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成熟的产业推广和技术应用极大地牵引了卫星导航发展需求,使相关学者愈来愈关注恶劣电磁环境下的抗干扰技术以及分米、厘米级高精度导航定位服务。低轨星座优越的平台/轨道特性使其被誉为未来极具潜力的卫星导航手段。特别是近十年商业航天的蓬勃发展,带动卫星平台技术及火箭运载技术突飞猛进,大大降低了低轨卫星制造与发射成本,使得面向低轨星座的导航定位技术成为研究热点和发展方向。首先深入地剖析了不同历史阶段低轨导航的应用方向和技术体制,梳理归纳了低轨卫星星座独立定位及低中高轨卫星联合定位两种应用模式的技术特点,然后分析了未来低轨导航在整个卫星导航系统体系中的应用前景和技术挑战,为未来低轨导航系统建设和发展提供设计参考与技术借鉴。  相似文献   

2.
地磁场是地球的固有资源,利用地磁场匹配进行导航是一种新型导航技术.与传统的惯性导航和卫星导航比较,地磁导航具有无积累误差、抗干扰、隐蔽性好、导航信息丰富等优势.文章介绍了地磁导航的3个基本要素,即磁场测量技术、地磁模型以及定位与导航技术.分析了弱磁场磁力仪在地磁导航中的应用及其优缺点,讨论了地磁场模型和地磁匹配算法,展望了地磁导航技术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卫星导航信号由于其自身特点,经过长距离传输到达地面信号功率十分微弱,所以很容易受到外来同频窄带信号干扰。主要介绍了一种满足北斗、GPS多系统兼容的卫星导航抗窄带专用芯片的设计方案。其采用模数转换、抗干扰处理集成单颗芯片设计架构,可直接替换原有卫星导航终端的A/D芯片,实现抗窄带干扰功能;并着重对抗干扰算法的多系统兼容设计、低功耗干扰检测技术进行了介绍;经流片测试,该芯片抗北斗B1、B3频点和GPS L1频点窄带干扰干信比大于60d B,北斗S频点抗窄带干扰干信比大于55d B,双路同时工作最大功耗小于260m W,可有效满足手持、车载、弹载等小型低功耗卫星导航终端的应用需求。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导航接收机抗干扰技术发展迅速,成为导航领域的研究重点。介绍了抗干扰技术的发展历程,分析总结了目前主要的抗干扰方法及算法特点,并讨论了未来关键需求和发展方向,对接收机抗干扰技术的研究和工程应用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5.
在弹载应用中,卫星导航接收机动态范围大,干扰方向相对接收机变化迅速,高动态导致自适应抗干扰算法产生的零陷深度变浅、范围变大,同时破坏了零陷附近接收的卫星信号,严重影响了 自适应空时滤波的抗干扰性能.研究弹载卫星导航接收机干扰方向的测定方法,通过干扰测向将天线零陷对准干扰方向,在指定方向形成波束,从而提高了接收机的抗干扰能力.针对弹载高动态对卫星导航接收机干扰方向测定实时性和准确度的要求,提出了 MUSIC-ESPRIT联合算法,将传统的ESPRIT算法的测定结果作为MUSIC算法的初始值,进而缩小谱峰的搜索范围.仿真结果表明,提出的MUSIC-ESPRIT联合算法与传统的MUSIC算法相比,在保证干扰测向精度的同时降低了计算量,满足弹载卫星导航接收机对干扰方向的测定要求.  相似文献   

6.
在信息化条件下的导航战中,卫星导航欺骗式干扰技术比其他类型的故意干扰更具有隐蔽性与威胁性.首先,介绍了卫星导航欺骗式干扰技术的分类,即转发式欺骗干扰和生成式欺骗干扰,分别对应于增加信号传播时延或给出虚假卫星信号.然后,从针对纯卫星导航终端和针对卫星导航系统辅助的组合导航终端两个方面详细阐述了卫星导航欺骗式干扰技术的研究...  相似文献   

7.
天线阵抗干扰是现代卫星导航接收机抗干扰的重要手段。传统的天线阵波束形成类算法能够在抑制干扰的同时提升抗干扰后输出信噪比,但是在信号捕获阶段,由于缺少先验信息的支持,该类算法无法在信号方向形成增益。因此,提出了一种盲多波束形成的天线阵抗干扰算法,通过形成多个波束覆盖天线阵上半球面,可在无先验信息的条件下对卫星信号形成增益,从而提升信号捕获阶段信噪比,使得接收机在干扰环境中具备更强的信号捕获能力。仿真结果表明:与传统的天线阵抗干扰算法相比,提出的算法能够在有效抑制干扰的同时显著提升接收机信号捕获成功率。  相似文献   

8.
卫星导航抗干扰的过程中,对空间信号波达方向估计、干扰个数检测、最优权矢量的求解直接影响着导航接收机的抗干扰性能,而协方差矩阵的特征分解是这些算法实现的核心部分。根据自适应阵列天线获得的协方差矩阵的特性,基于双边并行Jacobi算法,实现了基于FPGA的协方差矩阵特征值和特征向量的求解,并通过在信号波达方向估计的应用进行了验证。另外,在实现的过程中对直接调用CORDIC IP核的方式进行了精度误差分析,并用一种双精度浮点的方式进行修正,提高了矩阵特征分解FPGA的实现精度,为导航抗干扰接收机性能的提升提供了有效的工程基础。  相似文献   

