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叙述航天飞机简化模型流场测量与观察,进行了旋涡场测量,机身压力分布测量和组合体的油流观察。试验M数为0.4,0.6,0.8,1.5,攻角为0°,6°,8°,10°,12°,15°,17°和20°。分析三种方法所得结果,符合得很好  相似文献   

2.
高速风洞航空弹射座椅大攻角大侧滑角试验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FL-24风洞中进行了试验M数为0.60、0.90及1.20,攻角为0°~360°,侧滑角为0°~-90°,试验雷诺数为(2.8~5.4)×106的高速风洞航空弹射座椅试验技术研究。结果表明,本项试验技术是可行的,所得航空弹射座椅的气动特性变化规律合理,试验数据可靠,量值可信,可用于航空弹射座椅的性能估算及飞行轨迹计算。  相似文献   

3.
进行双三角翼翼面流动显示研究的目的是为了揭示前、后翼脱体涡的干扰机理和详细结构 ,进而达到控制表面涡分离的目的 ,并为计算流体力学建立数学模型提供依据。介绍了采用激光片光技术在风洞中进行双三角翼剖面流动显示研究的方法和主要结果。研究表明 ,在较大攻角下 ,由于后翼涡的强度远远超过前翼涡的强度 ,后翼涡对前翼涡的诱导作用比前翼涡对后翼涡的诱导作用强 ,最终两涡将合并在一起 ,成为单一的旋涡。试验给出了很好的涡结构瞬态流动显示图片 ,两对涡的干扰合并明显可见 ,这对分析双三角翼涡的合并和破碎机理以及建立计算模型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介绍飞机大攻角标模在高速所1.2m和0.6m风洞中进行大攻角测力试验研究所得数据与国外2.5m和0.6m风洞所得数据的相关研究情况。相关性研究的试验M数均为0.35~0.8;两座0.6m风洞试验攻角为0~29°;侧滑角高速所为5°,国外为5°、10°。1.2m和2.5m风洞的试验攻角为-3~48°;侧滑角为5°、10°。研究表明,该飞机模型在这四座风洞中吹风试验数据的相关性是好的。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1.2m风洞攻角达30°的动导数试验装置与测量系统以及在1.2m风洞中对标准动态模型(SDM模型)所作的一系列试验结果。试验的马赫数为0.6~1.2,攻角为0~30°,振动频率为8~14Hz,试验雷诺数为1.2×107~2.3×107/m。试验所得的阻尼导数包括俯仰、偏航、滚转及滚转引起的偏航动导数随马赫数和攻角的变化表现出明显的非线性,而减缩频率的影响并不显著。天平与测试系统的重复性精度小于15%。试验结果与国外文献数据具有很好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6.
简要地阐述了不同湍流度情况下某翼身组合体模型头部无粗糙带以及粘贴有两侧型粗糙带,40°,60°和70°“只”字型粗糙带等5 种状态的实验结果,并对实验结果进行了分析。实验的湍流度为:0.02% ,0.10% 和0.33% 。实验结果表明,不同的粗糙带对模型的气动特性有较大的影响。总的来说,上述几种粗糙带状态对气动特性的影响可以简单地分成两种类型,即“有影响型”和“无影响型”。研究还表明,湍流度对大攻角时气动特性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并且表现出十分复杂的特性。当湍流度自0.10% 变化到0.33% 时,湍流度对该翼身组合体模型气动特性的影响相对而言并不大。但当湍流度自0.02% 变化到0.10% 时,湍流度的影响则较大  相似文献   

7.
高超声速飞行器机身/超燃冲压发动机一体化设计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车竞  唐硕 《实验流体力学》2006,20(2):41-44,49
开展了高超声速飞行器机身/超燃冲压发动机一体化设计方法的研究.以多目标遗传算法为优化方法,采用一维流动模型计算性能指标,对机身下壁面前体和后体型线进行了优化设计,得到了Pareto最优前沿面.计算结果表明该方法可大大提高机身/发动机的匹配水平,获得高性能的设计方案.该方法可进一步推广应用于包含更加精确的流动模型的优化设计当中.  相似文献   

