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飞行模拟器逼真度与飞行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素静 《飞行力学》1998,16(2):19-23
提出了飞行模拟器逼真度与飞行试验的关系,介绍了飞行模拟器逼真度的定义,模拟逼真度的基本要求及与飞行模拟器规范的关系,讨论了模拟逼真度的研究范围和飞行模拟器逼真度对飞行试验所记录数据精度的一般要求及飞行数据的编制原则。  相似文献   

2.
逼真度反映飞行模拟器与真实飞机特性的一致性程度。 客观评估是一种通过模拟器与系统实际行为的测试比较来评估逼真度的工程方法。 飞行模拟器分为工程模拟器和训练模拟器。 用于飞行训练的训练模拟器构型很少变化,其测试用例由适航标准指导,而用于设计验证的工程模拟器,根据飞机研制进展经常需要升级或更改,其测试用例也会随之变化。 在当今民用飞机技术日趋复杂的背景下,亟需高效方法开展这一类型模拟器的逼真度客观评估测试。 在实验框架和系统实体结构和模型库框架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模型测试的方法,在工程模拟器的客观评估的应用中,该方法可以实现测试用例的自动生成和执行,工作效率提升,流程具备灵活性和适应性,有助于在研飞机的定型或取证。  相似文献   

3.
大型飞机穿越微下击暴流风场的实时仿真(英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在飞行模拟器中高逼真度地模拟在扰动风场中的飞行,研究了大型飞机在起飞着陆阶段遭遇微下击暴流风切变的实时仿真。基于涡环和Rankine复合涡原理建立了参数化三维微下击暴流模型。通过涡环倾斜和多涡环叠加方法实现了各种复杂微下击暴流风场的模拟。基于Boeing747-100飞机建模数据,系统推导了含风切变影响的六自由度动力学模型,给出了扰动风下气动模型修正的一般方法。对该机遭遇微下击暴流时实施纵向和横侧改出分别进行了控制器设计与仿真。研究结果表明,建立的三维微下击暴流模型可扩展性强,可用于模拟实际复杂风场。含风切变影响的大型飞机动力学模型合理有效。针对飞机从不同位置穿越风场,可采用不同的改出策略。整个模型可应用于飞行模拟器的实时飞行仿真。  相似文献   

4.
飞行仿真系统的建模与验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主要介绍了模型的研究领域和定义,并以飞行模拟器飞行系数数学模型为例,说明了实际-理论模型-计算机模型的建立过程,以及飞行系统的建模、编程、数据的选取及预处理等对飞行模拟器逼真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地面飞行模拟器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震炎 《航空学报》1987,8(10):451-458
地面飞行模拟器的作用和重要性经常受到人们的重视。本文先扼要地介绍飞机地面飞行模拟器的各主要组成部分和模拟器在训练飞行员和研制新机中的重要作用,然后回顾了地面飞行模拟器的发展历史,论述了目前的水平,最后提出今后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6.
飞机飞行仿真系统核心模块设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龚松波 《飞机设计》2009,29(3):28-32
针对飞机飞行仿真系统核心模块(飞行动力学和飞行控制模块)进行设计研究,建立了六自由度全量非线性飞行动力学模型适用于程序编程的解算方法,飞机飞行控制模块采用相应飞机的控制律.编制了核心模块程序并组建了通用的飞机飞行仿真系统,通过多次飞行模拟试验表明,所建立的飞行仿真系统具有良好的可操纵性和逼真度,人机界面良好.  相似文献   

7.
张子彦 《飞行力学》1997,15(3):60-66
论述了舰载飞机起飞,着舰的地面飞行模拟试验对舰载飞机设计和飞行员训练的重要性。分析了舰载飞机在起飞,着舰环境条件,起飞方式,着舰方式和着舰导引方式等方面的特点,及实现舰载飞机起飞,着舰地面飞行模拟试验对飞行模拟器的运动系统,视景系统,座舱设备和软件系统等方面的特殊要求。并分析了用现有地面飞行模拟器来模拟舰载飞机起飞,着舰需要进行的各项改造工作。  相似文献   

8.
地面飞行模拟器建模方法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袁东 《飞行力学》2004,22(3):9-11,16
针对地面飞行模拟器在航空武器系统设计、研制、试验和研究的全生命周期内的应用及模型与建模的复杂性特点,指出了仿真数学模型及其建模的重要性。从大系统控制论的角度,提出了能够保证地面飞行模拟器仿真可信度的建模分析、实现和VV&A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采用多目标决策理论,根据层次分析法的基本原理,建立了一个多层次的飞行模拟器的综合评价模型,该模型以飞行员的评定和意见作为主要依据,采取两两比较的方式,可对飞行模拟器的逼真度和有效性进行综合评价,该方法对于改进飞行模拟器的逼真度,提高飞行模拟器的模拟有效性有实用意义。  相似文献   

