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促进亚太地区对未来航行系统的规划和实施,亚洲/太平洋地区航行规划与实施区域组织(APANPIRG)于1992年4月在泰国曼谷举行了第一次会议,会议决定成立通信、导航、监视/空中交通管理(CNS/ATM)专家组,以便在通信,导航、监视和空中交通管理方面协助APANPIRG 开展工作。通信、导航、监视/空中交通管理专家组(CNS/ATM/SG)于1992年8月17日至21日在曼谷召开了第一次会议。会议在国际民航组织亚太地区办公室举行,来自澳大利亚、孟加拉国、  相似文献   

2.
一、背景介绍20世纪80年代以来,全球空中交通流量的快速增长给现有通信导航监视系统带来了巨大压力。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国际民航组织(简称ICAO)经过多年深入研究,提出通信、导航、监视/空中交通管理(简称CNS/ATM)新航  相似文献   

3.
新航行系统及其在我国的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国际民航组织(ICAO)于1988年公布了计划在25年内实施的新一代通信、导航、监视和空中交通管理系统,即“未来航行系统”(FANS)的方案。此方案已于1991年9月由ICAO第10次航行会议采纳,并于1992年10月得到ICAO第29届大会批准。目前由于FANS方案已进入实施阶段,因此被改称为“国际民航组织的通信、导航、监视和空中交通管理系统(CNS/ATM)”,或简称为新航行系统。  相似文献   

4.
1991年召开的第10次航行会议批准建立全球通讯、导航、监视和空中交通管理(CNS/ATM)系统后,国际民航组织便立即开展工作,鼓励各缔约国制订规划实施这个新系统。国际民航组织技术合作局立即与各国政府进行联系并协助有关机构寻求和安排资金以向各国提供技术指导。在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的  相似文献   

5.
今年3月17~19日,以罗克韦尔公司为首的跨国、跨公司新航行系统研制组,在中国民航西北管理局的协助下,在西安/咸阳机场进行了通信、导航、监视(CNS)/空中交通管理(ATM)的演示。我国的电子部20所及中飞通用航空公司参与了此项活动。这次CNS/ATM演示活动是一次完整的新航行系统原理演示,它利用空间的GPS和GLONASS以及INMARSAT通信卫星、两架装有全球导航卫星(GNSS)接收机的“奖状”Ⅱ飞机、地面差分GPS(DGPS)站和ATM工作站以及各种通信数据链系统,完成了GNSS航路导航、自动相关监视(ADS)航  相似文献   

6.
一、前言90年代初,国际民航组织推出了新航行系统过渡和实施方案,即通信,导航,监视/空中交通管理(CNS/ATM)过渡和实施方案。如何评估现行 ATM 系统,并且对新 ATM 的发展和实施进行分析和论证,已经成为民用航空当局急待解决的问题之一。本文将分析 ATM 系统的特征,引入航行调度理论,排队网络理论和  相似文献   

7.
CNS/ATM工作站系统即通信、导航、监视/空中交通管理系统,是新航行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航空电信网(ATN)的地面终端系统。CNS/ATM工作站培训系统是为我国逐步实施新航行系统而设计的,主要用来培训适应新一代航管系统的管制员。本文介绍了CNS/ATM工作站培训系统的总体构成、工作原理和各模块的功能,分析了某些模块的设计和实现方法。  相似文献   

8.
1995年12月5 日,中国民航总局空中交通管理局陈绪华局长和周阿荣副局长分别与波音公司中国集团项目负责人坦普尔曼先生签署了《中国民航新航行系统(CNS/ATM)运行方案文件》和《新航行系统前期试验工程计划》。运行方案描述了我国广州到哈尔滨航路的通信、导航、监视/空中交通管理(CNS/ATM)能力,分两个阶段实施。第一阶段  相似文献   

9.
1988年5月,国际民航组织(ICAO)为适应未来航空运输发展需要,针对现行系统的缺点和局限性,提出了新一代航行系统(FANS)的概念。新航行系统是以卫星技术、数据通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为基础的通信、导航、监视、空中交通管理(CNS/ATM)系统的简称。作为新航行系统三大技术之一的导航技术,其发展水平严重制约着飞行、管制的安全和效  相似文献   

10.
ICAO 未来空中导航系统(FANS)是依据先进的通信、导航和监视(CNS)技术来利用空域(含机坪)的一个系统,目的是使空中活动更有效,容量更大,而且安全。FANS 还将从目前的空中交通管制过渡到未来的空中交通管理(ATM)。然而,进入CNS/ATM 的关键技术之一就是全球定位系统(GPS),它是一个由24颗高高度卫星组成的星座(及地面控制系统),通过向相关的接收机发射低功率信号,获取非常精确的位置和时间。  相似文献   

11.
概述国际民航组织根据国际民航公约第44条“发展国际航行的原则和技术,促进国际航空运输的规划和发展,以保证全世界国际民用航空安全地和有秩序地增长”的职责,在未来航行系统(FANS)专门委员会中,经过从概念到技术方案的设计阶段(FANSI),从方案论证到发展全球过渡计划的定义规划阶段(FANS Ⅱ),认识到现行陆基系统的局限性,提出了以应用卫星技术为特征的通信、导航、监视和空中交通管理(CNS/ATM)的全球系统方案,到目前已经进入CNS/ATM系  相似文献   

