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捷联惯导系统发展及其军事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以激光陀螺和光纤陀螺为代表的捷联惯导系统逐步进入实用阶段,为高新技术武器装备的革新改造打下了坚实技术基础。本文主要介绍捷联惯导系统的组成、原理、特点、发展趋势及其在航空军事领域中的主要应用。  相似文献   

2.
针对目前频繁出现大型灾难的救援工作,本文介绍了现代应急卫星通信系统的关键设备-动中通.介绍了目前国内动中通的四种方案-单脉冲体制的动中通、单脉冲辅以惯性器件的动中通、相控阵天线和纯惯导方案的动中通,并介绍了捷联惯导动中通的工作原理与特点.针对现代应急卫星通信系统,本文介绍了车载应急卫星通信系统、舰载应急卫星通信系统与机...  相似文献   

3.
简要介绍了某型直升机惯导在空中失效后出现载机抖动的故障现象,分析了惯导部件的工作原理,找出了故障发生的机理和原因,并制定了相应整改措施。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动中通”的原理和应用进行了说明,介绍了目前国内“动中通”的两种方案——单脉冲体制的“动中通”系统和采用惯导技术的“动中通”系统,并介绍了目前国内两种进口的低轮廓“动中通”系统——“相控阵天线”和“轮胎天线”;针对捷联惯导“动中通”系统,本文介绍了它的工作原理与特点;并对“动中通”卫星通信系统的网络设计进行了介绍;最后,本文介绍了“动中通”系统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开放式系统的概念、技术标准及其在国外的应用,分析了惯导系统研制对开放式系统标准的需求,阐述了开放式系统标准在我国惯导系统研制中应用的必要性以及可能面临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本文介绍了美国CGC公司生产的惯导和仿真标准测试设备MPACS30H系统,就其整机、总线结构和控制系统原理,作了一般介绍和分析。可供搞惯导测试设备标准化工作的人员参考。其中角度编码部分的介绍,可参见本刊1986年第2期有关文章。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一种惯导系统真航向角精度的试飞评估方法.用GP S信息计算出飞行航迹作为参考基准,准确测出惯导系统输出的航迹角误差,以此间接评估惯导系统的真航向角精度.试飞结果表明,该方法科学可行.  相似文献   

8.
在未来作战环境下,长航时远程作战飞机对全自主长航时高精度导航系统提出了迫切的需求,对提高作战能力起着重要作用.对比各种导航手段,其中双轴旋转调制激光惯导系统是目前唯一一种可行的全天候全自主高精度导航手段,从双轴旋转调制惯导系统的原理出发,对双轴旋转调制激光惯导系统机载应用的误差特性及关键技术进行深入分析,结果表明:对于1n mile/12h的导航精度,双轴旋转调制惯导系统较捷联惯导系统对陀螺漂移精度要求降低一个数量级,关键技术实现方案合理可行.  相似文献   

9.
分析了轮式自行火炮发展过程中所应用的惯导系统的结构原理,总结了不 同结构方案的惯导系统的优缺点,展望了应用于轮式自行火炮的导航系统的发展方向, 为新型地面火炮的操作使用、技术勤务以及升级改造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10.
首先给出了惯导系统初始对准技术的发展现状分析,介绍了惯导系统的初始对准的任务和分类,然后分析了初始对准误差模型及对精度的影响关系,综述了惯导系统初始对准技术方法,最后指出了它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1.
本文描述了LTN-51惯导系统的结构特点及LTN-51为适应火控度 所做的更改,并对两种惯导使用中出现的瞬间断电现象所采取的不同处理方法,措施,使用情况及效果做了说明,另外还指出了使用注意事项,因而对今后此类惯导在其它机型上作鉴定基准设备的推广应用,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
为提高系统检测的覆盖率及故障隔离定位率,进行了惯导平台模拟器的设计。该模拟器采用组合式结构,利用数字程控技术,以DS1666程控数字电位计为核心,惯导平台模拟负载和惯导平台信号独立控制,实现了惯导测试中惯导平台模拟器与实际惯导平台的可互换使用。  相似文献   

