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92 毫秒
1.
第七章座标镗床的运行操作 (一) 下面仅就机床的操作实践问题作一概括的介绍。当然,本文不可能完全预计到各类具体工件的所有要求和条件。工件的装夹——工件装夹在机床工作台上以后,就构成了工件相对于机床测量系统及主轴的几何关系。虽然装夹的形式可能是多种多样的,但应该确保的共同要求有如下几点: 1.工件表面或轴线对机床工作台的平行度以及工件边缘或轴线与工作台运动方向的找正。  相似文献   

2.
本文介绍了一种应用于组合机床上的精镗曲柄销孔夹具,该夹具采用合理、可靠的定位、装夹方式,并设有送料机构及密封检测装置,可适应中心距和轴向尺寸在一定范围内变化的各种曲柄零件。  相似文献   

3.
董辉跃  柯映林  吴群  许德 《航空学报》2003,24(4):382-384
 非均匀分布的残余应力是引起工件变形的主要原因。为了揭示装夹方案对残余应力的影响,利用有限元技术模拟了工件加工过程中不同的装夹方案,并分析了模拟结果。结果表明,装夹位置对残余应力分布具有重要影响,而装夹顺序对残余应力的分布和幅值无较大影响。通过进一步对比分析各种装夹方案中残余应力引起的工件变形得出结论:夹具分布较平均的装夹方案可获得比较均布的残余应力和较小的变形。  相似文献   

4.
在机械加工过程中,我们经常会遇到内外圆有同轴度要求的回转体工件或槽与定位基准有对称度要求的开槽工件的加工。通常采用自动定心装置装夹加工来保证零件的定位精度。典型零件如图1所示。该零件材料为12Cr2Ni4A渗碳钢,工件要求孔φ95 mm,φ147 mm对外圆φ178 mm的同轴度不大于0.03mm。开始加工时,采用软爪自动定心装夹工件,出现同轴度数值不稳定的情况,主要是随机超差,超差量在0.01-0.03 mm范围内。为此,我们研制了一套液性塑料自动定心夹具,保证了零件的加工质量。  相似文献   

5.
Kaiser精密刀具公司研制的Unilock系统将卡盘与夹具结合在一起夹持工件。这种方法可解决因工件装卸引起的不协调问题。工件的基准定位只在夹盘中心线确定一次 ,在机床的CNC程序中保存数据后可把工件从一台机床移到另一台机床而不需要再次定位基准点。工件采用气压夹紧 ,并可在台钳、四爪卡盘、磁性夹盘或标准夹紧器中夹持。系统的模块适用于几乎所有尺寸和形状的工件。夹盘可组合使用 ,用于分度、定位、各种状态夹持以及装到工作台上低成本、高速夹具  相似文献   

6.
MAG新一代NBV立式加工中心通过配备数控摆动/旋转工作台(在A轴上的C轴)实现五轴加工,NBV7005X能够通过仅1次装夹完成工件所有复杂的机加工要求,无论是有角度放置加工还是复杂的几何形状加工,甚至是五轴同步加工,通过A轴90°~120°的摆动范围便可实现上述加工需求。  相似文献   

7.
在车床上加工外圆时,根据工件的形状、大小和数量的不同,可采用的安装方法也不同。对于较长的或必须经过多次装夹才能加工好的工件,如长轴、长丝杠等的车削,为了保证每次装夹时的安装精度,可用两顶尖来安装。在两顶尖上车削工件的优点是,定位正确可靠、装夹迅速方便、安装精度高。因此,它是车削加工广泛采用的方法之一。 在车床上加工外圆转速较高,为了避免后顶针与工件之间的摩擦而发热过多将中心孔或顶尖“烧坏”,目前大都采用活顶针,以活顶针内部的滚动摩擦代替顶针与工件中心孔的滑动摩  相似文献   

8.
装夹规划中确定工件定位基准的神经网络决策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郑联语  谷强  汪叔淳 《航空学报》2001,22(2):130-134
以量化数值形式表示与工件定位装夹相关的特征向量信息 ,利用 BP神经网络的自学习和分布式信息处理能力来获取装夹定位知识 ,模拟有经验工艺人员的形象思维 ,进行并行推理 ,从而产生可行的工件定位基准方案。算例表明 ,该方法能够提高对工艺性要求高、结构复杂零件的非线性处理能力 ,以及推理过程中的容错能力 ,是一种确定工件定位基准的有效决策机制。  相似文献   

9.
一、作为一种机械加工方法的缓速进给磨削的介绍缓速进给磨削除用砂轮而不是用铣刀从工件上切除金属外,与铣削很相象。这一方法可以成功地应用于型面或平面磨削,在一次或两次走刀中磨削至全深度,它免除了许多否则需要有的工序,例如:铣削、刨削、重新装夹等等。  相似文献   

10.
帕莱克公司有刀具预调仪、攻丝、刀具装夹、工件装夹、镗削、刀具等六大产品系列,6条主要产品线可生产8000余种产品。目前公司发展的全球性销售、工程制造和服务网络遍及北美、欧洲和亚洲  相似文献   

11.
根据电力电子技术和运动控制系统课程的现状,提出了一种基于Matlab的Simulink和Power System工具箱来设计电力电子电路和运动控制系统的教学实验,并给出了仿真实例。实践证明,利用电力系统工具箱作仿真,学生能较快地理解课程理论,学会仿真分析复杂电力电子电路和系统问题的技能。  相似文献   

