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面向目标识别的多特征图像融合技术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标识别是计算机视觉领域重要的研究课题.图像融合由于能对信息进行多级别、多层次以及多方面的处理与综合,因此可以获得更为精确和更为可靠的信息.近年来,基于多特征融合的目标识别方法由于无需精密的图像配准,计算简便的优点得到研究者的重视.本文首先简要介绍了特征融合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框架;然后梳理了特征融合的几类重要方法;最后,...  相似文献   

2.
针对暗弱空间环境中空间碎片的识别问题,提出了一种光照不均匀环境中的空间碎片识别方法。不同于现有识别方案,该方法从光照不均匀导致空间碎片图像源细节丢失造成识别性能下降的角度出发,首先将空间碎片的红外和可见光图像进行深度融合,并建立空间碎片融合图像数据库,然后基于训练样本采用深度学习技术训练得到空间碎片识别模型。算法分析表明,该图像融合方案具有高度的细节保留能力,识别模型具有在暗弱环境中高精度目标识别能力。最后进行了仿真实验,实验结果表明,该识别方案在姿态变化、图像源亮度变化等干扰条件下都具有较好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决深度学习在航空发动机性能异常检测中出现的数据不平衡的问题,在高频次纹理片段对应性能稳定状态、低 频次纹理片段对应异常波动状态的合理假设下,提出了一种航空发动机性能图像纹理片段划分方法。通过研究性能数据空间与 RGB彩色空间的映射,提出高维性能数据图像化。引入分形盒维理论,定义纹理特征维数表征性能图像纹理特征,提出基于高频 次生长树的图像纹理片段划分方法,实现性能图像按纹理出现频次的精细划分,建立正常样本和异常样本数量接近的数据集。选 取多个航段发动机性能数据,与时频图和采样法生成的数据集进行对比验证。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生成数量相当且真实 客观的正常样本和异常样本,在ResNet50模型上的准确率达91.72%,减小了数据不平衡对准确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由于合成孔径雷达(SAR)图像可读性较差,所以对其进行目标检测与识别处理的难度也较大.近年来,随着深度学习(DL)方法的不断发展,许多学者将其引入SAR图像目标检测与识别研究中.该类方法以数据为驱动.其中,监督学习方法更以已标注的数据为基础.但是,SAR图像目标的标注通常是昂贵且耗时的.鉴于此,本文对已公开的SAR图像...  相似文献   

5.
基于序列图像的自动目标识别算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由于利用单幅二维图像进行三维目标识别存在识别的多义性,提出了一种基于二维序列图像的三维目标自动识别算法。首先以修正的Hu不变矩构造目标的图像识别特征,进而采用BP神经网络分类器构造关于目标融合识别的基本置信指派函数,以神经网络的训练误差构造证据理论不确定性度量,采用基于吸收法的DS证据理论实现高冲突证据的贯序式融合。对各姿态飞机图像识别的仿真表明,该算法对飞机的空间姿态变化具有很强的鲁棒性,能快速地准确识别飞机类型。此外,算法对先验性参数具有一定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6.
文章阐述了将图像分割技术应用于雷达地形纹理分割中,用基于 FCM 图像分割方法对可见光纹理进行区域自动识别,形成互不相交的纹理区域,并借助建立的雷达材质库对区域材质进行指定,有效解决了海量地形纹理数据处理的难题,并提高了处理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7.
SAR图像识别提取与选择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SAR图像在模式识别中特征提取与选择的概念、任务和基本原则,结合国内外图像特征提取与选择的最新研究动态,介绍了在SAR图像目标识别中普遍采用的一些特征提取与选择方法,并对提取纹理特征采用的灰值共生矩阵及其统计量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8.
基于小波变换的多聚焦图像融合评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概述了数据融合的基本概念和应用,简明分析了多聚焦图像的成像机理,从像素级层面上描述了基于小波多尺度变换的图像融合思想和过程.由于在基于小波变换的图像融合过程中,融合规则起很重要的作用,因此本文重点综述了适于多聚焦图像融合的三种融合规则:基于像素的融合规则、基于窗口的融合规则和基于区域的融合规则,并对这些规则进行了比较,最后给出了图像融合效果的客观评测方法.  相似文献   

9.
图像融合可将多源的遥感数据信息综合.为了提高融合效果,对传统的IHS光谱变换法进行了改进,提出并实现了基于特征的IHS多源图像融合算法.  相似文献   

10.
无人机载多传感器图像融合评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能为作战指挥系统提供清晰的局部战场信息,提高对局部战场低可观测目标的检测概率、定位精度及识别概率,迫切需要对无人机载SAR、可见光传感器、红外探测器等图像信息及其他非图像信息融合处理。提出了无人机载多传感器图像融合技术需要研究的内容,如: 图像融合新方法研究;无人机载SAR图像的非平稳性处理;基于图像融合目标检测和处理技术; 无人机载图像和非图像信息的融合问题;无人机载多传感器图像融合的实现及评估;多无人机载合成孔径雷达的协同成像;用图像融合的方法实现对运动目标检测等。分析了所提出研究内容的可行性,剖析了其中的关键技术,拟定了可能的技术路线。  相似文献   

