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现代民航客机越来越多地采用电传操纵系统,其维护方法和故障诊断知识的缺乏成为航空公司机务系统的一大难题。为满足飞行操纵系统的维护需要,提出一种智能故障诊断方法,以B777飞机为例,将其飞行操纵系统的FMECA分析作为本体建模的知识源,通过JESS规则推理机,维护人员可迅速进行故障定位,并选择相应的处理措施。这种诊断方法实现了知识在飞机制造商与飞机使用者之间的共享,可为飞行操纵系统故障诊断提供良好的支持。  相似文献   

2.
电传操纵系统在民用客机中的新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30年来,随着自动控制理论和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使飞行器自动控制系统目臻完善,为更好地完成复杂的飞行任务提供了可靠保证。飞机在操纵系统也发生了巨大变化,操纵杆系和钢索已被电线所取代,计算机和所馈信号在飞行操纵系统中的引入,使飞机的操纵性能产生了质的飞跃。介绍了目前中国民航使用的新型客机中电传操纵系统的一些新发展。  相似文献   

3.
在分析横航向飞行品质评估准则和方法的基础上,利用等效系统法对某型先进战斗机进行了横航向等效系统拟配,在时域、频域内验证了拟配结果。按照美军现行的MIL-STD-1797A规范对该型飞机横航向飞行品质做出了评估,重点分析了操纵系统中反馈通道对横航向飞行品质的影响。研究结果对带电传操纵系统的第三代飞机的作战使用与飞行品质潜能的发挥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飞行模拟器操纵负荷系统是一种被动式力伺服系统,其多余力的抑制是提高操纵负荷系统力跟踪精度的关键。以研制的飞行模拟器电动操纵负荷系统原理样机为平台,对系统的工作原理和结构进行介绍,通过系统建模,在MATLAB/SIMULINK中仿真,对经典的前馈补偿和PID复合控制方法的多余力抑制效果进行仿真分析,并在原理样机上进行试验测试。试验结果验证了复合控制策略有效地抑制了多余力,提高了系统的跟踪精度。  相似文献   

5.
大迎角飞行品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分析了飞行包线向低速大迎角扩展后飞行品质研究面临的几个重要方面,即需要提供直到充分过失速迎角的飞行品质指标,这是设计飞控系统的依据之一:纵,横,航向操纵效能要求,这是配置,裁减操纵面的依据,机动任务集,这对于提出品质指标与操纵效能要求,及早发现飞机缺陷和全面评价飞机系统的战术效能等工作都有重要意义,总结有关的研究思路以及目前的进展,并给出了一些初步结论。  相似文献   

6.
某型歼击机副翼人力操纵可行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消除飞行人员对副翼人力操纵的疑虑,在建立副翼人力操纵可行性分析模型的基础上,应用飞行力学的基本原理,对某型歼击机因液压系统正常供压部分失效,副翼助力器转换为人力操纵后所需的压杆力进行了定量分析计算。结果表明,在应急情况下,只要处理得当,该型飞机副翼人力操纵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7.
张颖  何太  饶秋磊 《飞行力学》2024,(1):83-88+94
运输类飞机完成空中受油类高增益闭环任务的风险性与难度均远远大于轻小类飞机,为此,对运输机软式空中受油的飞行品质试飞技术开展研究。首先,通过设计基础子集任务评估受油机基于空中受油的飞行特性,探索空中受油对接操纵策略;其次,通过研制目标跟踪系统,设计随机指令任务以评估飞行员执行高增益闭环任务时的PIO敏感性;最后,基于目标跟踪系统设计虚拟空中受油试飞任务,探索运输机空中受油试飞方法并研究相关飞行品质试飞技术。通过初步试飞验证,所提方法保障了高风险试飞任务的安全,可为大型运输机软式空中受油飞行品质试飞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8.
程序调参飞行控制律的神经网络实现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董新民 《飞行力学》2000,18(1):33-35
为保证飞行品质,现代飞机中多采用程度调参飞行控制律,由于调参规律的高度非线性,使得控制律的工程实现相当困难。为此,对程序调参飞行控制律的神经网络实现方法进行了研究。通过应用BP神经网络逼近非线性调参规律。探讨了用BP网络实现程序调参飞行控制律的一般方法,给出了网络的结构及其优化算法,并以某型飞机电传操纵系统倾斜阻尼通道的程序调参控制律为例,对该实现方法进行降验证。结果表明,实现精度符合工程要求。  相似文献   

9.
王艺兵  王占林 《航空学报》1998,19(3):365-370
飞机操纵系统中因舵机输出较快,助力器响应较慢而存在相互运动碰撞,影响操纵品质和飞行安全。对发生碰撞的机理进行了深入分析,建立了舵机与助力器运动特性匹配关系和用于碰撞研究的数学模型,通过实例,找到了对碰撞最有影响的参量。  相似文献   