12.
目前在航空发动机制造企业中,加工人员通常根据工艺规程完成零件的加工装夹,缺乏专门的加工装夹过程指导性文件,易导致装夹信息表达不直观,产生工件和夹具错装、漏装的现象,针对此类问题,提出一种基于Tecnomatix和3D PDF技术的零件加工装夹过程可视化文件生成方法。该方法首先基于3D PDF开发了加工装夹过程可视化文件模板,并基于Tecnomatix开发了零件加工工艺信息生成模块,然后将加工工艺信息生成模块产生的XML文档和Tecnomatix生成的装夹过程动画导入到可视化模板中,最终生成零件加工装夹过程可视化文件,可实现二维信息与三维装夹动画的实时交互响应,提高零件加工装夹的效率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13.
飞机导管数字化柔性定位装夹技术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因飞机导管种类多、数量大、形状复杂,针对传统定位装夹技术无法满足飞机导管精确、高效、敏捷制造需求,探讨了飞机导管数字化柔性定位装夹技术方案。提出了阵列式夹具、被动数字化重构夹具和自主数字化重构夹具3种飞机导管数字化柔性定位装夹技术方案,为实现导管数字化定位、高效精确装夹提供解决方案,达到缩短导管制造装备周期,降低制造成本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针对电子装备小型化的需求,开展了对航空发动机电子控制系统的系统级封装(SIP)技术研究.以一个航空发动机电子控制系统设计为例,采用芯片堆叠结构,将多个裸芯片管脚用键合线引至电路衬底上的连接点,辅以印制板电路,构成完整的电路系统.通过设计优化和信号完整性仿真分析来控制信号质量,试验验证了在保证电路板信号质量的情况下,采用SIP技术,面积缩小约80%,质量减少约70%.研究显示系统级封装技术是未来航空电子控制系统小型化、高可靠的发展方向之一.   相似文献   

15.
张澎  张成  管洋阳  杨珂 《航空学报》2021,42(8):525898-525898
电磁频谱作战能力是打赢未来体系化战争的必要能力,是实现战争信息化与智能化的核心基础。随着作战域维度的不断增加,通过掌控电磁频谱以获得战场信息主动权,实现跨作战域高维度的协同与融合是掌控战争的终极制胜目标。通过回顾电磁域对抗演变的全过程,分析掌控电磁频谱能力的必要性,并从低-零功率电磁频谱战、电磁机动作战、制电磁权与制信息权、电子对抗系统技术等方面阐述电磁频谱作战所面临的挑战与发展需求,最后在组织管理、理论研究、关键技术、评估验证等方面提出加强电磁频谱作战能力的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6.
为探究高温高湿环境对机载蒸发循环系统的影响,基于AMESim平台构建了系统仿真模型,并结合直升机典型飞行剖面,通过比例积分方法控制压缩机转速,实现此环境下系统性能的动态仿真。结果表明,环境温度或湿度越高,系统制冷量越大、COP越小、座舱达到设定温度所需时间越长。高湿环境还会显著增加蒸发器的制冷剂侧压力损失并降低其换热效率。此外,飞行剖面对系统性能的影响较大。地面待飞阶段和爬升阶段,各特性变化较剧烈;巡航阶段,变化均较小;下降阶段,除COP持续下降外,其他特性由于飞行速度和环境温度对座舱热负荷的耦合作用先升后降,飞行阶段内存在明显的峰值;地面停车阶段各参数均趋于稳定。  相似文献   

17.
本文主要利用ansys workbench软件对液浮陀螺仪的热变形情况进行数值分析,并对铍材和铝材液浮陀螺的热变形情况进行对比,为优化液浮陀螺热设计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8.
《中国航空学报》2020,33(4):1311-1328
Low stiffness and positioning problems are difficulties and challenges in the precise machining of near-net-shaped blades. This paper aims to achieve high accuracy in manufacturing by fixture- and deformation-control in the adaptive CNC machining process. Adaptive CNC machining technology is first analyzed, and new fixture-evaluation criteria and methods to evaluate the adaptive CNC machining process fixture design are built. Second, a machining fixture is designed and manufactured after analyzing its positioning scheme, clamping scheme, materials (PEEK-GF30), and structure characteristics. Finally, the designed fixture is analyzed by FEA and experimentally verified by a cutting experiment.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deformation of the blade is an overall rigid-body displacement, the main deformation of the blade-fixture system occurs on the four clamping heads, and this fixture can effectively protect the blade from local deformation. The proposed clamping-sequence method reliably and effectively controls the local maximum deformation of the blade. The system stiffness is increased by 20 Hz, with each clamping force increased by 200 N. Both high- and low-frequency displacement in roughing milling or finishing milling are acceptable relative to the accuracy demand of blade machining. This fixture and an adaptive CNC machining process can achieve high accuracy in blade manufacturing.  相似文献   

19.
为了减小复杂结构件数控加工产生的变形,满足装夹自适应调整需求,基于浮动装夹加工原理提出了浮动装夹自适应控制方法,研究了基于CAN(Controller Area Network)总线的浮动装夹系统通信、零件受力和变形的监测与检测、基于OPC(OLE for Process Control)的机床状态监测、数控机床和夹具协同控制等关键技术,开发了浮动装夹自适应控制系统。此系统在航空制造企业进行了实际加工应用验证,能够实现装夹自适应调整,满足工业应用需求。  相似文献   

20.
针对铁基刹车材料结合性工艺的研究,制定了多阶段升温、保温,多阶段加压,提高单位烧结压力,并严格控制升温速率的烧结工艺,成功的解决了该产品结合性不合格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