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用共溶剂法制备了热致液晶聚酰胺/尼龙66分子复合材料.用DSC、FTIR、POM和SEM对复合材料的相容性进行了综合研究.DSC研究表明,不同组成共混物的熔点和结晶度均发生明显下降,当液晶含量达到50%时,共混物出现超分子液晶态,体系具有明显的相容特征;FTIR结果证实了聚酰胺液晶与尼龙66分子间氢键作用的存在;POM和SEM研究表明,由于分子间相互作用而使共混物成为共连续微结构,没有出现相分离.  相似文献   

2.
分子复合材料展望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分子复合材料是继热塑性与热固性塑料及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后的第三代聚合物材料。这是一种刚性和柔性卷曲大分子均匀分散的增效复合材料。除柔性卷曲大分子由刚性大分子增强外,其基本概念与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相同。文中将简要介绍分子复合材料的一些基本理论及可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据我们了解,您在聚合物复合材料及功能材料领域开展了系统性和创造性的研究。请您介绍一下近年来的主要研究成果。章明秋:近年来,我们课题组主要在非传统型复合材料领域开展研究,包括聚合物基纳米复合材料、植物纤维复合材料、导电复合材料、减摩耐磨复合材料等,利用各种创新的物理、  相似文献   

4.
综述了2009 年以来国内外在形状记忆复合材料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重点介绍了热致感应型、
电致感应型形状记忆复合材料的情况。在热致感应型中,出现了双向记忆复合材料。应用方面,研究人员发现
形状记忆复合材料可以应用于复合材料结构的自修复。同时总结了国、内外科研机构在该领域的研究走向,指
出了形状记忆复合材料在应用方面遇到的瓶颈问题,并提出对未来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碳纳米管增强复合材料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介绍了碳纳米管的结构、性能等特点,综述了碳纳米管在金属基复合材料、聚合物基复合材料和陶瓷基复合材料中的应用研究情况,并对今后碳纳米管复合材料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6.
以少量环氧类低聚体作增容剂,考察了其对聚碳酸酯/半芳族热致液晶聚合物(PC/TLCPA1)体系的增容改性作用。DSC及SEM测试结果表明,少量增容剂的加入明显改善了原位复合体系的相容性。力学性能测定结果表明,当增容剂加入到含有20%LCAPA1的复合体系后,复合体系的拉伸强度和弯曲强度均有一定程度的提高。  相似文献   

7.
与常规复合材料成形方法相比,原位生产复合材料的工艺具有制造成本低、工艺简单、产品性能好等优点。这种方法已引起国外许多著名航空企业的注意,并在积极谋求发展。  相似文献   

8.
聚合物/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性能及其应用展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介绍了纳米粒子的表面效应、小尺寸效应、量子尺寸效应等特性,聚合物/纳米复合材料的概念和结构性能;综述了聚合物/纳米复合材料的几种常用制备方法;总结了由于纳米粒子的存在聚合物/纳米复合材料在力学、光、电、磁等方面呈现出常规材料不具备的特性,并结合其特性展望了聚合物/纳米复合材料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据美国《高技术产业》杂志1989年第4期报道,由布莱克斯堡弗吉利亚综合工艺学院化学工程教授唐·贝尔德(Don Baird)研制的一种新工艺,可以生产出强度更高、刚性更好、价格更便宜的复合材料,并就这种新工艺于1988年11月申请了一项专利。 贝尔德的工艺方法是把液晶聚合物丸掺入也是聚合物丸形式的热塑性塑料基体中,通过挤压使液晶聚合物形成纤维,从而省掉了生产复合材料中的一道浸渍工序。这种复合材料进  相似文献   

10.
本工作用偏光显微镜、扫描电镜和图像分析仪考察了PEEK/TL CP溶液共混体系的相分离过程以及相态结构与共混组成比和热历史的关系,结果表明,这一体系在受热时发生相分离的程度及相形态与加热温度和时间,组分比、熔体相对粘度以及液晶聚合物分子的刚性等因素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1.
先进树脂基复合材料的发展   总被引:38,自引:3,他引:38  
先进树脂基复合材料在过去三十年中已得到了飞速的发展.本文主要介绍了它们的发展现状及在航空工业的应用,讨论了先进树脂基复合材料的未来研究和发展方向以及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2.
综述了聚合物基电子封装材料的基本性能要求并分析了其影响因素,阐述了聚合物基电子封装材料的复合原理和结构设计思想,展望了聚合物基电子封装材料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3.
低温聚合物基复合材料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耐低温树脂基复合材料的研究背景及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了概述,并对聚合物基纳米复合材料,特别是插层复合材料的性能作了介绍。提出了解决液氢贮箱耐低温、防渗漏关键技术的研究设想。  相似文献   

