事件中,平均故障间隔时间不是主导因素,灵敏度大小还与失效传递的逻辑关系密切相关。算例结果表明:航空安全水平随着飞行时间逐步下降,应重点关注飞行时间为500~600 h时航空组件失效导致事故发生的可能性;航空组件的灵敏度重要性不会随着飞行时间变化,提高灵敏度较高的基本事件的可靠性水平是防范航空事故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北斗系统作为我国自行研制的导航系统,具有独特的混合星座特性,其反射事件在海洋上的空间分布和覆盖性能的研究成果较少。针对上述问题,模拟了北斗三号(Beidou System 3,BDS3)以及全球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GPS)空间星座,模拟不同性能参数的低轨接收卫星,在此仿真系统的基础上,计算反射事件在各仿真场景下的海洋覆盖率以及同时发生反射事件的卫星数量。结果表明:BDS3与GPS相比具有更大的反射事件海洋覆盖率,覆盖性能更优;仿真周期7天与1天相比,前者卫星产生的反射事件海洋覆盖率约为后者5倍;低轨道卫星(Low Earth Orbit,LEO)轨道高度越高,天线波束角度越大,反射事件海洋覆盖率越大;3颗LEO卫星下同时发生反射事件卫星数的平均值约为单颗LEO卫星的3倍。可通过设计多星组网来提高反射事件海洋覆盖率。研究结果对星载反射技术海洋遥感应用方面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也许会有一天,我们能真实地叙述像15年前前苏联《劳动报》上的一篇题为《事件恰好发生在凌晨4时10分》这样的异常事件。1984年,记者法斯特罗辛在《劳动报》上发表的《事件恰好发生在凌晨4时10分》中所提到的事件,被认为是迄今为止,在探寻大气异常现象的领域里最不可思议、最带戏剧色彩的一次事件。就事件的整个过程及细节的描述方面,所有目击者的证词完全一致且十分清晰,不存在任何疑点和矛盾。这一报道至今仍在引起读者的思考,就像在读一本有趣的侦探小说,正读到引人入胜的章节时,突然终止了一样,人们渴望了解事件的…  相似文献   

9.
李世友  谢蓉  肖扬 《空间科学学报》2020,40(6):1000-1006
利用AL和AE指数对第24个太阳活动周发生的亚暴事件进行统计分析.主要统计了关于磁层亚暴的强度,亚暴初值与恢复值的关系,亚暴持续时间,亚暴恢复相与增长相(包括膨胀相)持续时间的关系等.统计结果表明:在第24个太阳活动周中2008-2016年发生的亚暴事件大部分比较剧烈,其峰值大都在200~1200nT;初值和恢复值大都在30~100nT,并且事件占比符合正态分布;大部分亚暴都能恢复到亚暴初值60nT以内,并且差值越小,事件的占比越大.大部分亚暴的持续时间较长,在100~400min之间,其中增长相(包括膨胀相)持续时间均在120min以内,并且持续时间越长,其事件占比越小;大部分亚暴事件的恢复相持续时间在60~300min之间,并且呈现出正态分布特征.绝大多数亚暴事件的恢复相持续时间为增长相持续时间的10倍以下,其中约一半亚暴事件的恢复相持续时间为增长相持续时间的1~4倍.这说明亚暴的能量聚集速度约为能量释放速度的1~4倍.   相似文献   

10.
2014年1月,著名物理学家斯蒂芬·霍金提出了一个重磅理论,那就是“黑洞并不存在”。这一言论来自霍金最新的论文,包含于一个关于黑洞的原理和著名的“事件视界”的论点之中。“事件视界”是黑洞最外围的区域,进入“事件视界”的所有物质,包括光,都无法逃出。  相似文献   

11.
AR5395和AR5629X射线事件的太阳射电辐射特征吴洪敖,孙九祯(中同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南京210008)关键词太阳耀斑,X射线事件,射电事件一、概况本文选用的典型事件是1989年3月的AR5395和8月的AR5629的射电缓变和爆发分量,及其...  相似文献   

