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 毫秒
1.
采用11B(p,α0)8Be核反应分析了B+注入锡青铜样品中的纵向浓度分布.该分布具有较宽的高浓度峰,表明样品表面可形成优良的改性层.讨论了提高核反应分析法深度分辨率的主要因素,指出减小入射质子束的能量分散度、提高探测系统的能量分辨率及增大B+的能损因子,是提高深度分辨率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2.
电离层峰下结构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在考虑由扩散与中性风引起的动力学输运与有原子离子O^+(^4S),O^+(^2D)与O^+(^2P)以及分子离子O2^+,NO^+,N2^+参加光化学反应的电离层-热层体系中,提出一个一维时变的电离层剖面数值模型,通过数值计算着重讨论了武昌地区F2层峰以下,尤其是E/F与F1/F2谷区的电离层形态与有关过程,得到如下结论:(1)对于原子离子,单一成分O^+(^4S)的光化学反应与输运,也有助于形成  相似文献   

3.
星球的早期是由气体剧烈碰撞所主宰,核反应渐渐地开始了,这使得演化成熟的星球能够稳定地发出能量,并且持续数百万年.  相似文献   

4.
空间高能质子和重离子是导致元器件发生单粒子效应的根本原因,为准确评估元器件在轨遭遇的单粒子效应风险,必须清楚高能质子、重离子与器件材料发生核反应的物理过程及生成的次级重离子LET(Line EnergyTransfer)分布规律。针对典型CMOS工艺器件模拟计算了不同能量质子和氦核粒子在器件灵敏单元内产生的反冲核、平均能量及线性能量转移值,并分析了半导体器件金属布线层中重金属对次级重离子LET分布的影响规律。计算结果表明:高能粒子与器件相互作用后产生大量次级重离子,且高能质子作用后产生的次级粒子的LET值主要分布为0~25MeV·cm2/mg;高能氦核粒子作用后产生的次级粒子的LET值主要分布为0~35 MeV·cm2/mg;有重金属钨(W)存在时能提高次级粒子的LET值,增加了半导体器件发生单粒子效应的概率,该研究结果可为元器件单粒子效应风险分析、航天器抗单粒子效应指标确定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5.
利用分离式Hopkinson压杆研究了国产环氧玻璃钢和聚脂玻璃钢在平均应变率约为10^3s^-1下的动态力学性能,给出这两种材料在冲击压缩下的弹性模量和能量吸收率,为新型飞行保护头盔的设计提供了材料的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6.
用于火星探测的电子分析器采用了带偏转板的同轴圆柱形静电分析器, 该传感器方案在满足性能指标的同时实现了小型化. 利用法国空间辐射研究中心(CESR)的电子源, 对电子分析器两个传感器通道的静电分析器因子、能量分辨率、偏转板偏转因子、 方位角分辨率和极角分辨率进行了定标. 给出了上述参数的定标结果, 并对结果进行了分析. 结果表明,仪器的能量范围、能量分辨率、方位角视场及角度分辨率等参数均优于指标要求. 定标结果为电子分析器在轨数据处理和分析以及在轨运行参数设置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7.
主要介绍频率合成参数自动测试系统硬件组成及工作原理。通过较详细地介绍频率准确度的表征和频率稳定度的表征来说明测试程序中各参数的计算方法所依据的理论根据,并对主要仪器的诊断程序作了简要介绍。系统采用AST386/33+GPIB接口板作为系统控制器,GPIB接口板采用成都电子科技大学研制的作为个人计算机辅助测试(CAT)工作站的接口板,测试程序采用ESBASIC语言,该语言是成都电子科技大学在GWBASIC的基础上,加进了GPIB控制和测试语句而研制的。该语言功能强,尤其对带有GPIB接口的仪器操作特别方便,并可在汉字操作系统下运行,各种曲线绘制程序采用图形语句功能较强的QUICKBASIC语言。  相似文献   

