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光刻和机床数控系统领域,具有100多年历史的约翰内斯·海德汉博士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德汉).以生产高精度、高质量的产品而著称于世.海德汉自2001年进入中国以来,延承产品的高端定位,不断为中国用户提供技术领先、可靠性高的产品.其高品质的机床数控系统对我国数控机床行业的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近日,为了让读者更加充分地了解海德汉公司的产品创新、发展理念及其战略思想,本刊总编辑刘柱专访了海德汉(中国)有限公司的总经理贾江扬先生.  相似文献   

2.
瑞士威力铭-马科黛尔公司在欧洲机床展(EMO)上展示了带直接驱动技术的超精密棒料铣车复合加工中心。威力铭公司是全球第一家制造铣/钻与车棒料复合加工中心的厂家。公司首次推出超精密的"多工序加工中心",即直线轴和旋转轴全部被直接驱动,在数控系统中输入  相似文献   

3.
周凯:博士,清华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数控技术、智能控制、制造系统研究工作经历:1974至1979,从事数控镗铣床、五坐标数控编程、电液脉冲直线油缸、微计算机控制提高数控转台运动精度等研究。1980至1989,从事交流调速与交流伺服系统、微机数控系统、PC数控系统、精密数控车床、FMS与CIMS动态调度智能控制系统等研究。1990至1999,从事PC数控系统、网络数控系统、智能寻位数控加工系统、并联机床控制系统、机器人化敏捷制造系统、制造系统工程等研究。2000至现在,从事先进数控装备的基础理论、制造信息学、制造控制论、无线网络数控系统、智能数控系统、高速数控机床、智能工艺装备等方面的研究。近年完成科研项目30余项;以第一作者在国际国内重要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100余篇;以第一发明人获国家发明专利5项;所发表论文被SCI和EI收录45篇;主编和参编专著及教材5部。  相似文献   

4.
1.多层膜反射镜是投影光刻得以实现的前提.必须解决多层膜的高反射率、带宽匹配、应力,曲面基板上膜厚随入射角变化而变化等关键问题.目前,Mo/Be和Mo/Si多层膜在11~14mm波段得到了接近70%的反射率。2.光学元件超精密加工与检测是投影光刻得以实现的另一大基础。软X射线投影光刻所用的光学元件不仅要有较高的面形精度,而且要有较低的表面粗糙度。美国Tinsley公司现在能加工面形误差精度达0.6nm的元件,这是目前世界上最高的光学加工水平。为检测所加工元件的面形误差,该公司采用了精密干涉测量法、STM和AFM技术等当今最先…  相似文献   

5.
经理人oline     
<正>恒轮机床资深专家顾海龙先生关注复合加工和重切削HELLER公司成立于1894年,主要生产制造冷圆锯机和摇臂钻床。公司的发展每10年上一个台阶,从20世纪30年代生产出世界上第一台螺纹铣床实现了机床液压控制加工。实现了机床液压控制加工,50年代实现机床24伏低电压控制加工,60年代开发了加工中心、采用硬质合金锯片的冷圆盘锯床和回转工作台组合机床,70年代与西门子共同研发控制系统,并成为世界上第一个采用CNC数控系统的机床企业,研制了曲轴数控铣床,80年代加工中心实现批量组装。至今,HELLER公司已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紧密贴近市场需求,不断开发  相似文献   

6.
航空微电子制造技术的生要性和发展特点航空微电子制造技术推动了航空电子设备的更新换代航空电子设备每一次质的飞跃都与微电子制造技术的发展密切相关.如:集成电路制造技术中的光刻工艺,从一般光学曝光、准分子激光光刻发展到电子束和离子束光刻,使集成电路芯片图形的线宽尺寸从几微米减小到0.25微米,从而产生了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极高速集成电路、微波毫米波单片集成电路,它们是组成现代航空电子设备的关键元器件.又如:航空电子设备的组装技  相似文献   

7.
中国数控     
谁为中国数控机床装上一颗中国“芯”…… 似乎这已是老调重弹,但今天,眺望中国数控产业未来之路,我们依然面对。 1952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研制出世界第一台数控系统,52年过去了,数控技术已经成为先进制造技术与装备最核心的技术,甚至已经成为世界发达国家提高综合国力、加  相似文献   

8.
海德汉公司非常重视中国市场,为了更好地服务广大客户,海德汉将推出多款新品亮相CIMT 2015. 数控系统 1 TNC 640 TNC 640是海德汉新一代数控系统,它不但继承了iTNC 530的高速高精、五轴联动、智能加工等先进功能,而且还具备诸多创新功能,适用于高性能铣削类机床和铣车复合机床.它可以自动调整数控系统进入铣削或车削操作模式,例如,切换直径显示方式.它支持高分辨率的三维图形模拟,独特的高级动态预测(ADP)、动态高效、动态高精功能可以大幅提高加工效率和表面光洁度,适用于航空航天、模具制造、医疗等高端行业.  相似文献   