8.
迎角变化引起的高超声速进气道起动迟滞现象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超声速进气道在起动过程中存在迟滞现象,起动迟滞对发动机的工作范围有重要影响。以一种Bump/前体一体化进气道为研究对象,通过试验和数值仿真结合的方法,研究迎角变化引起的进气道起动迟滞现象。试验在国防科技大学LF-220自由射流风洞中进行,来流条件Ma=5.0,采用蓄热式加热器对上游气流进行加热,稳定段总压1.59MPa,试验段静温91.67K。试验模型由底座、进气道前体前锥、进气道前体后锥和唇罩4部分组成,模型总长度285mm。采用PSI压力传感器对模型壁面压力进行测量,采样频率为100Hz。试验成功捕捉到进气道随迎角变化由不起动转化为起动的动态过程。研究表明,高超声速进气道随迎角变化存在明显的迟滞现象。试验获得进气道自起动迎角为-1.3°,而进气道自不起动迎角大于10°。在进气道自起动/自不起动过程的研究中发现,随着进气道流动状态的不同,迎角和大尺度分离区交替主导流量变化。  相似文献   

9.
旋翼/机身耦合系统的固有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直升机的旋翼与机身在桨毂处是机械耦合的,用旋翼阻抗和机身阻抗在桨毂处匹配的方法分析旋翼/机身耦合系统的固有特性。旋翼阻抗由旋翼在固定坐标系中的运动方程得到,这个运动方程由旋翼旋转坐标系中的桨叶模态方程导出,机身阻抗可由此可见 身的有限元分析计算或振动试验获得,还设计与加工了一个旋翼/梁耦合模型,对此模型进行了试验研究,试验结果和计算结果比较表明,分析旋翼/机身耦合系统固有特性的方法是可行的,且具有较高的精度。  相似文献   

10.
航空上所用的实际机身,如果其横截面偏离圆形不大,本文提出准圆截面近似法,把机身的超音速绕流问题分解为绕当量旋成体的流动和非圆截面、攻角、弯度影响两个部分,给出了机身表面压强分布、法向力和轴向力分布的计算方法,计算结果具有满意的工程准确度。  相似文献   

11.
在高超声速风洞中采用油流显示技术开展了三维楔体诱导层流分离现象的实验研究。研究模型为矩形平板/三维楔体、三角形平板/三维楔体。研究结果表明:高超声速(马赫数6.0)局部层流分离结构不仅受楔体压缩角影响,受前体外形的影响也很明显;对于三角形前体,由于楔体上游来流存在横向流动,使得楔体诱导的分离流动结构完全不同于矩形平板模型,且在不同迎角下,分离线形状也存在较大差异;受三角形前体与三维楔体综合作用,诱导层流分离呈现非常显著的三维效应。  相似文献   

12.
通过低速和高速风洞试验对翼身组合体的前体非对称分离涡气动特性的研究,以及对旋成体非对称涡进行了大量的资料研究,结果表明:本专题所研制的细长翼身组合体的前体在较大迎角下有多个非对称涡;迎角、旋成体的外形,尤其是头部的几何形状是细长前体出现非对称涡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3.
通过在临界雷诺数范围内的翼身组合体自由摇滚试验,开展了前体涡扰动对机翼摇滚的流动控制研究。实验结果表明,通过对前体涡的控制可以有效消除翼身组合体摇滚的发生,添加头尖扰动的位置对控制效果具有明显影响,扰动在正侧向控制效果最佳,这种摇滚控制方式在较宽的迎角范围及马赫数范围内均有效。对前体涡诱导机翼摇滚的扰动控制机理做了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14.
在南航非定常风洞内,对一盘状微型飞行器的气动特性进行了测力和流场显示实验,给出了不同迎角下微型飞行器的空间流场显示结果.研究表明:随着迎角的增加,在机翼上表面开始形成前缘分离涡,并且前缘涡的尺度和强度不断增加.迎角继续增大,前缘涡首先在后缘开始破裂,并不断前移,最终导致微型飞行器的失速.模型上前缘分离涡的形成、发展和破裂是导致盘状微型飞行器气动力特性产生变化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北航D4风洞PIV系统的布置及具体实验方案,在此基础上实现了PIV技术在前体非对称涡流动结构研究中的应用.在迎角50°、Re=0.14×10~6~0.55×10~6时,对旋成体X/D=2和3.35截面流动结构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随着Re数的增加截面上流动结构存在从非对称二涡向三涡发展的趋势;在亚临界区,旋涡对非对称压力分布的影响起主要作用;在临界起始发展区及临界区,边界层流动状态及其分离形态对非对称压力分布的影响起主要作用;前体非对称涡沿轴向由二涡向三涡的发展状态在临界起始发展区比亚临界区将向更上游的位置发生.  相似文献   