8.
对材料样品黑度系数的测定方法很多,归结起来主要有两类:一是辐射计探测样品反射或发射的能量,称之为能量法;二是量热法。本文介绍的是用能量法来测量样品的黑度系数,即用两台不同吸收波长的辐射计,接收同一样品在某一温度下的辐射能量,测出两台辐射计各自辐射温度,联立求解两台辐射计的刻度方程,从而求解出样品的真实温度和黑度系数。  相似文献   

9.
通过地面及在轨试验对掠入射聚焦型脉冲星探测器(FXPT)能量响应特性进行了标定.掠入射聚焦型脉冲星探测器采用X射线掠入射聚焦探测体制,探测来源于X射线脉冲星发射的X射线光子,精确测定X射线光子的到达时刻和能量.标定结果表明探测器在全设计能段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响应特性,光子能量测量误差优于0.5%.能量分辨率误差优于10%,能量分辨率可达156 eV@6.4 keV.探测器入轨后对超新星遗迹的能谱观测表明,探测器在轨光子能量标记准确,能量分辨率与地面标定结果一致.地面及在轨标定结果为掠入射聚焦型脉冲星探测器的数据处理和科学分析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相似文献   

10.
星敏感器星点能量分布数学模型及其对精度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解决高斯能量分布与实际星点能量分布存在偏差的问题,推理了高斯能量分布模型的合理性并进行了仿真验证.针对星图去噪预处理建立了高斯去底能量分布数学模型,在此基础上根据采样中的饱和现象建立了高斯顶底均去能量分布数学模型,通过仿真分析比较了两种模型参数对于星点提取精度的影响特性,可以为提高星敏感器星点提取精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借助一个封闭的球形理论模型,对稳态非均匀分子流环境下的凹半球形轨道分子屏进行研究,计算了试验区分子数密度分布情况,讨论了主要影响因素,结果显示,利用凹半球形轨道分子屏可获得10^8分子数/m^3(等效于10^-12Pa)的极高真空,分子屏出气对试验区分子数密度的贡献是主要的,分子屏粘附系数增大不能有效改善空载情况分子屏试验区的真空度。  相似文献   

12.
深度学习机制与小波融合的超分辨率重建算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深度学习技术在超分辨率重建领域中发展迅速。为了进一步提升重建图像的质量和视觉效果,针对基于生成对抗网络(GAN)的超分辨率重建算法重建图像的纹理放大后不自然的问题,提出了一种结合小波变换和生成对抗网络的超分辨率重建算法。所提算法在生成对抗网络中将小波分解的每个分量在各自独立的子网中进行训练,实现网络对小波系数的预测,有效地重建出具有丰富的全局信息和局部纹理细节信息的高分辨率图像。实验结果表明,对比基于生成对抗网络的算法,所提算法重建图像的客观评价指标峰值信噪比(PSNR)和结构相似性分别能提高至少0.99 dB和0.031。   相似文献   

13.
风云三号E星搭载的中能质子探测器实现了风云三号系列卫星首次对辐射带中能质子进行多方向的测量。中能质子探测器实现了对九个方向的测量能量范围为0.03~5 MeV的中能质子能谱的测量。为确定中能质子探测器的实际性能,在仪器交付前,利用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的中高能电子加速器,对中能质子探测器的能量分辨率,相对响应效率曲线、不同方向探头测量一致性以及抗电子污染能力进行了标定。文中介绍了仪器的标定场所、标定内容,并对标定的结果做了分析。其结果显示,仪器的能量分辨率为6.50%@310 keV,各测量一致性偏差优于1.51%,电子在仪器内产生污染计数的概率低于1%。该结果为中能质子探测器在轨运行时数据的分析处理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4.
空间等离子体与垂直无碰撞激波相互作用的数值实验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应用混合模拟方法数值研究了高Alfven-Mach数垂直无碰撞激波与等离子体间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激波上游的磁场非常稳定,粒子分布近似为Maxwell分布。激波下游磁场存在不规则的湍动,质子分布有一个高能尾,且有些质子被激波反射。跟踪少量高速质子的计算结果表明,在t=40Ωi^-1时约有40%的质子被激波反射,而7%质子可被加速,最大速度值可达到20VA激波区的电场分布对质子的减速或加速起了主要  相似文献   

