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弹性支承和PSFD在中推预研核心机上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根据中推预研核心机转子动力特性的理论分析结果,为其设计了弹性支座和多孔质挤压油膜阻尼器(PSFD),以调整其临界转速并控制振动,将弹性支承和PSFD安装在该核心机上进行试车的结果表明,理论计算与试验结果非常一致,临界转速调整了预期值,阻尼器的减振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对某预研核心机压气机一级转子叶片进行的振动分析。调频及频率分散度的控制方法,分析了调频前后的频率-转速特征。阐明了调频对叶片静强度的影响。从而为核心机高空台试验提供了重要的分析依据。  相似文献   

3.
弹性—多孔挤压油膜阻尼支承在发动机上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明  李其汉  赵福安 《航空动力学报》1998,13(4):400-402,459
根据某核心机转子支承系统动力特性的理论分析结果,为其设计了弹性支承和多孔质挤压油膜阻尼器(PSFD),以调整其临界转速并控制振动。将弹性支承和PSFD安装在该核心机上进行试车的结果表明,理论计算与试验结果吻合得很好,临界转速调整到了预期值,阻尼器的减振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4.
在简要介绍中推预研核心机压气机转子结构的基础上,对其设计特点即采用两段不同材料的盘-鼓焊接式转子,把高可靠作为重要的设计目标,采取了保证焊接质量的设计措施及采用多步平衡技术等进行了详细的论述,并且指出,经加工实践和步试车考验证明,设计获得了基本的成功。  相似文献   

5.
制造技术预研应以新一代发动机的核心机和验证机为目标,并尽快提高其稳定性,可靠性,才能尽快完成型号研制任务。  相似文献   

6.
针对航空发动机高速转子系统支承结构及力学特性设计问题,开展支承结构约束特性(支点位置和支承刚度)对转子系统刚度及转子动力学特性的影响分析,建立转子支承结构约束特性与转子力学特性关联力学模型。通过对转子系统支承结构特征参数与刚度特性、振动特性等力学特性的关联性分析,定量描述了转子支承约束特征及轮盘惯性载荷对转子系统动力学特性的影响规律,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于转子变形控制的支承约束特性与转子力学特性一体化设计方法。仿真计算结果表明:对于高速转子系统可以通过对支点位置及支承约束刚度的设计,调整转子弯曲变形和临界转速的分布特征,使其在通过或靠近弯曲振型临界转速的高转速工作状态下,具有足够的安全裕度。这种通过结构特征参数的变化,优化转子系统力学特性的方法,对航空发动机总体结构布局及动力学设计具有重要的工程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对核心机在地面台试车中的振动特性做了全面叙述和评估。该机的主要特点是转子将穿越两个刚体型临界转速。且第二阶临界转速十分靠近最大工作转速;为避免发生危险共振和减小振动,采用弹性支承或挤压油膜阻尼器装置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8.
从航空发动机的研制道路出发,论述了预研对推核心机研制的基础作用,进而说明所得成果是全行业团结协作的产物。  相似文献   

9.
为满足航空发动机整机动平衡对转子不平衡振动精稳抑制的需求,采用虑及多转速状态的转子高速动平衡优化配平方 法,开展了核心机转子动平衡试验。以核心机转子系统为对象,研究在高压压气机转子第4、9级盘上配重抑制高压涡轮振动的可 行性。综合考虑核心机转子在多转速下的振动状态,以残余振动平方和及残余振动最大值为目标函数,采用优化算法对配平方案 进行优化,制定了核心机转子高速动平衡方案。在核心机转子系统试验台上分别进行了单平面-单转速、单平面-多转速、双平面- 单转速以及双平面-多转速动平衡的试验。结果表明:采用虑及多转速状态的转子高速动平衡优化配平方法能使因不平衡引起的 核心机转子振动在工作转速区间内均有所减小。  相似文献   

10.
根据工程实际中某核心机转子振动异常现象和试验件结构检测结果,建立了前支点鼠笼弹支松动的故障转子简化力学模型。基于转子动力学理论和试验信号中谐波特征,建立了前支点鼠笼支承结构由于螺栓连接松动致干摩擦简化模型,重点分析了干摩擦非线性对转子系统的轴心轨迹、弹支位移和支点反力等动力学响应特征的影响,从简入繁分析了如下3种转子的动力学特性:无故障的线性转子系统;考虑螺栓松动致非线性力、不考虑陀螺效应的非线性系统;考虑螺栓松动致非线性力和陀螺效应的非线性转子系统。研究发现:在转子系统中考虑干摩擦非线性力后,系统响应特征中会出现丰富的谐波成分;螺栓松动故障转子系统简化力学建模时,是否考虑陀螺效应对谐波特征也有较为明显的影响。该研究能为该类故障转子系统的监测和诊断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我国航空发动机发展道路的分析,论述了预先研究的重要作用,进而肯定了预研-三大高压部件-核心机的研制途径。  相似文献   

