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2.
无扩口连接技术是飞机液压管路系统重要的连接技术之一,具有较高的密封性和连接强度,可以满足飞机安全可靠性的要求,越来越广泛地用于航空领域.以钛合金导管无扩口内径滚压连接件为例,采用有限元模拟和试验相结合的方法,阐明连接强度的产生是由导管与管套径向接触力和管材嵌入管套凹槽形成的轴向抗拉脱阻力共同形成的;同时得出了管套结构对连接强度的影响规律,指出凹槽深度适当加深可以提高连接强度,凸台过宽会阻止管材嵌入凹槽降低抗拉脱阻力而使连接强度降低,对提高飞机液压管路可靠性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4.
航空液压导管及其无扩口连接件的弯曲疲劳寿命对整架直升机的安全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无扩口液压导管疲劳已成为影响直升机安全飞行的重要问题。飞机液压导管及连接件的弯曲疲劳寿命通常按有关标准进行测定,现有弯曲疲劳试验通常为单接头试验,与直升机飞行环境下的双接头形式存在差异。为了更加准确地模拟直升机导管的真实飞行环境,本文提出双接头式无扩口液压导管弯曲疲劳试验方法。  相似文献   

5.
基于无扩口组合导管连接强度试验详细介绍了用于该试验的夹具设计过程。该夹具解决了以往连接强度试验时,万能试验机夹头对试验管壁所产生的径向挤压作用力的问题,避免了对试验管件的径向挤压所造成的变形损坏,并通过开展无扩口导管组件连接强度试验,证明该种夹具具有高效、经济、简单、实用的特点,可以推广应用于各类液压导管的连接强度试验。  相似文献   

6.
针对某型飞机在使用过程中出现的气动系统严重漏气、液压系统低压渗油等问题,对导管加工工艺、鉴定试验及装配工艺进行改进与优化,降低了导管故障率,提高了装备使用可靠性。  相似文献   

7.
论述了管路连接中约束设计的基本模型和基本方法,指出了现有减约束连接结构的局限性,为国内管路标准件的开发指出了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8.
论述了管路连接中约束设计的基本模型和基本方法,指出了现有减约束连接结构的局限性,为国内管路标准件的开发指出了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9.
10.
对小直径挤压式无扩口导管进行原材料性能、端头成形工艺、导管气压泄漏、地面保压、机上保压等试验与分析,并使用SPSS专用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优化了小直径挤压式无扩口导管端头成形工艺参薮:试验工艺参数,解决了小直径挤压式无扩口导管经常温气、报废量大、机上保压时间短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12.
筒述了胀压式无扩口导管成形机的结构与原理,分析了聚氨醑橡胶作为胀压介质时成形工艺的特点及胀形工艺的力学特征。同时还介绍了液压系统有关计算及液压成形力的确定。  相似文献   

13.
针对某型机液压导管平管嘴根部管体多次发生磨损、裂纹故障,通过对管系建立数字化模型进行仿真计算、振动模态分析及实际验证,找出了故障发生原因,针对故障原因提出预防和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4.
某型发动机滑油进油管的波纹段多次发生裂纹故障,断裂部位均位于波纹管第1波谷或最后波谷处,采用断口分析、金相组织分析、断裂机理分析等方法,对滑油供油波纹管裂纹的断裂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装配时拉伸应力过大和工作中持续的振动应力是造成波纹管早期开裂的主要原因。结合实际经验,加强装配过程控制,提高装配质量,可有效预防滑油供油波纹管断裂故障。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国内外飞机管路系统设计技术以及传统管路设计制造方法的分析表明,管路数字化设计技术不仅是飞机协同设计的重要环节,也是实现模拟星向数字量转换的有效途径。本文针对管路系统设计技术应川现状,提出了飞机管路系统数字化设计技术应用方案,阐述了实现飞机管路系统数字化设计的技术方法  相似文献   

16.
本文对发动机前机匣及其与回油管的联接结构进行了分析,指出产生前机匣下方漏油故障的三个因素,给出了故障的排除方法以及在发动机修理过程中应采取的六条措施.  相似文献   

17.
研究管板裂纹的结构性原因以及外部因素所产生的影响 ,并以 1 4MW热水锅炉管板为例 ,分析其裂纹成因和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纤维缠绕复合材料弯管强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基于ANSYS有限元分析软件,利用其中的层合板单元,对纤维缠绕复合材料弯管的强度进行分析,并进一步预测了弯管的破坏压力。通过与试验结果的对比,验证了分析模型和分析方法的有效性,为分析纤维缠绕弯管结构的强度提供了一种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介绍了基于数字样机的全新管路系统设计。通过构建规范化的数字样机,借助研究开发的规范、应用程序、数据库,实现了发动机结构参数提取、空间数据管理与分析、管路路径生成与路径快速更新。借助标准件库实现面向加工与装配的全新设计模式,达到了设计的高速、高质量和低开发成本等多个目标。  相似文献   

20.
管接头生产管理系统是针对控制批次追踪与管理的目的而开发的。整个管接头的生产流程可以用树状结构来描述,批次起点为根节点,工序为分支节点,从根节点出发,会产生很多分支,每个分支又会产生新的子节点。这样,管接头生产的流程就可以抽象为简单的生产逻辑流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