11.
为了解决现有的光照变化条件下仿射不变矩识别不稳健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归一化光照仿射不变矩,即采用一种光照模型,基于Jan Flusser仿射不变矩,推导出一种归一化光照仿射不变矩,并且从理论上证明了该方法在各种仿射变换下的稳健性,然后通过对比实验验证了该方法在光照强度、方向和颜色改变下的不变性.实验结果表明,与当前主流的光照不变矩方法相比,该方法不仅适合灰度图像也适合彩色图像,在光照方向改变下,图像的倾斜运动中识别度提高了35%;在线性光照强度改变下,图像的倾斜运动中识别度提高了85%;在光照颜色改变下,图像的平移和旋转运动中识别度提高了7.8%;以多种卫星模型图像为实验对象,在光照改变下,彩色图像和灰度图像的识别度平均提高了36%以上,且计算简单,更适合于航天器目标的识别.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一种改进的基于纹理特征的车牌定位方法,采用自适应阈值,实现了车牌的准确定位。设定自适应改变大小的投影切割阈值实现了字符分割。最后采用BP神经网络法来识别各个字符。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较为准确的实现车牌识别,具有定位准、鲁棒性好等特点。  相似文献   

13.
基于条件随机场的遥感图像语义标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俊俐  姜志国  周全  张浩鹏  史骏 《航空学报》2015,36(9):3069-3081
遥感图像包含的信息丰富,纹理复杂,而遥感图像语义标注又为后续的目标识别、检测、场景分析及高层语义的提取提供了重要信息和线索,这使其成为遥感图像理解领域中一个关键且极具挑战性的任务。首先针对遥感图像语义标注问题,提出采用条件随机场(CRF)框架对遥感图像的底层特征和上下文信息建模的方法,将Texton纹理特征与CRF中的自相关势能结合来捕捉遥感图像中的纹理信息及其上下文分布,采用组合Boosting算法进行Texton纹理特征选择和参数学习;然后将Lab空间中的颜色信息与CRF中的互相关势能结合来描述颜色上下文;最后用Graph Cut算法对CRF进行推导求解,得到图像自动语义标注结果。同时,建立了可见光遥感图像数据库Google-4,并对全部图像进行了人工标注。Google-4上的实验结果表明:采用CRF框架与Texton纹理特征和颜色特征相结合对遥感图像建模的方法与基于支持向量机(SVM)的方法相比较,能够取得更准确的语义标注结果。  相似文献   

14.
针对红外图像中目标与背景的对比度差、边缘模糊、纹理信息缺失等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Curvelet变换的红外图像去噪方法。算法原理简单,易于实现,具有较高的实时性。试验结果表明,算法能够有效去除红外图像中的噪声和杂波。  相似文献   

15.
刘婷  阮锋  张江华 《航空计算技术》2011,41(2):105-107,112
提出了一种适于工程应用的末制导DBS图像匹配方法,采用DBS成像,结合目标场景中强散射点的空间位置关系实现基于模板的目标场景匹配,快速定位及打击目标,较好地解决了末制导成像识别及定位问题。实测数据仿真结果表明,基于模板的DBS图像匹配算法可抑制多种图像畸变,具有较高的匹配可靠性和匹配精度,满足了雷达导引头DBS图像识别的工程使用要求,具有较强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在虹膜识别系统中,质量较差的虹膜图像可能被系统拒识,导致身份识别或身份认证的失败.因此有必要在虹膜图像的采集端引入质量评价环节,从虹膜图像采集仪输出的视频序列中挑选出符合识别系统要求的虹膜图像.为了减少序列图像质量评价的时间,根据图像的性质,对输入的序列图像进行步进式质量评价,不同的阶段设置不同的门限,只有满足要求的图像才能进入下一阶段的评价,这样将大大减少进行全部步骤评价的图像数量,能有效缩短序列图像评价的时间,保证了选取图像的质量和速度.试验结果表明,该算法能够有效地选择符合质量要求的虹膜图像.  相似文献   

17.
为了提高空管自动化水平并降低运行成本,提出一种基于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的民用航空器注册号识别方法.首先将全局阈值分割算法与形态学分割算法结合,实现对航空器图像中注册号的精确定位.然后采用主成分分析法解决注册号倾斜校正问题,并分别针对粘连和非粘连情况的注册号字符进行有效切割.最后利用基于特征提取的模板匹配算法,完成对注册号字符的准确识别.在此基础上,基于MATLAB搭建实验测试平台对上述方法进行仿真验证.实验结果表明,方法能够针对不同角度拍摄的航空器图像快速、准确地识别其注册号,单幅图像识别耗时在0.5 s左右.相比于其他方法,在图像拍摄方面要求较低,有效性与鲁棒性较高,计算速度较快,可以满足实时监控的需求.  相似文献   

18.
《中国航空学报》2023,36(3):30-41
In this paper, shock train motion in a Mach number 2.7 duct is studied experimentally, and large numbers of schlieren images are obtained by a high-speed camera. An image processing method based on Maximum Correlation Detection (MCD) is proposed to detect shock train motion from the schlieren images, based on which the key structures, e.g., separation positions and separation shock angles on the top and bottom walls, can be analysed in detail. The oscillations of the shock train are generated by rhombus and ellipse shafts at various excitation frequencies. According to the analysis of MCD results, the distributions of the frequency components of shock train oscillation generated by the two shafts are distinctly different, in which the motion generated by the ellipse shaft is much smoother; shock train motion is mainly characterized by the oscillation of separation position while the separation shock strength is not so sensitive to downstream disturbance; there is a hysteresis loop relation between the downstream pressure and separation posit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