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概述我厂生产的薄壁筒形零件,品种规格多,尺寸及表面光洁度要求高,典型零件如图(图1): 零件材料为30CrMnSiA优质合金钢,强度σ_b=120±10公斤/毫米~2,内孔尺寸Φ80~160毫米,壁厚为1.9~2.5毫米,长度为280~680毫米,内孔椭圆度要求不大于0.02毫米,尺寸公差为0.02毫米,内孔光洁度为▽8。这类零件的生产过去所采用的装夹方法如图2。  相似文献   

2.
在仪表制造中,许多平板类零件要求有很高的孔径精度和孔距精度,同时对于成组的平板零件还要求孔距的一致性,因此,用模具对孔进行精修,广泛地应用于仪表零件的制造。精修孔的目的是为了去掉钻孔或冲孔时的粗糙不平表面,消除孔在初加工中产生的孔距误差,得到光滑的剪切面和准确的尺寸。精修通常都是对孔进行最后加工,要求孔径精度达到GB2级,孔距误差在0.01~0.02毫米范围内,孔  相似文献   

3.
由于在一般坐标镗床上加工钻模板所能达到孔间距公差的经济精度为±0.01毫米,而钻模板之孔间距公差,在钻模设计时,根据经验约取零件对应孔间距公差的1/3~1/2。因此,对于按直角坐标(或极坐标)标注孔位的零件,当其孔间距(或经极—直坐标转换后的孔间距)公差≥±0.05毫米时,各厂广泛采用钻模钻孔。这里试就使用钻模钻孔零件孔间距的检验方法作一些不成熟的讨论。  相似文献   

4.
最近我厂在新品试制中,LC4材料整体壁板采用数控加工后,不再进行成形工序,要求平直,贴平台检查间隙不得超过1毫米。但在数控加工整体壁板过程中,由于装卡、吃刀量、切削速度、切削热的影响以及毛坯中内应力的影响,往往加工后工件的变形量超过图纸要求,因此需要校平。  相似文献   

5.
深孔镗削     
我厂生产的活塞,其内孔精度、光度要求如图1所示,属于高精度的深孔。零件材料为合金渗碳钢20CrNi3A。我们在经过改装的普通车床上,利用单刃铰刀的自导向机理,进行深孔镗削。加工的零件内孔表面光洁度,稳定地达到▽6;尺寸精度保证在0.01毫米以内;内孔对外圆的表跳量在0.03毫米以内,内孔直线度全长轴心线偏移  相似文献   

6.
两种空心铆钉[图1],材料为黄铜H62,0.3毫米厚。原加工步骤是:复合模落料兼拉深(h=5.5)→中间退火→第二次拉深(满足零件图纸高度尺寸)→校形→车边车底→去毛刺。但在试生产中,进行校形工序时,零件法兰边缘处产生材料重叠,形成死皱,废品率很高。  相似文献   

7.
我厂在新机试制中遇到一种零件,形状及尺寸见图1。对这种内三角花键孔我们采用了拉削工艺。拉刀最大外径是φ10毫米。拉刀总长为600毫米、共28齿。特别是牙底R不大于0.1毫米,精度要求高,相邻齿距差0.003毫米、结果误差0.006毫米。拉刀尺寸见图2。这种拉刀是我厂的关键产品。我们从未加工过精度这么高的三角花键拉刀。头一阶段,虽然花了很长时间,采取了很多措施,但都未  相似文献   

8.
我厂产品有个零件,如图1所示。需加工直径3毫米,深115毫米的小孔4个和直径3毫米,深95毫米的小孔1个。过去在普通钻床上钻孔,不仅劳动强度大,钻头容易折断,尤其是孔容易引偏,超出公差要求,造成小孔和工件内壁串透。因而废品达7~10%。我们用普通车床改装了一台深孔钻,仍然采用了普通的麻花钻,但是增加了电子扭矩保护装置来控制  相似文献   

9.
如图1所示机身隔框典型Π形变切面平板板弯件,材料为LY12M,料厚为2毫米,按常规此类零件一般都采用液压成形。但此类零件采用液压成形是弊多利少,尤其是零件外缘的凸弯边尺寸较高(~60毫米),毛料又是扇形料(排样如图2),在Π307液压机上成形,  相似文献   

10.
细长轴零件的加工是比较困难的,而精密细长轴零件的加工更为困难。我厂有一项零件如图1,以前采用的加工路线和方法是:(1)下料φ10 ×352毫米;(2)无心磨磨外圆至φ9.05±0.03毫米;(3)车床平两端面并打中心孔;(4)顶车外圆φ4毫米;(5)普通车床顶持旋转,用砂纸擦外圆。目的:消除由于零件细长,在无心磨磨外圆时产生的几何形状误差;(6)手握涂有研磨剂的铸铁研磨套在车床上研磨。这种加工方法效率低,质量差,工人劳动强度大。而且,为满足不同余量的研磨,要按不同外径尺寸配制很多研磨套,不适于成批生产。  相似文献   

11.
一、问题的提出小型精密零件(如某些零件孔的公差为5微米,表面光洁度0.2微米)的去毛刺,是一个变得愈加困难而又昂贵的工序。采用手工去毛刺不但效率低,而且造成大量零件的返修或超差。有些零件毛刺存在的部位,是手工操作难以达到的,如相关孔的交界处,盲孔以及凹入部位的毛刺等。另外,很多零件适用的宇航规范禁止在生产中采用热的或电化学的方法去毛刺。为此,South Bend公司(专为飞机、宇航和原子能工业服务的商号)采用了微粒磨  相似文献   

