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新科 《飞行试验》1995,11(2):30-32,37
飞行试验是确定直升机结冰飞行包线,扩大其使用范围的最有效的手段,本文介绍了自然及人工结冰条件下直升机飞行试验的方法和技术,主要参数的测试方法,所需要的专用测试设备及保障飞行安全的措施。对于开展直升机结冰试飞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为了更好地利用直升机地形感知与告警系统,减少可控飞行撞地事故的发生,提出了一种适用于直升机地形感知与告警系统的前视地形告警算法.首先介绍了直升机前视地形告警的基本原理,并给出了前视告警包线的设计流程;然后提出了前视告警包线下视边界、前视边界、上视边界和横侧边界的确定方法;最后构建仿真算例进行了仿真验证.仿真结果表明,提出的算法可以在直升机飞行撞地前提前预警.  相似文献   

3.
直升机涡环状态和改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陆洋  高正 《国际航空》2002,(3):48-50
涡环状态是直升机在下降或下滑飞行阶段一种固有的危及飞行安全的危险状态。它会导致直升机操纵失灵,在颠簸下跌中坠地失事,在我国也发生过多起这类事故,因而涡环边界的确定是保证直升机飞行安全的重要措施。本文介绍了国外直升机涡环状态及其边界的理论和试验研究现状,并重点介绍了我国对此问题的研究和我国学者如何通过模型试验及理论计算,结合飞行试验,得到了比国外的研究更为实用的直升机涡环状态边界的情况  相似文献   

4.
以UH-60A为例建立了直升机非线性飞行动力学模型,对算例进行配平验证;基于配平操纵量和陆军航空设计标准ADS-33E-PRF飞行品质规范中的稳定性指标,分析了重心变化所产生的影响,提出了一种计算直升机设计重心包线的方法;计算了不同尾桨倾斜角下的重心包线,分析了倾斜尾桨对重心包线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一定范围内,重心包线随倾斜角增大而后移;对于样例直升机,尾桨倾斜角为20°时的重心变化范围比无倾斜角下的重心变化范围扩大了约20%。  相似文献   

5.
复合式直升机过渡飞行功率特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研究复合式直升机其特殊飞行方式下的动力系统功率分配问题,建立了由气动部件和机械传动部件数学模型组成的复合式直升机性能综合计算模型.通过对其飞行条件进行约束,建立了该种飞行器的过渡飞行边界,并对边界内不同过渡路线下的功率进行计算,分析了气动部件和传动部件对复合式直升机过渡飞行过程中的功率影响,并通过地面试验模拟该飞行方式下的功率使用状况对计算模型进行数据验证,结果表明虽然计算值与试验值存在6%的误差,但比传统性能计算方法精度提高了4%.通过该方法可建立一种更为有效的复合式直升机性能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6.
戴川  张渝  李俊 《国际航空》2010,(2):60-61
本文通过分析各种无人机对飞行包线的拓展需求,将支撑无人机拓展飞行包线的关键技术归纳为动力、气动、结构、飞行管理和遥测遥传5项基本关键技术,将其形象化为无人机基本支撑技术的五边形。  相似文献   

7.
根据直升机飞行模态的特点,提出了一种的内/外回路控制结构,将不同飞行模态通过内/外回路结构有机地联系起来,不仅简化了直升机多模态控制律的设计,还简化了模态转换的控制器结构。最后,用这种结构将直升机多模态控制律的全飞行包线设计分解为内回路的控制器切换和外回路的模态转换,设计思路避免了传统的增益调参。  相似文献   

8.
对2013年世界直升机事故进行了统计,按直升机飞行包线的不同阶段和事故诱因进行了分类统计和分析.介绍了欧洲多国联合开展的直升机事故分析方法研究以及改善直升机安全性的技术措施,对统计、分析结果进行了总结,并针对国内现状提出了一些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9.
倾转旋翼机具有直升机垂直起降和固定翼高速前飞的特点,而变直径倾转旋翼机可以同时满足其悬停和巡航状态对旋翼的设计要求。基于飞行动力学模型,提出一种倾转旋翼机重心极限及设计重心包线计算方法。以XV-15进行方法验证,分析了旋翼变直径对全机重心包线的影响。结果表明,大直径有利于扩大直升机模式和过渡状态的重心包线,而直径变化对固定翼飞机模式重心包线无影响。  相似文献   

10.
NH工业集团研制的NH—90通用运输直升机进展较为顺利,5架样机已累计490小时飞行时间,地面试车时间达450小时。通过试飞,NH—90的飞行包线已达到6100米高度,飞行速度达350公里/小时。试飞状态设在10000公斤最大起飞重量和最不利的重心位置,并完成了12°坡度着陆试验和90公里/小时速度的地面滑跑试验。  相似文献   

11.
战斗机大迎角气动特性研究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飞机布局的大迎角气动特性是决定飞行包线左边界的主要因素之一。飞行包线左边界区域的扩展增强了飞机的大迎角机动性和敏捷性,但是同时也极大地挑战着飞机的安全。几十年来,随着大迎角飞行研究技术的发展,战斗机飞行不断突破失速迎角附近及以上区域,将飞行左边界左移,扩大了飞行包线,减少了飞行限制,挖掘了战斗机的作战潜能。本文对战斗机大迎角飞行相关的气动特性研究技术,包括流动机理研究、数值计算方法研究、风洞气动试验、气动建模与数据库构建、气动与控制综合验证等关键技术的发展与应用进行了阐述。基于这些技术的发展,结合工程实践经验,提出了战斗机大迎角气动特性研究的整体思路和方法,包括大迎角气动力预先设计、气动力获取、气动力表达、气动力综合分析和气动-运动-控制一体化验证五个部分,以供相关装备研制参考。  相似文献   