14.
利用Al-Ti-TiO2体系原位反应合成了Nb掺杂Al2O3/TiAl复合材料。借助XRD和SEM研究了Nb掺杂Al2O3/TiAl的显微结构以及Nb引入量对复合材料显微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复合材料由TiAl、Ti3Al、Al2O3、Nb和NbAl3相构成,细小Al2O3颗粒分布于基体晶粒交界处,存在一定的团聚;Nb元素引入量的高低,可调节产物中TiAl和Ti3Al的相对含量,随Nb含量的增大,TiAl含量逐渐减少,Ti3Al则逐渐增大;同时,基体晶粒和Al2O3颗粒均有所细化,且分布逐渐均匀,材料的均匀性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15.
液态成型复合材料在直升机上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高性能树脂基复合材料在直升机结构中的应用获得了迅速发展,传统的预浸料-热压罐成型复合材料在直升机结构上已取得了大量应用,对结构减重、性能提升起到了显著作用。但是,随着复合材料技术的发展以及直升机对低成本、整体成型技术的强烈需求,低成本液态成型复合材料逐渐在直升机上获得应用,其应用水平及应用效果也不断提升。以RTM、VARI两种典型的液态成型技术为主综述了液态成型复合材料在直升机上的应用,并对新型的液态成型工艺进行了介绍,以期能为直升机设计人员和复合材料工艺人员提供选材及工艺方案方面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6.
原位钛基复合材料中TiB的生成热力学及动力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自蔓延高温合成(SHS)、感应熔炼和熔模精铸相结合的方法,利用Ti—B—Al体系制备出了原位自生TiB增强的钛基复合材料。借助XRD、SEM和TEM分析了复合材料的物相和增强体的形态。结果表明:在复合材料中只存在TiB增强体和Ti,无TiAl3杂质相形成,TiB增强体呈柱状短纤维,这与其B27晶体结构有关,且增强体/基体界面清洁无杂质污染,并从热力学和动力学两方面论述了在Ti—B—Al体系中制备TiB增强体的生成机制:在Ti-B—Al体系中,Al首先受热熔化使得Ti和B相继溶解于Al液中;Ti与Al之间先行发生化学反应形成Ti—Al金属间化合物,放出的热量进一步引发了溶解于液相中的B和Ti产生高温自蔓延形成Ti—B化合物。以热力学理论分析,应最终形成TiB2,但实际上由于动力学影响,最终形成了TiB。  相似文献   

17.
文摘利用Cu、Ti、B三种粉末,反应热压制备了原位TiB2p/Cu复合材料,采用XRD、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分析了原位复合材料的显微组织。热压状态下,XRD分析表明材料体系在一定的工艺条件下能够完全生成TiB2p;SEM分析表明,TiB2颗粒在基体Cu中弥散、均匀分布;TEM分析发现TiB2颗粒呈六边形,尺寸约为几十微米。TiB2颗粒与基体结合良好,界面清洁,无污染。TiB2p/Cu复合材料的显微硬度及拉伸性能较基体Cu都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18.
先进树脂基复合材料的发展和应用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陈祥宝 《航空材料学报》2003,23(Z1):198-204
先进树脂基复合材料在航空领域应用日益广泛,继铝、钢、钛之后,已迅速发展成为四大航空结构材料之一. 本文主要介绍先进树脂基复合材料在航空工业的应用、复合材料的发展现状以及先进复合材料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液体成型复合材料的主要类别和特点,论述了国内外液体成型树脂体系、液体成型树脂匹配的定型剂、液体成型复合材料预成型体制备工艺等技术进展。介绍了近年来液体成型复合材料发展迅速或备受关注的新工艺,如高压RTM成型工艺、热塑性树脂基液体成型工艺、自动铺放液体成型工艺、SQRTM成型工艺等。展望了液体成型复合材料未来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0.
聚合物基复合材料导热模型及其应用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将有许多理论性和经验性的模型用于预测高分子复合材料的热导率,并详细总结了各种高分子复合材料导热模型的特点,给出了几种最常用模型的应用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