10.
模拟器的逼真度的标准日益严格,导致对波音飞机集团(BCAG)研制的飞机行模拟器的气动力数学模型不断地改进。本文介绍了BCAG提出和确认飞行修正的气动力模型大致过程,研究的问题包括飞行试验计划、测试设备的要求、气动力系数的提取和从模拟器至飞行的确认。重点说明在线性和非线两个区域内识别的整个模型气动力系数数据(包括气流分离和气动力滞后的影响)的提取方法,提供的实例给出飞行更新的基本升力系数与预测数据的比较,以及减速至完全速然后改出的模拟器和飞行比较的总的改进。  相似文献   

11.
飞行模拟逼真度概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俞志刚 《飞行力学》1997,15(1):18-22
指出定义飞行模拟逼真度时只考虑气动力特性的精度是不够的,其研究应以驾驶员-收音机操纵回路的分析为基础。介绍了在真实飞行和模拟飞行的操纵回路。比较这两个回路可以发现,对于台飞行模拟器来说,某种程度的不逼真性是不可避免,因此必须在需要和可能之间进行折衷。并给出了一些具度和定义和验证以及改善逼真度的方法和经验的讨论。  相似文献   

12.
研究一种我国自行研制、开发的用于ACT验证机的研制和试飞的多功能工程飞行仿真系统,分析了系统的设计概念、原则和功能要求,提出了面向多功能要求(全数字实时飞行仿真、电传飞控铁鸟台综合试验、飞行训练模拟和工程飞行仿真)的总体设计和总体结构,研究了ACT验证机动力学特性的建模、仿真和提高仿真逼真度的方法。研究和开发了工程飞行仿真的实时管理软件系统和人机(用户)接口。系统应用实践和试飞飞行员的评价表明设计是成功的,是一种性能/价格比高的工程飞行仿真系统。  相似文献   

13.
分析了敏捷性与飞控系统控制律之间的关系.以某典型三代机为例,根据飞行品质要求对其控制律进行了重新设计,并在地面仿真系统上对与控制律相关的敏捷性尺度进行了试验.通过比较原飞机和采用新控制律飞机的敏捷性,验证了分析结果,并对控制律提出了改进意见.  相似文献   

14.
A morphing aircraft can adapt its configuration to suit different types of tasks, which is also an important requirement of Unmanned Aerial Vehicles(UAV). The successful development of an unmanned morphing aircraft involves three steps that determine its ability and intelligent: configuration design, dynamic modeling and flight control. This study conducts a comprehensive survey of morphing aircraft. First, the methods to design the configuration of a morphing aircraft are presented and analyzed...  相似文献   

15.
为了建立适用于飞行模拟机的发动机起动模型,对涡扇类发动机起动过程的建模和仿真方法进行了研究,提出了飞行模拟机起动模型的建模基本原则,以此为指导,基于部件级建模方法建立了主导发动机正常起动动态性能的主要特性模型,并通过构建故障因子建立了典型故障模型,实现了发动机正常起动和起动过程中的故障模拟.正常起动仿真和故障仿真结果与测试数据的对比表明,所建立的正常起动模型正确地反映了发动机在各起动阶段的加速性能,故障模型很好的再现了故障逻辑和故障效应,满足了用于飞行模拟机的发动机起动仿真要求.   相似文献   

16.
为了建立适用于飞行模拟机的发动机起动模型,对涡扇类发动机起动过程的建模和仿真方法进行了研究,提出了飞行模拟机起动模型的建模基本原则,以此为指导,基于部件级建模方法建立了主导发动机正常起动动态性能的主要特性模型,并通过构建故障因子建立了典型故障模型,实现了发动机正常起动和起动过程中的故障模拟。正常起动仿真和故障仿真结果与测试数据的对比表明,所建立的正常起动模型正确地反映了发动机在各起动阶段的加速性能,故障模型很好的再现了故障逻辑和故障效应,满足了用于飞行模拟机的发动机起动仿真要求。  相似文献   

17.
王海青 《飞机设计》2007,27(5):43-48
惯性导航系统是通过测量加速度自动推算飞机速度和位置数据的自主式导航设备,其作用是保证飞机按预定的航线飞行,准确地抵达目的地。在航空电子设备试验中,采用惯导仿真器可以减少测试的复杂性,而且还能获得更好的动态效果。本文介绍了惯导系统功能控制逻辑和显示画面的验证方法,同时还介绍了仿真器的软件编制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