12.
如果说2004年全球确实发生过一起不明飞行物的目击事件,那它一定是墨西哥空军目击UFO的事件。因为无论从这个事件本身的神秘性、目击者的专业水平、发布者的可信性、研究者的认真程度及提供证据的可靠性,还是它在全球受到的关注程度来看,这起UFO目击事件都可以说是近年罕有的。所以,墨西哥UFO目击事件可称得上是2004年UFO目击第一案。  相似文献   

13.
在1990年10月31日、1991年3月18日和1999年12月9日,以上海市为中心,涉及江苏、浙江、福建、台湾等省的部分地区,相继发生了大规模的UFO事件,目击者成千上万。当地新闻媒体随后以不同形式连续进行报道,社会影响较大。经我们研究会调查分析,认为这几次事件是典型的UFO事件。  相似文献   

14.
他是空中怪车事件采访第一人,可以说就是借由他的笔,空中怪车事件才在短时间内成为轰动国内外的新闻。在采访他之前,我做了案头工作:  相似文献   

15.
钱茹 《飞碟探索》2011,(1):10-11
萧山机场上空发生的事件渐渐尘埃落定,现在我们来看看2010年发生在中国上空的其他一些UFO事件。  相似文献   

16.
《飞碟探索》2008,(4):F0002-F0002
磨山事件引起了东湖管委会何连远部长的注意。他忽然想起,20世纪70年代曾有人在磨山上空看到三个飞碟。如果是飞碟,那么这一事件就可以解释了。 这让我们联想起被列为“中国UFO三大悬案”的空中怪车事件。当时在贵阳北郊的一个林场,近180公顷马尾松一夜之间被毁。遭到毁坏的松林与此次磨山事件在某些细节上十分相似:发生地点都在密林之中,很多树木都是等高位置折断,折断的大树都是整齐的切口。  相似文献   

17.
“外星人劫持事件”一直是UFO和外星人爱好者关注的重点,但其真实性一直受到科学界的质疑,也有不少脑科学家、神经学家、心理学家参与研究,分别从大脑受到特殊刺激、药物致幻或自然现象等角度解释这一现象,但这些都未能说服UFO爱好者。本文的采访对象是一位“外星人劫持事件”研究者,采访时间是2007年。在她看来,劫持事件就是外星人的阴谋。  相似文献   

18.
奇遇 1970年,日本北海道曾发生过章鱼外形的外星人绑架事件,当时许多研究人员曾对此进行探讨,但真伪不明。事件的主角据说现在仍能与外星人沟通,并能吸收宇宙能量。  相似文献   

19.
候涛 《飞碟探索》2012,(6):37-37
美国最大的民间飞碟研究机构-UFO共同网络(简称MUFON)近来公布了多份档案。这些档案显示,在1897年4月17日,美国得克萨斯州西北的偏远小镇奥罗拉发生过一起神秘的不明飞行物坠毁事件。这起事件同50年后的罗斯韦尔事件很相似,坠毁事故导致了外星人的死亡,外星人尸体被埋葬在当地公墓一个没有标记的坟墓中。  相似文献   

20.
近地磁尾准无碰撞磁重联事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综合分析了ClusterⅡ-C1飞船在2001年9月15日飞越地球磁尾等离子体片区的热离子和磁场观测资料。结果表明,约在0340-0440UT时间期间,资料多次呈现出较强的尾向离子流(VXGSM<0),明显的南向磁场分量(BZGSM<0),以及明显的晨-昏向磁场分量BYGSM等特征。由此可以推断,在磁尾等离子体片中,在径向方向XGSE>-18.6Re范围内,可能发生了多次磁重联事件,整个事件持续期约1h。磁重联事件的观测特征与准无(或半)碰撞磁重联理论的基本图像符合一致,因此这些事件应当是准无碰撞磁重联事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