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利用FrontPage和Flash软件制作《空气调节用制冷技术》课程的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 ,通过基于WEB的技术 ,制作可以发布的网页。用Flash制作成动画演示制冷系统及其设备的工作过程 ,并设置思考题和习题 ,在网上发布 ,方便学生学习。  相似文献   

2.
针对微型扑翼胸腔式机构制作工艺复杂的特点,提出了一种新型的悬臂梁式机构,以3D打印技术为依托实现一体化制作。建立了此结构的动力学模型,得到了翅膀运动阻力的变化形式,给出了系统运动的周期规律。为更加准确地分析机构动力学特性,利用COMSOL软件进行了动力学仿真,印证了模型的理论推导。同时制作了一款样机,进行了实验并利用高速摄像机记录运动过程。实验结果表明,此设计能够实现仿生翅所需运动,证实了此设计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3.
《航空概论》是我校学生掌握航空基础知识的一门必修课。在课程教改革中,利用多媒体技术及三维设计软件,开发了课程的多媒体课件,包括虚拟飞机零件库、模拟飞机加工、飞机机构运动仿真、虚拟拆装实验、网上实训室、虚拟陈列室等模块,开发并利用了课程的所有教学资源,在教学实践中收到很好效果。  相似文献   

4.
对基于C/S结构和B/S结构的网上考试系统作了比较分析,给出了网上考试系统的主要模块划分以及软件实现的核心方法。为网上考试系统的开发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5.
为了满足高密度测控任务需求,有效缩短软件维护发布周期,提高工作效率,加强任务软件的有效配置、管理及控制,提供海上测控软件远程支持,研究了一种海上测控软件远程维护发布系统,该系统可实现测控软件的统一维护发布、安装、使用和更新等远程管理。文章详细阐述了该系统的体系结构、C/S模式的软件组成(包括服务器端系统发布管理软件和客户端更新代理软件)、主要功能模块及客户端工作流程,分析阐述了该系统的安全机制等技术。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交互式电子技术手册(IETM)的5个等级,并对国外IETM的编辑制作软件、阅读软件、解析器和SGML数据库管理系统等制作工具作了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7.
倾转旋翼机转动机构运动学仿真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转动机构在倾转旋翼机过渡飞行阶段起着重要作用。为了研究倾转旋翼机转动机构在发动机短舱与旋翼向前倾转90°过程中的运动特征,寻找较为适用的转动模式,以倾转旋翼机转动机构为研究对象,简化机构模型,采用MATLAB软件计算两种转动方案机构的运动学特征,采用LMS软件仿真两种方案机构的转动过程。通过对比分析两种方案的运动学特征图,发现MATLAB和LMS软件得出的两种方案的角速度、速度、角加速度和加速度曲线是一致的,两种方案各有其优势。  相似文献   

8.
2012年5月17日,中国领先的PLM产品及解决方案供应商武汉开目信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在"开目软件2012年新产品发布暨渠道工作大会"上正式发布了全球唯一基于画法几何的工程设计绘图软件开目CAD for2012——KMCAD2012。  相似文献   

9.
可调叶片运动机构的参数化拓扑仿真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赵雷 《航空发动机》2014,40(5):28-32
介绍1种在方案设计阶段,基于UG NX的3维设计软件和EXCEL软件的压气机多级静子叶片联调操纵机构的联合设计方法。通过在UG软件的建模模块中构建简单的线条以建立操纵机构的拓扑模型,并将模型输入运动仿真模块中,对整套机构进行运动学仿真计算,跟踪各级传动关节的运动规律,得到仿真数据。将仿真数据在EXCEL软件中进行分析,综合拟合、回归、关联度等数据分析手段,得到特定拓扑模型下的输出规律。在方案设计阶段即可快速建立机构模型并分析影响整套机构运动规律的关键参数,优化设计参数、建立操纵机构调节方程,给后期的工程设计提供基础。经某型燃气轮机多级联调机构的设计实践证明,该方法具有高效敏捷,适应面宽,可借鉴性强的特点。  相似文献   

10.
扑翼飞行器是一种新型飞行器,其工作原理及设计技术与传统的固定翼和旋转翼飞行器完全不同。微型扑翼的驱动机构的设计、制作是飞行器设计中的关键环节。为此介绍了一种静电驱动的微扑翼机构,由于这种结构存在着强烈的静电和机械两个物理场的非线性耦合,因此系统的动态特性是非常复杂的。从驱动机构的结构,工作原理,受力模型及分析几个方面对这种驱动机构作了相关的介绍。所得研究结论可以为微型扑翼驱动机构的设计、制作和应用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一种伞式可折叠柔性变胞机构的设计分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毅  丁希仑  戴建生 《航空学报》2007,28(4):1014-1017
 柔性变胞机构是一种依靠柔性构件变形实现构态变化的机构,利用柔性机构的某些特性可以综合提高变胞机构的性能和效率。提出一种伞式可折叠柔性变胞机构,该机构综合了变胞机构和柔性机构两大特点。利用伪刚体模型理论对该机构进行拓扑学,运动学及稳态分析。最后,对该机构进行运动学仿真,结果表明伪刚体模型法适合于柔性变胞机构的分析与设计。  相似文献   