9.
基于目前国产数控系统在航空结构件加工中的实际运行情况以及在使用过程中暴露出的问题,详细统计并分析了国产数控系统在航空结构件加工中的应用现状和综合性能。结合"工业4.0"发展理念,探讨了面向航空领域国产数控系统对航空企业实现智能化制造的意义和未来发展。  相似文献   

10.
<正>iTNC 530 HSCI数控系统多年来,海德汉公司的数控系统已广泛应用于车间生产。除了适应车间应用外,强大和可靠的硬件设计也是其突出特点。海德汉公司在EMO  相似文献   

11.
过去,从事光刻技术的专家曾多次预言光学光刻的极限,但这些预言一再被实践打破。几年前,《激光世界集锦》(《Laser Faus World》的主编Jeffrey Bairstow曾著文预测“光学光刻在生产特征尺寸小于0.5μm集成电路时已不适用,而不可避免地使用X射线光刻。”但最近,他承认了他的失误,指出:“光学光刻在半导体制造业中,离它的尽头还相距甚远。事实上,光学光刻在生产特征尺寸  相似文献   

12.
要用中国"脑"装备中国制造装备就必须发展中国自己的数控系统.要坚持走自主技术创新之路,发展我国中高档数控系统,使之能满足数控机床行业的发展需要  相似文献   

13.
NUM公司的数控系统以其软件的开放、灵活、高速和高精度而著称 ,在数控齿轮机床的应用领域内 ,NUM开发了专门用于齿轮加工的系统 ,并且以其开放性的人机界面等功能深受广大用户欢迎 ,在世界范围内的齿轮机床行业中 ,其数控系统的销售量位居首位。NUM在这方面的主要功能及特点如下 :( 1)NUM 10 60HG是专门为数控滚齿机和数控磨齿机开发的数控系统 ,有 3块 32位CPU用来运算和数据处理 ,使主轴和工作台的同步功能集成在数控系统内部 ,并开发了许多相应的齿轮加工固定循环 :G80 :同步功能的取消 ;G81:C轴 ,Z轴和主轴同步 ;…  相似文献   

14.
对数控系统的发展历史及现状进行了分析,重点从组成结构、驱动特点、工艺方法及功能等方面总结了不同发展阶段的体征。随着PC及开放体系结构的影响,数控系统呈现百花齐放的发展。数字化、网络化到智能化成为智能制造发展的共识,数控系统从诞生开始就走着数字化的道路,现场总线、实时以太网及工业互联网技术不仅使数控系统自身,而且与外界实现网络化互联。在分析数控机床智能化需求的基础上,对国内外智能化数控系统的技术路线和实现案例进行了剖析,指出了发展智能数控系统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5.
CCMT2008是中国数控机床业向世界展示的盛会,海德汉公司此次展示的新产品和新技术主要包括直线光栅尺、角度编码器、数控系统和3D测头等。在半闭环数控机床上,因温度导致丝杠长度的变化在20min内可达100μm,严重影响工件质直线光栅尺  相似文献   

16.
大面积微细结构的电火花加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深度光刻与电铸技术相结合的方法 ,较好地解决了大深宽比的电火花工具电极的制造问题。在此基础上 ,利用优化的微细电火花加工工艺 ,实现了大面积微细结构的精细制造  相似文献   

17.
采用深度光刻与电铸技术相结合的方法,较好地解决了大深宽比的电火花工具电极的制造问题.在此基础上,利用优化的微细电火花加工工艺,实现了大面积微细结构的精细制造.  相似文献   

18.
"智能"是"中国制造2025"的核心要素,数控系统是制造装备实现智能化的关键要素。论文首先提出机床的信息互通和开放式标准数据接口是实现机床智能化的前提,举例说明了STEP-NC在通用数据接口方面的优越性,概述了适用于数控系统的通讯总线特征;在此基础上,介绍了工艺大数据对生产加工的重要性和其对新一代数控系统的要求,针对制造业数据平台的需求,对大数据信息挖掘技术做了相关介绍。依托于以上两点,总结了智能化数控系统可具备的功能,依托于工艺大数据平台,重点分析了智能工艺规划和加工参数自整定的实现方案,以及智能数控对高速高精加工所提供的便利。  相似文献   

19.
<正>尽管TNC 620是紧凑型数控系统,但它是支持多达5轴的多功能轮廓加工数控系统。用户可以用海德汉面向车间应用的对话格式编程语言直接在数控系统上编程,也可以脱机编程。即使大程序通过它的高速以太网接口也能快速完成传送。操作非常简单:为操作人员提供了实用的对话帮助和帮助图形,大量循环和坐标变换功能。Kolm发动机公司Kolm发动机公司开发和生产4冲程汽油航模发动机。Johann  相似文献   

20.
美国HAAS公司的VF-7数控铣床原配置HAAS数控系统,改造为沈阳高精GJ401国产数控系统.文中介绍了电气系统改造方案、沈阳高精GJS系列伺服器的调整和伺服参数的优化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