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机上电缆无线测试仪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分析目前机上电缆传统测试方法所存在弊端的基础上,提出了机上电缆无线测试仪的硬件设计方法;描述了关键的电缆连接关系测量方法及其电路实现方法;根据测试仪软件的需要,构建了电缆连接信息数据结构。实际样机对多芯电缆的测试结果表明,测试仪可以很好地满足机上电缆的测试需要。  相似文献   

2.
针对量程小于±1g的加速度计,提出了小角度十二点翻滚测试法来标定加速度计的模型方程。分析了小角度翻滚测试的原理,给出了模型系数计算公式,并利用该公式进行了理论仿真研究和实际测试,该测试方法得出的偏值K_0、标度因数K_1和输入轴安装误差角δ_o的值与国军标测出系数值的误差分别为0.36‰、0.09‰和3.24‰,其余模型参数也有较高的可信度,验证了小角度十二点翻滚测试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3.
 根据变结构系统(VSS)理论对某飞行器伺服回路进行了变结构设计,给出了控制器设计的详尽步骤,设计方法几何意义直观,在IBM4341机上通过了数字仿真,给出了仿真框图;与原伺服回路的控制性能进行了比较。仿真表明,VSS比传统普通控制系统具有以下几个突出的优点:(1)快速、无超调、无稳态误差;(2)对系统参数交化具有鲁棒性;(3)对外界干扰具有鲁棒性。  相似文献   

4.
新型号惯性稳定平台系统对自瞄准和自标定精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平台的自瞄准和自标定都需要高精度的姿态角传感器。为了满足系统对传感器的精度要求,在硬件上面无法提高的前提下,软件的补偿是一种更好的选择,而为了进行软件误差补偿,就必须对传感器建立误差模型,而误差模型的建立需要高精度的测试方法,本文就对现有的精度测试方法进行分析,分析测试中各种因素对传感器标定精度结果的影响机理,并通过仿真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为后续的传感器高精度标定及误差补偿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摆式力平衡加速度计测试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摆式力平衡加速度计的基本工作原理和主要性能指标的测试方法,分析了加速度计误差及存在误差的原因,对减小误差的测试方法进行探讨研究,达到了提高加速度计测试准确度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为了减少外翼对接处电线断线问题,提高电缆电线修理质量,避免因电线断线引起系统故障,本文针对外翼对接处易触碰电线断线问题,借助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电缆断点处微观状态,研究分析了电线断线的诱因,针对性地提出了有效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7.
5DOF运动仿真试验器的姿态指向对准和误差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提高5DOF运动仿真试验器的综合精度和运行能力,分析了其结构和控制分项误差对姿态定向精度的综合影响,建立了误差数学模型并给出指向对准精度的设计计算方法及误差影响程度的计算结果;在指向对准关系分析的基础上,利用对准角计算给出了一种可实时判别和防护5DOF运动仿真试验器运动干涉的设计约束条件。  相似文献   

8.
给出利用星敏感器进行惯性姿态和对地姿态确定的流程,重点分析了惯性姿态向对地姿态转换过程中的误差传播关系,给出了相应的误差传播矩阵和误差传播影响因子。仿真表明,由于坐标转换时引入轨道参数误差,误差传播影响因子一般在1~2之间,因而使得对地定姿精度较惯性定姿精度稍低。  相似文献   

9.
为合理分配高精度单向测速系统中各种误差源引入的测速误差指标,本文分析了电离层、对流层和多路径引入的系统测速误差,进行了仿真并定量地给出了相应的测速误差量级,对高精度测速系统中误差分配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舰载飞机着舰精确轨迹控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舰载机着舰过程的精确航迹控制要求,利用现有机上的控制设备,采用系统综合设计的方法,给出了两种航迹控制系统———风参考航迹控制系统和惯性参考航迹控制系统,通过仿真分析,给出了系统的性能差异。  相似文献   

11.
樊伟  郑联语  王亚辉  刘新玉 《航空学报》2018,39(5):421793-421793
为解决航空航天管路组件的装配质量及效率问题,设计并实现了一套新型自动化可重构工装系统。为实现管路工装系统定位器的自动配置,首先基于D-H法建立了定位器的运动学模型,并以配置系统解析的管接头位姿参数为目标值求解出了定位器的配置参数,为管路工装模型的自动配置提供了数据依据。在此基础上,利用数值法求出了定位器的工作空间,并以工作空间的最大包络直径作为干涉圆直径提出了定位器的运动路径规划方法。然后,基于坐标变换理论和空间尺寸链方法,建立了定位器的定位误差模型,为定位器乃至整个管路工装系统的性能分析提供了理论依据。最后,以某航空发动机一套管路模型的自动配置和性能分析过程为例给出了应用验证。  相似文献   

12.
根据航空发动机支承锥壁结构受力特点,对风扇叶片飞失冲击载荷作用下的锥壁失效破坏机理进行了研究.利用显式动力学有限元仿真方法,对冲击载荷作用下的锥壁结构动态失效过程进行了瞬态分析.开展了对锥壁的落锤冲击试验,并与分析结果进行了对比验证.试验和分析结果表明:冲击载荷作用下锥壁减薄处破坏为剪切失效破坏.采用的显式动力学有限元...  相似文献   

13.
根据平台式惯性测量系统的实际情况,简化了惯性测量误差模型,推导了平台式惯性测量系统误差观测方程,并进行了车栽试验的试验设计.在输入设计中,通过仿真分析给出了降低系统复共线性的几个条件.在输出设计中,选定了系统的测量量,确定了传感器的类型及安装方式.  相似文献   