12.
固体润滑技术在空间机械中的应用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对空间机械润滑的特殊性作了简要的分析,评述了各种固体润滑材料在空间环境中的摩擦磨损性能,介绍了各种固体润滑膜的制备工艺及其在空间机械中的应用情况,并指出了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大型飞机增升装置的研制不仅需要其提供足够的气动性能,也需要对噪声、舒适性等进行综合考量设计,而增升装置是提高大型飞机综合性能的重要系统,也是目前技术发展亟待研究和解决的重要问题。对于增升装置机构设计,通过设计较为简单的铰链襟翼机构来引导襟翼达到较优位置,然后选择气动性能较好的位置作为新的优化位置,求得较优机构位置。机构位置改变结合气动性能验证需要进行大量的迭代计算以及结果优化,因此以机构设计为基础,探究多目标优化计算的新方法,最终实现气动结构一体化设计目标。选用铰链式后缘襟翼为研究对象,综合考量后缘襟翼旋转与扰流板下偏联合运动对于气动性能影响,利用所研究方法,对其进行气动机构一体化设计并得出设计结果。  相似文献   

14.
发动机叶片鸟撞击瞬态响应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陈伟  关玉璞  高德平 《航空学报》2003,24(6):531-533
 简介了叶片鸟撞击瞬态响应的计算方法, 并采用接触冲击算法计算模拟了不同质量的鸟撞击单个、多个及整级叶片的瞬态响应过程。结果表明: 接触冲击算法能较为真实反映叶片鸟撞击过程; 不同质量的鸟撞击叶片时, 叶片变形与应力有较大的差异; 大质量的鸟撞击时, 必须考虑撞击区附近的局部塑性变形、叶尖位移以及叶根的局部塑性变形。研究结果对于进行我国叶片抗鸟撞击损伤设计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5.
飞机登机门提升机构卡滞工况仿真与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舱门机构卡滞是机构运行时较为常见的状况,对于带有分时凸轮的机构来说,纯刚体假设的结果会产生非常大的计算误差。以某机型前登机门提升机构为例,采用ADAMS柔性体分析方法进行仿真,计算出机构内部载荷,分析各个构件的应力,并辅以试验数据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柔性体假设对于机构分析是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邹晨  高云 《航空计算技术》2014,44(6):120-124
随着存储技术的高速发展,以NAND FLASH为存储介质的存储系统具有存储密度高、容量大、体积小、功耗低和成本低等优点,因此NAND FLASH在不同的领域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然而,由于NAND FLASH本身的工艺局限性,其数据在传输与存储过程中可能发生"位翻转"的现象,故为了保证存储数据的可靠性,NAND FLASH存储系统在使用过程中需要伴随一定的检错与纠错机制。在对常用的NAND FLASH存储系统校验算法进行简要介绍的基础上,结合NAND FLASH的本身特性,确定在系统中使用ECC校验。对ECC校验的原理及FPGA设计实现进行了阐述,并对设计实现进行了功能仿真和试验验证。  相似文献   

17.
简单推导了一种平面3RRR并联机构输入和输出参数关系的理论公式,采用MATLAB编程语言编写了合理的该并联机构位置姿态参数的分析仿真程序,得出了求解该并联机构运动平台上位置输出点在可达工作空间内的灵活度的方法,提出了采用数据库管理方法来处理并联机构的位置姿态参数信息的可行性,充分的展现了WINDOWS编程的优势.  相似文献   

18.
沈涛  柏合民  邱华勇 《航空学报》2018,39(Z1):722198-722198
目前各国在轨应用的对接机构属于硬碰撞式对接机构,在此构型下两航天器在空间进行碰撞接触时撞击能量较大,并且此结构下目标飞行器的对接范围较窄。随着空间探测任务的深入,需要对对接机构提出更高层次的设计要求,因此弱撞击对接机构也将成为空间探测任务中一项重要的研究方向。本文对弱撞击对接机构运动学的正解和反解进行了研究分析,得到了相应的推导公式,并通过MATLAB软件对其进行了算例校验。求解出了对接环运动速度和执行推杆伸出速度的关系,这对弱撞击对接机构的工程研制有很大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红外焦平面阵列非均匀性校正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红外焦平面阵列的非均匀性严重影响了红外成像质量,因此必须对其进行非均匀性校正。在深入地分析了非均匀性的来源及其表现形式的基础上,对目前存在的几种非均匀性校正方法进行了详细的探讨和对比,并给出了研究建议。  相似文献   

20.
移动IPv6技术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姜悌 《航空电子技术》2005,36(3):44-46,54
重点讨论了移动IPv6的工作原理,关键技术,优点及存在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