12.
国际民航组织(ICAO)期望空中交通管理(ATM)成为以应用卫星技术为特征的通信、导航和监视(CNS)系统发展的主要受益者,这种受益源自空域运行体系大环境的综合改善而非ATM的直接改进,但通过对CNS/ATM系统进行效益评估的分析可以预测:空中交通管制(ATC)的现状将在更深远的层次上发生变化.战术管制——建立用户介入的空地协商程序未来通信系统三类数据链模式通过航空电信网(ANT)提供的数字化分组数据交换,将保证在世界任何地区建立机载飞行管理系统(FMS)与陆基ATC计算机系统的双向数据传输以及管制员与飞行  相似文献   

13.
国际民航组织(ICAO)推荐的新航行系统,即CNS/ATM系统,在全球范围内已逐步实施,其通信、导航、监视、空中交通管理各方面影响着机载是民子设备的相应发展。在标准经问题上ARINC制订了一系列文件,包括总体功能、推荐结构、设计思想以及各部件的规范和先行标准。引申其有关的重要概念,反映了本世纪初机载电子设备面向CNS/ATM系统发展的概貌。  相似文献   

14.
国际民航组织于1983年成立了未来航行系统(FANS)特别委员会,对现行使用的陆基系统的局限性与未来星基系统进行了充分的研究与论证,并于1988年提出了以卫星技术为特征的通信、导航和监视(CNS)及空中交通管理(ATM)的新航行系统概念.  相似文献   

15.
民用航空电子设备已进入了卫星通信和卫星导航的新时代。新航行系统(FANS)和通信导航监视/空中交通管理(CNS/ATM)系统已成为民航界的热门话题,两者其实是一回事,不过后面的说法更为准确。这种系统依靠卫星通信和导航等新技术,使许多控制飞机的功能由地面移到机载设备中,从而优化飞机的运行,降低运行成本。数据链通信1995年底以前,在南太平洋  相似文献   

16.
地空数据链应用及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国际民航新的通信、导航、监视和空中交通管理(CNS/ATM)的技术方案中,运作的基础是建立一个新型的航空电信网(ATN)。其中一项发展的重点是开发地空数据链的技术和应用。本文根据国际民航在这方面的研究,拟从总体上介绍在民用航空领域,今后地空数据链的应用和技术情况。 数据链的应用 在新CNS/ATM的实施 中,地空和空空数据链业务将支持通信、导航和监视应用的各个领域。总的说来,管制员与飞行员的交互通信将由管制员与飞行员直接链路通信(CPDLC)来支持;地面信息和导航信息的获取由地空广播数据链来支持;地面和机载…  相似文献   

17.
旨在对机载数据链通信系统进行综合性调研,并且对各种主要的系统架构进行分析,通过这些过程,形成对系统设计的支持。对机载数据链通信系统的调研内容覆盖:系统的发展历史、设计实现和可应用的条款和规范。另外,还介绍了通信导航监视/ 空中交通管理(Communication Navigation Surveillance/ Air Traffic Management,简称CNS/ ATM)概念,并对其中与机载数据链相关的技术进行了分析。最后,阐述了针对民机机载数据链通信系统设计要点的考虑。  相似文献   

18.
我国第一架装有GPS(全球定位系统)的B737—300型飞机于1996年1月顺利地从美国飞抵首都国际机场,加入了中国国际航空公司的机队。至此国航机队机载导航系统的精确度向前迈进了一大步。根据ICAO的FANS计划,目前的空中交通管制(ATC)将过渡到未来的空中交通管理(ATM),并依据先进的通信、导航和监视(CNS)技术来利用空域,使空中活动容量更大,更安全,更有效。而GPS就是进入CNS/ATM的关键技术之一。 GPS是一个由24颗高轨道高度卫星组成的卫星导航系统及地面控制系统。该系统通过向相关的接收机发射低功率信号,获取非常精确的位置  相似文献   

19.
系统概要通信、导航和监视/空中交通管理(CNS/ATM)一体化的新航行系统,是建立在通信链路,卫星导航和自动相关监视(ADS)技术基础上的未来空中交通管理方案。1995年,国际民航组织通信专业大会提出,要求研究解决飞机航路导航,终端进近着陆和监视使用的数据链问题。近年来,国内外对新航行系统方案进行了一系列的理论研究和实验验证。力求在全球范围内以最优的方案实现卫星、飞机、地面系统等方面技术的结台,并使得新航行系统的技术开发者和用户都能从该新航行系统中获益最大。这便要求新航行系统技术的成果(如:机载/地面系…  相似文献   

20.
S模式应答机在飞行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程擎 《国际航空》2006,(8):83-84
新航行系统是国际民航组织(ICAO)提出并计划在2010年在全球推广的新一代通信、导航、监视和空中交通管理系统(CNS/ATM).其监视系统的发展方案是二次雷达监视(SSR)和自动相关监视(ADS).虽然A/C模式的二次雷达使用比较广泛,但它存在很多缺陷,ICAO把发展S模式二次雷达作为一种非常重要的监视方案推广,机载应答机也正在逐渐改装为S模式应答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