15.
利用南极极点站(磁纬约75°)1986年31-38kHz频率的VLF波数据和卫星观测的IMFBy分量数据,分析研究了IMF晨昏分量By对高纬VLF极光嘶声统计发生率周日分布的影响。结果发现,By对极光嘶声的统计发生率的磁地方对(MLT)分布有明显的调制作用。磁正午前后的VLF统计发生率不对称,By为正,午后发生率大于午前,By为负,午前发生率大于午后,By极性对夜侧VLF发生频次的磁地方时分布也有  相似文献   

16.
磁层中重离子O+通量密度分布的理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求解得到的分布函数,研究了北半球子午面内极光带区起源的重离子O+在磁层中的通量密度定态分布及其特性.结果表明:(1)重离子O+通量密度分布沿GSMZ轴方向呈峰状结构,其峰值随地心距离增大而减小,在近地空间减小较快;(2)磁扰动时,O+离子占据的空间范围较磁宁静时大,通量峰较不突出;(3)理论估算的磁尾等离子体片边界层附近重离子O+通量密度与观测结果相一致.  相似文献   

17.
SBD技术及其在自动飞行系统设计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SBD技术是将仿真技术应用于产品研制阶段,在未真正制造出原型系统的情况下,用虚拟原型样机(VP)展示产品的动、静态性能,从而缩短产品研制的周期,减少研制的费用,提高产品的质量。SBD在于提供一个开放、分布和并发的环境。对SBD技术的主要功能框架结构进行了论述,并给出SBD技术在自动飞行系统设计、开发中应用的一个例子。  相似文献   

18.
考虑离散事件仿真中一个非平均性能测度--比例的估计问题,在对有关比例的已有估计方法的概述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比例的Bayes估计方法和贝塔分布的区间估计方法,从实验上对这些方法进行了研究和比较,从而证明了Beyes方法能合理地给出比例的估计,而且仿真精度在大样本情形比已有方法略有提高,在小样本情形有明显的改进。  相似文献   

19.
钛合金的离子束改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钛合金是航空航天工业常用的结构材料,它具有重量轻、强度高、抗腐蚀强等优良性能,但耐磨性较差.为提高其耐磨性,对TC4、TA7航材试件,采用溅射方法在其表面镀上钛膜,并用(N+N2)混合离子束进行动态反冲注入及单元素C离子束注入两种方法,进行表面改性.精密摩擦、磨损试验及显微硬度测量结果,试件表面的滑动摩擦系数降低了64%~77%;磨损率减少了22%~48%;显微硬度提高0.3~1.4倍.证明离子注入有效地改善了合金表层的摩擦、磨损性能.对注入样品进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分析,发现注入后的钛合金表层,生成了大量的TiO2,并析出TiN,TiC等金属化合物,这是降低摩擦系数,提高耐磨性的主要因素.添加C离子注入的试件,其力学性能并无进一步改善,原因有待分析.  相似文献   

20.
一个低纬电离层理论模式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建立一个改进的低纬F层时变理论模式.采用沿磁力线分布的固定网格点,利用算子分裂方法求解离子连续性和动量方程,给出O+、N2+、O2+和NO+密度随纬度、高度变化的二维分布.对太阳活动高年的春分季节东亚区赤道异常日变化进行的模拟计算,较好地再现了赤道异常的典型特征.计算结果也表明HWM90模式给出的低纬夜间风速可能偏大;东亚区垂直漂移速度可能比美洲区的要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