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 毫秒
1.
"课程思政"是基于学生个人成长和未来发展需求、为了培养高思想素质人才而进行的贯穿于学生培养全过程的实践活动。民航院校的研究生肩负着实现"民航强国"重大历史任务,其政治思想素质的培养显得尤为突出,因而探索民航院校研究生"课程思政"的建设内容和实现路径显得尤为重要。本文结合民航院校人才培养特点,阐述了课程思政建设的主要内容。并以中国民航飞行学院为例,站在研究生角度考虑,从学院研究生培养环节中的导师建设、研究生管理、课程体系建设与科研实践建设这四方面出发,对课程思政的融入进行探索,建立起课程思政体系,由此来达到全方位全过程"润物细无声的"育人目标,为民航培养出高素质人才。  相似文献   

2.
以“服务中国民航,成就中国机长”为教育目标,培养民航人“敬畏生命、敬畏规章、敬畏职责”的职业素养是飞行性能课程思政的主要元素,如何恰到好处地将其融入课堂教学和线上平台,是飞行性能课程思政建设的核心问题。本文分析了在飞行性能课程教学中进行课程思政教育的必要性,从教学设计、教学方法及教学实施等方面进行了课程思政的探索,实现了将传播知识、培养能力、引导思想和塑造价值观有机融合的教学理念。  相似文献   

3.
为认真贯彻落实民航“十一五”规划,适应新一代民用航空运输系统、建设民航强国的需要,民航局出台了关于加强民航院校特色专业建设的实施意见。本文根据中国民航飞行学院五十多年的办学成果,结合民航发达国家的先进教学经验,按照民航局的总体实施意见,深入剖析了目前民航本科教育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学历加执照”的民航人才培养模式和相关问题的解决方案,从人才培养模式方面为民航特色专业的改革和建设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4.
民航维修执照改革对民航高校校企协同育人提出了新要求.高校是培养学生的主体,因此,在培养工程技术人才过程中,对民航高校教师的能力与素质提出了高要求.中飞院着力培养政治过硬、理论扎实、潜心教书育人的教师队伍,创建了具备"两双"特色、注重全过程课程思政建设的维修工程专业教师队伍.  相似文献   

5.
基于互联网时代催生的翻转课堂的兴起、实践、发展,民航院校思政课堂因翻转教学模式而引起了课程模式、管理模式、角色转换等一系列变革。结合行业院校思想政治教育评价机制,民航院校应以课程任务作为指导思想,以深化改革作为主要手段,以常见误区作为反面教材,以民航资源作为有机载体,以科学考评作为衡量机制,开展翻转教学研究,对于促进《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以下简称《纲要》)课程纵深发展、激励民航大学生践行当代民航精神、实现行业院校思政课堂效益最大化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6.
创办民航特色大学需要创新民航教育理念.文章以中国民航飞行学院飞行技术特色专业建设为例,全面阐述了民航高等教育改革"三部曲"理念,其主题是: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实现学历+执照十英语"三位一体"的培养规格;实施以英语教学改革为龙头的质量工程,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以民航特色专业建设为突破,构建全新民航专业教育体系.当前,以我院飞行技术专业为主导的建设和发展实践较好地体现了行业精英人才培养观念,打遣出了国内领先的优势学科和特色专业,构建了适应我国现代民航运输系统发展需要的人才培养模式.我院还将在民航交通运输、民航机务工程等学科专业建设中继续努力,进一步体现这一民航特色大学办学理念,建设更多的具有民航特色的专业.  相似文献   

7.
以军队院校课程思政建设改革为契机,分析了当前军队院校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的现状,从挖掘隐性思政元素、提升育人能力、创新教学设计模式、开发思政特色金课、绘制思政元素地图、构建思政科学评估机制等多方面,积极探索思政元素融入专业课程教学的有效途径,以提升军队院校专业课程思政建设效果。  相似文献   

8.
本文首先分析了导航工程专业的起源和在全国高校中的发展现状,然后从专业初始定位、师资建设、课程建设、实验室建设和学生培养五个方面总结最近五年民航特色鲜明的中飞院导航工程专业建设所取得的成绩。针对当前建设的不足,指出导航工程专业本科生在培养过程中要进一步启迪科学运维管理思想、强化卫星导航应用及实践、夯实通信导航监视课程基础。最后根据对导航工程专业发展的再定位及思考,讨论导航工程专业的未来发展规划和发展路线图。  相似文献   

