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彩色氦气泡流动显示是一极好的新技术。在风洞中应用彩色氦气泡进行流动显示已于1984年3月在哈尔滨空气动力研究所实现了,获得了丰富多采的彩色迹线,摄制了清晰的彩色录象和彩色照片。不久之后,进行了轿车、面包车、高楼、船舵、鱼鳞波表面、细长体、圆柱体、降落伞和各种飞机模型的试验。 本文描述了彩色氦气泡流动显示技术,介绍了在风洞中进行流动显示的一般装置、基本原理和应用。  相似文献   

2.
丁峰 《试飞研究》2001,(2):25-31,19
本文介绍了调节系统的基本原理及其在直升机燃油控制中的应用。在研究了调节系统的基本原理后,介绍了该灵巧的调节器的主要组成、它的传感器、专用软件、通讯总线、控制规律以及安全方面。应当注意,这种多单元体组成的调节系统具有很多优点,并在实际使用条件下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3.
CFD技术在航空工程领域的应用、挑战与发展   总被引:8,自引:7,他引:1  
计算流体力学(CFD)技术在航空工程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总结了CFD技术在航空工程领域中的应用,系统阐述了气动设计、气动弹性、气动噪声、数字化飞行等多学科耦合计算领域对CFD技术的需求,结合实际工程应用分析了CFD技术面临的主要挑战。总结了近年来CFD技术在流动分离、边界层转捩、高精度方法和运动网格技术等领域取得的研究成果以及在气动特性评估、流动机理分析、气动设计、气动弹性、气动噪声等工程领域中的应用。进一步展望了CFD数值模拟未来的几个关键技术以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流动稳定性及转捩是高超声速流动研究的热点和难点,近年来在理论基础研究方面取得了很大进展,但在工程应用方面还存在明显的不足。本文回顾了近年来高超声速流动稳定性及转捩在工程应用研究的若干进展,介绍了流动稳定性在复杂外形流、非平行流、局部突变流、强三维流方面的工程化拓展研究,总结了转捩预测e~N方法在感受性、积分方法、转捩判据、软件开发方面的工程化研究进展;结合风洞试验、弹道靶试验、飞行试验,对零迎角锥、椭圆锥、小迎角锥和大迎角锥的典型案例进行了应用;展望了高超声速流动稳定性和转捩在工程应用的未来。  相似文献   

5.
首先阐述了半球谐振陀螺工作原理及技术优势,后着重对其在美国、俄罗斯、法国的发展历程、应用场景、技术发展、精度指标及进行了综述,同时概述了国内的发展历程、现阶段达到水平。其后,针对海上领域武器系统的特点及需求,在借鉴国外已有应用的基础上,论述半球谐振陀螺在海上应用的可能性及优势。最后对半球谐振陀螺的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6.
人工神经网络在航空发动机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人工神经网络是一个十分热门的交叉学科,在许多行业都得到了应用。介绍了其在系统建模、模型辨识、控制及其在航空发动机上的应用情况和最新发展,并对各种应用状况进行了归纳和分析。同时对最新神经网络模型作了介绍,并对将来神经网络在航空发动机上的应用作了预测。  相似文献   

7.
论述了钽、铌及其合金在SiC陶瓷、Cf /SiC复合材料连接方面的应用,铱在C/C复合材料、石墨抗氧化方面的应用。指出了难熔金属在陶瓷基复合材料应用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论述了Cf/SiC常用的制备工艺和钽、铌及其合金在SiC陶瓷、Cf/SiC连接方面的应用,铱在C/C、石墨抗氧化方面的应用。指出了难熔金属在陶瓷基复合材料上应用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的方法,展望了难熔金属在陶瓷基复合材料上应用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9.
在人工智能技术高速发展的浪潮下,智能化技术为空气动力学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手段。各国学者在人工智能与空气动力学设计的综合应用方面开展了诸多有益的探索与尝试。目前人工智能方法已被用于设计对象描述、数值求解、非线性映射等气动设计的关键环节中。实现了自适应设计参数探索、高效气动特征求解、快速数据降维与映射、智能优化等,提高了气动设计的速度、准确性、鲁棒性与全局性。概述了气动设计的发展现状、人工智能技术的研究现状以及机器学习在气动设计中的应用现状。展望了深度学习在气动设计上的应用前景。提出了以机器为核心根据优化阶段实时调整优化方案及走向的高度智能化气动设计概念——"机器设计"。强调了开展智能可诠释设计研究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0.
论述了微机械的发展现状,综述了硅、形状记忆合金、压电陶瓷、超磁致伸缩等智能材料在微型机械中的最新应用及发展趋势。提出了智能材料结构在微型机械中应用的几个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11.
镁合金在航空航天领域研究应用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介绍了高性能镁合金的研究现状,重点介绍了高强铸造镁合金、高强变形镁合金、高阻尼镁合金和高温镁合金,以及镁合金的固态成形、液态成形中的先进成形技术和其他新型制备技术。综述了镁合金在航空航天领域的研究应用现状与进展,包括镁合金在航空发动机、飞机和航天飞行器等方面的应用。最后,展望了镁合金在航空航天领域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2.
《本刊讯》首届全国技术成果交易会于五月十五日上午在北京展览馆隆重开幕。王震、方毅、郝建秀、王首道、严济慈、洪学智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出席了开幕式。我部副部长何文冶、王其恭和崔光炜等部领导参加了开幕式。十五日上午,在王副部长和崔副部长的陪同下,国家经委副主任袁宝华、国防科工委吴政委、丁主任和谢副主任等领导参观了航空技术贸易团的展览区,重点听取了北京航空学院展出的在日内瓦第十三届世界新发明展览会上荣获金奖的“活齿波动减速器”,和四一○厂展出的在日  相似文献   