16.
现代高性能三角翼/双垂尾布局战斗机的垂尾结构普遍受到严重的非定常抖振载荷的困扰。根据自诱导理论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垂尾抖振抑制方法,利用机头处的静态或振动式硬质鼓包,使三角翼前缘涡涡核弯曲、扭转,从而改变前缘涡的轨迹,延缓涡的破裂,减弱前缘涡破裂尾迹在垂尾周围流场处的脉动强度,以达到抑制垂尾抖振的目的。在西北工业大学低湍流度风洞实验室进行了风洞实验,实验所用模型为一个铝制的全机模型,该模型由一个70°大后掠的三角翼,以及两个31°后掠的垂尾组成。风洞内实验段的风速为10m/s 以及20m/s,迎角范围为20°~50°。实验目的是测量机头处的静态或振动式球形鼓包对垂尾抖振的抑制效果。在尾翼根部两侧粘贴有半桥连接的应变片,用以测量尾翼根部的应变,以此应变作为尾翼抖振强度的衡量标准。实验结果表明,不论是静态的还是振动式的鼓包都不同程度地减缓垂尾的抖振响应,振动式鼓包对垂尾的抖振抑制效果与鼓包的振动频率有关。某一侧的鼓包仅对该侧的垂尾抖振有抑制效果,它不影响另一侧垂尾的抖振响应。频谱分析的结果表明,鼓包在抑制垂尾抖振的同时并没有改变垂尾振动的主频。  相似文献   

17.
在飞机大攻角气动力建模领域中,将已有的模型归纳为代数模型、积分模型和微分方程模型三类。文章给出了非线性气动力两种常用的代数模型──多项大模型和样条函数模型;简要阐述了非定常气动力积分模型的建立及其简化过程;重点综述了新近开发的微分方程模型,从有分离的翼型和有涡破裂的三角翼气动力模型形式推广出微分形式的飞机大攻角气动力模型。应用实例表明,积分模型和微分方程模型能够描述大攻角气动力的非定常增升和迟滞效应。  相似文献   

18.
在中国航空工业空气动力研究院FL-5低速风洞进行了80°三角翼流动显示和涡频测量试验研究.介绍了能产生扫描式6片光的旋转镜平行多片光装置;介绍了能产生连续、均匀的示踪粒子且粒子浓度可调的气压式粒子发生器;介绍了测量涡跳动频率的光学方法和用应变天平测量模型抖动频率的方法,并对大迎角和大滚转角时涡跳动频率和模型抖动频率进行了测量,结果表明:a=42°、φ=42°时模型抖动频率(7.2Hz)和涡跳动频率(7.75Hz)接近,模型的抖动可能是由前缘涡的非定常跳动引起的;介绍了流动图像处理的相位平均技术,该技术可用于动态流动显示和测量,并可对动态迟滞效应进行定量分析;介绍了流动显示图像的三维重建技术,该技术可用于显示空间涡的结构并分析其机理.  相似文献   

19.
为了加大某型机航程、升限、延长留空时间,在原型机上采用双三角翼改进气动特性,以期提高该机性能,满足使用需求.在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高速所FL-24风洞,对某型机模型进行了压力测量实验研究,主要测量了机翼在不同M数,不同迎角下的压力分布,着重分析了模型在不同试验状态下机翼内、外翼流动及压力分布特性.实验结果表明:在亚、跨声速流动中,内翼压力系数Cp随迎角α呈非线性变化,外翼压力系数Cp随迎角α呈线性变化,在超声速流中,内、外翼压力系数Cp随迎角α呈线性变化,具有线性和非线性气动特性相结合的特点.在大迎角α时,内翼压力系数Cp值大于外翼相同迎角α下的压力系数Cp值,内翼占主导地位,小迎角α时,外翼压力系数Cp值大于内翼相同迎角α下的压力系数Cp值,外翼占主导地位,尤其在跨声速流中更为突出,兼顾了大小迎角之间的矛盾.超声速时,内、外翼压力系数Cp随迎角α变化规律优于亚、跨声速,兼顾了亚、跨、超声速气动特性.综合利用内、外翼特点,是改进某型机气动特性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