9.
行业院校研究生培养关乎到本行业创新与发展,就目前而言,培养过程普遍重视知识的传授以及科研能力的提升,往往忽视了最为重要的思想教育工作。在立德树人为根本的教育理念下,大力开展研究生课程思政建设,进一步提升了研究生的培养质量、促进本行业的快速发展。本文通过使用SWOT的分析方法,对行业院校的优势、劣势以及所面临的社会机遇与挑战进行详细分析,得出路径矩阵,最终得到了在基础保障之下的课程思政建设实施路径,这为行业院校研究生课程思政建设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为了培养适应民航发展需要的应用型、工程化、高素质技能人才,全面提升本科教学质量,必须将飞机性能工程建设成为面向岗位需求的民航类特色课程。从师资队伍培养与教学团队、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教学方法与手段、教材与教学资源、实践教学与案例教学、学生能力培养等方面探索了飞机性能工程的教学改革和课程建设实践,总结了飞机性能工程精品课程建设的特色和所取得的成果,为课程教学改革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11.
为探索飞行签派理论教员课程思政能力提升路径,梳理了“立德”与“树人”的逻辑关系,研究了课程思政的职责和时代内涵,并分析了飞行签派理论教员在课程思政教学实践活动中呈现的不足之处,明确了飞行签派员理论教员课程思政教学实践活动的任务,探索了提升飞行签派理论教员课程思政教学实践活动能力的路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12.
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在学科的广度、就业的跨度、应用的新度、职业的宽度上对学生都有更高的要求。文章通过分析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中“课程思政”的定位,针对本科职业院校的特点及职业教育的类型,充分结合本科职业院校的生源类型和生源结构的实际情况,探索如何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技能水平的现实基础上推进“课程思政”的内涵式发展,推动“专业学科”与“课程思政”有效衔接。  相似文献   

13.
利用理工类专业课堂开展课程思政教育能够有效弥补思政课程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方面的不足.本文首先介绍课程思政建设背景及意义,分析思政教育现状,以"能源与动力装置基础"为例,探讨课程思政建设方法,提出构建和落实课程思政,要从课程本身出发,深挖思政元素,通过顶层设计和育人理念融合,依托知识的传授来落实育人目标.  相似文献   

14.
民航信息     
《西南航空》2005,(5):20-20
电子机票亮相重庆;以电子机票“瘦身”民航2007年要省45亿元;为拉萨夜航创造条件 拉萨机场RNP运行试飞圆满成功;西南民航系统 努力推进国防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15.
为认真贯彻落实民航"十一五"规划,适应新一代民用航空运输系统、建设民航强国的需要,民航局出台了关于加强民航院校特色专业建设的实施意见.本文根据中国民航飞行学院五十多年的办学成果,结合民航发达国家的先进教学经验,按照民航局的总体实施意见,深入剖析了目前民航本科教育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学历加执照"的民航人才培养模式和相关问题的解决方案,从人才培养模式方面为民航特色专业的改革和建设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6.
《民航概论》课程是民航服务类专业学生认识民航行业的专业基础课程。该类专业学生不需要太深入掌握民航各专业技术领域的知识,但如果不了解民航行业的基本知识,将来也无法做好旅客服务工作,因此,我们通过该课程教授学生相关知识。为改进教学,我们探索通过社会公共教育资源来促进该课程的实践教学。  相似文献   

17.
论文论述了我国民航从“民航大国”向“民航强国”的转变过程中面临的激烈竞争,以及民航企业自身存在的形象滑坡现状下,民航企业经营管理中运用公共关系来为民航企业服务以提高其形象竞争力的必要性和途径。论文认为,公共关系管理可为民航企业提高知名度、美誉度,同时还可以在民航企业危机管理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声音     
《今日民航》2020,(1):10-10
全系统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刻领会党中央关于全面从严治党的新部署新要求,准确把握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航空运输安全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为夺取疫情防控和安全发展“双胜利”提供坚强保证。民航人都是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的逆行者,要大力弘扬和践行当代民航精神,以“敬畏生命、敬畏规章、敬畏职责”为内核,切实增强敬畏意识,深入推进作风建设,不断提升专业素养,全力确保民航安全运行平稳可控,为取得疫情防控阻击战的最终胜利贡献力量。  相似文献   

19.
为了提升当代大学生的综合能力,将专业基础教育和工程实践能力培养有机结合起来,在对《空气动力学》课程现状和特点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结合民航专业建设特色,从师资队伍建设、特色化扩充教学内容、接轨国际化教育、加强学生能力培养等方面对该课程进行了综合改革。主要改革内容包括:在课堂教学中增加与实际工作密切相关的知识点、通过开发三维动态仿真软件进行课内辅助教学、努力实现科研反哺教学、充分利用"四个课堂"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开展双语教学等。  相似文献   

20.
5月21日,由民航二所承担建设的“成都区域管制中心空管自动化备份系统”通过了现场验收。这标志着民航二所已具备承担大型空管自动化系统建设的能力,也是民航单位第一次承担区管级自动化系统的建设任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