12.
任务科目基元的飞行试验是ADS-33E-PRF对直升机飞行品质的判定标准。针对直升机设计过程中飞行品质难以事先评定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轨迹优化策略的直升机任务科目基元数值仿真方法。该方法将飞行品质规范对直升机位置、姿态和速度的限制处理为状态量的边界约束,以完成任务科目基元的时间为目标函数,结合直升机自身的性能和安全性约束,建立了针对任务科目基元的直升机轨迹优化模型。求解该模型得到直升机完成相应任务科目基元所用的时间,便可定性判断直升机飞行品质是否满足ADS-33E-PRF对这一任务科目基元的要求,从而在设计之初对优化直升机总体设计参数提供参考。对某型直升机悬停转弯机动科目进行仿真计算,验证了该方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3.
针对民用直升机的复杂贴地环境,开展了预设障碍物环境结合无人直升机飞行性能包线约束的航迹规划研究。首先,基于障碍物建模方法设计了航迹规划算法,解决了传统人工势场法较难适用于三维环境下无人直升机航迹规划的诸多问题,提出了一种改进的人工势场算法并扩展至三维空间。然后,针对三维环境中的目标不可达问题,建立了一种基于相对距离判断的斥力势场函数方法;针对局部极小值问题,发展了一种基于无人直升机飞行性能约束的航迹点回溯法以逃离出局部极小值区域的方法。最后,通过仿真验证分析了该算法的有效性。仿真结果表明:改进的人工势场法能够有效克服传统人工势场法的不足,实现无人直升机在飞行性能包线约束下的三维航迹规划。  相似文献   

14.
无人直升机具有悬停、小速度全向机动、大速度前飞等飞行能力,其飞行包线范围大,对飞行控制律设计的要求很高。无人直升机在进行自动航线飞行时,不仅涉及的飞行模态多,而且需要满足复杂的飞行航线需求。根据无人直升机复杂的航线飞行特点,对其航线飞行过程进行区域划分,针对不同划分区域,采用工程上常用的PID控制方法和衰减软化技术,设计了高度控制器、纵向位置控制器、横向位置控制器、协调转弯控制器和控制器问的切换算法,并进行典型航线飞行的数字仿真。仿真结果显示,无人直升机飞行航迹与设定航线的重合性较好,模态切换稳定平滑,从而验证了无人直升机自动航线飞行控制律设计的正确性,为后续工程应用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5.
直升机低速飞行特性试验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低速飞行特性是直升机飞行品质的研究重点之一,低速飞行试验是开展直升机低速飞行特性研究重要手段。首先,从直升机低速飞行特性的主要影响因素和直升机低速飞行的配平操纵两个方面进行理论分析;然后,通过直升机低速前后飞行及侧飞时配平飞行试验,对直升机低速飞行时的配平操纵特性和试验直升机低速特性与尾部气动布局的影响进行分析,提出减小平尾面积或降低初始安装角的尾部气动优化建议,直接指导该型直升机设计和更改。  相似文献   

16.
本文简要介绍了EH101综合发展飞行试验的情况,按飞行试验计划的顺序阶段提出和他特殊的课题;低速范围内驾驶品质和性能的陆基评定;最终进场阶段有舰附近工作时驾驶品质的评定用于初步鉴定甲板运动限制和风包线的甲板降落和起飞;甲板降落技术的评定;直升机在甲板上的降落,旋翼折叠,加油,武器装载,滑行,系留等的评定。  相似文献   

17.
简略介绍了直升机空中共振建模思路,通过算例计算研究了确定直升机空中共振安全边界的分析技术,讨论了空中共振飞行试验验证方法.为更准确地预计空中共振安全边界,提出了需要进一步研究的内容和考虑的因素.最后,展望了空中共振分析方法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8.
准确计算直升机在不同飞行状态的有效气动参数对于确定直升机飞行性能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由于复杂的旋翼空气动力现象以及直升机状态和环境条件的变化,准确预估气动参数有较大难度。为此,采用无量纲分析法建立直升机悬停状态的数学模型,首先对参数重组,确定了几个悬停状态重要参数,包括气动参数和直升机状态参数;然后,以直-9×型直升机为例,结合实际试飞数据,提出了用最小二乘法对该模型进行参数辨识的方法;最后,通过相关性分析,确定了辨识方法的可行性,并将辨识结果有效地用于直升机悬停性能拓展。结果表明,这种利用参数辨识进行性能拓展的方法是可行的,由于辨识结果是利用实际试飞数据确定的,拓展结果具有较高的可信度。这种数据处理方法可有效减少试飞周期,节约试验成本。  相似文献   

19.
首先以主桨叶为研究对象,理论分析了直升机俯冲拉起状态下主桨叶实测载荷的影响因素;其次,以某型直升机旋翼载荷试飞为例,选取其主桨叶上的关键剖面,采用电阻应变计法进行飞行载荷测量,得到了不同重量重心、不同高度、不同法向过载等情况下的实测载荷;分析了实测的主桨叶挥舞弯矩、摆阵弯矩载荷值在直升机整个俯冲拉起过程中的变化规律,分析了实测载荷值随法向过载等的变化规律。为该型直升机试飞提供技术支持的同时,也为后续其他直升机法向过载包线拓展验证试飞提供重要支持。  相似文献   

20.
基于叶素理论和滑流理论,建立了悬停状态直升机倾斜式尾桨诱导速度的计算方法,在此基础之上,根据高正-辛宏理论,并考虑到倾斜式尾桨的倾斜角,对直升机倾斜式尾桨涡环侧飞速度边界进行了预测,并与飞行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预测方法计算所得的倾斜式尾桨涡环状态与飞行试验结果较为吻合,该方法可对直升机倾斜式尾桨涡环进行有效地预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