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正-反激组合式变换器中,两个变压器轮流向负载传递功率,LCD缓冲网络实现了功率器件的零电压关断,并且将多余的能量回馈电网,减小了关断损耗,提高了效率,文中详细分析了该变换器的工作原理,列出了各种工作状态下的等值电路和微分方程,给出了各工作状态转换的条件,并绘制了50W100kHz实验电路的实验波形,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2.
由于拉萨地区特殊的地理环境和恶劣的天气条件,大大增加了航空公司在成都一拉萨的运行难度。传统程序受地基导航设备的限制,而RNP程序基于星基导航源,不受地基导航设备限制,提高了运行的灵活性以及安全余度。RNP程序在蓉一拉航线的推广,降低了航线运行难度,保障了游客的出行,降低了运营成本,增加了经济效益,增加了航班时刻容量,提高了机场利用率,更好地保证飞行安全。  相似文献   

3.
惯性组合导航系统的融合技术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针对惯性组合系统中的多子导航系统,研究了“测量融合”的技术,文中讨论了测量融合的设计思想的方案,以惯性,全球卫星定位系统,无线电测距测向系统,地形辅助导航系统组合导航系统为例,研究了组合导航系统的融合算法,并进行了蒙特·卡洛法仿真计算,结果表明,系统的设计是合理的,为惯性组合导航系统提出了有实用价值的一种融合算法。  相似文献   

4.
在气动反设计引进了基于自然选择和生物遗传机制的遗传算法,针对遗传算法的搜索原理和气动外形特点,提出了与之相的B样条基因表达,构造了均匀变异与非均匀变异相结合的自适应变异算子,提出了用于优化设计的适应函数,发展了一种小种群演化方法。文中并以全位势方程求解程序为例,进行了翼型重构反设计,验证了本方法的可行性,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基于阻力极小的优化设计,取得了令人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5.
多机协同多目标攻击系统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多机协同多目标攻击系统,定义了自主优先权,提出了分组决策的方案,设计了目标分配和火力分配的原则,采用神经网络实现了决策算法,并对整个决策系统进行了仿真;阐述了导弹攻击区的计算方法,用比例导引法实现了空空导弹攻击。最后设计了多目标攻击系统,将空战决策,导弹攻击区判断,导弹攻击融为一体,并进行了仿真。结果验证了空战决策的正确性。它对第四代歼击的火力控制系统的研究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基于市场的最适宜质量水平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企业利润最大化为目标,引入效用的概念,提出了一个基于市场的最适宜质量水平模型。该模型突破了现有的质量经济学理论仅以质量成本确定最适宜质量水平的模式,将质量水平与产品成本,效用和市场绩效联系起来,使模型具有更为方法的适用性,本文还就市场不确定性,消费者偏好,技术进步,市场竞争等因素对模型的影响展开了讨论,揭示了质量,销量,价格,成本,技术与竞争之间的关系,为企业产品决策,技术改造决策和质量策划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电液比例方向节流阀数字控制放大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广大的工程应用领域,以比例阀替代昂贵的伺服阀是一种趋势,本文提出了电液比例方向节流阀数字控制放大器,它以INTEL8098单片机系统为硬件核心,控制放大器的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与阀控系统融为一体.以它取代传统的专用的模拟比例控制放大器,不仅在结构上简化了系统,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而且提高了系统的经济性和应用的灵活性,为比例阀推广使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本文给出了它的软件、硬件结构及试验结果。  相似文献   

8.
共轴式直升机飞行性能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总体设计角度,对双旋翼共轴式直升机的悬停和前飞性能计算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建立了一套工程实用的计算方法,编制了程序,计算了算例。特别在悬停状态下,根据滑流理论,考虑了双旋翼的相互气动干扰,经过合理的简化、推导和求解,得到了适合不同旋翼间距的悬停性能计算公式。为了验证理论分析的正确性,在旋翼实验台上进行了双旋翼气动特性实验。试验结果表明,上述的分析和计算方法可以较好地满足直升机总体设计要求,并取得了  相似文献   

9.
国防科技大学研制的60mm×60mm磁悬挂天平的主激磁绕组,采用了保持激磁电流不变的恒流控制系统,克服了由于温度变化而引起的系统参数变化,提高了测试系统的准确性和稳定性。对实验过程中所出现的误差源,也逐一加以分析,从而找到了减少误差的方法。在恒流系统斩波器电路中,由于使用了集成电路加晶体振荡器的斩波信号源,大大提高了开关频率的稳定精度,改善了闭环系统的滤波效果,提高了系统的稳定特性。本文还介绍了值流系统的设计方法和主要系统电路。  相似文献   

10.
飞机电源系统BIT技术的应用及发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飞机电源系统内自检测技术已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文中介绍了BIT技术及其四个方面,即;检测技术,信号处理技术,故障识别和诊断技术,故障处理技术。阐述了飞机电源已经历了四代发展及其已实现了数字化,标准化的现状,指出飞机电源BIT技术的核心是故障诊断技术,并对我国今后飞机电源BIT技术的发展提出了建议,指出了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1.
本文详细地介绍了在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低密度风洞中,进行的相变热图技术的应用工作。实验模型是尖锥及球锥,实验条件是自由来流马赫数M∞=16,来流雷诺数Re∞/m=0.5×105~2.0×105,来流滞止温度T0=940K,滞止压力p0=0.39MPa~1.17MPa。实验结果与国外计算结果作了比较。最大相对偏差26.0%。本文对实验结果作了误差分析,介绍了相变漆响应滞后分析的一些结果。同时本文还介绍了相变热固技术的原理及方法。  相似文献   