14.
以民机典型机身段客舱下部结构为研究对象,建立了结构坠撞有限元模型,利用LS-Dyna软件进行了结构能量吸收特性分析。基于吸能结构思想,以降低传递到客舱地板的加速度载荷为设计目标,提出了一种民用飞机客舱地板下部结构吸能设计方法。设计制造了全尺寸的吸能结构试件,并进行了垂直坠撞试验。为评估坠撞分析与试验的相关性,提出了一种基于能量的能量吸收特性评估方法。首先对预试验分析结果与试验结果进行了相关性分析,根据相关性分析结果对分析模型进行了修正。修正后坠撞分析结果与试验结果的相关性表明,乘员质心处的平均加速度响应峰值误差为16.44%,最大平均反弹速度误差为10.53%,修正后模型的总体刚度与实际结构一致,分析获得的结构总体变形模式与试验结果基本一致。但能量吸收时间和加速度峰值出现的时间与试验结果相比误差较大,表明结构连接失效等结构建模细节对计算结果有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航空发动机宽弦风扇叶片鸟撞损伤模型标定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为建立航空发动机风扇叶片抗鸟撞载荷能力的量化预测方法,针对特定的航空发动机宽弦风扇叶片设计,依据发动机在典型工作状态下的吸鸟速度、角度等撞击参数开展叶片鸟撞试验,采用显式动力学数值仿真方法,建立叶片鸟撞试验仿真分析模型,并通过对模型中叶片材料参数、鸟体本构模型参数、鸟与叶片耦合接触参数进行敏感度分析,对模型进行标定.结果表明,标定后的鸟撞分析模型所预测的叶片损伤模式与试验结果一致,预测的损伤位置与试验测量结果误差小于10%.   相似文献   

16.
针对在使用环境条件下发动机部件特性未知的问题,为获得在实际装机条件下的发动机部件特性,采用1种基于参考数据的发动机部件级模型匹配方法,在对测量数据和模型特征分析的基础上,选取适当调整参数,以模型在非设计点的仿真输出与参考数据的匹配精度为目标,通过迭代方法求解部件特性。仿真数据表明:采用基于数据的发动机匹配技术得到的发动机模型,其仿真输出与参考数据的偏差均在允许范围内。利用该方法可以得到在使用条件下的发动机部件特性,为装机状态发动机的仿真预测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7.
飞机拦阻索动态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梁利华  万晨  荀盼盼 《航空学报》2013,34(4):833-839
 为了分析飞机拦阻索在拦阻过程中复杂的动态特性,将拦阻索视为空间柔性钢索,液压吸能系统和缓冲系统经过线性拟合,作为传动索的约束条件,通过具有弹性和阻尼特性的梁单元加载在拦阻系统模型中,同时考虑了柔性钢索与刚性支撑体之间的接触碰撞作用,在有限元分析软件LS_DYNA中建立了拦阻系统的碰撞动力学模型,并进行了仿真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飞机尾钩挂索后,在拦阻索与甲板滑轮之间存在连续震荡衰减的应力波,当来自于甲板滑轮的初次反射波到达钩索啮合点时,拦阻力达到极值。  相似文献   

18.
舰载无人机拦阻着舰中机身冲击响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熊文强  张闰  张晓晴  朱小龙  高宗战  刘晓明  何敏  姚小虎 《航空学报》2019,40(12):222892-222892
针对某舰载无人机拦阻着舰过程中的机体强度问题,以其中机身结构为主要研究对象,首次设计了包括中机身结构与前后机身、机翼假件以及拦阻钩等构件的地面拦阻模拟试验方案,并搭建了相应装置,采用地面试验和刚柔耦合仿真模拟2种方法,对拦阻着舰过程中拦阻力冲击下中机身结构的动态响应特性进行了全面分析。试验与仿真结果表明:中机身最大航向过载沿两条主传力路径自后机身到前机身方向衰减,下传递路径点的过载峰值明显大于上传递路径点的峰值;发现最大过载点位于拦阻接头处,应变危险点位于机腹梁前段处;中机身结构上各测点的试验和仿真过载误差均在5%以内,应变误差均在8%以内,验证了试验结果的有效性和刚柔耦合数值仿真方法的可行性。地面拦阻试验及数值仿真的联合分析可为舰载无人机机身结构强度设计提供重要参考,并为后续舰载无人机的拦阻着舰分析以及机身结构响应预测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Winding Pattern Design and Simulation of S-elbow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Aimed at the S-elbow composed of two elbows with different radii, this article proposes a winding pattern design method combined with patch winding method and traditional winding method. It proposes an optimal combination of calculating the tangential point amount and skip point amount to make the pattern distribution even and keep the minimal adjusting angle. The S-elbow overall winding pattern plan and simulation module are designed to verify the combined winding pattern design method and the calculation algorithm of the tangential point amount and skip point amount. From the pattern distribution and the simulation effect analysis, it shows that this combined winding pattern design method is a good solution to the S-elbow combined winding pattern design. Aimed at the S-elbow winding pattern based on the patch winding method, it carries out the precision error analysis and points out the correspondence between the error and mesh size. Generally speaking, the bigger the mesh size is, the quicker the program calculation speed is; the smaller the mesh size is, the smaller the winding pattern error i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