12.
针对带有涡轮级间共用承力框架的双转子系统,采用机械阻抗理论定量描述结构质量/刚度分布特征,建立了复杂转子系统振动耦合机理模型,并提出了针对共用支承-双转子系统的振动耦合点确定方法,以及交互激励瞬态响应仿真方法。仿真结果表明:共用支承-双转子系统振动耦合的力学本质,是转子与支承结构振动交互作用下的动力响应耦合,既包括共用支承结构振动基础激励带来的振动耦合力学行为,又包括多转子交互激励下多频率组合的振动响应耦合力学行为。其中基础激励下耦合程度与支承机械阻抗及转子振型有关,转子间交互激励下耦合程度则受被激转子模态振型影响,被激转子刚体模态振型对基础振动敏感,在激励转子作用下更易产生转子交互激励下振动耦合。  相似文献   

13.
针对中推预研核心机的重点攻关任务-电火花加工中出现的工艺技术问题,介绍了机床设备的选用,加工电极,加工电参数,加工表面质量及典型加工实例。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预研核心机燃油喷嘴的总体结构和工作特性,详细说明了主要部件的结构设计和工作职能,并简要地分析了主要零件的选材和典型工艺。  相似文献   

15.
针对采用弹性支承结构的高转速涡轮泵转子,建立了考虑支承结构参与振动的转子系统有限元模型,并对模型和计算方法的正确性进行了验证;以某涡轮泵转子为对象,采用三种不同的支承结构模型,计算分析了支承结构模型的差异,以及参与振动的支承结构质量对临界转速和模态振型的影响,并将临界转速计算和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支承结构的建模方法和参与振动的质量都对转子动特性有较大影响;支承结构参与振动会使转子支承动刚度相比静刚度明显降低,其中二阶临界转速下的动刚度相比静刚度降低达20.6%;考虑支承结构参振的转子动力学模型可将临界转速计算误差由8%降低至2%左右。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中推预研核心机涡轮导向叶片气膜孔的激光加工工艺,主要讨论了叶身的定位与夹紧,激光打孔孔位进给量的计算以及主要激光参数的选择。  相似文献   

17.
在介绍中推预研核心机总体结构的基础上,论述了其设计特点,特别说明了为消除振动所采取的技术措施及应用效果,并对今后改进设计谈了初步看法。  相似文献   

18.
航空发动机转子系统模拟支承设计与刚度计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进行实际航空发动机转子系统组装状态下的模态试验,模拟实际航空发动机转子支承刚度,设计了转子支承结构,在CATIA软件中建立了支承的三维实体模型,将三维模型导入ANSYS Workbench中,采用自动生成网格,考虑到不同的网格划分大小对结果的影响,对支承的不同结构划分了不同大小的网格。为了精确计算支承刚度,对轴承座采用空心轴内表面上加面力、空心轴外表面上加轴承载荷、轴承外圈内表面上加轴承载荷三种施加载荷方式,并进行了计算结果比较,结果表明,支承设计满足了实际航空发动机的转子支承刚度需求,转子支承刚度的计算方法正确可靠。  相似文献   

19.
为了研究发动机的突加不平衡故障,建立了航空发动机低压转子模型,完成了转子实验器的模态校核。在此基础上对突加不平衡下实验器的转子件响应进行了理论分析与实验对比。进一步建立了转子-支承-机匣分析模型,完成了响应的分析与实验结果对比。结果表明:建立的转子-支承-机匣模型考虑了发动机实际运转过程中的角加速度项和挤压油膜阻尼器瞬态项,分析结果与实验结果相符,突加不平衡位置处振动位移响应的分析结果与实测结果之间的相对误差为2.1%。在校核转子件响应后,将转子件载荷作为支承-机匣模型的载荷输入,考虑发动机结构特征,建立支承-机匣模型进行响应分析,分析结果与实验结果基本一致,对于靠近突加不平衡位置的振动速度响应,其分析结果与实测结果之间的相对误差不超过4.7%。分析结果能够体现突加不平衡后转子响应的冲击特征和转子-支承-机匣响应层层减弱的过程,所建立的计算方法具有较好的推广性。   相似文献   

20.
转子支承动刚度对转子动力特性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针对转子支承动刚度对转子动力特性的影响,分别运用静刚度、动刚度和整机有限元模型对某型发动机进行了转子动力特性计算,并对各种计算结果进行了比较和分析;分析了转子支承动刚度剧烈变化的原因,同时,指出运用整机模型能够分析支承动刚度和各种机匣的局部振动对整机振动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