13.
1996年11月5日~16日,民航运输服务质量考察组一行4人,对澳大利亚、新加坡两国和中国东方航空公司国际航班的运输服务质量进行了考察。在澳大利亚主要考察了悉尼、墨尔本、黄金海岸等3个民用机场候机楼的地面服务和安塞特(ANSETTAUSTRALLA)、快达(QANTAS)两家航空公司的空中服务。在新加坡重点考察了樟宜机场候机楼地面服务和新加坡航空公司的空中服务情况。在上海至悉尼的航班上,检查了中国东方航空公司空中服务质量。通过考察,增进了对国外航班、机场运输服务质量情况的了解,在对比中国民航运输服务质量的同时,找到了…  相似文献   

14.
孟光  韩亮亮  张崇峰 《航空学报》2021,42(1):523963-523963
空间机器人是实现空间操控自动化和智能化的使能手段之一,在无人及载人的空间科学探索活动中至关重要。首先,回顾了国际空间站舱内外机器人、中国空间站机器人、在轨自由飞行空间机器人等几类轨道空间机器人工程应用现状,以及已成功在轨应用月面机器人和火星机器人两类星表机器人系统的应用现状。其次,针对空间机器人后续日益复杂的任务需求,探讨了空间机器人在机构构型、关节驱动、末端操作、感知认知、行走移动、动力学与控制等方面面临的技术挑战。然后,论述了空间机器人在多臂、超冗余、柔性化、可重构、仿生等新型机构构型方面的探索,介绍了空间机器人主动、被动柔顺关节方面的研究进展,论述了空间机器人末端执行器在专用化工具及通用化多指灵巧手两个方向的研究进展,总结了星表机器人在新型移动机构构型、高自主导航方面的研究进展,介绍了空间机器人在多传感器集成融合、力与触觉感知方面的研究进展,论述了空间机器人在多臂协调控制、柔顺控制、漂浮基座抓捕动力学控制等方面的研究进展。最后,展望了空间机器人在空间目标抓捕与移除、高价值飞行器在轨服务与维修、空间大型构件在轨组装及星球科学探测等方面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
建立了合成孔径雷达假目标反射系数矩阵模型,提出了在方位向进行相位补偿、在距离向进行延时处理的干扰信号生成方法。在确定了干扰机和假目标点的位置关系后,只需知道合成孔径雷达的运行速度、重频等参数即可生成干扰信号,方法简单、运算量小。通过仿真分析,证实了该干扰信号生成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6.
本文首先分析了当前直升机在运用CAD/CAE/CAM技术进行研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接着提供了解决的方法,介绍了PDM的概念、构成、主要功能。最后简述了PDM技术在直升机研制中的作用,以及企业在实施PDM当中应注意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7.
污泥热化学处理过程中重金属在底灰中的残留特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固定床式试验台和小型流化床装置对城市污水污泥和自然湖底污泥进行了热解和焚烧试验。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对不同工况下重金属元素Cu、Zn、Pb、Cd、Ni、Cr进行了测定,考察了加热温度、含水率及停留时间等因素对重金属在中的残留特性的影响。试验表明,Cu、Zn、Cr主要残留在灰渣中,Cd、Pb、Ni部分残留在灰渣中。最后,应用灰色系统理论对重金属残留特性进行了分析和预测,通过理论分析与试验数据的对比,得到了很好的预测效果。  相似文献   

18.
提出了飞机生产现场管理系统的研究,给出了系统的总体设计、功能设计和实施方法以及在某型飞机生产管理中的应用。实现了制造数据管理、AO管理、零部件库房管理、生产现场管理、电子存档等管理功能。通过ERP系统与CAPP系统在飞机生产现场的集成应用,优化了资源配置,提高了管理效率和管理水平,降低了生产成本,规范了AO管理流程,生产现场制造依据唯一。  相似文献   

19.
苯并噁嗪树脂作为新型热固性树脂,已在电子封装、航空航天、轨道交通等领域开展了广泛应用。本文概述了苯并噁嗪树脂单体的制备、开环聚合机理,阐述了苯并噁嗪树脂在提高耐热性、增强韧性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介绍了苯并噁嗪树脂在预浸料、RTM等复合材料成型工艺中的应用,最后展望了苯并噁嗪树脂及其复合材料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0.
特种加工技术在航空制造业中发挥了极其重要和不可替代的作用,在航空制造业中已突破了传统机械切削加工的瓶颈,在提高加工能力、产品质量、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的提升方面显露出巨大的优越性,是航空制造技术不可缺少的关键技术。本文介绍了特种加工技术的特点、发展趋势、在我国航空发动机制造业中的应用以及在航空制造应用方面存在的不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