13.
捷联惯导系统的部件直接固联在载体上,承受着载体工作过程中的恶劣环境,因此系统参数容易受到影响而变化,需要通过标定过程获得参数变化并进行补偿,从而修正捷联惯导系统精度。针对捷联惯导系统在线标定问题,阐述了国内外在线标定技术的发展,对在线标定问题中的重点技术如误差方程分析、可观测性分析和滤波技术进行了详细的介绍,最后,初步分析了捷联惯导系统在线标定技术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双惯导定位系统的组成、功用和数据融合方式基本模式,提出了三种定位方案并进行了比较分析,阐述了利用车载惯导对弹上惯导的验证性能,通过双惯导互为备份使用使武器系统的机动性和生存能力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15.
从1852年傅科提出陀螺仪的概念到今天,陀螺技术走过了158年的历史。船用惯导设备也经历了从陀螺罗经到平台惯导再到激光捷联惯导系统的逐步演化的过程。本文综述了船用惯导设备的发展历程,总结了发展特点,为我国船用惯导系统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16.
为了在高动态条件下对惯导系统工具误差进行在线估计,提出了基于卫星导航接收机原始测量信息的惯导/卫星导航深组合导航滤波方法,该方法是以卫星导航接收机伪距和伪距率作为观测量,对惯导系统位置、速度、姿态角和陀螺、加速度计零位等误差进行实时估计,并进行闭环补偿,解决了惯导系统长航时使用时,惯导系统误差随时间快速发散等问题。经理论仿真和试验验证,该方法可以有效地抑制惯导系统误差,具有工程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针对长航时惯导传统定位误差评估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惯导误差传播函数拟合的定位误差评价新方法。基于长航时惯导系统定位误差传播模型的特点,采用三角函数建立了误差传播拟合函数,主要包含舒拉周期、地球周期和傅科周期,反映了惯导的长期误差特性。提出了惯导误差契合度的定义和计算方法,实现了对长航时惯导系统定位误差的量化评估。对两套精度大致相同的长航时惯导舰载实验数据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新的评估方法能够给出更合理的定位性能优劣判断。最后,针对长航时自主导航需求提出了综合导航技术的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8.
针对惯导系统中应用较为成熟的RS232、RS422、RS485、CAN 等数据传输 方法传输带宽低、可靠性低、距离近并且引入电磁干扰等问题,将基于IEEE-1394b 的光 通信引入惯导系统。利用惯导系统中FPGA 资源配合物理层芯片和光电转化模块,搭建 基于IEEE-1394b 的数据传输系统。详细介绍了各个模块的工作流程,为满足数据传输特 殊需求对链路层请求方式和数据包进行惯导专用化改进。借助QuartusⅡ 集成开发环境 提供的SignalTapⅡ逻辑分析仪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数据传输系统可以使用立即请求发 送广播形式的异步数据包,也可以进行点对点异步数据传输,实现了预期目标。该方法 不仅屏蔽了惯性导航系统的外界电磁干扰,还实现了惯导系统的大带宽、高可靠传输, 具有很高的工程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导弹的惯导系统初始对准时间和精度直接影响武器装备的机动性和打击精度,如何缩短弹体惯导系统的对准时长以减少车载陆基导弹发射准备时间是各国装备研发人员的重要研究方向.以基于捷联惯导系统的车载陆基导弹行进间快速对准技术为研究对象,对车载主系统和弹载子系统的动态快速传递对准原理进行了分析,建立了详细的误差模型,并进行了多种载车行进状态下的仿真分析和实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动态传递对准的方法可实现子惯导系统在50s内对准过程的姿态收敛,实现了对多种动态情况下的子系统对准精度和对准时间的分析和评估,验证了所提出方案的可行性与准确性.  相似文献   

20.
舰船、飞机武器装备出航前,其装备的惯性导航系统需要进行初始对准,由于实际使用环境的影响,载体可能受到扰动而产生摇摆运动,从而对惯导系统的对准造成干扰.为了提高惯导系统的对准导航精度,需要研究惯导系统在动基座条件下的对准技术方案,基于实际系统的试验验证是技术研究和产品检验交付的重要环节,为了有效评估惯导系统动基座对准的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