12.
我们先后加工了几批铝合金高精度的圆球形零件(如图1)。圆球的不圆度要求不大于0.01毫米,圆球表面同内孔的不同心度不大于0.01毫米,光洁度▽12。零件材料为硬铝合金。由于实行了“三结合”,技术人员深入现场拜工人为师,充分发挥工人师傅的作用,这个问题较好地得到解决。二、圆球的铣削方法圆球加工通常是在铣床上铣削。零件装在分度头上,用硬质合金刀盘进行高速铣削。零  相似文献   

13.
我所研制的产品中,选用含铬13%的不锈钢比较多,依零件的不同要求选用不同的牌号,如1Cr13、2Cr13、3Cr13、4Cr13等。有一种齿轮选用4Cr13,齿轮的加工路线为调质—粗加工—消除应力时效—精加工—最后热处理—抛光。对最后热处理的要求:零件不圆度不大于0.02毫米;端面最大跳动不大于0.03毫米;内孔Φd的变形量不大于0.02毫米;硬度RC50~56。  相似文献   

14.
机械加工零件去毛刺一直是生产中的一个薄弱环节。目前,工厂生产中机械去毛刺多采用滚筒和振动光饰机加工,其主要缺点是生产效率不高。我厂自制行星式滚动光饰机,经过十多年的使用证明,生产率比普通滚筒和振动光饰机高几倍到十几倍。尤其适用于批量大的中小型零件的去毛刺和光饰加工。精密仪表零件,要求加工后无毛刺、无锐边。用手工去毛刺的工作量约占机械加工工时的10~35%。由于零件尺寸小,不仅难保证质量,而且有些几乎不可能用手工加工。用行星式滚动光饰机加工效果比较好。滚动光饰加工,不仅能有效地去除毛刺、打锐边,而且还能作为精加工抛光工序,使零件获得较高的表面光洁度及精确的尺寸。除此之外,还可用来去掉冲压件、压铸件的氧化皮,使其表面光洁美观。  相似文献   

15.
我厂产品双保险开锁器上,有两个重要零件,衬套与调节齿轮(图1)。这两个零件上的方孔用于装配控针和控制块,装配间隙很小,所以方孔尺寸要求制为2.5( 0·02)毫米,表面质量也要求很高,光洁度9,不允许划仿。  相似文献   

16.
某产品中的牛角导管(外观见图1),是一个型面比较复杂精度要求比较高的零件。其技术要求如下: 1.零件的外型与样板间隙不大于0.5~2毫米; 2.空间曲面要求圆滑过渡,不得有突转和凹陷; 3.进口和出口尺寸、位置要与相对应的零件协调; 4.零件材料为1Cr18Ni9Ti不锈钢板,厚2毫米,材料减薄不得小于1.6毫米。  相似文献   

17.
划线转台     
飞机骨架和舱门框等镁合金大件,都具有理论外形(不规则的双曲型面)并带有空间角度,外廓尺寸为1200~1500毫米,对于这些零件需要划全线检验几何尺寸和工序线。过去划线用千斤顶把零件支承起来,甚至用铅锤吊线,或用一个大的九十度弯板(弯板不能转动)找正,工作笨重,又不准确,效率低,有时一天两个人还划不  相似文献   

18.
我们车间的B_1—135型鈑金下料数控铣床(见图1),自一九七六年五月安装调试后正式投产以来,运转正常,性能稳定,已加工零件10多项,编程30多项,效果良好,大大减轻了工人的劳动强度,减少了工装,提高了工效。这台机床能铣大型铝合金蒙皮零件的轮廓和内孔,对小型零件也能成组套材铣切,凡原在回臂铣床和鈑金铣床上加工的零件,除宽度小于150毫米的窄条外,不论外形多复杂,只要能准确定出尺寸,均可铣切。一、机床规格加工鈑料最大尺寸 7000×1500×12毫米主轴法兰盘端面到工作台距离 220毫米主轴中心线到龙门架导轨面距离 310毫米主轴前轴承颈直径φ40×φ56毫米主轴转速 12000转/分  相似文献   

19.
如图1所示大长径比细长杆外圆与深孔加工,材料是30CrMnSi加工性能差,毛料是厚壁管材,加工量约为0.35~0.5毫米左右,又有不同程度的弯曲,管内原有约为2~2.5毫米内孔,加工孔时客观上起导向作用,且壁厚不均,上下差可达0.2毫米左右,由于外径工量很小,且不能热处理,故内应力不能消除,加工后变形大,此件技术要求是(外径负0.2毫米,壁厚差不大于0.2毫米,即内孔直线偏差在0.2毫米以内,全长跳动不大于0.2毫米)就很难达到。针对零件材料状况和要求,进行了工艺分析,为保证技术要求采取了以下措施。  相似文献   

20.
大型客机上活动面的铰链特别长,铰链孔特别小,而且同心度要求高。如某机活动面最长铰链尺寸(见图1),总长1760毫米,铰链孔径φ2.6毫米,铰链孔同心度误差不大于0.3毫米/米。这种长铰链小孔的钻削和铰孔,一直是一项比较困难的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