9.
在我国北斗三号卫星导航系统全面完成组网建设的背景下,世界卫星导航步入新时代。各卫星导航大国均瞄准更高服务精度、更加多样功能、更加可靠服务,正在着手开展新一代系统建设和技术迭代。随着各国对于大型低轨通信星座的积极开发与广泛部署,应用低轨卫星技术实现导航增强与PNT系统备份能力,因其易与GNSS协同,具有提高全球自主导航精度、拓展全球卫星导航应用市场的巨大潜力而成为研究热点。面向低轨导航增强技术,首先总结了低轨卫星的最新态势,梳理了卫星导航增强服务模式,并详细分析了低轨通信星座导航精度增强及导航信号增强两方面的技术动向。在此基础上,重点针对导航增强频率的兼容互操作、通信/导航信号一体化设计、高动态导航增强信号捕获与跟踪等方面,对低轨卫星导航增强体系未来的发展机遇以及面临的技术挑战进行了展望。此外,还基于美国铱星系统实收采集信号开展了定位服务性能试验分析,结果表明600个历元内收敛定位精度优于100m,相关分析成果可为我国低轨导航增强建设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0.
序言          下载免费PDF全文
正以卫星导航为核心的PNT技术在军事领域和人类活动的其它领域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众所周知,在某些特殊的应用领域(例如武器装备、无人平台等)不能过度依赖卫星导航。因此,怎样提高载体在卫星导航信号拒止或受到干扰情况下的自主导航能力,以及在复杂环境下的智能导航能力是目前导航技术领域面临的重大难题;于是,仿生导航、视觉导航、协同导航、全源导航等各类新型导航技术成为研究热点,以期为此提供新的技术途径。近年来,随着生理学、脑科学、物理光学等基础研究的重大突破,以  相似文献   

11.
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给传统导弹武器系统带来新的发展思路,各分系统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以及新的智能作战指挥思想都必将取代现有的导弹武器系统.给出了智能导弹武器系统的定义,介绍其组成部分,阐述了智能导弹武器系统关键技术和典型型号,展望了智能导弹武器系统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2.
机载激光武器系统是一种应用于现代战机的高能武器系统.作为一种新型武器系统,机载激光武器系统倍受世界各军事强国的关注,积极的从事应用研究有重大的意义.本文在介绍机载激光武器系统的基础上,对机载激光武器系统应用的关键技术及需要考虑的问题、战术应用进行了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13.
考虑机载反导拦截武器在目标拦截匹配性、作战使用灵活性方面的优势,借鉴美国机载反导拦截系统在定向能和动能拦截武器两条路线的发展思路,分析机载反导拦截武器系统在空基平台、预警探测、指挥控制和拦截武器等方面的能力需求,引发依托岸基飞机平台和舰载飞机平台发展机载反导拦截武器的思考,梳理出发展机载反导拦截系统所需的关键技术,从而对反导防御体系和机载武器体系的发展具有良好的参考和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4.
机载传感器综合设计技术特点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连栋 《飞机设计》2008,28(1):54-57
通过阐述机载传感器综合设计技术的应用背景、概念、特点并结合系统设计的应用实例,强调飞机武器火控系统设计中采用传感器综合设计技术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5.
根据现代防空作战训练实际,依据HLA(High Level Architecture)联邦模型的开发步骤简要设计了防空作战模拟系统,针对现代防空作战所面临的各种电子干扰环境进行深入的分析与研究,建立了非常适合软件实现的电子对抗模型,包括电子干扰模型与雷达反干扰模型,最后采用面向对象的方法给出了软件的设计流程图.  相似文献   

16.
航空武器装备顶层论证技术发展现状与趋势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李清  闫娟  朱家强  黄涛  臧精 《航空学报》2016,37(1):1-16
航空武器装备顶层论证是航空武器装备论证的重要内容,是航空武器装备发展的顶层设计与型号发展的先期论证。开展航空武器装备顶层论证,是实现航空武器装备体系对抗的需要,也是航空武器装备由跟踪发展向自主创新跨越的需要。分析了航空武器装备顶层论证技术面临的挑战,回顾了航空武器装备顶层论证技术从产生到逐步完善的发展历程,剖析了航空武器装备顶层论证当前面临的技术难点与可能的应对策略,探讨了航空武器装备顶层论证技术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的研究重点与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7.
针对以往雷达网抗干扰效能评估不具有直观性、脱离战场地形环境的缺点,设计了一种基于GIS的雷达网抗干扰效能评估系统,实现了可视化的雷达网抗干扰效能评估。仿真应用表明,此系统具有较高的推广和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在潜基武器体系对抗相关背景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潜基武器体系对抗仿真的系统框架。重点阐述了体系结构驱动的体系对抗概念建模技术、体系对抗半实物仿真技术和体系对抗仿真网格计算技术等相关关键技术,分析了体系对抗仿真的若干技术发展趋势。最后,给出了研究进展和下一步工作。  相似文献   

19.
跳频通信抗干扰性能的评价研究始终是跳频技术研究中的一个重点,单纯利用数学分析或物理实验的方法来解决,很多情况下不尽如人意.本文通过建立跳频通信系统的抗干扰仿真模型,用一组实际跳频系统的数据参数验证了该仿真模型的正确性.结果表明,通过该模型可以快速准确的完成某个跳频通信系统的抗干扰性能评估,为跳频通信系统抗干扰性能的研究提供了一种行之有效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20.
Based on analyzing the development trends of foreign airborne ECM technology, this paper points out the weak link of ECCM performance of the air defend missile weapon system. The paper also advocates an ECCM combat model-“the electromagnetic silence”-to suit the needs of future EW combat and some technical methods for improving the ECCM performance, especially emphasizing the important role of the application of the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technology in the area of ECC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