12.
流动聚焦中锥形和射流直径影响因素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一种制备微纳米量级颗粒的流动聚焦技术,它的最基本特点是从毛细管流出的液体由高速运动气体驱动经小孔聚焦形成稳定的锥,锥顶端射出的微射流因不稳定性破碎成小颗粒.实验在自行设计的装置上完成,分析了流动聚焦技术中影响锥-射流以及颗粒形貌的因素,总结了过程中装置的结构参数以及气体压力降、液体流量和物性等流动参数对射流直径的影响.结果显示该技术制备的颗粒单分散性好,直径达到微米和亚微米量级,在工业方面有重大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3.
圆锥激波的反解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给出了超音速圆锥激波的一种反解法,该方法由假定的激波处向锥面推算,具有计算效率高,适于计算机处理等特点。  相似文献   

14.
高超声速钝锥模型及其尾迹红外辐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利用InSb红外辐射计在弹道靶上测量底部直径为10mm、半锥角和头部半径分别为9°、2.2mm(模型A),8°、0.6mm(模型B)的两种非烧蚀钝锥模型及其尾迹的红外辐射.模型速度大于6km/s,飞行环境压力约4.8kPa,红外辐射测量波段为1~3μm、3~5μm.结果表明:非烧蚀钝锥模型头身部红外辐射远大于尾迹红外辐射,在相同飞行速度和环境压力条件下,模型A产生的红外辐射比模型B产生的红外辐射强.  相似文献   

15.
中心孔的研磨质量直接影响着轴类零件的加工精度,特别是大型轴类零件,作者分析了标准中心孔存在的缺点,采用减小中心孔锥面面积的措施来保证工件加工精度。实践证明,这种方法在成批生产中使用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6.
该文内容涉及在气流当中进行声学测量存在的传感器自噪声问题.在速度为10m/s以下的气流中测量噪声,通常用泡沫球形风罩可有效降低气流流过传声器时产生的噪声(称为传感器自噪声).在速度为10m/s以上时,为降低自噪声,传声器必须装上特殊形式的鼻锥.但风速达到某个数值以后,传声器自噪声仍会太大以至于无法进行声学测量.所以,在高速气流中进行声学测量时,传感器自噪声成为测量的制约因素.根据自噪声主要取决于鼻锥的边界层与透声孔干扰的论断,笔者用风洞实验的方法研究了三种形式鼻锥的声学特性,试图寻找降低自噪声水平和提高实验风速的方法.研究表明,在透声孔上覆盖纱网可以降低传感器自噪声.在本文的实验条件下,加纱网可以降低自噪声约5dB或在保持自噪声水平相同的条件下提高实验风速约10m/s.  相似文献   

17.
三像素宽反走样直线的绘制算法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直线绘制是计算机图形学的基本内容。在光栅图形显示系统中 ,要快速绘制无锯齿的光滑直线是很困难的。本文从走样的机理入手 ,在对 Wu反走样直线算法和 Gupta &Sproull圆锥滤波反走样算法进行研究的基础上 ,提出了改进的三像素宽度直线反走样算法 ,用于显示高质量的反走样直线 ,应用于飞机座舱显示系统中全罗盘画面的刻度线绘制 ,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8.
为 了在保证声呐成像质量的 前提下,缓解近场聚焦精度与计算复杂度之间的矛盾,文中提出了一种基于失真度评估的时 变聚焦多波束形成算法。首先,建立近场时变聚焦模型,将聚焦点的时间结构和半圆形阵列 的空间结构联系起来,获得了各个聚焦点精确的延时信息;其次,在兼顾波束方向图的各项 性能指标的基础上,利用二阶锥规划(Second-order cone programming, SOCP)方法设计 了各个聚焦点的最优权值;最后,构建散焦波束失真度的评估模型,并在失真度阈值的约束 下,合理地选择了几个必要的聚焦面。仿真和测试结果表明,该算法减轻了硬件计算和存储 的压力,提高了工程的可实现性,而且对复杂多变的探测场景取得了很好的成像效果。  相似文献   

19.
电弧加热流场湍流度对尖锥边界层转捩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弧加热流场的热环境特性直接影响热防护系统的地面试验数据,由于电弧加热器高温气流和参数波动的原因,直接测量湍流度非常困难.为研究电弧加热流场湍流度对于边界层转捩的影响,采用红外热图热像仪,在电弧加热流场中进行了5°尖锥模型边界层转捩研究.结合数值计算,将试验结果与常规风洞的尖锥边界层转捩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马赫数影响的雷诺数转捩判别准则可以用于计算电弧加热流场的转捩雷诺数;电弧加热流场的尖锥边界层转捩雷诺数显著小于常规风洞的转捩雷诺数,表明在该试验条件下,电弧加热流场的湍流度显著大于常规风洞.  相似文献   

20.
报道了在爆轰驱动高焓激波风洞中开展带尾翼钝锥体电子密度测试的相关研究工作进展.试验气流为4km/s,密度为0.001kg/m3.诊断尾翼对尾流的影响时,为不影响流场并获得足够的空间分辨率采用针状静电探针;实验结果给出带尾翼模型对尾流电子密度影响的定量结果及受影响的空间区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