10.
操纵系统是飞行模拟训练设备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介绍了CJ1飞行模拟训练器操纵系统的组成、工作原理和控制法则,最后以CJ1飞行模拟训练器的左侧方向舵卡阻故障为例,介绍了典型的操纵故障的排除方法,故障排除后进行方向舵的QTG测试。测试结果表明,左侧方向舵故障得到了解决,满足飞行要求。  相似文献   

11.
《洪都科技》2011,(1):50-52
飞机操纵系统的故障直接影响飞机的安全与飞行任务的完成.一架飞机同时出现横向系统操纵迟缓和驾驶杆有跳跃感两个故障,使得问题变得较为复杂.本文通过对副翼操纵系统的理论分析,准确地判断故障所在,并提出了解决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范立钦 《飞行力学》1995,13(1):8-11
论述了现行国家军用标准(GJB-185-86)的一些不足之处,从指导思想、飞行吕质要求的逻辑结构、故障概率、飞行操纵系统、满足要求的论证及要求的内容等几个方面提出一些修改建议,以供修订新标准时参考。  相似文献   

13.
飞机操纵面故障研究及其补偿重构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张平  陈宗基 《飞行力学》1997,15(3):67-72
进行了自修复飞行控制系统各操纵面的单独/组合故障分类,研究了不同种类,不同组合,不同程度的故障下的飞机特性,分析了各种故障的影响;针对不同的故障模式分别进行了控制律重构设计并对飞机重构后的稳定性及操纵品质进行了仿真研究。结果表明,在非极端故障下,现有操纵面权限范围内,可以保证稳定飞行并具有可接受的操纵品质。  相似文献   

14.
直升机模型跟踪光传飞控技术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杨一栋  黄屹  王新华 《航空学报》2004,25(2):162-164
为提高武装直升机贴地飞行操纵品质,开发了自适应显模型跟踪实时飞行控制仿真系统,建立了直升机显模型跟踪贴地飞行电/光传操纵地面物理仿真验证平台。经电/光传特性对比,验证了所开发的2种光传技术的有效性。为直升机光传控制技术的研究开发提供了技术措施及地面物理仿真验证平台。  相似文献   

15.
针对直升机旋翼转速设计问题,对变旋翼转速直升机飞行品质进行了研究。以某变旋翼转速直升机为研究对象,建立了无铰刚性单旋翼直升机飞行动力学模型,并参照ADS-33E-PRF飞行品质规范,计算了样例直升机在悬停以及前飞(30 m/s)时不同旋翼转速状态下的操纵带宽、相位延迟、姿态快捷性和轴间耦合等操纵品质指标,分析得到不同速度下旋翼转速变化对直升机操纵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旋翼转速降低对滚转与俯仰姿态变化飞行品质有不利影响,对小幅度偏航姿态变化飞行品质没有影响,对中等幅度偏航姿态变化有利,对直升机轴间耦合有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6.
辅助驾驶员操纵的预见显示及预测控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人具有预见、预测能力和驾驶员操纵品质要求,提出了辅助驾驶员操纵的预风显示及预测控制方案。应用预见控制技术对驾驶员最优控制模型,显示与控制协调性合成设计的预见加速显示进行了研究,建立了驾驶员跟踪目标信号的最优预见控制模型和基于系统状态的预见加速显示的人机预测控制结构。用非零和协调性动态规划法进行驾驶员-显示器-控制器的最优协调性合成设计。可减轻驾驶员的操纵负担,提高了飞行品质和主观评价。  相似文献   

17.
某型飞机横向操纵系统的飞行安全评估及改进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对某型飞机横向操纵系统分析基础上,列举出危害飞行安全的典型故障;针对该典型故障,进行了飞行安全评估;计算发现,飞行安全风险概率达不到安全标准。因此,提出了改进措施,建立了增设故障检测装置后的飞行安全评估模型.最后讨论了故障检测装置的可靠性对系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横航向飞行品质对参数的灵敏度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使用等效系统评价方法,根据数值计算结果分析了全权限电传操纵飞机从小迎角到失速迎角横航向飞行品质对于气动参数变化的灵敏度。结果表明飞行品质对操纵效能变化很灵敏,对横向气动导数变化又较航向灵敏,特别对于高增益、强调横向操纵飞机更为如此。同时建议飞控系统横航向通道随迎角调参,以确保在更宽的迎角范围内具有满意的飞行品质。  相似文献   

19.
YF—16电传操纵系统控制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概述了飞行操纵系统的发展,就YF-16电传操纵系统纵向控制律的组成、功能作了详细分析,推导给出放宽静稳定性补偿公式,并就横航向控制律,特别是对横、航向解耦控制、消除副翼逆偏航、保证大迎角操稳品质的方法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0.
人-机系统飞行安全可靠性问题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在分析飞机电传操纵系统(FBW)特点的基础上,建立了习行器和电传操纵系统的数学模型,建立了电传操纵系统故障及飞行员干预的概率模型。应用马尔可夫链建立了人-机产行安全可靠性的数学模型,采用伊万诺夫法评估了某型第三代飞机在电传操纵系统故障报的排除的条件概率,并计算了电传操纵系统故障后该型飞机的飞行风险,最后提出了使用建议及技术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